碳排交易新能源太陽能風電綠能核電24;6/21能源大會黃仁勳受訪/11月聯合國Cop氣候變遷
中國稱光伏/Amzn買核電
電池鋰鎳鈷三元韓日/ICLN/CegVstCcj/LFP寧德,德氫能,固態輝能/EVOGO宁德换电服务
+++++++++++++
24-12/23.彭博:近随核电股强劲反弹,一些对冲基金经理开始警惕其高估值,并缩减对核电股敞口。例如,Tribeca Investment Partners、Segra Capital Management等基金最近都削减了对核技术开发商和公用事业公司的押注。
12/19.寧德時代本週宣布,他們的巧克力換電模組,將拓展到 10 種新車適用,換電時間只需要 2 分鐘,不僅比充電快,當然也比加油更快,就能恢復全部續航力。對寧德時代來說,電動車越普及,他們的生意就越好,透過換電方式進一步汰除燃油車,也是他們未來戰略的一環。寧德時代打算在 2025 年,於全中國範圍內建置 1,000 座電池交換站,寧德時代執行長曾毓群認為,車主只需要 100 秒就可以補滿續航,將進一步解決里程和充電焦慮問題,有助於電動車普及。「目前已經有 30 家車廠,提出了 107,500 輛換電車的訂單」
12/19.光伏OPEC,第一场硬仗就输了?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制定了0.69元/W的组件最低限价,但这一场光伏企业的自律、自救,被连续打脸!先是12月9日中国电建51GW的大单,有一半企业报出低于0.69元的投标价,然后是国电电力设置0.6313元/瓦的最高投标限价。
12/14.这几天,风光双杀,欧洲电价飞天了;12/11日,由于预计风力发电水平将远低于季节性正常水平,德国日前每小时电价在拍卖中飙升至18年来的新高936.28欧元/兆瓦时。12/12日,挪威南部电价周四下午升至每千瓦时13.16挪威克朗,创2009年来最高水平,几乎是上周20倍。本周,包括配电、税费和费用在内电价超过每千瓦时13挪威克朗。12/11日,意大利现货电价创两年新高,超过180欧元/兆瓦时。在达到盘中峰值275.12欧元/兆瓦时后,周三基荷收于182.12欧元/兆瓦时,为2022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当日上涨23.80欧元,涨幅15%。周四现货价格仍处于高位,但收于174.19欧元/兆瓦时。一位分析师表示,由于供需不匹配,尤其是在晚间可再生能源不足的时候,只能用天然气来填补缺口。目前,意大利40%以上的电力生产严重依赖天然气。欧洲天然气价涨,12月预计达47欧元/兆瓦时左右,这也“推高了电价”。
一位交易员在谈到电价上涨时表示:“气温普遍降很多,可再生能源很少,整个欧洲都承受巨大压力。”随着年底的临近,也出现“更多的波动”。
法国平均日前现货价格在12/11日则创21个月新高:173.13欧元/兆瓦时。由于“气温骤降,通常低于季节平均水平”,周五将是法国全国一周中最冷的一天。Montel Analytics法国负责人Clement Bouilloux表示,低温、强劲的出口需求和低风力等因素促使法国启动了Brennilis、Arrighi、Dirinon和Vaires燃油发电厂。到下周二为止,法国现货价格可能仍会保持“相对较高”水平。
在西班牙,12月11日现货电力也飙升至21个月来最高水平:177.38欧元/兆瓦时。由于风电供应减少和气温下降导致需求增加,本周西班牙电价将“大幅上涨”。
丹麦也不能幸免,12月12日,公用事业公司Energi Fyn新闻稿:丹麦电力单价可能达每千瓦时11克朗,创2022年能源危机来最高水平
12/15.全球海拔最高的光伏项目—华电西藏才朋光储电站二期正式投产发电。相比一期工程5100米的海拔高度,新投产的二期工程最高海拔达到了5228米,再次刷新了我国光伏电站的高度纪录。当前,我国太阳能并网发电占总装机比重进一步上升至24.8%,超过风电及水电装机规模,已经成中国第二大电源
12/12.国轩高科公告,拟在摩洛哥投资建设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2.8亿欧元;拟在斯洛伐克投资建设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2.34亿欧元。
12/11.“欧版宁德时代”Northvolt申请破产后,欧洲似更加认识难以减少对中国电池依赖。宁德时代正在欧洲市场大步前进,除已在德国和匈牙利运营工厂, 将在欧洲建锂电池第三工廠:位於西班牙东北部萨拉戈萨,将与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欧车企Stellantis共同投资41亿欧元,预计2026年底投产,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将分别持50%股份,推动這欧汽车制造商向电动汽车转型。
12/10.特朗普选的SEC主席要废了“ESG披露”?Atkins认为,SEC的气候风险披露规则复杂且存在不确定性,可能损害投资者利益,而且更多强制性披露会给企业带来负担,阻碍它们上市。
12/5.商务部回应美对东南亚四国反倾销措施可能影响我国光伏企业
12/1.美國商務部29日公布初步調查報告,中國企業在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與越南生產的太陽能板,不公平地以低於美國生產成本銷售,預計對來自此四國的進口太陽能板課徵最高271%的反傾銷關稅。廉價進口產品正傷害美國人業務彭博報導,美國太陽能板業者指控這些廉價進口產品正傷害他們的業務,破壞政府扶植在地供應鏈的投資;該調查也是美國製造商對抗海外對手最新行動。21.3%至271%反傾銷稅。
例如,中國晶科能源在馬來西亞生產的產品課徵21.3%關稅,在越南的產品課徵56.5%,天合光能在泰國生產的產品課徵77.85%關稅,越南廠生產的產品課徵54.46%;而韓華Qcells在馬來西亞生產的產品不徵收反傾銷稅。商務部最終裁決將於明年四月十八日公布。
11/29.29日美國今將宣布對來自4亞洲國的太陽能電池板進口徵收新一輪關稅。中國製造商透過將大規模業務轉移到不會面臨關稅國(包括東南亞),來應對美國太陽能關稅;美國太陽能製造貿易委員會聯盟指責在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和泰國設有工廠的中企太陽能板製造商,透過向市場傾銷產品而導致全球價格暴跌。美國安裝大多數太陽能電池板都是海外製造,約80%進口產品來自商務部調查這4個目標國家。關稅將提高進口太陽能板安裝在屋頂或建造太陽能發電廠的公司價格,美國十多年來一直表現出對該行業徵收關稅的意願,以支持美國小型清潔能源製造業。
11/27.禾赛Q3财报:激光雷达销量年增三倍,營收年增21%至7690万美元,并预计本季度收入将增至1亿美元,2025年交付量将达到100万台。股价一天飙涨44%报6.86美元创单日最大涨幅!CEO李一帆:激光雷达价减半后,即便是售价低于15万元经济型电动车也会对激光雷达产生兴趣。而售价更高的电动车,激光雷达的采用率可能会攀升至40%,未来核心产品在电动车普及程度,可堪比安全气囊;媒体报道称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传感器制造商禾赛科技计划明年将其关键产品价格减半。禾赛:禾赛ATX明年在大规模发货前提下可以降至200美金以下,但这并不是指所有产品,也不适用于所有业务。
11/25.宁德时代宣布,推出多款针对重型商用车的电池产品,覆盖不同使用场景。宁德时代国内商用车事业部CTO高焕表示,重卡电动化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之选,宁德时代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这场变革提供动力支持。
随着此次产品发布,宁德时代拼上了它在商用车领域的最后一块版图,实现了商用车场景的全覆盖。自7月天行品牌发布后,其已陆续发布了面向物流领域、公共交通领域的电池。 具体而言,宁德时代此次发布的商用车电池场景有四款,为重卡打造的超充版、长寿命版和长续航版,以及专为工程机械打造的高强度版。
11/24.OpenAI Altman支持的核能公司Oklo遭知名机构做空 股价大跌10%;著名做空机构Kerrisdale将Oklo形容为一家“故事型股票”,没有任何收入,其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s)的商业可行性尚未得到验证,“Oklo投资案例的几乎每个方面都值得怀疑”。此前,Kerrisdale的做空曾导致“比特币影子股”MicroStrategy以及人工智能公司C3.ai暴跌。
11/22.“欧版宁德时代”Northvolt申请破产,现金流仅撑一周,欧洲造车之路受阻(Northvolt临时主席Tom Johnstone:申请破产能续使命:建立欧洲本土电池工业生产基地;将因此获1.45亿美元现金,并从其客户处获1亿美元新融资)
11/21.OpenAI Altman支持的核能公司Oklo遭知名机构Kerrisdale做空 股价大跌10%:(形容其为一家“故事型股票”,没有任何收入,其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s)的商业可行性尚未得到验证,“Oklo投资案例的几乎每个方面都值得怀疑”)。此前,Kerrisdale的做空曾导致“比特币影子股”MicroStrategy以及人工智能公司C3.ai暴跌。
11/19.根據波蘭電視新聞台TVP報導,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近日簽署一份意向書,計劃為波蘭首座核電站提供10億美元(約新台幣328億元)的資金支持。這項核電站專案主旨為加強波蘭的能源安全,並推動其從煤炭依賴向清潔能源轉型的長期戰略。
11/19.俄罗斯“限铀”,核电股爆发,对冲基金王者Griffin送助攻:我已投资核电,这是未来俄罗斯限制对美国出口浓缩铀可能给运营美国反应堆的公用事业公司带来供应风险,这些反应堆供应美国近五分之一电力。上月Griffin参投了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开发商X-Energy的5亿美元融资,亚马逊领投。2022年超越桥水登顶“对冲基金之王”城堡Citadel创始人兼CEO Ken Griffin说:“我已投资核电,这是(AI时代的)未来。” 他还说,他反对SEC提出的气候变化信披制度要求。Griffin刚刚参投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开发商X-Energy的5亿美元融资,该轮融资由亚马逊气候承诺基金领投。Griffin讲话当天11/18,核电概念股/铀矿概念股普涨。澳大利亚悉尼上市Paladin Energy收涨5.5%,Deep Yellow收涨7%,自9/18来最低收盘反弹,BOSS Energy收涨7.3%,也自9月份来最低收盘位反弹;Bannerman收涨5.3%,脱离9月份来最低收盘位。美股开盘后,核电和铀矿股续走高。OpenAI Sam Altman投资Oklo一度涨23%,Nuscale、Centrus均涨超10%,Vistra曾涨超7%,
11/18.川普16日提名石油業高層萊特(Chris Wright)出任能源部長,聲明:萊特曾於核能、太陽能、地熱、石油和天然氣領域任職,為促進美國「頁岩油革命」先驅之一,讓美國步向能源獨立、改變全球能源市場和地緣政治。萊特堅定擁護化石燃料、看好核能潛力;專家分析,美國未來能源政策和相關預算配置可能出現大改,萊特可能推動提高石油和天然氣產量,並重新調整《降低通膨法案》中數十億美元氣候、能源支出用途。萊特是水力壓裂服務商Liberty Energy執行長(註:水力壓裂法fracking為開發頁岩油關鍵技術),一直大力提倡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呼籲降監管;他也是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開發商Oklo Inc.和礦商EMX Royalty Corp的董事會成員。川普大力支持化石燃料產業,曾高呼「鑽吧,寶貝」(Drill, baby, drill)。萊特也是反對氣候變遷倡議運動著名業界人士之一,認為氣候變遷確實存在,但僅是「挑戰」而非「威脅」;2023年他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世界因石油和天然氣而得運作,希望十年內淘汰化石燃料實荒唐;他也批淨零排放承諾「愚蠢」,將產生高昂成本;也主張:化石燃料是開發中國家擺脫貧窮關鍵推手,他認為並沒所謂髒或清潔能源(dirty or clean),所有事物都需權衡;他也淡化再生能源重要性,但相當看好核能潛力,認為核能佔能源生產比重應從4%提升至10%。
11/18.出口退税率下调,对锂电影响多大?天风证认为,出口退税率下调,最直接利于海外产能布局企业,例如光伏在东南亚、阿特斯在美国、宁德在印尼、欧洲等地布局。其次利于行业格局的优化,断了将国内内卷带去海外的念想,利好头部企业。
11/15.今中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将部分光伏产品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自2024年12月1日开始实施。本次出口退税涉及的光伏产品包括硅片、电池、组件,根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共出口上述光伏主材产品合计263.6亿美元,退税率调整后,这部分光伏产品出口退税将减10.54亿美元。出口退税减少,预计将推高出口电池和组件的成本,进而推动价涨
11/15.美联储拒绝将气候议题纳入监管框架 巴塞尔全球银行报告监管规定恐难产,这项工作被无限期搁置的情况。分析认为,这导致美欧监管方立场对立加剧,而特朗普再次当选更为气候议题谈判蒙上阴影。
11/14.锂价难回“巅峰”,锂企业绩待逆转:近日,天齐锂、赣锋锂等多家锂盐企业在行业下行周期中处于亏损状态。业内人士分析,锂价虽已难回“巅峰”,但未来下跌空间有限,因锂价疲软主要原因在于前期供给增长过快,未来随着市场库存逐步消化、高成本产能陆续出清,锂价“磨底”情况有望得到改善。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锂企业绩普遍承压。其中,天齐锂业归母净利润亏损57.01亿元,上年同期盈利80.99亿元;赣锋锂业归母净利润亏损6.4亿元,上年同期盈利60.1亿元;盛新锂能归母净利润亏损4.62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0.95亿元。盐湖股份、中矿资源、融捷股份等部分锂企虽然前三季度盈利,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盐湖股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1.41亿元,同比下降43.91%;中矿资源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46亿元,同比下降73.64%;融捷股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下降48.94%。
近年来受供需失衡影响,碳酸锂价格经历“过山车式”波动,自2022年11月达到60万元/吨高点后一路下跌,进入今年后更是一度触及7万元/吨关口。上海钢联发布数据:11月6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7.55万元/吨。锂企后续业绩何时改善主要取决于后市锂盐价格趋势。业内有分析指出,尽管锂价存在周期性价格波动风险,但下跌空间已经不大。锂价疲软主要原因在于前期供给增长过快,未来随着市场库存逐步消化、高成本产能陆续出清,锂价“磨底”情况有望得到改善。
11/13.中国电建集团公布2025年度光伏组件框采招标公告,组件、逆变器招标规模各为51GW。
11/13.不到两年时间、不到1000万美元成本,这家初创公司宣称取得核聚变突破:OpenStar估计,距离核聚变成为商业化技术还有六年时间。创始人Ratu Mataira表示,OpenStar的研究符合新西兰的辐射安全法律,公众应该能够接受,因为核聚变不会产生任何放射性废物。
11/13.曾毓群:如果特朗普愿意开放电动汽车供应链投资,宁德时代将考虑在美国建厂
11/11.COP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11/11.中国动力和其他电池产量:10月113.1GWh,月增1.6%,年增45.5%;前10月产量847.5GWh年增38%。
中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10月为110.3GWh,月增6.2%,年增47.4%:前10月796GWh,年增43.2%。
中国动力和其他电池装车量:10月59.2GWh月增8.6%,年增51.0%。前10月,405.8GWh, 累计同比增长37.6%。
11/8.川普2.0,ESG悬了?川普可能会废除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相关法规。ESG气候计划或面临“无限期搁置”,其法规也将面临全面“清洗”。彭博分析师Rob Du Boff认为,特朗普若上台,将可能大幅削弱或直接推翻美国SEC及劳工部对ESG的要求,甚至将对股东提出的ESG提案施加更多限制。
11/5.瑞典為應付未來的用電需求,原先擬在波羅的海建造13座風力發電廠,但在國防機構示警此舉可能會影響軍用雷達設備後,風電廠提案就此胎死腹中。
11/5.路透:美國為遏阻中國洗產地惡行、擴大對越南等四國進口太陽能設備徵收高關稅後,一些在越南中資大廠已減產能與裁員;未被納美國關稅保護措施印尼與寮國,則冒出許多中資太陽能新廠。數據顯示,中國占全球太陽能設備出貨量80%,剩餘絕大部分則由亞洲其他出口中心包辦;相較二十多年前,美國是全球龍頭。美國自2012年首度對中國太陽能產品課徵關稅來,其進口相關設備增長三倍,去年達創新高的150億美元。但幾乎沒設備直接從中國進口,其中80%來自越泰馬與柬埔寨的中資企業;在業者投訴後,美國去年對上述四國課徵高關稅。過去十八個月,至少有四項和中國相關計畫開始在印尼與寮國運作,另有兩項即將展開。這些計畫太陽能板或電池產能共達22.9百萬瓩,多數將出售美國;過去四年美國的價格平均比中國高40%。
11/5.AI核电危险了?为亚马逊数据中心增加供电遭否决 美国核电股大跌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FERC上周投票否决核电业者Talen能源公司为亚马逊数据中心增供电计划,导致该公司及其他美核电股周一大跌,分析师表示,FERC的决定是“对核电数据中心投资主题的重大打击”。CEG能源周一最高跌幅达13%,创下该公司有史来最大单日跌幅,Talen股价最多跌8.6%,是三周来最大跌幅。Vistra公司股价跌6.7%。这三家公司今年股价均已翻倍,主因市场对AI驱动电力消费有非常乐观预期,Centrus Energy一度跌约22%,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持股OKLO也一度跌约14%。AI热潮导致的巨量用电需求,不少科技公司也与核电厂签下数据中心供电合约,让美国核电站重燃振兴希望。亚马逊今年3月向Talen支付6.5亿美元,购买该公司美国宾州Susquehanna核电站附近一座960兆瓦的数据中心园区,并签订从该电站购买电力长期协议。为给亚马逊增供电量,美国最大电网运营商之一、运营美国东部电网的PJM Interconnection今年6月向FERC提交申请,要求批准将Susquehanna电站园区的供电量从300兆瓦增加到480兆瓦。但另外两家供电公司American Electric Power Co.和Exelon Corp.反对该提案,认为此举可能威胁电网可靠性,并推高消费者费用。FERC周五做出裁定,认为PJM的计划未能充分说明理由。分析认为,这项裁决可能树立一个先例,意味着相关问题应得到更仔细的审查。
11/4.AI革命下,为满足能源需求,科技巨头竞相出招,提各种解决方案,其中包括数据中心液体冷却、核能和量子计算。美科技巨头微软、谷歌和亚马逊近几月都签署价值数十亿美元核能协议,寻求增额外能源容量来训练和运行当今应用背后大型生成性AI模型。此外有分析称,量子(计算)可使AI既可持续又负责任,进而提高能源效率。有分析认为,随电力使用效率提升步伐放缓,科技巨头们需要认识到整个供应链中生成性AI热潮中的成本,并放弃“快速行动,打破常规”做法。近,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EI全球议程、气候和系统部门负责人Somya Joshi在接受CNBC视频采访时表示:“目前,实际的环境成本相当隐蔽。因为科技公司为了推出产品并获得市场认可,在事实上承担了一部分环境成本。”持续供电、液体冷却...全力提高能源效率
瑞士跨国公司ABB电气化总裁Giampiero Frisio表示,公司数据中心业务近年来显著增长,预计2024年将增长超过24%,ABB在AI需求热潮中处于有利地位,能够为中型和大型行业参与者提供运行数据中心所需所有组件:
“我认为现在最好行动方式是提高能源效率。因为技术已经存在,例如中压HiPerGuard UPS(ABB首创中压不间断电源),它可以为大型设施提供持续电力。”Frisio还提到,“第二件事是转向液体冷却,这无疑是为更好能源效率。因单机架,里装满服务器,它们功率密度将是以前四到六倍。五到十年后,那就是核模块系统"
10/30.赣锋锂:第三季度营收43.4亿元,年降42.46%;净利润1.2亿元,年降24.85%。
10/30.长江电力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66.63亿元,年增31.8%,营收315.22亿元,年增17.27%。前三季度:营收663.31亿元,年增14.65%;净利润为280.25亿元,年增30.2%。
10/29.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座谈会后 又传五大头部光伏组件商集体涨价,市场消息称,自今日起,隆基绿能光伏组件价格上涨1-2分/瓦,截至目前,包括天合光能、晶科、通威、晶澳在内头部组件企业出货价格均已向上微调1-3分/瓦。
10/27.由於行業需求低於預期、監管不確定性及投資者對產業前景越來越懷疑,美國和歐洲氫能公司股價大暴跌,氫能公司Plug Power、Ballard Power Systems 和 Green Hydrogen Systems股價,今年來已腰斬,全數破底。《金融時報》:追蹤低碳氫化合物價值鏈各公司的標普 Kensho 全球氫經濟指數,已回到 2020 年中期的水平,抹去了 2020 年底和 2021 年初在氫能發展炒作最熱時期取得的漲幅。
10/24.钠离子电池技术落地,宁德时代推出骁遥增混电池;宁德时代10/24宣布,推出骁遥增混电池。该电池纯电续航400km以上,可实现4C超充。这也是宁德时代将钠离子电池技术落地超级增混电池中,首创锂钠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零下四十度以下电池可放电。宁德时代方面认为,中国市场或许在未来 2-3 年就能实现全面电动化,与此同时,增混车型(增程和混动)销量快速增长,它已经不是从油到电的过渡产品,而是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类别
1024天齐锂业:预计2024年预计第三季度亏损6.4亿元–3.2亿元;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54.5亿元–58.5亿元。
10/21.交易价60元/张,国内首张零碳能源消费凭证正式发放
从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了解到,国内首张零碳能源消费凭证正式发放。“目前成交的生物质热能证书价格是60元/张
10/21.多家核电股暴涨创历史新高,AI推动“核电复兴”;小型核反应堆(SMR)运营商对前景充满信心,认为入场的科技巨头是“游戏规则改变者”。但市场仍不乏对SMR甚至整个核能产业的质疑声,“任何实验性核能技术,想要实现安全可靠的商业运营,都注定是坎坷的”。
上周,亚马逊和谷歌达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力供应协议,推动在美国部署首批SMR。受此影响多家美股核能股大幅飙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SMR开发商Oklo Inc和NuScale Power的股价在过去一周分别上涨了99%和37%。另外Cameco、Oklo、NuScale、Constellation和BWX Technologies等公司股价均刷新历史新高。
10/20.根據標普全球數據,中企控制著全球七十%以上的矽基原料和太陽能板組件產能,並向歐美市場大量傾銷。為打破中國對太陽能市場的壟斷,美國對中國進口太陽能板提高關稅,歐盟則對中企競標太陽能光電案加強審查,兩地也開始大力扶植本土太陽能產業。
為保護美國光電企業不受中國同業不公平競爭,美國九月二十七日起對中國進口太陽能電池的關稅由25%上調至50%;此外,拜登政府2022年八月簽署通過的4370億美元「降低通膨法案」(IRA),明定安裝住宅太陽能電系統的家庭可享有30%減稅額度,估2030年前全美將增設九.五億塊太陽能板。
10/20.中國新三樣被圍堵》中國電池低價搶單 台廠立凱電血淚控訴
鋰智財服務商立凱電曾是全球最大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廠商,董事長張聖時直言,中國不僅削價、還放帳十八個月,自由市場的廠商根本做不到,「中國是用國家的力量在跟你打」。不過美國積極建立電池供應鏈,成為立凱電反攻機會。張聖時直指,中廠德方納米、湖南裕能至今仍不賺錢,毛利率極低,其競爭手段是靠政府補貼、中國銀行支撐存活,一般廠商根本不可能先交產品、一年多後再收款。
現在立凱電降低產量,朝磷酸鐵鋰智財授權商轉型,目前已有歐、美、澳三家電池材料客戶完成授權,其中ICL與FREYR已通過當地政府環評、開始設廠,AVENIRA則待美國能源部批准補助建廠。張聖時說,美國政府近年積極建立電池供應鏈、以對抗中國電池廠,成為立凱電營運翻身的新機會。
10/20.中國新三樣被圍堵》中國電池低價搶單 台廠立凱電血淚控訴
鋰智財服務商立凱電曾是全球最大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廠商,董事長張聖時直言,中國不僅削價、還放帳十八個月,自由市場的廠商根本做不到,「中國是用國家的力量在跟你打」。不過美國積極建立電池供應鏈,成為立凱電反攻機會。張聖時直指,中廠德方納米、湖南裕能至今仍不賺錢,毛利率極低,其競爭手段是靠政府補貼、中國銀行支撐存活,一般廠商根本不可能先交產品、一年多後再收款。
現在立凱電降低產量,朝磷酸鐵鋰智財授權商轉型,目前已有歐、美、澳三家電池材料客戶完成授權,其中ICL與FREYR已通過當地政府環評、開始設廠,AVENIRA則待美國能源部批准補助建廠。張聖時說,美國政府近年積極建立電池供應鏈、以對抗中國電池廠,成為立凱電營運翻身的新機會。
10/18.宁德时代Q3財報:原材料价跌,三季度保持稳定增长,营收降,但优化成本结构,利润提升。
营收:Q3:922.8亿元年减12.5%,前三季2590.5亿元年降12.1%;
净利润:Q3:131.4亿元年增26%,前三季360亿元年增15.6%;
归母净利:Q3:121亿元年增28.6%,前三季321.7亿元年增19.3%;
eps:Q3:2.9877元/股年增25.9%,前三季:8.1894元/股年增15.5%;
1)本季电池单价略滑,但毛利率大超预期:因原料碳酸锂价仍处下行周期,也与市场电池价格端走势一致。
本季度超预期的表现在于毛利率端大超预期,背后主要来自于宁王强议价权体现,以及在市场仍出于供大于求下的宁王的战略选择。
2)本季度出货量季升15%,市占率基本守住:本季度共出货约126.5Gwh, 季升15%,而出货量中动力电池的提升一方面来自于国内三季度新能源车销售增,对动力电池需求端转好,另一方面来自于宁王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占率稳步提升,储能电池出货量提升来源于海外大储需求续旺,但需要关注政策端影响(大选后是否会对出口到美国的储能电池加收关税)。
3)资产减值高增,但主要由于碳酸锂价下行谨慎计提:本季度资产减值47亿,但其中约45亿都是来自于和碳酸锂价格有关矿产资产/采矿权的减值,只有2亿与存货减值相关,而加回这部分资产减值金额,单季度归母净利超170亿元,盈利能力大超市场预期。
4)存货高增,但结合产能利用率和资本开支情况,判断由于下游需求旺盛的提前备货行为:本季度存货虽然季升15%,且存货中增长更多的是产成品和在途运输商品,结合三季度产用率季升(产量高),及扩产在稳步推进,都在说明下游对宁王电池需求端转好,宁王为迎接四季度需求旺季提前备货行为。
10/17.亚马逊又给核能加了把火,Oklo和NuScale双双暴涨逾40%
亚马逊、谷歌等巨头争相布局AI核能供电的消息彻底引爆核能股,初创企业Oklo和NuScale隔夜暴涨逾40%,后者股价创下新高。核能股也成为今年美股表现最亮眼的板块,多只股票年内翻倍。
10/16.美股核电概念股齐涨,SMR和Oklo涨约30%,科技巨头亚马逊宣布将投资超过5亿美元探索开发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为云计算平台AWS提供动力,已经与美国弗吉尼亚州公用事业公司Dominion Energy签署一份协议,数据中心太耗电,美国谷歌公司与核电企业签署购电协议:
10/16.Amazon Web Services 將在核電領域投資超過 5 億美元,宣布從維吉尼亞州到華盛頓州的三個計畫。AWS 是亞馬遜 (AMZN-US) 的雲端運算子公司,隨著將服務擴展到生成式人工智慧 (AI) 領域,對清潔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這也是亞馬遜實現淨零碳排放之路的一部分。
AWS 宣布已與維吉尼亞州公用事業公司 Dominion Energy (D-US) 簽署協議,以探索在 Dominion 現有的北安娜核電廠附近開發小型模組核反應器 (SMR)。核反應器沒有碳排放的顧慮
10/16.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出席「印太戰略智庫」成立酒會時透露,思考在菲律賓建置綠電發電廠,再把購得的綠電運送回台灣,以滿足台廠的綠電需求;他昨進一步表示,赴海外興建綠電電廠,可利用船運或海底電纜運回國內,實質效益上能降低在台灣本土新設電廠的窒礙難行,預期也能讓綠電價格更低。
10/14.光伏行业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达成共识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
光伏行业企业家及代表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并达成共识。近段时间以来,光伏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下滑,整个行业陷入了非理性竞争的恶性循环中。为落实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维护光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于2024年10月14日在上海举行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各位企业家及代表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并达成共识。
9/17.4月马斯克突然裁掉整超级充电业务团队,虽此后媒体称特斯拉很快复聘一些被解雇员工,但5月至8月,美国新增超级充电樁剧减28%。这期间,特斯拉还收到美政府扩大电动车网项目相关的数百万美元资助。
9/13.甲骨文CEO谈AI:“1000亿美元”是入场费,我们要建三个核反应堆
AI的尽头是核电?甲骨文拟建三个小型核反应堆,支撑超级数据中心
甲骨文董事长Ellison宣布正在设计一个需要超过1千兆瓦的电力数据中心,将由三座小型核反应堆提供动力,它们的功率不超过300兆瓦,有望能够更快地部署无碳能源。核能初创公司Oklo则有望在2027年前推出其首座反应堆。科技界传来重磅消息,为了满足AI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甲骨文正在考虑采用下一代核能技术来支撑其超级数据中心的运作。有分析认为,“AI的尽头或是核电”。
9/12.高盛:宁德时代减产短期可使锂价见底 但锂周期总体前景仍非常“负面”;高盛分析师Trina Chen和Joy Zhang在周四的一份客户报告中表示,宁德时代此次减产可能在多年的熊市中为锂价带来“短期”底部,暂时缓解供应过剩的担忧。然而,他们强调,锂周期的总体前景仍然非常“负面”。瑞银Sky Han等日前发布研报《中国锂价见底》称,据内部消息,宁德时代已在9月10日决定暂停其在江西的锂云母业务,导致广交所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一度暴涨。
对此,高盛分析师Trina Chen和Joy Zhang在周四的一份客户报告中表示,宁德时代此次减产可能在多年的熊市中为锂价带来“短期”底部,暂时缓解供应过剩担忧。然而,他们强调,锂周期总体前景仍然非常“负面”。
分析师表示:“虽然关于生产削减的规模仍不明确,但我们估计,如果假设全面削减生产,2024年的全球供应影响可能为3.9%,2025年则为5.2%。”
他们表示:“与此同时,我们预计2024年全球一体化碳酸锂市场的供应过剩将达26%,2025年将达57%。因此,我们认为此次生产削减及最近宣布的其他几次削减不会扭转全球供需平衡的负面前景。”
9/9.宁德时代看上光伏(太陽能)生意,正洽谈收购一道新能源;据晚点LatePost:宁德时代试图收购光伏组件公司是在进军光伏产业链核心区。能自己制造光伏组件将提升宁德时代在新能源领域垂直整合程度,它将成为一家能同时自产发电(光伏发电组件)、存电(储能电池)和用电(充电、换电站)设备的公司。一道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今年上半年排名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第8。知情人士称,接洽一道前,宁德时代还曾试图以4 亿元人民币收购另一家光伏组件制造商润阳股份51%股份。润阳是全球第五大光伏电池片制造商。最终,光伏业龙头通威出价50亿元抢一步收购润阳51%股份,创造中国光伏史上并购金额纪录。通威8月公告这一交易。
光伏发电和锂电池储能协同在于,光伏发电量随天气波动,供电稳定性差,给光伏电站配套能人为调节存电、放电节奏的储能电池是重要解决方案之一。2022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透露,宁德时代在开发钙钛矿(一种可提升光伏发电效率新型光伏电池材料)等下一代光伏技术。去年5月,宁德时代又推出 “零辅源光储融合” 系统:即用光伏电站先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到锂电池;再灵活调配输出电量,供给电网或其他大型工商设施,如工厂和商业区使用,整套系统无需外接电源就能运转。
8/30长江电力上半年財報:营收348亿元,年增12.4%,净利润年增27.9%;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229.84亿元,年滑8.38%。上半年,长江电力业绩稳健,营业净利同比双增,公司市值再创新高。
8/30.隆基绿能上半年財報:营收385亿元年减40.4%;归属股东净損-52.4亿元,去年同期净利91.8亿元。
8/30通威半年报:营收437.97 亿元,年降40.87%;上半年净亏损31.3亿元,年比盈转亏。
8/29.印媒爆料:“塔塔汽车将购买中企电池”
8/26.電動車起火事件頻傳 南韓將推電池認證計劃;8月初南韓電動車起火事件,導致上百輛汽車受損,並引發大眾恐慌,在針對更嚴格電動車安全規範達成協議前,南韓政府呼籲車廠主動披露相關資訊。初步調查大火是由1輛賓士EQE所引發,這輛電動車搭載是中企孚能Farasis製造電池,火勢共花8小時才撲滅,約140輛汽車受損,也使部份住戶被迫暫時搬離住處。
8/26.今年商用車電池的需求預計將增長70%達56吉瓦時,雖這僅佔全球電池市場的5%,但需求增長速度比電動汽車增長更快,分析師估計,到2030年,商用車的需求將達到460吉瓦,相當於2022年的整個電動汽車市場規模。伯恩斯坦(Bernstein)表示,隨電池價格下跌,商用車的電池需求一直在增長,估到2030年代初,商用車的電池需求有望與今天的電動汽車需求一樣大,而寧德時代、三星SDI和LG化學將是最大贏家,其目標價分別50萬韓圜與49萬韓圜,潛在上漲空間分別為51.28%、55.55%。Bernstein押注的股票包括中國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 (CATL),分析師表示,寧德時代在商用車電池行業擁有超過65%的市佔,主導著商用車電池市場,在今年上半年安裝了 13吉瓦時的商用車電池,超過了同行億緯能源(2.3吉瓦時)和國軒高科(1.1 吉瓦時),將其目標價上調為300元人民幣,以23日收盤價計,尚有65%潛在上漲空間。
8/6.電動車電池盒廠精確3162:7月營收3.65億元,月增2.8%,年成長46.58%,創歷年同期新高,預期營收將逐月成長
8/6.美國能源部計劃在華盛頓州漢福德區Hanford,建造一座發電量 1 GW太陽能電廠,地址就位在曾最高機密軍事行動「曼哈頓計畫」舊址。
8/1.晚间公告 |宁德时代累计回购约27亿元股份
7/30.電動車需求停滯,導致全球電池供應過剩,南韓電池大廠三星SDI(Samsung SDI)獲利受衝擊,第2季淨利暴減38%。三星SDI指出,全球電動車市場成長進入停滯期,車用電池需求量萎縮,導致上季獲利表現不佳;對於下半年,三星SDI認為,保守看待。第2季營收4.45兆韓元、年減24%,淨利降至3011.6億韓元(約新台幣71.4億元),年大減38%。其營業利益2802.2億韓元(約新台幣66.4億元),年大減37.7%。
7/22.近來美國多家太陽能產業因安裝量下滑,嚴重影響公司營運,紛紛宣布破產倒閉,美國太陽能巨頭SunPower上週五(19日)股價一度暴跌超過50%,上週累計狂跌75%。
外媒報導,美國太陽能光電廠商在多重因素下,掀起一波倒閉潮,上週美國太陽能巨頭SunpPower表示,公司不再支持新的租賃和購電協議銷售,也不支援新項目的安裝並停止出貨,已無法為運輸中和已交付的貨物提供安裝服務,目前正尋找替代供應商來轉讓已售項目。
7/22.美關東協後門 中國光電廠恐倒逾半(繼六月六日美國對東南亞四國關稅豁免到期後,近來全球太陽能大廠更關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對東協四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的太陽能電池「反補貼初裁」,中國太陽能大廠包括隆基、晶澳、天合則緊急關閉當地廠房,多晶矽、電池片、模組低價出清,市場價格更是跌到谷底。台廠指出,中國太陽能廠近來「非常慘、到處倒貨」,去年下半年先是中國內需不振,兩大太陽能廠通威、隆基陸續停產,今年美國對東協四國關稅豁免到期後,隆基等紛紛關閉當地廠房,連設備都開始出售)
7/22. 中國太陽能業者在東南亞生產基地陸續關門,使用東南亞模組的案場未來恐成孤兒案場!中國太陽能業者在東南亞生產基地陸續關門,表面看起來對台廠「有利無弊」,但因東南亞模組售價相對便宜許多,國內不少太陽能案場也有使用,若生產基地關門,後續保固該怎麼辦?綠電會不會「斷電」?保險公司還敢續保嗎?還是又要銀行業者「收爛攤」?據了解,海外模組與台製模組的尺寸規格不一致、孔徑不同,目前尚未統一,若颱風造成模組損害,很難用台製模組替換支援;且東南亞製造基地關閉後,國內並不允許中國模組進口,也就是說,使用東南亞模組的案場未來恐成孤兒案場!
7/21.中國電動車價格戰慘烈、市場需求疲軟,電池材料金屬-鋰需求不振,中國鋰價跌破成本,每噸來到8.6萬人民幣,年暴跌7成左右,高達半數鋰鹽企業不堪虧損選擇減產,上游的選礦企業也出現大幅度停產跡象。
7/20.中國不僅電動車、太陽能板生產過剩,稀土元素也生產過剩,導致國際稀土價格重挫。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公布價格指數:過去一年稀土價格跌約20%;業界人士指出,中國有些礦場目前價格水準已無法收支平衡,獲利惡化情形嚴重,如中國北方稀土集團今年第一季淨利暴跌高達94%。
7/17.7月16日,阳光电源官宣表示,已经成功与沙特ALGIHAZ签约全球最大的储能项目(容量高达7.8GWh),将于2024年就开始交付,并且在2025年将实现全容量并网运行。此次,阳光电源将部署1500多套Power Titan 2.0液冷储能系统,这一系统是在去年10月刚刚发布的最新产品。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签署的储能项目,是阳光电源在一年多时间内第三次与沙特巨头公司合作(前两次分别与沙特EPC工程巨头Larsen & Toubro和沙特新能源巨头ACWA Power)近几年,中东多国陆续批准了激进的新能源推进计划。例如,沙特的“2030愿景”要求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达到50%,储能总装机容量达到58.7GWh,减少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阿联酋的《国家能源战略2050更新》要求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加两倍以上,达到14.2GWh,使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到30%。
中东各国对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除了阳光电源,晶科能源也投资了9.85亿美元建设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TCL中环投资20.8亿美元建设20GW光伏晶体晶片工厂。不少国内的新能源公司都与沙特展开了深度合作。
今年以来,海外储能市场需求高速增长。仅半年时间,阳光电源就已成功拿下5个国家储能项目大单。在国内储能系统中标价格频频下滑的时候,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储能和逆变器行业龙头公司,阳光电源将重心开始转移至利润更高的海外市场。
今年上半年,阳光电源签下多个海外储能大单,包括中东AMAALA项目(容量760MWh)、拉美储能项目(容量880MWh)、英国储能项目(容量640MWh)、德国储能项目(230MWh)和智利储能项目(800MWh)。这些海外储能订单总量已经接近阳光电源在2023年全年的储能系统全球出货量(10.5GWh)。阳光电源对公司未来经营和发展也充满信心。今年6月底,阳光电源刚刚结束一轮10亿元的股份回购,仅半个月后就再次启动新一轮股份回购(拟回购5-10亿公司股份,占总股本0.25%-0.50%)。
7/16.線纜廠大亞(1609)位於台中龍井的100MW儲能案場獲得永豐等8家銀行支持,今天(16日)完成39.2億元聯合授信案,預計明年5月可投入台電電力交易平台,每日可儲20萬度電力;市場估計,此案年收益可達9、10億元。大亞董事長沈尚弘表示,太陽光電、儲能等都是資本密產業,大亞過去投資學甲、心中、志光等都是大規模案場,所需要的資本都是好幾十億元,感謝銀行團的支持。
7/16.TCL中环:拟设立合资公司,在沙特建设年产20GW光伏晶体晶片项目,公告:拟与Vision Industries Company、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子公司Renewable Energy Localization Company签署《股东协议》,设立合资公司,共同在沙特建设年产20GW光伏晶体晶片项目。三方约定在沙特阿拉伯成立合资公司建设年产20GW光伏晶体晶片工厂,总投资额预计约为20.8亿美元。TCL中环通过新加坡全资子公司LumeTech S.A.PTE.LTD.持股40%,RELC持股40%, Vision Industries持股20%。合资公司业务包括太阳能光伏晶体和晶片的制造、组装和销售。中东项目资金来源为股东出资及项目融资贷款。
7/16.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收购世界最大铀生产商股份,约9.85亿美元(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公司2023年生产了全球40%的天然铀)
715.AI時代來臨,科技業龐大用電量是地球環境噩夢?據資訊公司 Michael Thomas分析,2023年,Google和微軟各消耗24太瓦時TWh電力,超過100多個國家的各自用電消耗量。
7/15.歐洲各國致力發展綠能 頻頻出現負電價:北半球進入炎熱夏季,全年用電高峰讓許多人擔心供電緊張。近來隨著各國大力發展綠色能源,現在卻出現供應過剩的問題,綠能發電量遠高於需求量,許多國家驚見「負電價」,反映當地能源市場供需陷入失衡。什麼是「負電價」?指市場中的電力價格低於零。當電力大量產生、超過市場需求且無法儲存供日後使用,在這種情況下,相關廠商可能不僅無法賺到錢,反而要給電網企業或者用戶支付一定的費用,因此相關廠商可能會提供負價格,鼓勵消費者接收過剩電力,以避儲能系統超載。
7/11.全球第四大電池廠:SK集團旗下電池製造單位SK On,面臨嚴峻財務挑戰。自2021年成立來,該公司一直未能實現盈利,這與 LG 和三星的電池子公司形成鮮明對比,後兩者多年前就開始獲得營業利潤。為應對這一困境,SK On 採取了以下措施:凍結所有高層主管年薪,直至公司開始盈利,取消首席行政長和首席商務長職位,授權董事會決定C級高層是否留任,取消員工在家辦公政策,以提高決策效率
7/11.中国核电:拟向中核集团和社保基金会发行A股股票,中核集团拟认购20亿元,社保基金会拟认购120亿元,募集资金总额不超140亿元,将用于辽宁徐大堡核电站、福建漳州核电站和江苏田湾核电站等项目。(注:这是社保基金会首次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
7/11.最大生产国加税,铀矿股隔夜全线大涨!全球最大的铀生产国哈萨克斯坦上调开采税,将从2025年的6%增加到9%,此举或将显著影响铀矿市场的供应格局。铀矿股价普涨,最大的铀矿EFT股价上涨4.01%。
7/10.微软向巴菲特重仓的西方石油买入数亿美元碳信用,交易规模创纪录;美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商之一、也是股神巴菲特重仓的石油股—西方石油公司,将在六年内向微软出售50万个碳信用额度。最新协议凸显,在人工智能大潮的推动下,电力需求激增,科技行业在兑现气候承诺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微软和西方石油公司签署了一项价值数亿美元的碳排放协议,规模创纪录。最新协议凸显出,在人工智能大潮的推动下,电力需求激增,科技行业在兑现其气候承诺方面面临的巨大挑战。两家公司表示,这是同类交易中规模最大的一笔。
西方石油公司通过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即直接空气捕获(DAC),产生了碳信用额度。在与微软的交易中,西方石油公司出售其产生的碳信用额度,售价比大约1000美元的市场价格低不少。微软通过向西方石油公司支付费用,来抵消其排放。
7/9.在美国,风电超越了煤电,风能正在悄然取代煤炭作为电力供应来源。据美国能源信息署 最新数据,今年 4月,风力发电量连第二个月超过煤炭。去年4月,风力发电量曾一度超过煤炭,但这次的差距更大,而且是连续两个月超过。天然气仍然是美国发电的主要燃料来源。最近,由于AI项目带来的能源需求,科技公司也开始涉足能源市场,直接从发电厂购买能源。
7/9.隆基绿能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为48亿元到5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为48.39亿元到55.39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91.78亿元。亏损主因是光伏行业供需错配及市场销售价大降,预计提存货减值45亿元到48亿元。
7/9.赣锋锂业:预计上半年净亏损7.6亿元–12.5亿元,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58.5亿元;
7/9.天齐锂业:2024年上半年预计净亏损48.8亿元-55.3亿元,上年同期盈利64.52亿元。主因:受锂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公司锂产品销售价年大降,锂产品毛利率大降。
7/5.100亿美元!孙正义再次对AI下注:聚焦芯片和电力;卖飞英伟达这只大黑马后,孙正义终于加大对AI的布局了。知情人士透露,软银最近与银行商谈,希望融资100亿美元投资能源相关项目,同时探索如何购买大量英伟达的GPU。按照软银的设想,它将首先成立一家特殊目的公司SPV,然后SPV从银行借钱买GPU及投资能源项目,接着反手就把GPU租借给软银,用这样的贷款结构可以确保软银将债务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
这意味着,作为全球最大的科技投资者之一,软银希望增加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投资,并从中分一杯羹。
因AI数据中心的用电需求激增,软银对能源的兴趣与日俱增,包括在太阳能和核能等新能源。孙正义6月份曾表示:"虽然芯片和数据中心的进步加快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但最大的瓶颈之一将是电力。可再生能源和核聚变等领域的创新可以提供新的电力来源。”
7/3.AI应用“副作用”:谷歌碳排放量五年猛增近50%;去年谷歌主要来自数据中心耗电的能源相关排放量增长37%。过去五年,因AI数据中心扩张,谷歌温室气体排放量猛增48%。
因AI系统产生用电需求,谷歌可能难以实现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净值为零的目标。谷歌现在强调该目标“极其雄心勃勃”。(7月2日,谷歌公布的年度环境报告显示,2023年、即去年,谷歌的污染排放量达到1430万吨碳当量,比2019年的基线水平增长48%,去年一年增长了13%。去年,谷歌主要来自数据中心耗电的能源相关排放量增长37%,占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占比最大、占75%的供应链排放量去年增长8%。报告认为,去年的碳排放量增长凸显了,在投资大语言模型(LLM)即相关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减少碳排放的挑战。报告承认,“AI未来对环境的影响”是“复杂且难以预测的”。报告预计,由于运行AI系统的基础设施需求增加,供应链排放量近期内将继续增长。谷歌此前承诺,到2030年,让所有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净值降至零,并且届时其运行的电网每日24小时全部由无碳能源供电。周二的报告警告,去年,一些清洁能源项目“终止”降低了谷歌获得可再生能源的数量。
7/1.AI太耗电,科技大厂们开始盯上核电了,科技巨头为满足耗电大户数据中心需求,纷与核电厂签署直接供电协议,推动美国核电业主股价飙升,也加剧美国多地日益严峻的电力可靠性问题,并推高电价。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型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的兴起,科技对电力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AI模型的训练和运行需要大量算力资源,这直接转化为24/7不间断的巨大电力消耗。美国的科技公司,正在全美范围内寻找稳定可靠的电力来源,一些公司已经锁定了一个关键目标——核电。
7/1.美国科技巨头争抢核电资源 引发监管关注;据媒体7月1日报道,约三分之一的美国核电厂所有者正与科技公司洽谈,为新建的数据中心提供电力。其中,亚马逊AWS正与美国最大核电厂运营商Constellation Energy接近达成一项直接供电协议。今年3月,AWS还以6.5亿美元收购了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座核电驱动的数据中心。这种核电-科技巨头联姻在美国多地引发了争议,一方面,核电与数据中心的结合能够把电网中最可靠的电力与最富有的客户匹配起来,而且,这种新型的"厂网合一"安排意味着数据中心的建设速度可能大大加快,因为几乎不需要新的电网基础设施。数据中心还可能避免支付占据电费大头的输配电费用。
另一方面,此类供电协议也意味着,科技公司并非通过增加新的绿色能源来满足其飙升的电力需求,实际上是在转移现有的电力资源。数据中心可能会从电网中抽走稳定的发电资源,加剧美国多地日益严峻的电力可靠性问题,并推高电价。宾夕法尼亚州消费者权益倡导者Patrick Cicero对亚马逊在该州的收购交易表示担忧。他认为,"如果电力的大规模消费者(科技公司)获得优先权",可能会引发成本和可靠性问题。目前尚不清楚该州是否有监管权限来干预此类交易。考虑到新建核电厂的巨大成本,和潜在的政策限制,有专家认为,除了核电,AI行业可能还会专向天然气发电厂。天然气发电产生的碳排放较轻微,但与可再生能源不同的是,它供电更稳定,可以提供全天候电力,而且比新建核电厂更经济实用。
7/1.核电复兴 电力公司股价飙升
对于拥有核电厂公司来说,这种新兴趋势可能带来转机。过去20年里,由于上世纪90年代的过度建设,及风能、太阳能和天然气发电的竞争,核电厂经历一波关闭潮。但如今,急需全天候无碳电力科技公司,愿意为稳定可靠核电支付溢价,核电重新回到了舞台中央的位置;
美国能源巨头Vistra的股价今年已翻倍有余。上月,该公司高管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数据中心用电的庞大需求,导致得克萨斯州北部地区2026年的全天候远期电价自去年11月以来已上涨约13%。受益于此,Vistra预计2026年调整后的Ebitda将超过60亿美元,较市场预期高出约24%。
全美有14座核电站、核电发电量占全国五分之一以上的Constellation Energy,是美国最大的核电站业主,其股价今年已上涨超70%。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seph Dominguez对媒体表示,从宾州到伊利诺伊的大片地区仍有电力供应过剩,为数据中心留有空间。他认为,与愿意支付溢价的数据中心签订合同可以覆盖重新许可的成本,延长电厂寿命20年,并支持提高核电产量的投资。
6/29.特朗普将是新能源最大的黑天鹅(在如何应对气候危机这件事上,特朗普和拜登的观点完全针锋相对。拜登警告,如果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他在过去四年应对气候危机的所有工作,都将付诸东流。赶碳号储能一直在关注美国今年的大选走向。因为一旦特朗普当选下任美国总统,势必会对美国为实现净零排放所做的所有努力构成重大挑战)
6/27.不到一年,新战场即成旧战场。小吴本来是想在今年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上挖点光伏公司的客户,买他的小型储能产品。他担心今年销售业绩搞不定,价格跌得太狠。去年初还卖三四十万元一套的液冷储能系统,去年底就降到15万元。要完成公司布置的销售业绩,至少要多储备五倍的客户量。结果一进展馆,他傻眼了,“放眼望去,全是竞对,光伏展可以改名叫储能展了。”光伏公司的销售团队都在向客户推销储能,主业反而成次选了。几乎没有光伏公司不做储能,这是SNEC上最明显的变化。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共有100多款储能产品参展,30多款储能新产品发布。
6/27.磷酸铁锂装机量超70%,如何从“小透明”到“香饽饽”?磷酸铁锂电池上车重回历史高点的背后,与新能源汽车价格战下的成本倒逼不无关系。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我国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达25.5GWh,占总装车量71.9%。时隔8年,继2016年来,国内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占比首重回七成份额。并且在5月,我国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比进一步提升至74%,达29.5GWh,年增54%,月增15.8%
6/26.傳出國際大廠輝達、蘋果擬於台灣設資料中心,同時也尋求綠電供應商,國內前幾大綠電售電業者可望因此受惠,雲豹能源短短5天股價狂飆近5成…;雲豹也表示,根據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最新發行憑證張數統計,旗下售電業子公司天能綠電今年6月售出太陽光電憑證張數達1.1萬張,累計今年上半年已銷售逾6.2萬張太陽光電憑證,市占率達26.97%,穩居國內售電第1名寶座。
6/26.國內統包工程承攬商中鼎集團:中鼎攜手旗下信鼎,聯手國際知名水務及固廢領域專業廠商蘇伊士SUEZ,及宏華營造,共同得標「新竹海水淡化廠興建及操作維護案」。本案日產水10萬噸,預計2028年完工,將成為全台公共工程首座大規模產水海淡廠。
中鼎:本案鄰近新竹南寮漁港,為政府於全台規劃8座萬噸級海淡廠中,優先執行工程,合約金額新台幣177億,工程範圍涵括專案管理、設計、採購、建造及15年操作維護。每年產製3000萬噸淡化水,將直接併入自來水系統,供應民生使用並支援新竹地區高科技產業用水。
6/25.中國在南海動作頻頻,除在具爭議海域島嶼,包括南沙和西沙群島,建置雷達系統及通訊和其他電子裝備,也將放置20海上浮動式核電站,以因應這些偏僻島嶼上軍事設施的龐大電力需求,此舉引發美、越、菲等國不安。因其主為軍事活動提供動力,將對區域安全將會構成嚴重威脅,挑戰聲索國。市場也憂慮,如敵國採攻擊中國海上浮動核電站,放射性物質外洩至周遭海域,造成南海海洋生物與生態環境嚴重浩劫。
海上浮動式核電廠概念老美先提出,俄最先實踐:世界上首座海上浮動核電站,俄在2007年所開發「羅蒙諾索夫院士」(Akademik Lomonosov),一艘無自體動力海上載具,主裝載核燃料後,再拖到俄東北北極港佩韋斯,為俄極北和遠東偏遠區發電,可供10萬人口鄉鎮使用。當時,俄國營核能公司Rosatom這項浮動核電廠計畫,遭環團批評,並比喻為「浮動車諾比核電廠」和「核子鐵達尼號」。
最早美國在1963年時為缺電巴拿馬運河區供電所研發,最初是在二戰期間搭載在輪船上,後因費用過高與軍方因素中止結束。
按照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定義,發電功率在30萬瓩(KW)以下就被視之為小型反應爐。中國小型核反應堆「玲龍一號」功率只有12.5萬瓩,優點是佔地面積小、安全性高、建造週期短、部署靈活,被視作核能領域的移動行動電源,因此被外界稱為「核能充電寶」。據報導,「玲龍一號」的主控室已在5月下旬正式啟動,這意味著該系統設備已進入安裝高峰期,預計2026年完成建成,未來每年的發電量可達10億度,滿足海南52.6萬戶家庭用電需求。
各國競相投入
目前中國海上浮動核電站有兩條技術路線,分別是中核集團ACP100S堆型和中廣核集團ACPR50S堆型。此外,包括法國、南韓和丹麥等國家,對於海上浮動核電站展現濃厚興趣。其中,法國研製的下沉式海上浮動核電站Flexblue是一款下潛式、柱狀、全模塊化和可運輸浮動核電站,不受海嘯,地震和惡劣天氣影響,即使失去外部電源也能有效工作。
南韓開發GBS式浮動核電站,採混凝土重力基礎結構,並採模塊化設計,運行後具每天4萬噸海水除鹽能力。
丹麥新創Seaborg設計可在海上漂浮核電廠,其核反應爐尺寸大小與一般貨櫃差不多,發電容量20萬瓩,可大規模製造並迅速裝船隻上,其計畫將裝載多個小型核反應爐船艦,以供給發展中國家提供能源。
據了解,丹麥新創公司與三星重工合作開發CMSR浮動式核電站,這是核分裂反應爐一種,屬第四代反應爐,可利用核裂變能高效發電(nuclear fussion energy)而不排放二氧化碳,該反應爐設計,也成美、英、法等國家的開發項目。
建置在地上核能風險爭議不斷,把核電廠搬到海上是否比較安全?對此,許多核工業專家看好浮動核反應堆或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等新技術,認為這項技術可能解決國際能源需求,同時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熱捕獲排放。只是,現階段技術仍存在巨大風險。
6/25.南韓鋰電池製造商Aricell位於京畿道一工廠24日大火,已知造成23人死亡,8人受傷。受火災事故消息衝擊,Aricell母公司股S Connect股價24日一度重挫25%
6/25.中國新能源車價格紅海戰倒數!花旗:7關鍵成本已「降無可降」
6/24.除潛在能源節約,微軟還從 2018年安裝在蘇格蘭海岸附近的伺服器中發現其他東西。在855台水下伺服器中,該公司只損失6台,而在陸地上進行平行實驗中,135台伺服器中有8台需要更換。這相當於在海中損失0.7%,而在陸地上損失5.9%。
微軟中止海底資料中心計畫!但實驗發現水下伺服器壽命更長,損失率更低;雖微軟已結束海底資料中心研究,但中國在 2023 年剛剛開始了其水下伺服器計畫,在海南南部海岸下沉了 68,000 平方公尺的伺服器。另一方面,微軟沒有表明是否會在未來重新啟動 UDC 計畫。
6/21.在锂价将破新低之际,特斯拉却逆势签下3年锂盐大单。选择的锂盐种类不再是此前青睐的氢氧化锂,而是碳酸锂,背后有何原因?6月19日晚,雅化集团公告,子公司雅安锂业与特斯拉签订《生产定价协议》,约定2025年至2027年,特斯拉向雅安锂业采购碳酸锂产品,如后续协商一致,协议期限可延长至2028年12月31日。
此次3年锂盐大单并非雅化集团和特斯拉的首次合作。早在2021年,特斯拉就与雅化集团签订了长达5年,采购金额最高达8.8亿美元的氢氧化锂订单合同;并在2023年,双方同意将此订单的期限延长至2030年,并把氢氧化锂的总交易数量提升至最高30.1万吨。目前,特斯拉和雅化集团存量订单中的锂盐数量,足以支撑特斯拉多年的消耗。30.1万吨的氢氧化锂对应近376GWh的动力电池。以特斯拉目前销量最佳的Model Y后驱版本(电池容量77KWh)来看,足以特斯拉装车488万辆左右的新能源汽车,是特斯拉2023年全年销量(180万辆)的近3倍。
如今以碳酸锂为主材料的磷酸铁锂电池,在国内和海外双市场都占据着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今年5月,磷酸铁锂电池在国内市占率已超过70%。同时,海外市场磷酸铁锂电池渗透率也加速达到15%以上。
这点在特斯拉身上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特斯拉定预期在2025年上市的“Model 2”定价在15万元左右,大概率会使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这无疑是加大了对碳酸锂的需求;同时,特斯拉和宁德时代合作在美国内华达州建立的动力电池厂也是生产磷酸铁锂电池。
另一方面,特斯拉正在迅速加快储能业务的发展,而储能电池都是使用磷酸铁锂电池。近几个季度,特斯拉的储能业务得到了实打实的增长,成为特斯拉所有业务中唯一的增长点。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的能源业务营收同比增长7%,毛利润同比增长140%,创下历史新高。目前,特斯拉还在进一步加大储能产能的扩张,其上海储能工厂(产能40GWh)和加州Lathrop工厂的新产线(产能24GWh)的都有望在明年得到落地,未来特斯拉对储能电池的需求也在逐步扩张。这也是为何特斯拉和雅化集团签订的供货时间点是从2025年开始,且锂盐的选择方向是碳酸锂。
***6/21.受邀美愛迪生電氣協會EEI年會主講:AI將對能源產業帶來什麼影響?黃仁勳:電網將變得像App Store;生成式AI為人們生活帶來更多便利,但為訓練和使用AI,世界各地開始建造越來越多資料中心,不僅需耗費大量電力,電力短缺的危機也浮上檯面。現在能源系統是圍繞著人類居住活動、人口分布和電網系統所建造,但是未來將會成為雙向、靈活的分散式網絡,這意味著未來能源生產,不再限於傳統的集中式發電。黃仁勳:AI不在意它在哪裡學習,人類可以在電網上、電網外和遠離電網的情況下創造能源,這就是未來,(地球擁有豐富的永續能源,如太陽能、熱能,但不在人類居住、氣候宜人的地方,而在沙漠或寒冷地區。他認為,未來資料中心會建置在這些人口稀少、遠離電網的地區,而人們可以直接在當地使用能源、訓練 AI 模型,當模型訓練完畢,就可以再將 AI 模型帶回到人口稠密處,用在任何想使用的地方)
6/21.智庫 : 全球太陽能可滿足北半球今年夏至高峰20%電力需求
6/21.NVIDIA洽購台灣三大綠電業者 雲豹拚銷售連霸
6/20.雲豹能源6869自太陽光電事業起步,持續投入風力發電、儲能、綠電交易、生質能、水處理等項目,進而布局循環經濟、智慧養殖、電動自行車等低碳永續項目。受惠儲能工程案、污水處理標案工程施作依進度認列收入,加綠電交易成長動能強勁,帶動售電收入大幅增加,今年5月營收為2.57億元,年增59%;前5月營收14.71億元,年增4.33%。昨由創新板轉一般板,雲豹能源今開盤小漲1.5元,後買單不斷敲進,亮燈漲停152.5元成交量4千多張,受雲豹能源帶動,上緯投控3708盤中強漲4%、森崴能源6806漲超過3%。
6/20.中國5月份光伏出口30亿美元,年增月增续跌,前5月份光伏主材累计实现出口额159亿美元年降35.5%。
6/18.歐洲大舉衝刺再生能源發電,但因再生能源電力過剩,歐洲電力供需的不平衡程度逐漸提高,其中西班牙電價現跌至接近零,而法國已出現「負電價」。《彭博》直指,綠色電力浪潮導致歐洲核電廠停產,「負電價」將導致法國在週末關閉核電廠運作,這已非罕見現象。據歐洲電力交易所Epex Spot SE的數據,日前法國電價跌到負數,出現每MWh(Megawatt hour)負5.76歐元的超低價,創四年以來新低
據報導,法國約有3分之2的電力來自核能發電,預計未來「負電價」的情況變得越來越普遍。除了法國之外,在北歐地區和西班牙也會出現這種情況。現今法國電力公司(EDF)先暫停3座核電廠運轉,包括Golfech 2、Cruas 2 和Tricastin 1,並計劃在週末期間關閉3座核電廠運轉。此外,法國部分再生能源生產商也不得不限制發電,以避免在負電價的情況下支付費用。
6/17.欧洲暂停电池工厂建设?从Stellantis 和奔驰合资开始说起
汽车电池公司原计划在2030年前在欧盟建立三家电池工厂,总投资额高达76亿美元,由于电动汽车销量增长放缓,建设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
Stellantis、梅赛德斯-奔驰和道达尔能源的合资企业,汽车电池公司(ACC)宣布暂停在欧洲建设的两座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引发广泛关注。
6/17.手机续航有望显著提升?苹果供应商TDK宣布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实现100倍突破,TDK计划从明年开始向客户发送新电池原型的样品,并期望在此之后实现量产。据媒体周一报道,日本电子零部件公司、苹果供应商TDK声称,在小型固态电池材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预计这一新材料将大幅提升无线耳机、智能手表等小型电子设备的性能。据TDK介绍:
新材料的能量密度(即单位体积可储存的电量)高达1000Wh/L,比TDK目前量产电池密度高出100倍左右。
617.AI电力需求激增!盖茨称将再投入数十亿美元建核电站,微软正同步加快布局核电。将续对美国怀俄明州“新一代”的核电站投入数十亿美元,以满足美国日益增加的电力需求。
盖茨在周末CBS的节目中表示,由他创立并担任董事长的核能企业TerraPower上周已在怀俄明州破土动工,建造其首座商用核反应堆,而当地一座火电厂最近刚刚关闭。
盖茨称,煤炭正在被天然气所取代,他们要做的是与天然气有效竞争。盖茨对于核电建设颇为上心,他表示,“我(对TerraPower)投入超过十亿美元,还将再投入数十亿美元。”
据公开消息,TerraPower核电站项目申请于今年5月得到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的批准,这是美国40多年来首个走到这一步的商用“非轻水”反应堆,其也被视为美国“新一代”核电站项目。据《纽约时报》此前报道,该项目以液态钠而非水作为冷却剂,理论上建设时间更短,运营成本更低,并且在发电时不会产生导致地球迅速升温的二氧化碳。TerraPower核电站项目得到了美国能源部的支持,最初预计将在2028年投入运营使用。盖茨表示,TerraPower计划从美国及其盟国采购核反应堆燃料。无碳的核电愈发被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手段,多家公司正在部署小型核反应堆。彭博数据显示,去年在迪拜举行的COP28气候变化大会上,25个国家宣布将核能发电量增加两倍的雄心目标。
AI电力需求激增,微软押注核能发电
随着微软在AI和超级计算机领域进一步发展,为满足巨大的电力需求,微软正在加快部署核电。一个新数据中心的用电量相当于数十万户家庭的用电量,而核能可以全天候提供电力。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去年也曾对CNBC表示,想要解决AI对能源需求渐增的问题,核能可能是最佳解决方案。
早在2008年盖茨就投资创办了TerraPower,而后持续扶持该企业的发展。今年6月,微软又与在美国拥有最多核电站的联合能源公司达成合作,后者将向微软弗吉尼亚州数据中心提供“精确到秒”的电力供应。
联合能源预计,随着AI的爆发,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是电动车充电需求的5至6倍。
6/11.押注“人类终极能源”!OpenAI与核聚变公司Helion Energy洽谈“购买大量”聚变能源
6/9.逆市创新高!水电"双雄"是怎样炼成的?高分红+夏季用电高峰+AI的尽头是电力;6月7日,长江电力(600900)、华能水电(600025)股价双涨。至收盘,长江电力股价上涨1%,收于28.31元/股;华能水电股价上涨1.52%,收于10.71元/股。近期两股呈不断突破之势,收盘价均在7日创下历史新高。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保障电力供应的新力量,装机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双碳”战略下,水电上市公司盈利大多稳健向好。
资料显示,长江电力主要从事水力发电、投融资、抽水蓄能、智慧综合能源、新能源和配售电等业务,是中国最大的电力上市公司和全球最大的水电上市公司。公司运营管理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6座梯级电站,构成了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2023年,长江电力营业收入781.1亿元,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润272.4亿元,同比增长15%。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56.4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为39.7亿元,同比增长9.8%。
华能水电是由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和管理的大型流域水电企业,是培育云南水电支柱产业和实施“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核心企业和龙头企业,也是“藏电外送”的主要参与者。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234.6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76.38亿元,同比增长5.6%。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4.2亿元,同比增长3.6%;归母净利润为10.65亿元,同比增长17%。
6/6.隆基绿能午后跌超6%,成交额超20亿元。
6/1.希利用氫能來幫助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脫碳,德內閣批准一項加快氫能基礎設施、進口及生產設施建設的法案,「氫能加速法」(Hydrogen Acceleration Law)將賦予氫能基礎建設「首要公共利益」地位,這表示當局將在批准過程中優先處理這些建設計畫。
5/31.AI概念股热潮降温,近創史新高,比英伟达涨势还猛的美国电力生产商Vistra周五盘中一度重挫10%。公司天然气产能的扩张计划引发市场一定程度担忧,叠加整体情绪在近几日更趋向避险,股价涨势熄火。虽收盘时跌幅收窄跌近6%,但与日内同样深跌但尾盘几收复全部跌幅纳指100相比,表现明显疲软,Vistra过去12个月中涨幅超过300%,成标普500指中表现最好股票,Vistra不到一个月前才加入該指數,表现远超其他公用事业股票(同期约10%回报率),甚连华尔街宠儿英伟达涨幅也与之无法匹敌…
5/31.AI热潮的电力需求将推动公共事业股上涨
高盛研报认为,与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相关的跨时代电力需求支持了公共事业股长期增长前景的改善。
在人工智能需求、非人工智能需求以及能源效率增长速度放缓的共同驱动下,高盛预计美国的电力需求将从2022年到2030年增长2.4%,而过去十年则为0%。这一电力需求的增加预计将导致公用事业公司增加资本支出,由于许多公司是受监管的实体,必须通过增加资本支出以捕捉增量收益。高盛预测,该公司覆盖的公共事业股在2024-2027年的资本支出将比2020-2023年增加约36%。
5/30.节能降碳——新一轮“高耗能、高污染”供给侧改革:2025年节能降碳如下8大领域值得市场关注:1、煤炭清洁利用。重点关注发电供暖设备的更新。2、非石化能源发电占比提升至39%,重点关注新能源设备更新。3、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重点关注储能设备。4、钢铁行业落后产能出清。5、石化化工领域落后产能出清。6、有色行业落后产能出清。7、建材行业落后产能出清。8、加快用能设备更新
5/28.德国惊现负电价,都是太阳能板过多惹的祸?在过去十天里,太阳能生产商在发电高峰时段不得不接受高达87%的折价。SEB指出,到2023年底,德国太阳能总容量超过了81.7吉瓦,而需求负荷仅为52.2吉瓦。
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德国,正面临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太阳能过剩,导致电价一度跌入负值。据瑞典银行SEB研究所周二公布的报告,在过去十天里,太阳能生产商在发电高峰时段不得不接受高达87%的折价,电价甚至跌至零以下。平均而言,太阳能生产商输出每兆瓦时电力只能产生9.1欧元的收入,远低于非太阳能发电时段的70.6欧元。
当非管制电力的产量与需求相等或更大时,电价就会在非管制电力产量最大时崩溃。
5/28.比亚迪发布最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第五代DM-i双模混动系统,续刷新并降低汽车油耗。据悉,该系统可让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6.06%,百公里亏电油耗2.9L,综合续航2100公里。
5/23.美股光伏概念股几乎全线收涨,第一太阳能涨约19%
Maxeon太阳能科技涨21.77%,Ascent光伏技术涨超19.9%,第一太阳能涨约18.7%—最近六个月累涨近63%,大全新能源ADR和晶科能源ADR涨超17.0%,Array科技涨超16.8%,阿特斯太阳能ADR涨超14.9%,SunPower涨超14.2%,Shoals科技集团涨超12.3%,FTC光伏涨超10%,SolarEdge科技涨约9.0%。ETF中,TAN收涨8.97%,SMOG、ERTH、ICLN、PBW、ACES、QCLN也涨0.7%-4.14%。
5/23.特斯拉美国本土外首个储能超级工厂落地上海;该工厂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将投产1万台电池。5/23日下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工。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总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工厂临近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这也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储能超级工厂,也是特斯拉入华十年来,继上海超级工厂之后,在中国的又一大型投资项目。“这座工厂不仅代表了特斯拉在全球储能布局中的又一重要落子,更是其在全球能源转型大潮中扮演关键角色的证明。”
目前,特斯拉储能产品包括Powerwall、Powerpack和Megapack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则主要生产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供给全球市场。
Megapack是特斯拉推出的一款面向大型工商业的储能解决方案,它不仅仅是一个电池,而是一个完整的、集成化的储能系统。每个Megapack单元能够存储超过3兆瓦时(MWh)的电能,足以满足3600户家庭一个小时的用电需求,且可以独立放置在户外,无须复杂的气候控制系统。
5/22.恩捷(鋰隔離膜):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74.50%至81.62%
5/21.产能小、成本高、电力技术威胁 氢能曾被视为能源领域的下一个重大突破,氢炒作是如何失败的?
分析认为,问题不仅是扩大氢气生产比预期更困难,氢能实际用途日益增长不确定性也是一大问题。如今,包括电热电池和热泵等基于电力的技术已经快速发展,成为除氢能以外可选项。而如果这些电力技术续发展,2050年碳排放清零目标中氢气的作用可能只有接近350Mtpa,不到最乐观估计的一半。也就是说,虽然氢能在碳排放清零目标中仍在发挥作用,但指望氢能担当低成本实现碳排放清零主力愿景已大缩水。
5/21.三个月大涨18%,电力股成AI热潮下“隐秘赢家”;大量新建数据中心需巨量电力供应,或为公用事业公司带来更多回报,但这一建设浪潮也可能带来通胀压力。AI浪潮下,意料之外“赢家”浮现——公用事业,这个传统行业如今领跑华尔街。大量新建的数据中心需要巨量电力供应,为公用事业公司注入持续增长动力。过去三个月,标普500公用事业板块大涨18%,涨幅位居各行业之首。年初至今,德克萨斯电力生产商Vistra股价更是飙升140%,令英伟达96%涨幅相形见绌。虽然公用事业股可能难以企及科技巨头的高估值,但作为确定性高、分红稳定的“防御型”股票,其投资价值已被重新发现。
花旗分析师此前预计,到2030年,数据中心电力需求份额可能会占美国的10.9%,较目前的4.5%大幅增长。如果这一预期成真,意味着需要建设更多的发电厂、输电线路和其他基础设施,也将为公用事业公司带来更多回报。可能推高通胀?本轮反弹最初是由独立发电商引领,后逐步扩展到受监管的公用事业公司。
風險:与数据中心关系不太密切电网设备公司,可能会落后于行业。另种可能:在公用事业公司加大资本开支前,经济增长放缓或人工智能热潮消退。而更长期风险在于,如果电价涨或发电污染较重监管机构可能会加大对行业管控。或如电力需求增长预期最终没实现,可能会给用户带来数十年高昂费用负担。建设浪潮可能带来通胀压力,成本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用事业公司提出新建计划,用户利益与股东回报之间的矛盾可能会加剧。为了融资支付新项目,公用事业公司可能不得不通过发行股票筹措资金,而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公用事业公司的回报率,从而降低了这些公司的投资吸引力。
5/20.高盛恢复跟踪宁德时代,评级买进,目标价304元人民币,即涨50%
5/18.美股七雄乘AI翅膀運力與平台股再飆漲後,華爾街AI信徒找尋更便宜相關股,建設和營運AI服務所需基礎設施-電力供應商成資金押注新首選標,推升標普500公用事業類股今年漲 14%,漲幅僅次資訊科技和通訊服務, 其中,Vistra今年來股價飆升144% ,Constellation Energy漲87%,NRG 能源上漲 61%。
美股7雄(輝達、Google母企Alphabet、亞馬遜、蘋果公司、特斯拉、 Meta和微軟),去年市值推上高點。隨谷歌、蘋果、特斯拉跌落神壇,7雄光環消失,取代是主導標普500指數第一季一半漲幅輝達、微軟、Meta及亞馬遜,成美股4大天王…
5/18.全球是否都会面临缺电挑战?
华泰证券认为,美国为代表的全球其他国家用电量增长结构性跳升、面临电力供给瓶颈;全球能源转型叠加电力高增长,推升中长期电力基础设施需求。1、中国1季度用电量增速接近10%、再现高弹性,对电能增长支撑因素仍在延续:
出口量高增长:工业用电量呈现趋势性增长,尤其是出口量对用电量增长的解释力亦显著上升—如今年1季度出口量增长12%、对应工业用电量增长达到8%。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1季度公共充电桩耗电量同比增长近六成,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0.1%,对用电量增速贡献超0.2pct;数据中心及电能替代的影响力也在逐步强化。
2、美国用电量增长也面临结构性跳升
2019年以后全球单位GDP的用电量由降转升、目前已超过2015年(巴黎协会时)的水平,以美国为例,北美电力可靠性公司预测北美未来9年的用电量增速将从此前的0.5%左右接近翻倍至1.4%,具体看:
AI和电动车发展是推动电力增长的共同因素:虽然目前份额较小,但AI产业相关用电量指数型增长,对用电量的贡献可能迅速膨胀。据IEA测算,全球数据中心在2022年用电量约占总用电量的2%,但保守估计到2026年用电量或将增长7成;同时,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亦有望从2023年的17%提升至50%,对应充电需求将翻3倍。美国“再工业化”过程也可能边际推动用电需求:美国三大法案对本土产业投资进行支持和补贴,或对本土汽车、新能源、芯片等制造业产业有所回流,2023年美国工业用电量增速亦回升至1.2%。
5/17.白宫周四刊登声明,以所谓的不合理贸易为由,对进口光伏电池采取进一步控制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不再将太阳能双面组件排除在关税之外,自6月6日之后恢复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太阳能产品征收关税并且要求进口6个月内安装完成,以打击产品囤积,并采取补贴等措施支持在美国国内进行光伏电池硅片和电池制造的技术开发等。
5/17.大摩预计,未来10年亚洲将吸引超过10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投资,届时东南亚将成为增长中心。亚洲电网的高可靠性、高基建速度、较低电价,使其AI电力需求落地速度远快于美国。
美国作为全球人工智能竞赛的主阵地,其猛烈的基础设施投资浪潮催生了巨大的电力需求,驱动全美电力行业加快变革步伐,美国电力股集体暴涨;同时投资者也应看到,亚洲地区正快速崛起成为AI基础设施投资的热土,电力需求也十分庞大。
本周稍早前,摩根士丹利Mayank Maheshwari领导的分析师团队发布研报称,未来10年亚洲将吸引超过10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投资,届时东南亚将成为增长中心。亚洲电网的高可靠性、高基建速度、较低电价,使其AI电力需求落地速度远快于美国,是全球数据中心建设的理想目的地。大摩预计,亚洲地区(包括日本)将在2027年前占据全球数据中心总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本10年度将有1000亿美元的潜在投资。马来西亚、日本和新加坡预计是这些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主要用于新的数据中心和通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中心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据大摩估计,亚洲地区的数据中心总容量将在2030年前增加到60GW,是目前的3倍,这将推动亚洲各个市场的电力需求增长2-4倍。其中:马来西亚的电力需求增长有望翻倍,日本正在扭转其数十年的电力需求下降趋势,而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电力市场正在变得更加紧张。大摩表示,东南亚地区正成为亚洲数据中心/AI基础设施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电力和土地成本低,以及更快的电力接入时间),预计未来五年有500亿美元的投资落地。预计到2027年,东南亚将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非美国数据中心提供方。
据日本输电运营商跨区域协调组织(OCCTO)预测,到2030年,新建的数据中心和半导体工厂将使日本电力需求增加高达482万千瓦,这将结束过去几年的电力需求下降趋势。
日本关西电力供电区域正在建设大量数据中心,3GW的新增数据中心容量将直接有利于关西电力。日本半导体设备制造商Disco、电力电子和电网变压器制造商富士电机等均将受益。
整体看来,大摩认为,数据中心供应链上,电网运营商、发电公司、数据中心运营商、电力电子设备供应商等均会在本次投资浪潮中受益。
另外,随着亚洲地区可再生能源装机快速增加,以及天然气发电成本下降,清洁电力增长也将成为数据中心的重要诉求,为相关设备制造商带来机遇。
5/16.“AI发电股”热潮仍继续。
上周财报后,美最大电力生产和零售能源供应商之一Vistra股价再攀高,一年累涨298%,超过英伟达223%涨幅;美最大核电商Constellation Energy和最大光伏发电商NRG Energy一年来累涨152%和182%。
供电股的狂飙源于AI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行所带来的电力需求高企。
Constellation的首席执行官Joseph Dominguez在上周四公司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数据中心客户的兴趣“是我们20年来从未见过的”。NRG也表示,有数据中心客户向该公司表示,希望在未来3年内将其现有设施容量增加三倍。
Vistra在财报电话会上预计,到2026年,公司调整后的EBITDA利润可能超过60亿美元,比此前市场机构的预期高出约24%。这意味着,该公司2023-2026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3%,较2020-2023期间3.8%的速度显著加速。
“AI发电股”现在过热了吗?
投行Evercore分析师筛选出了标普500指数下EPS(每股收益)年均增速达10%的个股,发现其2026年的市盈率为20倍。
而根据华尔街测算,Vistra、Constellation在2023-2026年期间的EPS年均增速分别为33%和21%,NRG在2024-2026年间的的EPS年均增速为7.6%,三者当前的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17倍、26倍和12倍,总体看仍处于相对温和的水平。有观点认为,“AI发电股”的涨势能否延续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电力生产商能与能源密集型公司签订多少电力购买合同,以及这些合同的溢价水平。
5/16.AI加新能源,全球电网AI投资浪潮,全球电网面临接入新能源和智能化升级急待升級大改造!中国电力设备制造业逢此机遇,加快海外市场拓展。中国电力设备出海两大王牌:变压器与智能电表(东北证)
海外变压器市场供需失衡现状为性价比高、产能充足的国内厂提供进入空间;国内电表独立性相对较高,体积小,数量多,便于形成规模化出口;
全球电力投资额稳步增长,电力设备市场需求空间广阔;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2022年电力行业投资达1.1万亿美元,预计至2023年将进一步增至近1.2万亿美元,主集中在发达经济体和中国。电力投资需求主在于发电侧、输电侧和用电侧三个方面。
--发电侧,零碳转型背景下,全球新能源化带动电力设备配套需求增,可再生电力装机容量增。IEA:2023年全球可再生电力装机容量新增预计达507GW,年增近50%,预计到2028年将达730GW。新能源对电网有更强建设需求拉动作用。随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新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比续增,IEA估计,在未來三年,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将主导全球电力供应增长,平均两者将满足超过90%新增需求。
--输电侧投资需求,主要来自电网中老化线路更新升级和新线路建设。发达经济体电气化较早,部分发达国电网运行40年甚更久,面临老化问题。目前,美欧已启动资助计划以推进电网现代化,新能源由于对发电地点要求较高加速拉动电网建设。
--用电侧经济发展推动用电需求持续增长。自2000年来全球用电需求几翻番,IES估计:2022年达28510TWh ,预计到2050年将续增长,较2022年增长可能超过75%至120%;
--海外方面,欧洲风光电建设如火如荼,并网需求推动电网改造升级,美国减碳目标促进能源转型,制造业及数据中心需求拉动电网投资,东南亚经济快速发展,电力设施需求旺盛,中东人口增长和工业扩张推动能源需求长期增长,风光电发展潜力大;非洲地区电网覆盖率低基建需求大,光伏发电助力解决供电问题。
--全球变压器需求高速增长,海外供给受限为出海打开大门;变压器作为直接影响电网运行效率、经济性及可靠性的重要设备,在海外市场电力基建、新能源并网及老化电路等因素推动下,需求高速增长。GMI预测,2024-2032年全球变压器市场将增长至1095亿美元,CAGR达7%。
与高涨需求对应的是海外变压器产能不足,美国本土变压器订单平均交付周期在过去一年里从75周延长至100周,价涨60%~70%,且受主原材料取向硅钢和铜价涨,及变压器产线扩建投资回报周期长影响,海外主要厂商扩产意愿较弱。
--电表产业逐步智能化,具备出海竞争力;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核心设备之一,具备通信和计量等智能功能,是电路革新大势所趋,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ResearchandMarkets 和 Statista数据,2022年全球智能电表市场约为118亿美元,预计到 2027年将达到1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3%。东北证券指出,国内电表企业在竞争中形成强大优势,电表独立性相对较高,体积小,数量多,便于形成规模化出口。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电表出口总额达99.3亿元,其中单相和三相电子式电表占据主导地位。海外市场方面,东北证券表示,存量较大的亚洲与快速增长的欧洲及非洲是目前电表出海的主力地区,是国内厂商在海外市场的基本盘,出口规模有望继续提升。北美市场当前主要由海外厂商占据,出口规模较小;而南美地区正加速部署智能电表,需求增长加快,性价比优异的国内厂商受到当地电网企业青睐,部分国内厂商已在当地设厂供应。
5/16.要芯片、要AI,日本也缺电!
日本或需增加50%电力以满足人工智能和芯片工厂需求。随着东京投入数十亿美元重振芯片制造业,电网可能面临挑战。日本预计到2050年,为满足芯片制造和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不断增长需求,电力需求或将增加50%。DigitalBridge公司警告称,两年内可能面临电力枯竭。
高科技产业对电网压力加剧引起国际关注。到2050年,日本的能源产出将需要从当前的1万亿千瓦时增加到1.35至1.5万亿千瓦时。
5/13.近來各大企業都在積極發展AI,過去因為GPU短缺而影響其發展進程,而Meta創辦人暨執行長札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日前在節目上指出,GPU短缺問題基本上已結束,短期內不會再受資本限制,不過電力的供應恐將成為下一個關鍵挑戰。外媒報導,GPU短缺問題逐漸趨緩,企業忍不住投入大筆資金,建造資料中心等基礎設施以跟上AI發展趨勢,不過札克伯格認為,接下來將會面臨能源限制帶來的困境,「許多新資料中心用電50兆瓦至100兆瓦,特別是大型資料中心可能達到150兆瓦,日後資料中心需要300兆瓦至500兆瓦」,稱雖然目前還沒有人建造1000兆瓦的資料中心,但未來仍有可能會達到千兆瓦規模,只是時間問題。
5/13.馬斯克還補充表示,對超級充電站網路的5億美元投資僅涵蓋新地點和擴建,不包括營運成本,稱營運成本遠比其估計的金額還要高得多
5/11.華城Q1財報,稅後淨利5.97億元,eps2.29元,優於去年同期0.79元,但較前季4.27元大減;
華城業務有外銷、台電強韌電網、綠能轉型等三大支柱,訂單能見度達2026年底,華城續透過加班、產線優化等提高產能3到4成。華城因應營運需求及未來發展,昨董事會也通過投資8.8億元,將在自地委建廠房;
受惠美國基礎建設需求,華城外銷表現搶眼,且貢獻獲利大,今年外銷營收占比估計破40%,明年則上看45-50%。
5/10.核一乾貯場水保計畫卡11年新北終於放行了
3、全球电力基础设施投资或仍面临较大缺口:全球能源转型叠加电力高增长,推升中长期电力基础设施需求,新能源转型过程对电网来带更高需求,现有电力基础设施也可能亟待全面升级、包括储能及智能电网等。同时,电力投资高速增长也可能结构性推升上游铜、铝等资源品需求。
5/1.贝莱德CEO芬克:AI数据中心带来电力短缺是一个“巨大投资机会”贝莱德董事长兼CEO拉里·芬克Larry Fink在世界经济论坛谈及AI投资机会。芬克表示,AI数据中心带来电力需求激增是个“巨大投资机会”。他认为,给数据公司供电不能用风能和太阳能这种间歇性能源,需可调度电力。
4/30.特斯拉在全球裁員超過10%後,又裁更多員工,包括公司高階主管和資深主管,尤其是整個「超級充電」(Supercharging)團隊。
4/30.特斯拉在全球裁員超過10%之後,又裁減更多員工,其中包括公司的高階主管和資深主管,尤其是整個「超級充電」(Supercharging)團隊。
4/29.马斯克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北京会晤,时隔一年,双方又会商谈什么?讨论4680电池技术与成本问题。特斯拉面临4680电池自产挑战,同时,宁德时代推出新型快充电池,展望双方可能进一步技术合作与成本削减。
4/29.隆基绿能Q1財報:营收176.7亿元,年降37.59%,净亏23.5亿元,组件、硅片价降。2023年净利润107.5亿元,年降27.41%,拟10派1.7元。
4/25.宁德时代在北京车展上宣布,发布神行Plus电池。该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可达1000km,充电倍率则为4C,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600km。该电池首创一体式外壳,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05Wh/kg。
4/23.天齐锂业:预计一季度净亏损36亿元-43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8.75亿元。受锂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公司锂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锂产品毛利大幅下降;公司重要的联营公司SQM第一季度业绩预计将同比大幅下降,因此公司在本报告期确认的对该联营公司的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4/25.防中企;全球一些最大的太陽能設備製造商24日要求拜登政府對4個東南亞國家的太陽能板和電池課徵關稅,藉此保護美國本土製造業
4/23.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Stephen Byrd 表示:AI正改變建置資料中心格局,並產生新基礎設施-電力設施需求,目前被市場低估。從發電、電力電子、資料中心的一切均圍繞投資機會,且成長速度將會加快。國際能源總署IEA估計,全球資料中心用電量恐從前年460TWh激增至2026年的 1000TWh以上,約為整日本用電量。Byrd表示這對Bloom Energy(BE-US)等發電企業來說是一個潛在福音,燃料電池業者是一群有能力滿足生成式AI推動者快速增加電力需求公司,當前股價表現雖不佳,但這種技術可讓資料中心開發商非常迅速地讓新中心投入營運;除燃料電池發電機製造商外,包括核電廠擁有者在內其他獨立電力生產商也準備從未來資料中心建設中發展壯大。美銀分析師Paul Cole 認為,星座能源CEG、公共服務企業PEG、能源公司VistraVST、NextEra Energy(NEE) 和道明尼資源D,都是電力需求增長受益者。
4/22.阳光电源:一季度净利润20.96亿元,年增39.1%:2023年净利润94.4亿元,年增162.7%,拟10转4派9.65元
4/19.佔進口太陽能產品98%!美擬撤銷雙面太陽能關稅豁免
4/17.葉倫:需要緩解中國潔淨能源產品生產過剩的問題
4/15.宁德时代Q1营收797.7亿元
年降10.4%,季减25%;净利润105亿元,年增7%,季减19%,略超分析师预期的100.1亿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一季度业绩季比下行。
4/15.CNBC:BlackRock執行長Larry Fink:4/12:AI所需能源(發電量)相當龐大,除非對基礎設施進行數兆美元巨額投資、否則AI不可能真正實現。Fink:若想全面進入AI世界、電力可能會耗盡,打造更多AI意味著需要更多電力。他相信美國在這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根本原因之一,隨著各國經濟脫碳與數位化、對各種基礎設施的需求不斷增加,從電信網路到新的發電方式。芬克指出,在將近50年的金融生涯中、他從未見過能源基礎設施需求如此強勁。微軟數據中心核電供應商Constellation Energy Corp.(CEG:美最大無碳能源生產商,有核能、風能、太陽能和水力資源)4月12日跌0.63%、收191.67美元,略低於4月5日193.08美元史上最高收盤紀錄,年初迄今上揚63.97%。作為對照,美超微電腦SMCI、輝達年初迄今分別漲216%、78%。美能源部核能辦公室(Office of Nuclear Energy)官網顯示,Blue Wave AI實驗室成功在Constellation營運兩座核電廠部署機器學習(ML)工具、協助提升營運效率並避開昂貴補救措施。
4/11.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持续稳住50%的国内市场份额,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景气回升,带动动力电池市场的同步复苏。值得一提的是,固态电池企业卫蓝新能源正式杀入装机量排行榜前15。3月份的动力电池的产量达到75.8GWh,月增73.8%,年升39.8%;销量为73.2GWh,年增49.5%,月升96.1%;装机量达到35GWh,年增25.8%,月增94.6%。总体来看,3月的动力电池市场淡季不淡。
4/10.Arm執行長瑞恩‧哈斯週二發出警告稱,如果不提高能源效率,到本世紀末,AI資料中心有可能消耗到美國4分之1的電力。到2030年,AI可能消耗美25%電力。
4/10.歐盟再對中國風力發電機廠商 發動反補貼調查
4/9葉倫:不排除對中國綠能出口祭關
4/6.中國2光電太陽能板廠接受政府金援 歐盟將展開「反補貼」調查,如
隆基綠能(LONGi)等2家根據《法新社》報導,歐盟執委會4月3日宣布,將對2家中國太陽能板製造商展開反補貼調查,這2家企業涉嫌接受中國政府補貼,歐盟執委會擔心,這類補貼使歐洲太陽能企業,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3/28.AI難逃「能源危機」?微軟工程師:1個州部署超10萬片H100 GPU 電網就會崩潰
**3/28.100%綠電扛不住!亞馬遜花6.5億美元轉買核電;近年資料中心巨頭為節能減碳、實現100%再生能源,運用綠能: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為提供電力,電商巨擘亞馬遜公也是,不過隨AI市場擴大雲端運算,耗能隨之增,加綠能不穩定性,亞馬遜決定砸6.5億美元購買核能發電,以填補綠電間歇性缺口。亞馬遜多年前便訂下要在2040年完成淨零碳排目標,比巴黎協定提早10年,「但是風能和太陽能都依賴天氣條件,為補充這中間不足,我們需投資其他領域清潔、無碳能源,其中一個項目就是這次與塔倫能源達成無碳能源協議」,將斥資6.5億美元進駐塔倫能源Talen Energy資料中心園區,並獲960MW全天候供電核能.
3/28.日經亞洲:澳洲總理Anthony Albanese 28日宣布:將成立10億澳元基金,鼓勵國內生產太陽能板,希從全球轉型綠能趨勢中獲益,並降低對中國太陽能板依賴。
3/27.美股AI没赶上?大摩提供新思路:买电力股(随生成式AI算力成本迅降,AI需求快速增长与电力基础设施增长缓慢将出现显著不匹配。大摩将这种不匹配现象比做“龟兔赛跑”,暗示当下AI虽然爆火,像兔子在比赛中一马当先,但AI需求增长有赖于电力供应,更多数据中心会因为希望更快确保电力而支付更高的电价溢价。因此增长缓慢的电力基础设施板块作为龟,前景可能更佳)
3/26.电池行业再迎来利好消息!据证券时报报道,3月25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接受采访时表示,宁德时代与特斯拉在合作开发充电速度更快的电池,并表示宁德时代正在向特斯拉位于美国内华达州的工厂提供设备。
****3/25.美国能源业最重磅会议:
(世界最大能源峰会之一标普全球能源会议CERAWeek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能源高管滔滔不绝地谈论AI的潜力):AI的尽头是“天然气、煤炭和核电站”,行业报告显示,美国电力需求增长的未来五年预测量已经是一年前的两倍。到2030年,AI消耗的电力将超过家庭用电量。他们说,AI不仅有望帮助改进勘探、钻井和抽水技术,最重要的是,它正在为能源行业创造一个巨大的新需求。AI繁荣发展之际,能源需求翻倍?预测相当惊人。
美国公用事业巨头NextEra Energy首席执行官John Ketchum称,虽然过去十年电力需求持平,但未来五年的增长率预测已提高81%。
在经历了长期的电力需求停滞后,美国公用事业公司正在将其电力需求预测提高到惊人的水平。根据Grid Strategies咨询公司的报告,美国电力需求增长的未来五年预测量已经是一年前的两倍。生成式AI技术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OpenAI旗下聊天机器人ChatGPT每天消耗超过50万千瓦时的电力,用于处理约2亿个用户请求,相当于美国家庭每天用电量的1.7万多倍。美国最大天然气生产商首席执行官负责人Toby Rice援引一项预测称,到2030年,AI消耗的电力将超过家庭用电量。
亚马逊网络服务工程副总裁Bill Vass则提到,世界每三天就会增加一个新的数据中心。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在会议上表示,电力是决定数据中心能否盈利的关键投入,而AI所消耗的电量是惊人的。
美国前能源部长Ernest Moniz表示,一些公用事业公司的新数据中心和拟建数据中心的规模感到困惑,但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场建设变得更具挑战性,他们担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提供足够的电力。
Moniz表示,公用事业公司将不得不更加依赖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和核电站,或许还得建设新的天然气工厂,以帮助满足激增的需求。
“我们不可能在几年内建造100吉瓦产能的新可再生能源。企业被这个问题难住了。”
Rice表示,建设数据中心的科技公司正在咨询从EQT购买天然气的事宜。科技公司需要可靠的电力,但由于天气变化无常,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不总是能提供足够的电力。而大型核电厂的建造历来既昂贵又耗时,美国目前只有一处正在建设中。
“这种基础设施(核电站)建设需要七到十年,科技行业没有耐心等待。这样就只剩天然气了
核心问题在于,公司追求的不仅是新增能源,他们还追求的是清洁能源。众多科技企业和公用事业单位已经承诺将大幅度削减其碳排放量。
位于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Dominion Energy见证了由于北弗吉尼亚地区数据中心建设驱动的电力需求急剧增长,这个地区长期以来就是大量数据中心的聚集地。
为了支持这种增长,该公司设定了到2050年实现碳排放净零的目标,并计划至少建设一座燃气发电厂。
“我们将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我们仍然坚信这一点,”首席执行官Robert Blue说,“但现在的需求增长使这一目标变得更加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在AI驱动电力需求激增的同时,其他因素也在加剧电网的压力。
在《通胀削减法案》下的新税收政策刺激下,整个美国正在建设一系列工厂,许多州也在积极推动在交通、取暖和重工业等领域使用更多电力。
相较于电力设施,数据中心的快速建设已导致供应紧张。商业地产服务公司CBRE集团的数据显示,由于电力供应的延迟,数据中心的建设时间已延长2至6年。
与此同时,拜登政府制定了到 2035 年消除美国电力行业碳排放的目标。总统负责实施《通胀削减法案》的关键人物John Podesta告诉媒体,不断增长的AI需求给实现这一目标带来了新的挑战。
3/25.宁德时代与特斯拉继续合作,正在开发充电速度更快的电池(宁德时代还在为特斯拉内华达工厂供应设备。在特斯拉努力打入2.5万美元以下的平价市场之际,全球最大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依然是其重要的合作伙伴,据媒体报道,双方正在合作研发充电速度更快的电池)
3/22.中國太陽能產業陷破產危機 矽片過剩價格續暴跌
3/12.宁德时代国内市占率重回50% 三元锂电池重新拿回海外出口主导地位,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的烈火,早已烧到了动力电池市场。今年2月,部分二三线动力电池厂商如捷威动力等依旧处于停工停产状态,叠加节假日扰动,动力电池市场的复苏稍显缓慢。2月份动力电池产量达43.6GW,月滑33%,同比降3.6%;销量为37.4GWh,年减10.1%,月降34.6%;装机量达18GWh,年滑18.1%,月降44.4%。总体看,2月动力电池市场景气度表现不佳。
3/11.华尔街看好宁王和光伏,A股核心赛道要“翻身”了?去年首下调宁德时代至“卖出”评级,大摩上调其评级至“超配”并上调目标价至210元。此外,摩根大通则预测,受内地电网新能源接入预期推动,将中国光伏安装量将上调21%,达到255GW。3月11日,宁德时代大涨近14%,锂电、光伏等新能源赛道股强势反弹,带动创业板指涨超3%。大摩上调宁德时代评级至超配,看到公司基本面多个拐点,摩根士丹利称,随着价格战接近尾声,宁德时代准备通过新一代大规模生产线提高成本效率,并扩大在净资产收益率方面的优势,看到宁德时代在基本面上的多个拐点,上调公司评级至超配,并选为行业首选;上调公司目标价14%至210元人民币。
摩根大通则在研报中表示,根据媒体报道称,在大力度推动新能源发展背景下,电网公司大概率放开95%的消纳红线,以接入更多的新能源。因此摩根大通认为,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源结构中的比例增加,市场对光伏装机量预期将上调,对供需格局的担忧会减轻,另一方面消纳侧的电网和储能受益:
我们对中国储能系统前景保持乐观,大规模安装储能系统,可以更好地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适应能力,从而推动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预计2024年储能系统新增容量将增长50%以上。
3/11.GPT成“吃电狂魔” 日耗电量高达50万度 马斯克“电荒”预言成真?
ChatGPT日均消耗电力,相当于美国家庭每天用电量的1.7万多倍。黄仁勋:“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
最近,公众开始注意到,当前蓬勃发展生成式AI技术需耗费大量电力。据《纽约客》当地时间9日报道,荷兰国家银行数据专家Alex de Vries估计,OpenAI旗下聊天机器人ChatGPT每天消耗超过50万千瓦时电力,用于处理约2亿个用户请求,相当于美国家庭每天用电量1.7万多倍。
3/10.MIT创世纪核聚变刷新世界记录!高温超导磁体解锁恒星能量,人造太阳即将诞生?人类离摘下清洁能源圣杯的终点又进一步!MIT在三年前开启的实验再次得到证实——高温超导磁体或将开启无限发电的时代。
清洁能源的圣杯,被攻下了?
「一夜之间,MIT团队将聚变反应堆的每瓦特成本几乎降低到了1/40,让核聚变技术在商用成为了可能」!
***3/9.AI耗电,美国缺电!“芯片荒”之后,人工智能市场还将面临“电力荒”?马斯克预言在AI热潮下,美国很快将出现缺电情况。高盛一篮子美国能源供应商股票走势显示出,市场已对于不断增长电力需求认可。
3/3.戴尔剧透英伟达B200明年发布,能耗高达1000W,AI终极利好的是:能源?(马斯克:美国现在芯片短缺,一年后会出现变压器短缺,大约两年内就会出现电力短缺)
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激增,全球最大的服务器制造商之一戴尔最新财季超预期营收,股价过去12个月时间里上涨一倍多。财报发布后,戴尔公司的首席运营官Jeff Clarke在新闻稿中透露:英伟达将于2025年推出载有“Blackwell”架构B200产品,功耗或将达1000W。Clarke还表示,戴尔的旗舰产品PowerEdge XE9680机架服务器采英伟达GPU,是该公司历史上“速度最快”解决方案,B200功耗较H100增加40%以上。
3/1.锂价重回10万以上,有持续性吗?为何锂期货价格反弹超26%?
步入下行周期的碳酸锂,在2023年几乎全年呈现价格暴跌趋势,直至跌破10万元/吨核心成本线。在市场认为锂价难有反弹之际,碳酸锂现货价却在春节过后实现一波连涨,收复10万元/吨大关的失地。2024年2月29日,根据上海钢联的最新数据,碳酸锂(电池级)的平均价格涨至10.2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微粉)的平均价格也提升到9.45万元/吨,锂价在短短一周左右时间里提高近6%,锂价持续下跌的趋势似乎有所缓解。但是见智研究认为,考虑到目前中下游材料厂商持续保持较低库存水平,以及整体锂盐供大于求状态难有改变,后续锂价上升空间依旧不会太大。短期看,锂价或将在8-12万元/吨价格区间内稳住脚跟。
2/29.宁德时代M3P电池有望落地特斯拉,已落地奇瑞与华为合作车型
2/29.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日内涨幅扩大至8%。
2/25.不敵中國產品傾銷 歐洲最大光電模組商MBT關閉德國廠
2/24.可控核聚变新里程碑!AI成功预测等离子体撕裂登Nature,清洁能源「圣杯」更近一步
2/20.高盛、对冲基金入局!铀成为华尔街新热门交易,铀价上行令金融机构蜂拥而入,实物铀及相关证券产品受到热捧。随着铀供给短缺,价格持续上行,铀交易正成为华尔街最热门的品类,实物铀和证券产品都变得非常拥挤。纽交所上市的铀矿商ETF,过去12个月涨幅已经超过55%。
2/20.美電動車熱潮破滅!鋰、鎳生產商暫停數十億美元項目及裁員
最大鋰供應商Albemarle,原定今年在南卡羅來納州建造鋰工廠已喊暫停,並解雇300名員工(佔4%)的員工。據了解,該廠本計劃每年將為240 萬輛電動車提供動力。
(23--11/29,全球最大锂矿将减产并更改定价模式,中国锂盐商正夺回澳矿定价权)
2/6.动力电池二线龙头厂亿纬锂能2023年业绩预告。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维持同比正增长,虽然不如龙头厂商宁德时代,但相比孚能科技等全年亏损的二三线电池企业还是相对出色。亿纬锂能在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35亿元-42.11亿元,同比增长15%-20%;实现扣非净利润25.6亿元-28.3亿元,同比变化-5%-5%。在2023年第四季度,亿纬锂能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1亿元-7.87亿元,环比降低38%-52%,同比降低6.6%-27.5%;实现扣非净利润4.05亿元-6.75亿元,环比降低25%-55%,同比变化-21.8%-30%。
1/29/摩根士丹利:锂矿供给过剩将加剧,8万元将是重要关口摩根士丹利认为,在2024年约148万吨LCE的锂矿预期产量中,1/4的锂生产成本超过8万元/吨,其中,大约15万吨LCE已经出现亏损。
(23-11/29,全球最大锂矿将减产并更改定价模式,中国锂盐商正夺回澳矿定价权)
1/26.金融時報報導,布魯塞爾正考慮對歐洲的太陽能板製造業者採取緊急支援措施,廉價的中國進口產品湧入,已威脅歐洲製造商的生存。歐洲太陽能製造委員會ESMC警告,多數歐洲的產線恐在3個月內關閉。
1/27.隆基绿能:光伏产业链价格已降至非常不理性位置(受机构调研表示:从2023年Q4度迄今,光伏业链价已降至非常不理性位置,这样价格水平,很难实现盈利,不利于光伏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第一季是市场需求淡季,第二季全球市场需求开始渐放量,预计将会对产业链价格形成支撑,推动产业链价格修正;但今年市场供给过剩压力较大,如产业链价续低位,那么财务状况脆弱、技术不先进企业可能被迫停产减产或退出,届时行业实际供需不断趋平衡,产业链价或将回理性)
1/25.全球主要铀矿生产国尼日尔拟启动采矿业改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铀矿生产国之一的尼日尔宣布,将暂时停止发放新的采矿许可证。这是其采矿业审计的第一步,改革目的旨在增加政府收入。欧安诺集团、Global Atomic等都尼日尔有业务。
1/23.突破100美元大关,这只是铀价“第三波牛市”的开始?分析师预计基本情形下,2024年铀平均价格为101美元/磅,2025年为110美元/磅。继2023年涨幅85%后,2024开年来铀价又涨约16%。本月初美银分析师曾经表示:“铀市场将迎来第三次牛市,2024年充满希望。”那之后,铀价于1月15日触及106美元,创2007年11月以来新高。
近日,花旗分析师的报告再次加剧了看涨情绪,预计2024年铀平均价格为101美元/磅,2025年为110美元/磅。
1/23.外媒報導,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21日向德州法院提起訴訟,以阻止激進派投資人在公司今年5月股東大會發動氣候提案投票。由維權團體Follow This及註冊投資顧問Arjuna Capital主導的激進派股東,去年12月提出倡議,要求埃克森美孚股東在今年5月股東大會通過決議,讓埃克森美孚承諾進一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並針對其客戶排放進行目標設定。
1/23.鋰儲量「全球第3」誤會大了 泰國政府急轉彎改口(1/21.泰國聲稱發現大量鋰礦 儲量成全球第三大)
1/22.路透》報導,為降低公司營運成本,美國太陽能變流器供應商SolarEdge21日宣布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6%。
1/20.宁德时代曾毓群2024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与更多欧洲、美国整车厂,甚至电池厂进行授权服务合作: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展开了一种很好合作模式,将使用授权服务模式,帮助福特汽车建造他们自己电池厂。宁德时代也将为欧洲、美国许多OEM(即整车厂),甚电池制造商提供类似服务模式,以帮他们迅速启动工厂,成世界上第一或者最好工厂。
1/19.雅保急削资本开支推遲投資擬售鋰礦股份等,锂矿龙头也扛不住?意味锂矿底部周期比上次更长?(2024年,雅保资本支出规划将在16~18亿美元间,意味年降14.3%-31.25%;2018~20年锂矿下行周期,主流澳大利亚锂矿厂商产用率降至60%以下,2020年锂矿产量较前高減约30%;雅保逆周期操作:在锂精矿价最低时,大胆投资和收购:2019年年底,雅保以8.2亿美元现金加上Kemerton锂盐厂一期2.5万吨LiOH产能40%股权,换购Wodgina锂矿60%股权,并成立MARBL Lithium.运营锂采选冶一体化项目。2020年,雅保再以战略入股泰利森持49股权,并与天齐锂业共享格林布什矿山销售权,在2021~22年锂盐行业回暖时,带来雅保巨大红利)
本轮锂资源下行周期中,雅保尚未“逆势抄底”动作,可能原因?一.目前锂行业正处于下行周期初阶段,锂精矿价跌破锂矿厂商成本线,但距离彻底出清尚有时日,尚未出现大规模锂矿厂商极端行为,如停产关闭或破产清算;二.雅保此次主措施也只是减资本开支,暂未进行中项目停产或减产动作。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06733
1/15.台灣MIT行競科技以獨家電池技術從歐日進軍美國電動車市場
1/10.铀价创16年新高:本周用于核能发电的铀精矿现货价格创出16年新高,攀升至每磅92.45美元。自2020年12月来已涨217%。根据铀市场数据公司UxC的数据,铀需求正在激增,去年公用事业公司签署的合同达到1.6亿磅,是自2012年以来的最高年度交易量。
美国银行的金属和矿业团队已将铀现货价格目标上调至2024年每磅105美元,2025年上调至每磅115美元。更高的电价;投资基金数量增加;库存低于预期或成为推动价格继续上涨的三种催化剂
1/8.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破10万元/吨;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显示,今日电池级碳酸锂下跌1000元/吨,均价报9.9万元/吨。
1/5.新政策打击面广,全链条都受影响,美国电池采购新规冲击中企;美国电池采购新规于1月1日落地生效后,有资格获得最高7500美元补贴的电动汽车车型从43款减少到19款,且受到政策冲击的远远不止汽车制造商。“在美国,想要在购买电动汽车时获得税收抵免变得越来越难。”英国《金融时报》3日报道称,美国电池采购新规于1月1日落地生效后,有资格获得最高7500美元补贴的电动汽车车型从43款减少到19款,且受到政策冲击的远远不止汽车制造商。
“损人不利己”的政策
美国电池采购政策源于2021年民主党提出的《重建美好未来法案》,经修改后在2022年8月16日被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成为《通胀削减法》,旨在培育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链,并降低对海外的依赖。这项法案中,美国政府将为每辆电动车提供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其前提条件是整车在北美组装以及电池组件关键原材料必须有一定比例在北美开采或者加工等,实质上是想引导全球产业链将中国排除在外。
24--1/4.中信谈核电及可控核聚变:大国重器,未来可期(中信证王喆团队)
在中国核电核准节奏进入常态化加速期背景下,预计2024年国内核电行业总投资规模将接近4000亿元,核电累计发电量占比有望达5.5%。碳中和背景下,核能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关键一极。可控核聚变或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随相关技术突破及资本涌入,其商业化进程已按下加速键。展望未来,在全球范围内将有更多的聚变实验装置实现净能量增益,随基础研究和顶层设计协同发力,中国也将在可控核聚变领域长期保持领先身位。从应用角度,看好聚变-裂变混合堆方案以及AI和高温超导的持续发展或将在短期大幅加快聚变技术落地。技术端,中国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后端乏燃料处理环节也将不断完善,核能在制氢和工业等新型领域的应用加速落地,核电出海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展望一:可控核聚变承载人类能源利用终极梦想,顶层设计及基础研究进展频出,中国将续处第一梯队。
展望二:可控核聚变将带来能源成本大降,具重要战略意义,将渐成全球产业发展高地。澎湃新闻:2023年8月,美国NIF实验室产生比2022年12月更高核聚变能量产出。同月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环流三号”在试运行中首次实现100万安培下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根据FIA,至2023年7月,全球聚变公司已累计融资超过62亿美元,年增加约27%。美私营公司Helion Energy于2023年5月与微软签订核聚变商业化发电“首单”,其最大投资者为OpenAI CEO Sam Altman。国内联创光电于11月与中核聚变(成都)设计研究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工程总投资公司预计超过200亿元。
展望三:聚变-裂变混合堆可通过混合包层放大能量,较纯聚变堆拥有多重优势。我们预计2025年将完成堆芯物理优化及工程设计,2030年完成第一阶段主机及辅助系统的建设并开展氘氚试验,2035年或将完成超100MW的混合发电示范堆。
展望四:全球超导产品市场规模已达68亿欧元,随可控核聚变产业的持续发展,料将为高温超导材料的持续发展带来机会
展望五:“华龙一号”逐渐走向成熟,核电行业在技术和政策上获得有力驱动,产业发展换挡提速态势显著,我国核电高核准量节奏有望维持。预计2024年我国核电机组有望维持8~10台的高核准量,未来我国核电市场规模在量价齐升的驱动下将持续高增。
展望六:随着前期核准的核电机组项目竣工投入商运,我国核能装机量和核电发电量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展望六:随着前期核准的核电机组项目竣工投入商运,我国核能装机量和核电发电量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22年全国运行核电机组装机容量5698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2.2%,发电量为4177.8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7%,核能发电量达到世界第二。预计全国运行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至2025年达到8500-9000万千瓦,我国核电累计发电量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比例达到5.5-6%。
展望七:中国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预计国内高温气冷堆储备项目有望于2024年启动建设。
展望八:我国核工业后端乏燃料处理环节投资有望迎高速增长。
我国核工业后端乏燃料处理能力尚不足,受益于核电站建设放量配套乏燃料处理厂,其投资额有望实现高速增长,我们预计2024年我国关于乏燃料离堆贮存的法律法规将进一步完善,2035年我国乏燃料处理能力缺口达到2400-3000吨,需对应建设3-4个乏燃料大厂,预计未来十年内我国乏燃料处理年均投资额为450-600亿元。展望九:随着反应堆技术迭代和降本增效,我们预计核能在制氢和工业应用等新型领域的应用有望加速落地。
预计2035年核能综合利用规模将会达到1亿千瓦,为核能发电规模的二分之一,2050年核能综合利用规模将会超过核能发电规模。
展望十:我们预计到2025年,中国核电出口产值将达900-1200亿元。
“华龙一号”的技术突破意味着我国在主流三代核电技术上真正实现了自主可控,在产品、项目和技术出海上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同时“一带一路”战略勾勒出我国核电出海的“路线图”
24-1月
+++++++++++++++++++
23-12/21.華爾街日報》披露,拜登政府正考慮對包括電動車在內的部分中國商品提高關稅(美國已對中國電動車課徵25%關稅),藉此提振美國清潔能源產業,免受中國廉價出口產品的衝擊。其他可能調整關稅的項目還包括中國太陽能產品及車用電池組。美國目前主要從東南亞國家進口太陽能面板材料,但中國依舊是重要的車用電池供應國。
12/13.COP28气候峰会落幕:各国历史性同意“摆脱”化石燃料(COP28达成妥协性协议,呼吁向清洁能源过渡,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能力提高到三倍,将能源效率提高两倍。但不包括“逐步淘汰”一词,而是“在能源系统转型中脱离化石燃料”。经过长达两周的艰苦谈判,COP28气候峰会达成了一项历史性协议,首次纳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的承诺。
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COP28气候峰会落下帷幕,COP28主席、阿联酋总统Sultan Al Jaber促成该协议,参加峰会的190多个国家承诺减少所有化石燃料使用,体现了全球各国政府削减化石燃料的决心。自 1992 年联合国签署第一份全球变暖协议以来,各国政府为气候谈判而聚集一堂,而每年的协议并没提到化石燃料相关承诺。
12/13.中國太陽能產業在狂飆3年後,由於國內外訂單減少,已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為了消化庫存,因此向歐盟等地低價傾銷,導致當地業者面臨生存危機,促使歐盟展開調查;而在中國國內,太陽能企業正醞釀一波大裁員、減產或停產,尋求在即將來臨的產業寒冬中,率先降低營運成本來自救。晶澳科技在11月的投資人關係活動中預計,未來半年到1年內,上百家二、三線太陽能企業將不得不減產、停產、甚至退出產業,特別是在2024年春節過後,規劃的新產能可能會放緩、暫停、甚至取消。
12/7.国务院: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到2025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计划》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0%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左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力争到2025年,重点区域高速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
12/7.美国支持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但沙特阿拉伯和其他产油国反对任何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努力。许多目前化石能源是主要能源来源的国家也不赞成。正在迪拜进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第一周会期结束。前一天,在经紧张谈判后,大会公布此次大会最受关注的内容——全球盘点的协议草案,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对化石燃料问题的描述。草案中首次提出了“有序和公正地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倡议,然而预计与会国家将对这份草案中的内容进行新一轮激烈的讨论。在最终的决议文件中会出现怎样的描述,各界都拭目以待。
12/7.中國国务院: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到2025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计划》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0%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左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力争到2025年,重点区域高速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
12/3.全球最大正在運行實驗性核融合反應爐周五已在日本落成,雖然這項技術還處於起步階段,但許多人將其視為人類未來能源需求的答案。核聚變不同於核電廠目前使用的裂變技術,聚變是融合兩個原子核而不是分裂一個原子核。JT-60SA反應器的目標是研究聚變作為一種安全、大規模和無碳淨能源的可行性,產生的能量比生產它所投入的能量還要多。
這台六層樓高的機器位於茨城縣那卡市的一個機庫中,由一個甜甜圈形狀的「託卡馬克」(tokamak)容器組成,其中裝有加熱到攝氏2億度的旋轉等離子體。
此項核融合反應器是歐盟和日本的聯合開發項目,也是其法國正建造的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器(ITER)的先驅。這兩個計畫的最終目標都是誘導內部的氫核融合成一種較重的元素氦,以光和熱的形式釋放能量,並模仿太陽內部發生的過程。
11/29.上海:2023-2025年,新建居住光伏规模超过10万千瓦;上海印发《关于促进新建居住建筑光伏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发展目标为2023-2025年,新建居住光伏规模超过10万千瓦。2026-2035年,推动光伏薄膜、光伏幕墙等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和规模化、市场化应用,新建居住光伏规模超过50万千瓦。
Pwr建電網
Ccj
11/27.天然铀,十年一遇的行业大周期(目前铀增量项目有限,整体全球产量增长缓慢,另一方面核电装机量增长带动天然铀需求上行,随着供需缺口扩大,铀价有望步入长牛通道。据加拿大政府网站(GC)资料,铀主要用于生产核电站的燃料占比占总需求量99%以上,低于1%的其他用途包括生产医用同位素和研究反应堆燃料。全球铀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全球15个国家拥有全球铀资源量的95%,全球三大铀资源国分别为澳大利亚(占比高达28%)、哈萨克斯坦(13%)、加拿大(10%)。预计2023-2026年铀供给量分别为68266、75738、83338、81338吨,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3.29%。除2024年复产、2025年新增产能较多外,未来供需缺口将逐步扩大,未来供需缺口将逐步扩大,2023-2026预计供需缺口将分别 为-6415、-2088、1052、-4399吨。
欧盟:约四分之一的电力来源依赖核电,核电依赖性将持续。27个欧盟成员国中的12国运行的100座核反应堆累计装机容量达97GWe,约占整个欧盟发电量的四分之一。此外,据EPRS(欧洲议会研究局)发布的《NuclearenergyintheEuropeanUnion》报告中认为,尽管许多国家正在努力使其燃料供应多样化,但欧洲对核电的依赖性不太可能减少。
11/27.欧洲,中国风电的“下一个主战场” |摘要:谁能加速出海?相较于盈利丰厚的光伏行业,国内风电企业面临的盈利难题已经持续多年,给企业带来了不少挑战。因此,进入高毛利的欧洲风电市场成为许多国内风电企业的战略选择。最近,欧洲发布了多项利好海上风电(海风)的政策,为该行业的增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对于国内风电企业来说,如何抓住接下来几年的出海机遇,将是一个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欧洲海风加速
近日海外海上风电进展加速,据11月25日海上风电观察报道,SSE Renewables(英国公共事业公司)及其合作伙伴TotalEnergies(道达尔能源)宣布,苏格兰最大、全球最深的固桩式海上风电场——Seagreen海上风电场全面投入运营。
此前英国政府也发布重磅利好,官宣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最高拍卖价格。具体政策为“政府官宣海上风电项目的最高执行价格从44英镑/MWh提高到73英镑/MWh,上涨66%;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的最高执行价格从116英镑/MWh提高到176英镑/MWh,上涨52%。同时政府还约定,如果市场定价低于政府间约定定价时,政府将补偿部分该差价。” 根据英国海上风电发展目标,截至2030年,要实现50GW海上风电装机。
风电企业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全面萎靡
自从2020国内陆风抢装后,2021-2022风电的装机迎来了阶段性的下滑,2021年累计装机下滑34%,2022年累计装机下滑21%。装机量下滑,再叠加价格战加剧,整机商日子自然越来越难过。整机商龙头金风科技的营收规模从2021年开始至今均持续下滑,近两年利润表现也越来越差。欧美风电整机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包括供应链问题、通货膨胀导致的成本上升、高昂的人工成本以及质量问题。这些因素导致欧美风电行业巨头普遍出现亏损。以西门子歌美飒为例,该公司从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亏损,亏损额分别为9.18亿欧元、6.27亿欧元和9.4亿欧元。尽管最近西门子能源发布的第四季度财报显示亏损没有进一步扩大,但预计今年仍将面临约20亿欧元的亏损。
中国风电产能目前主要供给国内市场,但已出现过剩现象。因此,对国内风机企业而言,"走出去"可能是改善盈利状况的关键途径。此外,中国风电企业拥有完善的供应链和较低的成本优势,这使得它们在与欧美同行的竞争中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11/23.0.1元/度!光伏电站上网电价再创新低
11/21.前十月光伏装机143GW!年增长84GW,年增144.8%!全年光伏装机,新增规模预计将170GW-172GW。当下行业所处时点相对“敏感”,光伏制造正面临“阶段性”行业亏损和产能过剩,全球合作有望推动光伏发展。
11/17.光伏胶膜Q4“跌回谷底”,胶膜业绩承压。光伏胶膜与光伏玻璃类似,虽然三季度出货迎小高潮,但受胶膜价格走低、组件高库存的双重拖累,四季度业绩恐难理想。伴随N型组件渗透持续提升,只有具备多元化,高品质的胶膜企业,才能满足客户需求,不被淘汰。
进入四季度,光伏行业压力越来越大,传统旺季却因海内外组件库存高企,导致旺季不旺,下游去库存成了主旋律,辅材环节的光伏玻璃即使Q3业绩优异,Q4也面临利润承压;作为光伏另一重要辅材的胶膜,日子不比光伏玻璃好过。据SMM光伏胶膜11月16日最新价格,EVA胶膜已跌至7.88元/平方米;EPE胶膜跌至9.9元/平方米;纯POE胶膜跌至14.72元/平方米,较11月初下跌2%-4%。
11/16.光伏玻璃Q4遇到“难题” | 光伏玻璃短期利润承压,但长期可乐观些。Q4光伏玻璃盈利承压,很难超越Q3盈利高峰,预计好转将在明年春节后。同时,光伏玻璃龙头也寻求海外机会。光伏玻璃龙头出海寻机遇
出海热是近两年新能源主旋律,去年逆变器出海,今年光伏组件、充电桩出海,风电因为国内毛利率过低,塔筒和海缆纷纷走向欧洲拿订单,作为辅材环节的光伏玻璃也不例外,福莱特也开始拓展海外业务版图。
福莱特作为光伏玻璃龙头,加大海外业务布局并不意外。光伏玻璃在光伏产业链中属于光伏辅材,其上游是各种原材料和燃料(燃料包括天然气、电力等;原材料包括纯碱、石英砂等),两者成本占光伏玻璃80%以上,纯碱和天然气、电力都属于集中度高,话语权强的行业。
11/14.「全民造芯」翻版?各行業搶進綠能 中國綠色泡沫恐破裂(中國投入大筆經費扶植綠能製造業,結果吸引各種業者一窩蜂踏入該行業,新入行者助中國推展光電與風電雄心,Rystad Energy估計,光今年,預料中國太陽能裝置量將與美國相當。但同時也造成中國從電池、電動車到太陽能板的出口激增,引發歐美國家不滿。報導說,中國在太陽能領域投資是相關零組件嚴重供應過剩,造成價格大跌的主因。道瓊旗下的數據追蹤公司OPIS資料顯示,今年以來,中國太陽能板材料「多晶矽」的價格已大跌50%,而太陽能板也下滑40%。許多中國太陽能大廠警告,後果可能很嚴重,虧損或破產迫在眉睫。中國太陽能製造巨頭隆基綠能在其財報中說,「整個產業即將進入淘汰賽」)
11/3.在第三季度,风电行业的业绩普遍不佳。整机商价格战激烈,最终都不赚钱,由于整机制造商之间的价格战,很多公司都没有实现盈利。同时,海上风电项目发展进度缓慢,其中海底电缆和塔筒等关键环节的盈利能力弱,许多公司依靠出口业务才勉强维持住了毛利率。尽管当前形势不容乐观,但没有必要过度悲观。行业普遍预计,第三季度可能是最困难的时期,预计第四季度及以后,业绩将逐步改善。1、金风科技:前三季度总营收293.19亿元,同比增长12.06%;归母净利润12.61亿元,同比下降46.69%;Q3营收103.18亿元,同比增长8.61%,环比下降23.2%;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同比下降97.88%,环比下降43.15%。
2、明阳智能:前三季度营收209.58亿元,同比下降3.26%;归母净利润12.28亿元,同比下降65.56%。Q3营收103.99亿元,同比增长40.04%,环比增长32.64%;Q3归母净利润5.74亿元,同比下降48.65%,环比下降34.84%。
11/2.新旧势力齐发力,充电桩进入抢占市场份额关键时期。
1.、通合科技:前三季度营收6亿元,同比增长54%;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233.62%;Q3单季度营收2.71亿元,同比增长49.6%,环比增长28.2%;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62.2%,环比增长51.7%。Q3毛利率从Q2的31.46%提升至33%;Q3净利率从Q2的9.52%提升至11.27%。三季度盈利明显呈向上趋势,实现营收利润双增。
2、盛弘股份:除了主打充电模块的通合科技,再看另一桩企龙头盛弘股份。盛弘股份前三季度营收17.33亿,同比增长85.42%;归母净利润2.73亿,同比增长108.44%;其中Q3单季营收6.31亿,同比增长63.43%,环比下降3.55%;归母净利润0.92亿,同比增长45.83%,环比下降22.9%。
3、永贵电器:除模块和整桩企业,再看充电枪龙头的三季报情况。永贵电器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11亿元,同比下降3.4%,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下降23.52%。Q3单季营收3.32亿元,同比下降9.75%,环比下降8%;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降42.11%,环比下降38%。单从三季度表现看,永贵电器似乎不如盛弘和通合,营收和利润同环比都现下滑。
4、绿能慧充: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12亿元,同比增长198.94%;实现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扭亏,其中Q3实现营收2.59亿元,同比增长389.81%,环比增长67.44%;实现归母净利 0.21 亿元。Q3毛利率为22.12%,同比提升1.52%。
5、道通科技:主要是做汽车智能诊断业务的,此前没接触过充电桩:公司前三季度营收21.9亿元,同比增长41.81%;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160.72%;Q3单季营收7.42亿元,同比增长45.19%;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增长367.54%,环比下降33.78%,环比下降主要受汇率影响。
总结:不论是新兴或传统企业,充电桩业务都为他们带来了明显的盈利增长,特别是投资于大功率和超充桩的公司,其毛利率更为吸引人。但海外扩展的进展需要密切关注,因为很多公司表示,由于政治因素及竞争对手众多,进入欧美市场的步伐并不如预期。
此外,还要应对各种法规、支付、认证和电网问题。与去年的逆变器业务相比,海外扩展显然更具挑战性。
未来,率先进入并占据海外市场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11/1.燃油車禁售否?歐洲天人交戰
為實現歐盟碳中和目標,歐洲議會已通過2035年禁售燃油車法案。
11/1.暴跌20%,“全球海上风电一哥”又爆雷了!放弃两个关键美国项目 ,远超预期的资产减值,Orsted股价跌至六年低点。Orsted一度暴跌超20%,今年迄今跌幅扩大至57%,跌至六年低点。
10/30.铀矿ETF三年增长20倍!对冲基金疯狂做多“铀矿股”;如今,核能已经成为向低碳未来过渡过程中一个重要支柱。这推高了铀的估值,自2020年来铀的价格涨125%。铀矿相关ETF资产三年内最高增长了20倍。
10/30.隆基绿能:2023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年降44.05%,前三季度净利116.94亿元,年增6.5%。董事长拟1亿元至1.5亿元增持公司股份,此次增持不设定价格区间。
10/27.阳光电源:第三季度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147.29%。
-10/26.压抑许久的风电,有了“拐点”;分散式和海上风电卡点解除,风电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近期风电行业的利好政策频出。卡顿了大半年的海风,将启动;多年困住的分散式风电,将松绑。风电拐点来了。
分散式风电再迎利好
2023年10月24日,国家能源局正式豁免分散式风电项目电力业务许可,本次《通知》将分散式风电全部纳入豁免范围,(此前的要求为:“在现有许可豁免政策基础上,将全国范围内接入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的分散式风电项目纳入许可豁免范围,不再要求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该文件推出意味着将分散式风电松绑,降低审批难度,促进分散式风电开发积极性。对于风电行业,经常提起的是陆上风电、海上风电,但很少提到分散式风电,相比前两者,分散式风电存在感极低。
24-1/10.库存新低,铀价将迎来“第三波牛市”;美国银行分析认为,铀市场供需紧张局面可能持续至2025年,铀价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飙升。受铀供需失衡和清洁能源转型需求,铀价创16年新高。周一,铀三氧化物现货价格涨至92.5美元/磅,创2007年价格高点以后的新高。但与2007年5月历史最高点148美元/磅仍有差距。
美国银行和伯根银行分析师接连发布报告称,铀市场正在进入其第三次牛市,铀价预计将涨至100美元/磅。
10/20.欧洲需求减弱 美股光伏ETF重挫 以色列逆变器龙头SEDG暴跌近30%,拖累太陽能類股跌至3年新低,
其他太阳能股也因前景堪忧而大跌,其中,Sunrun(RUN)跌6%,Sunnova(NOVA)跌9%,ENPH跌14%。太陽能產業今年已陷困境。至19日收盤,SolarEdge和TAN ETF年初至今分別跌60%,36%。高盛周五將SolarEdge 評級從買入調降兩級至中性。
10/18.光伏组件价格跌破1元/W
华电集团开展了本年度第三批组件集采开标,总采购规模约为9GW,共分6个标段。共41家企业参与了此次投标,各标段开标结果如下表所示。值得注意的是,P型最低投标价格已经跌破1元/W!
10/17.聯合再生3576(太陽能)
董事長洪傳獻昨坦言,「保守看待今年太陽能產業景氣,全台總裝置量恐腰斬」;洪傳獻表示,現階段太陽能產業鏈產能稼動率多降至50%以下,聯合再生趁此時更新產線,他預期新世代TOPCon太陽能電池將成為明年市場主流,雖對業者來說製造成本高,但售價更高,毛利率比P型太陽能電池好;同時,對系統業者來說,由於發電效益提高、報酬率上揚,系統商接受度也大增,聯合再生目前初步規劃M10 TOPCon產品先以一條產線為主,年產能約400MW(百萬瓦),預計明年6月可取得VPC(自願性產品驗證)。他也認為,太陽能產業雖短線發展受挫,但長線仍然看好,聯合再生不會放棄太陽能業務,不過,為避免政策因素使得營收震盪,洪傳獻也表態將切入化合物半導體領域(碳化矽),目前正評估應用端產品如逆變器、充電樁、無人機甚至是衛星等,以既有優勢評估適合發展哪個部分,期待明年首季能夠定案…
10/18.晶科能源: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61.4亿元-65.4亿元,年增266%~290%,实现光伏组件出货量上升及N型出货占比增。
10/16.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户储出货量首度下降,扩产仍在进行!
户储产品库存水平达到历史高位,但中国仍有大量企业进入市场,迅速扩大产能以实现大批量出货。
2023年第二季度,是全球户储产品出货量下降第一个季度,年降2%。欧洲市场最为显著,发货量已经明显放缓。其中,白俄罗斯和西班牙降60%以上,意大利降40%以上。南非表现相当优异,年增超过300%。到2022年底,欧洲户储产品库存,已攀升至历史性的高位。再加上2023年上半年需求的疲软,导致对欧洲户储的出货量进一步下降,尤其是国际厂商对欧洲的出货量下降更为明显。2023年上半年,欧洲各个市场的出货量同比下降了3%。但是,德国是一个例外,户储系统供应商的出货量同比增长近30%
10/13.中俄鄰居倒戈?蒙古同意法國核能企業開採鈾礦
10/12.最高降幅10.03%,硅片、硅料齐降价本周硅片价格大幅下跌。M10单晶硅片(182 mm /150μm)成交均价降至2.78元/片,周环比降幅10.03%;N型单晶硅片(182 mm /130μm)成交均价降至2.88元/片,周环比降幅9.72%;G12单晶硅片(210 mm/150μm)成交均价降至3.7元/片,周环比跌幅为9.09%
9/27.供不應求!德國暫緩太陽能充電設施補貼計畫
9/26.李嘉诚投的氢能飞机,又被中东财团看上了:氢能飞机加速飞天,丰田、三菱也在加码。当氢燃料汽车还在被观望,氢能飞机已经准备起飞。最新一个备受全球瞩目的融资,来自美国氢电动力飞机公司ZeroAvia,刚迎来一笔自成立以来最大的资金进账。这轮融资背后,是法国空中客车公司以及英国巴克莱资本,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投资者,则是中东财团沙特新未来城NEOM
9/14.彭博、大摩示警 水風險將影響外資持有台積電意願(ESG)
9/13.中製太陽能產品低價傾銷 歐洲太陽能產業警告,由於不敵大量廉價的中國進口產品,歐洲業者瀕臨破產邊緣,今年來太陽能模組價格下跌25%歐商製造成本高逾市價2倍
英國《金融時報》:歐洲光電聯盟
(SolarPower Europe)11日致函歐盟執委會警告,由於不敵大量廉價的中國進口產品,歐洲部分製造商已瀕臨破產邊緣,阻礙了歐盟促進本地綠色技術生產的努力。
8/21.改用神奇 R19 溶液,英國新創推出「不用水」的抽蓄水電技術
8/20.路透報導,美國商務部調查發現,中企比亞迪、天合光能、隆基綠能與阿斯特陽光電力(Canadian Solar),透過在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與越南等國略微加工其產品,之後出貨美國的方式,規避美國對中製太陽能板與組件課徵的關稅;這些國家供應八十%美國所需的太陽能板。
**8/10.可控核聚变:初探商业化进展;中金指出,可控核聚变实验不断取得突破,有望成为能源最优解决方案,产业和风险资本不断涌入,高温超导带材、磁体、第一壁材料产值占比高,技术壁垒高,是最优投资环节。
8/10.可控核聚变:初探商业化进展
中金曾韬团队(中金指出,可控核聚变实验不断取得突破,有望成为能源最优解决方案,产业和风险资本不断涌入,高温超导带材、磁体、第一壁材料产值占比高,技术壁垒高,是最优投资环节)
8/9.月薪最高12万!ESG风潮正在金融圈悄然蔓延(当下,ESG风潮正在金融圈悄然蔓延,各大机构都在暗戳戳地“内卷”,试图抢占一席之地。今年4月,中金公司金融工程组公开招聘ESG项目实习生,协助分析师进行ESG趋势、ESG投资策略、ESG评级等研究,学历要求硕士及以上,有ESG研究经验优先。根据猎聘网信息,金融机构给出的ESG相关岗位薪资普遍较高,处于早期融资阶段的初创基金/证券/期货公司最高开出了3万元至6万元的月薪,甚至还有机构以12万元的月薪寻找ESG方面的人才)
8/7.阳光电源:上半年净利预增344%-400%,预计上半年净利润40亿元-45亿元,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系统等核心产品收入年大增。
8/3.01硅料的暴跌,对龙头业绩影响多大?由于硅料产能全面过剩,今年4月后,硅料价格一泻千里,从20万元/吨杀到6-7万元/吨,直逼硅料企业成本线。硅料暴跌后,对企业业绩影响多大?8月3日晚,大全能源披露的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业绩确实大幅下滑。2023年上半年实现收入93亿元,同比下降43%;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下降54%;扣非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下降54%。
8/1.新一轮核电热潮来了?数十年沉寂后,美加再次把目光投向核能
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对安全和成本等因素的考虑,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熔毁给全球的核电计划踩下了刹车。实际上,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对安全和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北美的核电产业停滞已经数十年。但最近,加拿大正打算把一座核电站扩建为全球最大的核电站,这是加拿大三十年来的最大核电项目;美国也在数十年后新增一座全新反应堆,并且已经能够稳定发电。在零碳排放的背景下,核电再度成为北美电力市场的重中之重,在零碳排放的背景下,相较于可再生能源更稳定的核电再度成为北美电力市场的重中之重。
7/31.新型储能:上半年新增装机接近历年累计总和,从投资规模来看,按当前市场价格测算,新投运新型储能拉动直接投资超过300亿元。今年1-6月,我国新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
7/30.马斯克:两年内将从“缺硅”变到“缺电”,阻碍AI发展;马斯克预测,2045年的电力需求较目前增加两倍。AI服务器能耗暴涨三倍之际,缺电或阻碍该行业的蓬勃发展。
7/29.日本今重啟「48歲核電機組」 成現役最高齡
7/22.报道:欧洲仓库堆积了约40GW中国光伏组件,但进口仍在继续……
如果按照目前的进口增速继续下去,2023年将是进口和库存破纪录的一年,年进口量有望达到120GW,远远超过63GW的预期装机容量。
7/9.最大降幅近30%!TCL中环公布最新单晶硅片价格
7/8.“终极能源”竞赛:全球首个全高温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中核五公司官宣承建:核聚变的商业化之路拉开序幕。中核五公司在其公众号中宣布,已与中国第一家聚焦聚变能开发的商业公司正式签订全高温超导核聚变装置总装合同,承建全球首个全高温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这标志着中核五公司在深耕核电建造领域的基础上,稳步踏入核聚变工程领域,在探索人类世界未来终极能源——“人造太阳”超级工程中展现新作为
7/6.硅业分会:本周硅片价格扩大跌幅 G12单晶硅片周环比降6%
7/4.尼古拉終止電池供應商合作 清算羅密歐電力資產
7/3.全球太陽能板需求增 擠壓白銀庫存供應
7/3.氢燃料电池汽车:拿什么和锂电池PK:氢燃料电池汽车在长途重载的场景下最有优势、最能打。能量密度方面,同样重量的液氢包含的能量是锂电池的几十倍到上百倍。另外,氢燃料电池对环境季节的适应性特别好。
7/2.在电池片环节,产能过剩其实更多地体现为落后产能的过剩,在硅料环节,也同样如此。在行业全面向n型时代迈进过程中,硅料企业之间,将很快拉开距离。
6/30.单晶硅片价降达32.8%,由4字头降为2字头!
6/28.光伏龙头隆基绿能拟在德国建厂!中国公司的建厂将得到德国太阳能行业支持。据业内人士报道,隆基绿能并不是唯一家具体制定欧洲第一家工厂计划的中国太阳能公司。
6/27.九大光伏组件龙头对矩形硅片尺寸达成统一,近日业内传出消息,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协鑫集成、通威股份、正泰新能、东方日升、一道新能9家龙头光伏企业经过充分讨论及表决后,一致达成中版型72片或66片组件标准尺寸为2382*1134。从相关企业处得到回复,上述消息属实。
6/27.绿氢平价还有多远?
天风证券预计绿氢与蓝氢有望在25年平价,与灰氢有望在25-27年平价:
6/27.天风证券:绿氢平价可期,下一个从0-1行业的投资机遇
(天风证券认为,无论从供给还是需求端看,中国的绿氢制备行业发展均具可行性,预计绿氢与蓝氢有望在25年平价,与灰氢有望在25-27年平价)
6/26.西门子跌倒,中国风电企业吃饱(海外风电巨头在连续亏损之下,又迎来质量爆雷,国内整机商出海欧洲迎来加速机会)
6/25.全球风电巨头一夜暴跌37%,带崩欧洲风电行业,市场在恐慌什么?风电行业“瓶颈”可能出现了。近来,海外风电行业有些忧虑。周五,西门子能源由于撤回2023年业绩指引,导致股价大跌超37%。撤回业绩指引的主因是其风电子公司西门子歌美飒生产的涡轮部件磨损速度快于预期。
6/24.美的14.73亿元进军光伏,五大家电巨头全面杀入光伏!美的集团借助控股子公司合康新能,已大举进军光伏、储能等多项新能源业务领域。也是继TCL、创维、海尔、格力后,又一个家电巨头跨界光伏产业。
6/17.新能源史上最大IPO来袭,行业迎巨无霸企业!中国华电造千亿市值航母。300亿元!华电新能有望接替中国三峡能源成A股新能源行业史上最大IPO。
6/16.快速发展的动力电池市场,在降本、安全性、技术革新外面临产能过剩。对比下,为保证新能源高速稳定发展,储能电池需求直线上升,切换赛道成出路。动力电池产能能否迅速切换到储能电池?产能切换不能简单等同于产能共享,最大挑战在于客户群体差异。
6/15.33.5%!商业级CZ硅片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再获突破
6/15.光伏板块大涨。硅料高位跌近80%,或带来下游新一轮装机旺季?
6/14.硅料价格两周跌40%,直逼二三线企业成本线
硅料价格近两周开启断崖式下跌,10万元/吨的价格在上周已被击穿;今天硅业分会又公布了最新报价,本周跌幅近25%,下限已击穿7万元/吨。具体来看,N型料成交均价8.05万元/吨,跌幅22.52%;复投料成交均价7.46万元/吨,跌幅23.64%;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7.24万元/吨,跌幅24.5%;单晶菜花料均价已跌破7万元/吨,报价6.95万元/吨,跌幅24.78%。仅2周的时间硅料价格从12万元/吨跌到7万元/吨,跌幅超40%。
6/12.历史性超越!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50%(据发改委介绍,近三年来,中国加快能源转型步伐,在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规划建设了大型光伏风电基地,完成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超4.8亿千瓦)
6/11.碳權交易所預計 7 月底、8 月初上路,高碳排的企業可藉由購買碳權增加許可的碳排放量,專家提醒,購買碳權前也要預先做功課,包括:購買的碳權是如何產生,以及購買碳權的目的。
6/8.摩根士丹利将隆基绿能目标价58元下调至38元人民币,并小下调今明两年每股盈利预测,并称其较行业竞争对手增长更慢。
6/6.无惧产能过剩?光伏龙头隆基、通威双双宣布百亿投資,双方都是在强化一体化布局,打造核心竞争力。
尽管行业内有关产能过剩的讨论此起彼伏,但隆基、通威两大光伏龙头没有停止扩产的步伐。
6月6日晚间,隆基绿能和通威股份双双公告百亿投资。
5/31.绿能近系列动作引发市场慌张,先是创始人发表光伏产业已经过剩观点,后又是硅片价下调30%,市场接收到信号是,隆基牵头,惨烈的光伏价格战已开启。
5/31“核聚变”越来越热!欧洲最重要研究机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物理研究所,分离出第一家核聚变公司Proxima Fusion ,成功融资了700万欧元,将进一步开发核聚变机器“仿星器”, 该研究所建造并运营着地球上最先进的仿星器 “W7-X”。
5/25.IEA发布2023年《世界能源投资报告》,报告指出,今年用于清洁能源技术的投资将超过1.7万亿美元,而用于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投资约为1万亿美元。
5/24.誉为光伏行业发展“风向标”和“晴雨表”的第十六届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论坛5/23.在沪开幕(协鑫朱共山:2027年光伏将超越煤炭,成第一大能源;新型储能2025年或达230GW规模)
5/24.连续两周暴跌10%,4月至今跌幅近30%,硅料价格从去年30万高点下跌60%,降价速度比想象中还要快,硅料疯狂扩产影响显现|新老玩家疯狂入局硅料后,吨毛利已从24万跌到6万。目前上游各环节降价动作并没有很快传导到电池和组件环节,下游截留大部分利润。但即使硅料暴跌,市场仍在博弈,认为价格底尚未到来,但终端装机已按捺不住,随着旺季到来,预计今年光伏旺季更旺。(一季度后,硅料跌幅已经开始加速,4月硅料价格跌幅近30%。在4月之前,硅片因为高纯砂紧缺的逻辑,还能挺一挺价,但是随着海外官宣扩产高纯砂的消息,市场对高纯砂紧缺的逻辑也有了些许动摇,难以支持硅片挺价,4月后,硅料、硅片纷纷下跌,只是硅料跌的更狠,尤其近2周,基本都是10%幅度的下跌,可以说进入了杀价的加速期。下游采购不积极也是因为硅料价格非常不稳,担心亏钱,同时也印证了,市场认为此时还不是硅料价格的底,还在试图等着跌到更低的价位。)
5/24.硅料下跌,利润转移至组件环节,券商频繁上调盈利预测。券商分析师也是持续调增一体化组件企业的盈利预期,以晶澳为例,2月之前券商2023年归母净利润一致预期区间徘徊在70-75亿,进入4月后分别多次上调今年盈利预测,目前给的业绩指引是93亿,可以看出,券商上调盈利预测的时间正好是硅料价格快速杀跌的时间,组件此前一直都是预期上游硅料降价后受益,目前是真正的业绩兑现期,且由于硅料价格暴跌,一体化组件的业绩大概率今年会超预期。
5/22.氫能再有新發展!台科大發現降低成本、提升能源效率新方法
(台科大化工系教授黃炳照說明:氫是乾淨燃料,發電僅會產生水,不排放廢氣;同時,「產氫」也是儲存電能的一種方法,亦即將再生能源的「剩餘電能」轉化成氣體或液體的一種儲能方法,未來再生能源「瞬間產電量」預計會高於當下使用需求,產電時間又和實際用電時間有落差,如何在高產電的時候存下剩餘電能,變成相當關鍵的命題,產氫儲能就是其中一種作法,然而,目前常用的產氫方法——水電解,以電流通過水以製造氫氣與氧氣,需要大量電力,成本可觀,發展上遇到很多難題。
團隊致力尋找低成本、附加價值高產氫方法,經多年研究,發現如將水改成工業廢棄物的碘廢液,透過碘離子氧化產氫,不但可大量降低過程中用電,提升能源效率,更可產生有價值碘或碘化物。黃炳照表示,碘離子氧化的電位比較低,原本水電解產氫假設需要兩度電,碘離子產氫就只需要一度電,用電量是原先的一半,原先水電解產氫的副產品是氧,應用價值較低,但將碘廢液濃縮後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就能回收裡面的碘,運用在工業、醫藥產業中,附加價值明顯提升;對台灣的科技業龍頭半導體及顯示器產業也是一大福音,製程中產生的廢水處置一向繁複又花錢,以碘廢液為例,大多時候都是送回國外原廠做再生的處理,耗時又耗力,透過全新技術,未來可望能原地再生,不只解決污水問題、將碘回收再利用,還能改善產氫的高成本、低效率問題,可謂一舉數得…
5/21.2023年4月中,總統蔡英文宣示國內將成立自主碳交易平台,以加速達到2050淨零排放目標。台灣碳權交易所最慢將於9月成立,總公司預計設於高雄、資訊中心座落台北,由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兼任碳交所董座。估計人力需求10餘人,部分由證交所調任,需具備淨零減碳及環保專業;碳權是什麼?在哪裡買賣?
碳權指的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權利」,也稱作碳信用額度。將根據國內企業需求與國際認證機構洽商合作,以國外碳權為交易標的,並採減量額度交易制度;目前碳權種類依來源可分為「強制性」及「自願性」兩
種;前者由各國政府制定「碳排放總量管制(cap-and-trade)」、設定減量目標,再核發「排放配額」(allowance)給受管制企業,強制企業根據需求出售、買入排放額度,以達成目標。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ETS)就屬強制性碳權市場(Mandatory Market),而參與者多為受監管的高碳排產業,例如水泥、鋼鐵業等。根據國際碳行動伙伴(ICAP,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2023發布最新報告,截至今年1月,全球有28個碳排放交易系統ETS運作中,其餘8個仍在規劃中,預計未來幾年啟動。此外,有12區域考慮將碳排放交易系統結合氣候變遷政策;
5/18.光伏上游踩踏下游快速收割利润:硅料、硅片价格迅塌,二三线企越来越难过,近期光伏上游价急暴跌,尤其硅料,昨最新硅料价已跌破15万元/吨关口,跌幅近10%;其中N型料均价14.97万元/吨跌10%;复投料均价14.5万元/吨跌9.5%;致密料均价14.27万元/吨跌9.6%;M10单晶硅片182mm/150μm的均价为4.48元/片跌幅4.5%;G12单晶硅片210mm/150μm均价6.14元/片,跌幅15.7%)
5/17.日本政府及數家企業將組建聯盟,包含三菱商事、關西電力和日本政府旗下基金在內16家企業,將出資約100億日圓(約22.9億元新台幣),投資核融合發電新創企業「Kyoto Fusioneering」。
5/16.中國新電價制(电改突破,储能终于要赚钱了| 见智:输配电价的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电网、储能、虚拟电厂等各环节收益有望进一步提升;国家发改委出台了第三监管周期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政策,此次政策对电改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因为终于能算清电网输配电价了,不同环节各司其事,电网不必承担过多责任,该涨价涨价,用户侧的商业逻辑也理顺了,一些用户侧储能、增量配网等环节业务模式会更加顺畅)
1)5/17.拜登续缓征东南亚光伏关税 美国光伏股大跌
2)5/12.拜登政府周四公布一项碳排放新规提案,要求大多数化石燃料发电厂在2035年至2040 年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减少90%——否则将关闭(新规遭遇煤矿大州的施压,及研究组织对碳捕集技术的质疑;电力供应商行业组织也表示此举将给美国电网带来更大压力)
5/8.上涨400%!高纯石英砂价格暴涨(根据上海有色网最新消息,近期高纯石英砂价格续走高,龙头企业价格价格调整频率较去年加快,截至目前龙头企业外层砂价格12-13万元/吨、中层砂价格为19-23万元/吨、内层砂价格为34-37万元/吨,价格较同期上涨超400%)
5/8《Nature Energy》国际顶级能源类期刊,刊发隆基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最新进展(隆基绿能最新研究成果):隆基首次自主开发的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因其优异钝化接触结构实现硅电池世界纪录–26.81%电池转化效率,这一创新成果将进一步巩固太阳能电池在能源转型中关键作用。
5/6.德國副總理暨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5日表示,將計畫放寬太陽光電規定。與此同時,德國2023年Q1太陽光電新增裝置容量創下紀錄,共增2.7GW,2023全年可望超過設定的9GW目標。德國2022年全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增加7GW。
5/6.香港南華早報五日報導,俄官媒日前證實:中國福建的兩座快速中子增殖反應爐濃縮鈾,是由俄所提供。美媒稍早指出,這座鄰近台灣的福建核電站的反應爐主要是製造原子彈的頂級原料鈽,美國擔心中俄核合作將助長北京擴張其核武庫。俄衛星通訊社(Sputnik)三日報導證實,俄國營核子企業Rosatom 旗下燃料公司TVEL,將獲准在未來三年對中國出口濃度不超過卅.四%核燃料鈾235,目的地是福建省霞浦的CFR-600核電站。據世界核能新聞今年一月報導,TVEL自去年九月來已以鐵路將三批核燃料運至福建霞浦核電站。俄通社報導還說,俄中兩國正加強「和平用途」核能合作,包括在使用鈾235濃度高於傳統熱中子核反應爐的快中子核反應爐上的合作;福建霞浦核電站有兩個中俄合作的快中子核反應爐,輸出功率皆為六百百萬瓦,其中一座可望今年稍後連網。快中子核反應爐需要濃度超過廿%的鈾235,而核武通常使用濃度約九成的鈾235與鈽。
5/4.拜登“清洁能源计划”遭遇坎坷,参众议院投票推翻暂停对东南亚光伏面板征收关税决定。(週四美国参议院56票对41票通过取消关税豁免决议;上周六,众众议院以221票对202票通过了这项决议;如果该决议最终由白宫通过,东南亚地区进口太阳能板关税可能高达254%,目前受影响的进口产品的关税都在两位数以下。下一步,该决议将交由美国总统拜登,他目前的表态是坚决否决这一决议,并保留到2024年6月初的关税豁免停期。美国会参众两院需要三分之二多数票才能推翻否决权,这是一个很高的门槛,目前参众议院投票均未达到。
税收优惠措施刺激美国太阳能制造业投资,但新国内生产将需要数月或数年时间才能上线。同时,美国仍依赖于外国供应商购买大部分光伏设备,美国商务部贸易调查显示东南亚四国提供绝大部分。支持恢复关税的议员认为美国在清洁能源方面过于依赖其他国家
4/25.阳光电源单季净利增了267%,刷新市场认知,大储爆发之年,更好的业绩或许在后面。阳光电源终于不爆雷了,而是带来了惊喜,一季度赚了15亿,同比增长267%,公司短中期的发力主要还是看储能。尤其今年还是大储装机大年,且随着碳酸锂价格走低,储能电站的盈利和装机量都会同步改善。如果阳光电源可以再提高成本管控能力,以及避免储能项目罚款等意外因素,全年业绩会有比较正向的发展
4/25.歐洲9國峰會領導人會前以「北海可成為世界最大發電廠」為題,聯名投書歐媒體:矢言打造北海成為全球最大發電廠,確保我們不會從對俄化石燃料依賴變成對中國太陽能風電設備及材料依賴(指離岸風電是徹底擺脫俄羅斯能源、完成綠色能源轉型的重要助力,峰會將促成各國整合北海離岸風電電網、電力拍賣採購等機制,建立一套共同電力系統;強調「須確保我們不會從一個依賴對象轉到另一個依賴對象」;未明指,實指如何避免從對俄國的化石燃料依賴變成對中國的風電設備及材料依賴,已是俄侵烏戰爭來歐能源議題焦點;目前歐盟進口風電和太陽能設備主來自中國;「我們需為歐洲綠色科技供應鏈創空間,分散風力發電機關鍵原料,包括電池等…;歐洲曾是太陽能板領導者,現在是中國;製造風力發電機主要企業裡沒歐洲,領先又是中國…(要降依賴)現在就須行動」
4/24.通威Q1:净利润净利86亿元,年增65.6%,2022年净利润257.3亿元年增217%,拟10派28.58元。通威股份同日公告,拟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DFI,发行规模不超过(含)人民币100亿元。 通威股份还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60亿元,用于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云南通威水电硅材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二期20万吨/年高纯晶硅项目)
4/20.上游材料矽(poly)價格下跌、每公斤來到182元人民幣。根據TrendForce調查,由於今年矽料第一波產能將集中在第2季底集中釋放,預估4-5月矽料價格仍將續跌,而太陽能相關報價也相同步回落
TrendForce預期,矽晶片價格下跌,電池片價格預計在4月底開始下滑;至於太陽能板方面暫時未出現明顯下滑,TrendForce預計至第3季太陽能板價格才會全線回歸正常區間。
4/19.德国4/15.关闭最后三座核电站,佔德國發電量約6%,德国核电生产正式宣告结束。一德国电力公司随即宣布,从6月起,将部分地区电价提高45%。
4/15.G7环境部长会议声明称,到2030年,G7海上风电总装机将达到1.5亿千瓦,此为2021年约7倍水平;太阳能发电量达到10亿千瓦,也将增长逾3倍。
4/10.太陽光電變流器,新望 PrimeVOLT變流器,出貨量排名拔得頭籌,奪得 2022 全年台灣變流器出貨量排行冠軍,其次台達電
3/24.良率突破95%,茂迪表示,目前公司內部看次世代N型模組的製造成本已與P型(PERC)模組相當,再加新設備、新技術加持,預估年底茂迪次世代N型TOPCon模組的轉換效率將達24.5%,擬提前將全數產線轉換為TOPCon,目前訂單能見度達第3季,海外訂單正在送樣中
3/17.A股光伏板块继续调整,菲利华跌超9%(晶科能源、钧达股份、三孚新科跌逾5%,爱旭股份、上机数控、禾迈股份等跟跌)
3/3.隆基绿能官网公示硅片最新价格,单晶硅片P型M10 150μm厚度(182/247mm)报价6.5元/片,涨幅4%;P型M6 150μm厚度(166/223mm)硅片报价为5.61元/片,涨幅3.89%。
3/1.ESG投资退潮? 先锋基金CEO抨击“这只是政治游戏”“ESG投资没有任何优势,基金经理装疯卖傻,只顾着拿走客户的钱。”
2/26.大概率翻番!储能产业今年增势依然强劲(强制配储政策依然是大型储能发展的核心动力,今年储能装机量大概率会翻番。)
2/22.總部位於東京的研究公司astamuse編制的核融合專利排名中,中國排名第1,領先於排名第2的美國。
2/20.俄乌冲突和能源价格猛涨催化焦虑,欧洲市场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去年中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连突破三个“百亿”关口,达到512.5亿美元年涨超80%。出口额和出口量均创史新高。欧洲是最主要的出口市场,约占光伏组件出口额的55%年增10.9个百分点。作为欧洲光伏组件出口的中转站,荷兰继续在我国光伏组件出口的细分市场中位列第一。
2/19.2023-25年五大产业趋势:AI +、机器人+、数据、自主可控、储能
2/4.反擊美國 中國擬祭太陽能板技術出口禁令(路透:中國製造全球79%太陽能電池板多晶矽、97%太陽能矽片和85%太陽能電池。北京將效法美國晶片禁令策略,限制中國太陽能板技術出口,包含用於生產大型矽片、黑矽和超高效矽錠等太陽能電池板零件的技術及機械;但美半導體公司應材Amat、義國家電力公司Enel及挪威太陽能公司NorSun等西方公司仍有太陽能光電專業知識及產權。
1/17.硅料涨价30%,是否预示年后光伏需求转好丨见智(硅料、硅片价格止跌企稳,需求爆发或在春节后可见。硅料走势一直波澜壮阔,先去年涨一年,但年底仅一个月却又暴跌近50%,从30万元/吨的价格直线下挫到15万元/吨,在所有人都在期待硅料再跌时,1月16日,SMM网发布了硅料报价的信息,目前最新价,复投料均价17.5万元/吨;致密料均价16.5万元/吨,较上次报价明显反弹,硅料价格过山车般产业链发生怎样变化?)
1/17.隆基绿能:签订陕西省西咸新区年产100GW单晶硅片及50GW单晶电池项目投资协议。
1/13.擁抱核能 韓國擬提高核能發電至34.6%
1/10.烏俄戰爭影響廢核 比利時宣布2核電廠延長使用10年
1/6.中美晶營收:12月67.4億元, Q4:212億元、年增率17.3%,季營收史次高,全年818.7億元、年成長率達18.9%,史新高!全年太陽能業務營收破百億到102.5億元,年增34.5%
1/4.硅料价格持续“滑铁卢”,需求爆发或比想象更快
23-1/4.硅料价三个月跌超40% 业内:春节传统淡季需求影响(最新硅料市状,国内多晶硅价延续去年11月份来跌势,其中单晶致密料价从高点30.60万元/吨降至目前17.62万元/吨,跌幅已高达42.4%。
------
22-12/31.祭制裁卻綁死自己?美國2022年太陽能裝機量估下降23%
12/24.瑞浦兰钧能源香港IPO,作为“镍王青山控股”亲儿子,背靠“镍王”,要从宁德时代口中夺食(青山控股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和镍生产商,瑞浦兰钧為其子公司,在中国锂电池装机量前十,几年时间内,已完成3轮融资,今年2月,上汽集团以22亿元领投瑞浦兰钧产业轮融资,成为最大的外部战略投资者。截至IPO前夕,瑞浦兰钧的估值已达248亿人民币,跻身独角兽公司行列;产品结构主要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动力电池客戶:上汽乘用车、一汽奔腾、东风日产(启辰)、合众汽车、合创汽车等国内主机厂;储能电池:和阳光储能、科陆智慧能源及融和元储等国内众多主要储能集成商的合作。无法忽视是,瑞浦兰钧仍未实现盈利)
12/24.隆基中环硅片杀价27%,光伏产业链降价却刚刚开始
12/23.TCL中环大幅下调单晶硅片价格,降幅超23%(TCL中环150μm厚度P型210、182硅片报价分别为7.1元/片、5.4元/片,较11月27日报价分别大调2.2元、1.65元。150μm厚度N型210、182硅片报价分别为7.5元/片、5.8元/片,较11月27日报价分别大幅下调2.36元,1.74元)
12/16.Tesla Electric正式啟動 出售電力每期省近50%電費
12/16.加州削減屋頂太陽能獎勵計畫 恐衝擊產業(新方案中,公用事業公司支付給新使用者激勵費率,和目前比將至減75%,不過現有使用者並不會受影響。加州目前約有150萬個家庭、企業和公用事業客戶擁有屋頂太陽能板,這估計能產生12百萬瓩GW電力。太陽能安裝商和融資業者可能會受衝擊,含特斯拉旗下SolarCity,及Sunrun、SunPower和Sunnova Energy International等。
12/14.韓國重新擁抱核電 第27座機組投入商轉(含其在內,目前韓國核電廠機組,2座已除役,25座正商轉,3座正建設中;韓國目標2030年時將核電擴大到整體發電量30%以上,以提高能源安全並更好地實現淨零碳排目標;韓聯:新韓蔚核電廠2010年開始於首爾東南方307公里處的慶尚北道蔚珍郡建設,最初預計2017年商轉,但因慶州2016年地震,計劃遲至2020年完工,歷多年測試,上週商轉;該核電廠1號機組用韓國產APR1400壓水反應爐,預計全年累上網電量可達1.04萬吉瓦時GWh,約當慶尚北道2021年用電量4分之1,也可把冬季電力備用率11.7%提高至13.3%,緩解冬季用電壓力。
12/14.歐盟拍板定案 碳關稅2023年10月上路
12/12.核融合出現重大突破? 美能源部明發表成果
12/12.核聚变取得突破!美国称首次实现核聚变反应净能量增益(位于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科学家们已经从一个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中实现了净能量增益。整个实验设施耗资35亿美元,由近200台激光器组成,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用高能量轰击一个小点,以启动核聚变反应。报道称,LLNL的实验获得了成功,聚变反应产生了大约2.5兆焦耳的能量,大约是激光所消耗的2.1兆焦耳能量的120%)
1)12/8.大金主力挺ESG(碳排)!全球最大主权基金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将施压公司设定零排放目标(几平均拥有全球所有上市企1.5%股份,计划投票反对那些未能设定净零排放目标和向高管支付过高薪酬公司)
2)12/5.中國正用力建碳排交易市場
簡介,台灣呢?金管會還狀況外
(CCER的英文全称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中文名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在中国CCER集中在林业、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三大行业领域。在现行碳排放交易机制下,CCER可被控排主体购买并抵消自身碳排放)
12/7.國際能源署IEA 6日發布《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報告:預計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取代煤炭、天然氣,躍居全球最主要電力來源
12/5.户用储能和逆变器板块大跌,阳光电源:公司调低出货预期系误读
12/2.硅料价格坐“滑梯”,为何头部仍忙着采购大单?
11/14.国家能源局:目前正抓紧推进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审查(前三季度,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約9400万千瓦,占新增总装机82%)
11/11.路透:強迫勞動疑慮 美擋下上千批中國太陽能產品(被扣押的產品包括太陽能板和多晶矽電池,容量可能高達1GW(100萬瓩),主要來自3家中國製造商隆基綠能、天合光能和晶科能源。這3家中廠佔美國太陽能面板供應3分之1,
11/7.日勝生與中鼎9933成立寶鼎再生公司,計畫建設桃園北區水資源回收中心再生水BTO計畫開工動土 最高可供桃園近10%用水量,將打造北台灣首座、規模最大,未來全期每日可提供11.2萬噸再生水的「城市水庫」。北部第1座萬噸級再生水廠。
作不到不要吹牛而犧牲其他,如引誘俄侵烏,死傷慘重,破壞無數……
11/6.德国总理:德国不会推迟2045年碳中和目标(要实现既定碳中和目标,德国未来每年减排数量须增一倍以上,其中工业部门需要增加10倍,交通部门需要增加14倍)
11/2.全球光伏电池“第三把交椅”润阳股份创业板IPO迎上会:“双经销”模式下毛利率大超同行之谜待考
10/29.加強能源安全 波蘭首座核電廠由美國西屋建造
10/24.国家能源局:9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8亿千瓦年增8.1% ;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5亿千瓦,年增16.9%;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6亿千瓦年增28.8%;前9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926亿元年增25%;其中,太阳能发电1328亿元年增长352.6%,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154亿元年增9.1%;前9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799小时,年減87小时;其中,火电3295小时,年减49小时,核电5576小时年减267小时,风电1616小时年减24小时.
10/20.单季利润95亿,硅料红利过后,通威还能持续“印钞”吗?(通威净利增速超265%,但比起硅料,市场更关注其组件的进展
10/20.通威前三季財報:营收1020.8亿元年增118.6%;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年增265.5%,单季度Q3归母净利润95.1亿;近预增公告的上限,硅料为主,电池为辅,全面拉升通威业绩
10/19.茂迪下世代大尺寸太陽能模組 接單看到明年第2季
10/18.確保冬季能源供應 德國延長3座核電廠營運
10/15.核电的复兴:五年前濒临破产的西屋电气,如今身价近80亿美元
(Brookfield是全球最大清洁能源投资者之一,此次收购将出资23亿美元收购西屋电气51%股份,而Cameco将以22亿美元收购剩余49%股份。如将保留在西屋电气资产负债表上34亿美元现有债务计算在内,买家支付企业价值79亿美元)
10/14.隆基Q3净利增超60%,但市场更关注新电池技术(隆基绿能財報:前9月营收864亿元-874亿元年增54%-56%;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6亿元-112亿元,年增40%-48%,预计Q3实现归母净利润41.2-47.2亿,年增61%-84%,符预期,但新看点还是HPBC;两大主营业务是硅片和组件,其中硅片业务占比约20%,组件占比约70%;對手通威的入局使组件行业竞争更为激烈;目前备受市场关注的还是其研发的HPBC电池技术的进展…
沙國援助是本次賺戰争災難財零頭
10/15.沙國王儲伸出援手!與澤倫斯基通話後 承諾4億美元給烏克蘭作人道援助
10/11.地产巨头也来抢新能源:保利和碧桂园联手押注光伏
10/2.德國最大電力公司萊茵集團RWE,1日已同意68億美元收購聯合愛迪生公司ED的綠能業務子公司,是全球第二大電力公司2倍,成最大再生能源公司。
9/30.能源價格飆漲添壓 歐洲綠能政策被迫急轉彎
9/28.歐能源危機太陽能板需求增,但許多太陽能板卻堆積各地倉庫中,因沒有足夠人力來安裝,安裝人力追趕不上訂單增加速度。
9/25.世界储能,中国造贡献全球91.9%便携式储能产品生产;越来越多海外家庭配备户用储能,以应对用电不足窘境。今年大火“大号充电宝”,几全中国制造。營收占一半市场份额前五大玩家,只排名第三Goal Zero为美国玩家,但它代工也由A股上市公司豪鹏科和博力威供应。
9/17.高盛“唱空”:欧洲天然气价格明年一季度会腰斩!
9/17.硅料降价预期一再落空,高价组件压制国内需求日益突现丨见智
9/17.美国计划在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领域与亚洲和欧洲展开竞争。
9/16.新能源掀起跌停潮,业内警告欧美政策被误读,基金长期仍看好该成长赛道(光伏、储能、风电、锂电池板块领跌两市,超30股跌停或跌超10%。新能源龙头宁德时代跌超4%,总市值跌至万亿元关口,自8/24日来累跌26%进“技术性熊市”)。
9/15.大超市场预期,核电这一数据达10年来最大,核电板块开盘强势,佳电股份、中核科技双涨停开(9/15.能源保供核力全开:年内已有十台核电新机组获批,十余年之最;
今年是自2011年福岛核事故以来中国核电项目核准最多的一年;中国核电核准开始提速,今年来已核准五个核电项目,共计十台核电机组)
9/14.挪威石油公司30元賤價出售給普廷
9/14.光伏巨头们的“锁硅焦虑”
9/13.风光发电现利用率下降隐忧,问题在哪,如何解决?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9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风电利用率为95.8%,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光伏利用率为97.7%,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9/11.漁電共生案場風生水起 3大爭議待解
9/9.光伏行业再现千亿大单,硅料争夺之战已打响!
9/7.G20氣候峰會破局 歐盟、中國互酸不守承諾(歐盟指中國身為最大排放國,卻試圖撤回對氣候變遷承諾;中國則稱歐盟燒煤取代俄國天然氣,與低碳發展背道而馳)
9/6.光伏电站怎么建?国家能源局第二次征求意见,主要变化是这些
9/5.新能源逼近30倍“估值下限”
当前中证新能指数已接近約30倍估值下限。回顾新能源板块近年来几轮调整,中证新能指数估值底基本在30倍附近,即便如今年3、4月极端环境下,估值底也未显著低于30倍(2020年3月23日31.5倍,2021年5月13日37.2倍,2022年4月26日29.7倍)。而近期调整,估值已回落至30.7倍,近今年4月底水平。
9/6.台船攜手前端風電 打造海龍風場水下基礎工程
9/3.自駭一下.
9/3.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魏秋利发布“2022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排行榜”:245家中企入围,4家进前十(宁德时代、协鑫分别位列第一、第二,与隆基绿能、中国能建4家企业跻身该榜单前十),比去年增加31家,占比达49%
9/2.歐洲電價飆、民眾叫苦連天 綠能政策惹禍?
8/30.市場需求夯 太陽能股早盤全面起漲
8/31.欧8国和欧盟决定2030年波罗海风电产能增6倍;欧盟计划在2030年将由其掌控的波罗的海地区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从目前2.8吉瓦提高至19.6吉瓦(1吉瓦等于100万千瓦)。
8/31.南韓計畫擴大核反應爐 2030年占總發電量32.8%(計劃到2030年核能發電量達201.7太瓦時TWh,佔全國總發電量32.8%,可再生能源佔21.5%,煤炭佔21.2%,液化天然氣佔20.9%;南韓承諾2030年時,溫室氣體排放量至少會減2018年排放量40%,且2050年實現碳中和)
8/31.俄羅斯今關北溪1號管線 對歐發動經濟鬥爭
8/30.德国、奥地利、法国等纷推迟,欧洲碳中和考验才刚开始(欧多国近期调整相关能源政策试图应对能源危机,德国、荷兰、法国等纷纷宣布重启燃煤发电或推迟退煤进程,对碳中和目标质疑声也在加大)
8/30.我離岸風電達成100萬瓩里程碑 相當增1部核電(我國離岸風機於29日安裝今年第100支,累達143支,離岸風機裝置容量正式突破1GW-100萬瓩相當於我國核電廠1部機組容量,朝今年底累計200支離岸風機邁進;以2025年底5.6GW目標來看,約完成18.6%。)
8/29.野村:多晶矽下半年供應緊張持續 看好太陽能產業
8/29.KK Wind丹麥風電功率轉換模組廠 落腳台灣
8/29.我離岸風電裝置容量 超越日韓
8/29.马斯克为“旧能源”站台:世界需要更多石油和天然气,支持核能
8/28.《科技與創新》六大氫能應用技術齊發
8/26.逆ESG潮起!美国德州宣布贝莱德等华尔街巨头利用ESG抵制能源企业投资(能源通胀太厉害,美最大油气生产州将ESG投资视为骗局;佛州週二决议,禁该州养老基金在其投资策略考虑ESG因素,德州週三审计长宣布包括贝莱德、法巴银和瑞士信贷在内10家欧上市金融集团“抵制”化石燃料行业,并列出将禁与德州政府及地方企业签订大多数合同的公司名单)
8/26.贝莱德痛批德州政府:“反ESG”是在阻碍企业竞争
8/26.沃旭2風場水下基礎完工 創全球數量最多紀錄(旗下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最後一座水下基礎已於今日安裝完工;旗下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最後一座水下基礎已於今日安裝完工)
824.中國海南推「碳達峰實施計畫」 2030年禁售油車
8/24.太陽能業囤積、壟斷 中國當局自曝嚴重性
8/24.光伏霸主隆基靠什么跟“新进者”竞争?
8/25日本重啟核電 王美花:屬於未到期核電廠重啟(因地震核事故停用)
8/24.日本擬建新一代核反應爐 福島核災後首政策大轉變(8/24.日本重啟核能 岸田:俄戰改變全球能源形勢)
8/17.應對能源短缺 德國擬延後除役國內最後3座核電廠
8/15.“3年千亿市场空间”,光伏POE胶膜可能爆发在即
8/14.美国大规模“气候投资”淘金热潮"启动(《2022年降低通胀法案》,本周五众议院投票通过,參院前已通過,本周拜登签字就可成立法;将开启可再生能源的黄金10年,风光储、热泵、户用光伏都将受益,同时将掀起清洁能源投资的"淘金热潮"。本次气候法案为美国史上最大气候法案,规模高达3690亿美元;持续时间也更长,光伏项目可以获得的30%投资税收抵免延长10年;项目成本财政支持比例也更高,如绿氢补贴高达生产成本的50%,同时也将刺激电动汽车、储能、碳捕获和风能等其他清洁能源行业的爆发。
8/9.光伏逐渐“房地产化”
8/8.虽迟但到!美国参议院通过7400亿美元“降低通胀法案”
(其中3690亿美元的气候投资法案,重点覆盖清洁能源制造业,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池、电动汽车、氢气生产以及关键矿物在内的众多细分;回購稅1%)
8/8.美国参议院通过史上最大气候法案 全球吹响新能源“冲锋号”
8/6.争夺欧洲光伏市场!Sedg以色列逆变器龙头为按时交货,弃海运转空运;虽然供应链瓶颈和高昂的运费拉低公司利润率,该公司依然认为值得的。二季报收入达创纪录7.278亿美元,略低于市场预期7.307亿美元。在non-GAAP下,该公司二季度毛利率为26.7%,去年同期33.9%。公司的业绩指引显示,该公司预计三季度的毛利率将在26%至29%之间。
8/5.法国遭遇史上最严重干旱,德国电价再创纪录!挪威考虑限制电力出口
8/3.大全净利暴增340%,警惕硅料产能释放后价格下降丨见智,
8/3.多晶硅价格年内第25次上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公布太阳能级多晶硅最新价:单晶复投料主流成交价在30-31万元/吨,平均30.22万元/吨,周环比涨幅1.55%。
***** 8/1.美国史上最大气候投资法案本周通过?新能源美股“枕戈待旦”(光伏美股继周四成为全场焦点之后周五续写狂,周五Sunworks涨超18%,第一太阳能涨超12%周漲35%,瑞新新能源涨超9%,領新能源股同冲,特斯拉涨超5%。ICLN週漲14%,
8/1.中金:能源变局下的出口“跷跷板”:能源供给短缺拖累欧工业复苏,加大欧元区经济“滞胀”压力,经济陷入衰退概率也明显增;能源价升通过三渠道影响中国出口:1)高能源价使得欧增对于绿色能源需求,增中国光伏等产品对欧出口;2)部分欧洲制造业(化工、汽车等)产能受损可能给中国带来转移订单;3)如欧能源困局续导致未来欧洲需求明显下行,或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压力。
7/31.中国绿债的国际叙事
7/30.能源转型:共生、对立与时空错配
7/29.又一电力技术强势大涨:昨重磅会议指,要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化体系。29日相关概念股集体冲高,青达环保涨超16%、龙源技术一度冲高逾17%,新能源占比快速上涨,消纳问题凸显,电力系统由负荷、电网、电源三部分组成,为保持电网稳定性,需要实现源荷动态平衡.
7/29.2022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上半年新增并网容量3087.8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新增并网容量1122.5万千瓦。截至2022年6月底累计并网容量33620.4万千瓦。
****7/29.法案利好消息刺激,光伏美股成最亮眼主角全线大涨。Sunrun涨29.97%,Sunworks涨23.31%,SunPower涨18.18%,第一太阳能涨15.29%,瑞能新能源涨10.98%,阿特斯太阳能涨5.7%。内容主涉五大方面,其中颇受市场重视是法案第二部分,重点覆盖清洁能源制造业,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池、电动汽车及关键矿物在内的众多制造业细分。。
*****7/29.光伏美股大涨 美国最大规模气候投资法案接近落地(曼钦终于点头同意,参议院民主党公布一项预算和解法案,其中包括在未来10年投资3690亿美元的能源安全和气候支出法案。超600亿美元将投资于美国清洁能源制造业,涉光伏、风电、电池制造和关键矿物生产等领域。该法案旨在减少美国温室气体排放,助其成为有史来美联邦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出的做大努力,目标是到2030年减少40%的碳排放。其中涉及清洁能源、电动汽车税收减免、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国内制造等诸多领域)。
7/28.“刺头”曼钦做出重大让步 拜登的财政刺激有戏了?
7/28.敦和:光伏技术创新爆发期或将到来
7/20.上半年全国产量:多晶硅约36.5万吨,年增53.4%;硅片约152.8GW,年增45.5%;晶硅电池约135.5GW,年增46.6%;晶硅组件約123.6GW ,年增长54%;出口量达78.6GW,年增74.3%;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约259亿美元,年增113%
*****7/20.南韓太陽能產業遭中國(用國家補助)擊垮 熊津能源步入倒閉(繼液晶面板LCD產業後,南韓太陽能產業又將被中國擊垮)
***7/13.邬博华:碳中和带来两大投资主线,光伏风电、电动车,2030年前都看好
1.实现碳中和路径是“一加一减”:“加”是以风电、光伏为代表发电端和以电动车为代表的用电端来增无二氧化碳排放清洁环节;“减”即减化工、钢铁、火电等领域二氧化碳排放。
2.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涵盖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和储电完整闭环,加减在其中都有投资机会。
3.中国光伏產業全球最强,全球90%以上光伏产品来自中国,制造业都会享受光伏全球发展红利。
4.中国电动车发展领先国外五六年,现在产销量占全球過半,产业集群优势和市场份额优势被培养起来,渐入不需政策扶持自然行业投资阶段,其中一些优秀公司是最重要的投资方向。
5.现在比较确定看好光伏,电动车,风电设备等为主的低碳环节的投资机会,行业估值合理且被低估,明年及续到2025~30年,都值重点关注。
7/13.光伏发电迎爆发式增长!储能企业订单量翻8倍!分析师:预计能保翻倍增长(全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2371万千瓦,年增139%。至5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2789万千瓦年增24%。储能需求也续增,甚供不应求)
7/9.国际能源署报告称,目前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全部关键制造阶段的份额超过80%。而在多晶硅和晶圆等关键器件方面,按照目前在建产能计算,其生产份额未来几年将升至95%以上。
7/6.一公斤300元!多晶硅涨至“天价”,下游排产受创?几乎来到10年前的高位。这也是在开年16连涨紧接着2周持平后,多晶硅价格再次出现6连涨。
7/6.太陽能業喊苦!多晶矽極短缺,價再飆
7/4.通威半年盈利120亿超预期,光伏利润向上游集中趋势加速同比增长304.62%-321.48%
7/4.4年涨23倍,中国户外储能(充電寶)出海火了(2020 年中国便携式储能产品产量占全球比达 91.9%;能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人机、照明灯、冰箱、电饭煲等数码设备及小家电供电。通常都携带逆变器能支持交流电与直流电输出;除了提前充电,便携式储能还可以配套太阳能板使用)
7/2.光伏价格剧烈波动,未来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几乎每年夏,光伏上游多晶硅环节似都会出点事故,“提醒”价又要涨;上游硅料、硅片、电池大涨价背景下,下游组件厂生产行情有点绷不住;据太阳能发电网:多位组件企高管均表示,目前上游价涨太厉害,组件企业亏损很严重,减产或停产确实很无奈;现在有不少光伏电站项目都在等组件价格下降,不然算不过来账,项目不敢开工)
7/1.光伏组件厂大面积停产?头企称未出现
6/7.美暂停来自某些亚洲国家太阳能板进口关税,不包括中国.
6/2.硅料大扩张,又一原材料盈利要爆?
6/1.超越21年高点,硅料价格为何涨不停?见智
6/1.中国首台12MW海上风电机组下线,MySE12MW机组针对国内有台风区域(广东、福建等海上区域)及欧洲等海外市场定制设计,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抗台风半直驱海上机组。
4/25.離岸風機國產化創里程碑 Vestas委製台首支葉片完工
2/2.美延長太陽能板關稅4年 中國跳腳
1/7.涨最猛的“商品”,不是锡也不是原油,而是碳信用价格
(标准普尔全球普氏能源信息提供商(S&P Global Platts)的数据,仅2021年6月至今,“基于自然nature based”抵消(如植树造林)碳信用价涨两倍多,从每吨碳约4.65美元涨至约14.4美元)
1/7.硅料价跌幅收窄,谈一谈产业链情况及今年展望
1/4.太陽能躉購費率不如預期,業者哀號 e
低軌道衛星網通監視器5G:22~24
SpaceX,Starlink, Kuiper, OneWeb ,Telesat,5G通訊互補解決方案;網通股wifi6,化合物半導體射頻元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