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綜22~25
Tsla/Rivn-Amzn大股東/鋰鎳價飆再崩/4/23.上海東京車展台北汽機車零配件展
+++++++++++++++++
4/30.川普29日签署公告:允许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在美国组装汽车的汽车生产商进行一定程度补偿。这一补偿用于抵消美国组装汽车零部件部分关税,补偿金额最高可达汽车零售价格的3.75%,这一补偿上限在第二年将降至汽车零售价格的2.5%。
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已于4月3日正式生效,而对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措施计划5月3日生效。
4/24.白宫周三向媒体证实前,媒体称川普打算豁免部分汽车零部件关税,豁免包括对钢铝征收的关税,不包括对进口整车25%的关税,也不影响对汽车零部件定于5月3日开始执行25%关税。分析认为是特朗普在其最激进关税政策上再退缩。
4/24.一季度特斯拉在欧洲销量暴跌45%;欧汽车制造商协会发布数据:今年欧盟Q1新车注册量,年增率與市占率:整體年降1.9%,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市占比续扩大,传统燃油车市占大萎缩;汽油车:年降20.6%至77.9万辆,市占降至28.7%;柴油车:降27.1%,市占降至9.5%;纯电动汽車增23.9%达41.3万辆,市占15.2%,去年同期12%;特斯拉在欧新车销量年降45%
4/24.涨价、裁员、转产,“25%关税”正在重塑美国汽车业;美国汽车制造商正在采各种策略应对关税不确定性:福特计划下月上调新车价格,特斯拉据称暂停了进口CyberCab和Semi项目的零部件,并暂停了在美国生产的Model X和S车型在海外的销售,沃尔沃卡车工厂预计将裁员……
4/24.上海车展23日正式开幕,第一天:高盛聚焦多家汽车供应链公司,发现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正加速升级;研报主观察汽车供应链五细分领域:1、Robotaxi成本大降,商业化部署提速;2、国产自驾芯片算力提升;3、多价位车型NOA解决方案升级;4、座舱与智能驾驶域集成;5、汽车半导体与组件。
Robotaxi第七代车型:由小马智行展示,与第六代相比,第七代整体物料成本降70%,其中车载计算单元成本降80%,激光雷达成本降68%, 第七代车型将基于合作OEM多种车型打造,包括北汽极狐αT5、丰田BZ4X和广汽埃安V等车型。据小马智行管理层介绍,新域控制器功率更高且高效,可同时跟踪路500多名行人,在耐久性和可靠性方面表现出色,设计使用寿命可达60万公里或10年,升级冗余系统和软件功能,以提高硬件故障时安全性。高盛看好其加速商业化部署和续软硬件迭代带来的技术领先优势。
中国ADAS/自动驾驶市场:高盛预计芯片将以18%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30年达55亿美元;车载摄像头出货量将以22%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30年达3.43亿台。这一增长主要由高端自动驾驶功能的升级和产品差异化需求驱动。
国产自驾芯片算力提升:地平线机器人发布Journey 6P产品和SuperDrive解决方案,算力达560 TOPS,专注于城市NOA功能,适用于15万元以上价位汽车,将在奇瑞车型率先量产。该解决方案的关键特点包括:1)可靠性:遇到行人或车辆时具有高度灵活性调整速度,并在具挑战性道路条件下进行风险预测;2)能力:精确识别复杂道路或通过狭窄道路;3)亲密度:改善车辆与驾驶员之间的互动。
NOA解决方案规格升级:多家企业展示针对不同价位车型NOA(高级自动驾驶辅助)解决方案,包括深目科技、德赛西威、智行者、擎朗智驾和联想等企业。这些解决方案主基于地平线J6系列芯片平台开发,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性价比自动驾驶功能。
座舱与驾驶域集成:AI驱动用户体验升级,随着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域集成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科大讯飞、中科创达和芯原股份等公司展示了基于AI技术的座舱解决方案,提升用户多感官和情感互动体验。科大讯飞展示AI座舱解决方案由Spark大模型支持,提供AI交互、AI代理平台和iFlycode功能。德赛西威推出的智能解决方案3.0则专注于情感和多感官交互,以及健康监测以改善用户体验。
汽车半导体与组件:除上述领域,瑞声科技等企业展示汽车声学、光学、射频前端模块和车载芯片等解决方案,为整个汽车电子升级提供关键支持。
4/17.特斯拉在美电动车大本营加州地位滑落!市场份额不足50%;从一年前55.5%降至今年第一季度43.9%;今年初特斯拉注册量降15%,其他所有电动车品牌销量增35%;加州占全美零排放汽车购买量近三分之一,特斯拉已不再是该州新注册电动车大多数份额
4/15.川普表示,他正考慮對進口汽車與零組件關稅實施臨時豁免,以便讓車商有更多時間在美國建立生產設施。川普這番話可能讓關稅刀下的車廠鬆一口氣,但也為關稅政策蒙上更多不確定性。彭博:川普今說:「我正尋找能幫助汽車製造商解決這問題方法。他們正改用加拿大、墨西哥及其他地方生產的零組件,他們需要一點時間,因為這些零組件今後要在美國本土生產。」這番話可能會讓因為汽車與輕型卡車進口關稅而陷入困境的車廠鬆一口氣,但同時也為川普整體關稅政策增添更多不確定性。川普此言一出,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及斯特蘭蒂斯集團(Stellantis)的股價反彈飆高,扭轉早盤跌勢。彭博分析,汽車進口關稅可能會使美國消費者面臨車價上漲,並嚴重破壞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高度整合的汽車供應鏈。不過,川普認為,這些關稅對於重振美國製造業是必要的。川普已對進口整車課徵25%關稅,並計劃最晚在5月3日對汽車零組件實施關稅。白宮3月底曾指出,符合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免稅條件的車輛,仍需就零組件裡非美國生產的部分課關稅。彭博報導提到,過去幾週來,前述的底特律3大汽車製造商持續遊說川普政府,不要將某些低成本汽車零組件納入關稅範圍。知情人士透露,這3大車商已經表示願意為整車以及引擎和變速箱等大型零組件承擔關稅。
**4/12.上海进一步加力支持汽车置换更新,补贴范围扩大至外牌旧车:“上海商务”微信公号发布消息称,自2025年1月1日(含当日,下同)至2025年12月31日,个人消费者购买10万元以上(含)(以《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上载明的金额为准)的新能源小客车新车,且在规定期限内转让(不含变更)本人名下在外省市登记的小客车,给予一次性1.5万元定额补贴。
4/12.应对关税战:汽车业涨价、停工、产能转移.全球汽车制造商正将数以千计的汽车存放在美国港口,并暂时停止发货,以最大限度减少特朗普日益升级的贸易战带来的冲击。但无论是上涨的关税,还是企业为了应对风险所做的调整,由此带来的成本,恐怕终将都由消费者买单。
4/10.吉利汽车预计Q1財報:净利润将达到5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0%-270%,主要得益于集团本季度销量创历史新高、新能源业务强劲增长、产品结构优化以及规模效应凸显。
4/10.长安汽车Q4財報:营收同比增长13.2%,净利润增长158.9%,2024全年销量创近七年新高;2024财年营收稳健增长但利润下滑,全年销量创近七年新高,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52.8%。公司宣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95元(含税)。
长安汽车2024年:营收1597亿元,年增5.6%;净利润73亿元年降35.37% 拟10派2.95元
4/9.關稅衝擊大 南韓宣佈為汽車產業提供緊急支持
**4/7.“腰斩”目标价!华尔街最看好特斯拉最大铁粉分析师之一,Wedbush Securities:Daniel Ives,在马斯克政治立场和特朗普关税政策双重打击下,曾坚定看好特斯拉的分析师终于投降,周日大降目标价43%由550美元至315美元,马斯克的政治立场让特斯拉成为"政治符号",可能已流失全球10%潜在客户。他还担忧特斯拉遭遇针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制。过去四年一直给特斯拉"买入"评级,此前他对特斯拉目标价在72位分析师中排名第二高。戏剧性转变传递明确信号:即使特斯拉最坚定支持者也开始对该公司发展前景产生严重担忧,特斯拉股价关税冲击,上周四、五两交易日暴跌15%,股价已从12月17日创史高跌50%,呈典型"腰斩"走势。
4/3.跌超6.4%后收涨5.31%!特斯拉Q1交付量未达预期,马斯克或离职DOGE传闻后股价回升;特斯拉Q1交付量336681辆,同比跌13%至2022年以来最低。交付量下滑主要受Model Y改款和马斯克在全球范围内的争议性言论影响。随后,Politico传言马斯克将在几周后退出DOGE顾问角色,特斯拉盘中拉涨。临近美股收盘,马斯克本人称Politico新闻为假,白宫新闻发言人确认该新闻不属实,但表示马斯克将在完成使命时离开公职。特斯拉维持涨势,最终收涨5.31%。
4/1.特斯拉大跌7.7%后反弹!增长担忧加剧,华尔街预计Q1交付量将创2022年Q4最差表现;分析师一个比一个悲观:Visible Alpha预计特斯拉一季度交付约37.3万辆汽车,年降3.6%,特斯拉股东预计交付量甚至可能低至35万辆,德银预计交付量在34-35万辆之间。周三,特斯拉将公布最新交付数据。由于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欧美市场掀起DOGE引发的“反特斯拉”浪潮,特斯拉Q1交付量预计将创下2022年Q4以来最差表现。
3/28.赣锋锂业2024年財報:营收189亿元,年比减42.66%,净亏损20.74亿元,上年盈利49.47亿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
3/27.特朗普汽车关税的赢家:马斯克,由于在美国本土生产所有在美销售的汽车,马斯克的特斯拉将几乎完全躲开即将实施的进口汽车关税冲击。而包括现代、大众和通用汽车在内的全球主要竞争对手都将面临成本急剧上升的困境。
3/28.长城汽车2024年財報:(营收和利润双双实现大幅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營收2022亿年增16.7%,净利润126.9亿,年暴增80.76%,扣非净利润97.35亿元,年增101.4%;经营性现金流277.8亿元年增56.5%,毛利率19.5%,年升1.36百分点。股东回报: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
汽车销量123.5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增25.65%至32.2万辆,海外销量增长44.6%至45.4万辆,占总销量36.8%,海外累计销量超180万辆。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
3/27.特斯拉宣布將於4月正式進沙烏地阿拉伯市場。公司表示,將於 4/10日在利雅德舉行一場發表會,屆時將「展示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的最新發展」。特斯拉在官方網站上的公告中,向大眾發出誠摯邀請,參與於布扎里露台 (Bujairi Terrace) 舉行的發表活動。
3/27.港股汽车股思配售搶錢潮?继比亚迪、小米后,蔚来也跟上配售潮宣布配售!
比亚迪H股:本月初闪电配售:以每股335.2港元价配售近1.3亿股H股净筹资433.83亿港元,是全球汽车业有史来规模最大股权再融资项目,也是港股有史来规模第二大闪电配售。花旗银研报:比亚迪配售籌資将进一步推动其海外投資布局。近期,港股不仅新股活动变活跃,上市后筹资也显著回升。Wind:今年来港股主板上市公司已发布上市后筹资交易已达84宗,尤以配售为主,筹资规模最大是在电动汽车行业竞争愈发激烈背景下的比亚迪和小米;蔚来成長迅速仍累虧的蔚来也跟進。
小米3/25日:以先旧后新Top-up placement配售股份,拟每股52.80-54.60港元配售7.5亿股,募集最高53亿美元。
蔚来3/27日宣布:“闪电”配售:拟以每股29.46港元价配售(较其最新收盘港股32.550港元/股,折让约9.5%),发行不超过1.1879亿股A类普通股。受此消息影响,蔚来汽车美股盘前短线走低,现跌超7%。
蔚来:上周发布2024年Q4及全年財報:全年营收657.3亿元年增18%,毛利率年增4.4百分点至9.9%,其中汽车毛利率12.8%,年增2.8百分点。但营收增亏损未改善,去年全年净亏损扩大至224亿元,年扩大8.1%;Q4净亏损71亿元年扩大32.5%,季增40.6%,至2024年年底,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此外,2024年是蔚来公司扩张期,除主品牌及换电、服务体系扩张外,还接连推出乐道、萤火虫,多品牌战略下必将增加研发与渠道投入。蔚来股票配售为企业迅筹资,有一定合理性。
3/25.特斯拉中国官网“FSD”改为“智能辅助驾驶”。3/25.FSD中国版上线仅七天即暂停推送,特斯拉称正进行软件审批。这不仅关乎技术与合规,更折射出中国车市的现状——车企竞相以“加量不加价”的定价策略,推动自动驾驶普及。3月24日,特斯拉客户支持官微在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的微博评论区发表声明,回应“暂停FSD(Full Self-Driving 完全自动驾驶)推送”消息,解释称需完成 HW3.0 与 HW4.0 硬件对应的软件审批,一旦准备就绪,便会尽快推送给大家。
3/25.受经济低迷、关税威胁、竞争加剧影响,欧洲2月新车销量年滑3.1%,至963540辆,创五个月来最大降幅;销量下滑主要集中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汽油车销量暴跌24%,柴油车下滑更为惨烈跌达28%。而纯电车和混动车销量则大增26%。但由于马斯克的政治立场惹争议,特斯拉2月欧洲地区的总销量年同跌40%至不到17000辆,其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较去年缩水一半, 去年同期超过28000辆。市场份额也随之萎缩,2月,特斯拉在欧洲的整体市场份额和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分别为1.8%和10.3%,均低于去年的2.8%和21.6%。具体而言,除法国外,其他欧洲主要市场的电动车销量均呈现爆发式增长。德国新注册纯电动车增长31%,意大利增长38%,英国则飙升42%。西班牙是欧洲唯一汽车总销量上升主要市场,其电动车注册量更是飙升61%。
3/25.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預計2024年營收將達到1070億美元,其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增長40%。在全球清潔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年銷售額將超越馬斯克的特斯拉。比亞迪銷量年增29%,共交付427萬輛汽車,包括全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特斯拉2024年營收977億美元,交付179萬輛電動車。去年其年交付量首降,降1.1%。纯电汽车全年销量为176万辆,略低于特斯拉,包括混电在内的汽车销量达到427.2万辆,年增长41%。比亚迪Q4净利润年增73%创新高,拟10派39.74元;
Q4营收2748.5亿元年增52.7%季增36.7%;2024年全年营收7771亿元再创新高,年增29%,超过市场预期7660亿元;美元计比亚迪去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历史首超过特斯拉(2024年营收为977亿美元)。
盈利:Q4净利润150.2亿元年增73%季增29.4%,为史单季最高,净利率5.46%;全年净利年增34%至402.5亿元,超过预期395亿元;
销量:2024年,比亚迪全球销量达427万辆基本与福特汽车持平,年增41%,蝉联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冠军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其中,纯电汽车全年销量为176万辆,略低于特斯拉的179万辆。
资金:Q4经营性现金流771.8亿元,占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57.8%,远超前三季度;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334.5亿元,年降21.4%;拟不超过600亿元自有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3/25.“木头姐”坚定看多特斯拉,大胆喊出“五年翻十倍”!“木头姐”认为,新款Model Y进入市场、robotaxi商业服务即将启动以及二季度即将推出的“平价版”车型,将帮助特斯拉克服当前困境,预计特斯拉的robotaxi业务将占其未来价值的90%,未来五年股价涨到2600美元
3/22.散户不断抄底!特斯拉接盘力度十年最高、散户连续13个交易日净买入
摩根大通的零售交易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当周,个人投资者向美股注入了超过120亿美元的资金,这一买入力度远高于散户过去12个月的平均水平。由于散户通常是最后一批减仓的投资者,因此最近这波散户买入潮可能意味着股市尚未触底。散户入场的情况在特斯拉身上尤为明显,截至周四,散户连续13个交易日净买入特斯拉股票,累计投入资金达80亿美元,创下十年来新高,但同期特斯拉股价跌17%,市值蒸发超过1550亿美元。
3/21.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票吧,卢特尼克称特斯拉的股票现在“便宜的不可思议”,呼吁投资者积极买入,并称马斯克是他见过的“最值得押注的人”。分析认为,政府为特定公司背书的例子前所未有,卢特尼克此举有为个人牟利的嫌疑,反映出特朗普政府“疯狂的治国模式”。
3/21.日本《共同社》報導,知情人士表示,三菱汽車計劃委託鴻海集團生產其電動車,以降低生產成本。消息人士稱,三菱預計最快將於未來幾週內與鴻海共同宣布其計劃。
3/21.蔚来汽车Q4营收年增15.2%,单车毛利率上升,全年净亏损224亿元;Q4交付72689辆创历史新高,年增长45%,净亏损71.12亿元,同比扩大32.5%。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指引为4.1万辆到4.3万辆,年增长约36.4%至约43.1%。
在国内电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蔚来至少在销量上站稳了脚跟,四季度交付量创历史新高,收入逆势实现两位数增长,整车毛利率持续提升。尽管如此,蔚来汽车亏损扩大的现状仍未得到改善,全年净亏损扩大至220亿元以上。
3/21.Cybertruck 買氣暴跌,預估年銷 50 萬輛現在只剩 4 萬
3/21.特斯拉今發出Cybertruck召回令,對象:2023-11月至2025-2月生產的,基本是全部產量,總數為46,096輛。召回目的是車頂邊緣飾條有脫落風險,Cybertruck產線也先全面暫停,等修正後再重啟生產。
3/20.港交所:贝莱德在比亚迪股份持股比于3/17日从7.01%降至6.99%,均价370.9551港元。
3/20.吉利汽车(营收和盈利双大增,且超额完成20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总销量进一步上升)2024年营收2402亿元,年增34%;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年增213%;毛利率提升至15.9%,年增0.6个百分点;
2024财报:营收2402亿元年增34%;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年增长213%;毛利率提升至15.9%,年增加;0.6个百分点;销量突破: 全年总销量达217.7万辆,年增32%,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88.8万辆,年增92%,占总销量41%
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至104亿元,年增33%;积极布局全域人工智能化,自主研发AI大模型。
未来展望: 2025年销量目标271万辆,将持续推进新能源智能化转型,应对全球贸易挑战,优化产品结构
3/20.《金融時報》:特斯拉有巨大會計漏洞,對比資本支出和資產估值顯示,約有14億美元資金動向不明。特斯拉在2024年下半年支出 63 億美元購置土地與設備,但公司的「廠房、設備與不動產」帳面價值卻僅增加49億美元,存在 14 億美元的落差,是一個巨大的漏洞。多年來一直有人批評特斯拉會計不夠透明,但很少有像這次如此明確指控。一般來說,購置土地與設備的金額和PP&E的帳面價值雖然不會完全相等,但差距也不會太巨大。舉例來說,通用汽車在過去3 年的資本支出為 300 億美元,處分140 億美元,因此其PP&E帳面價值增加160億美元,從這一點來看,特斯拉的帳務就顯得有些異常。
3/19.S3 Partners :放空特斯拉的交易員在過去3個月獲利高達162億美元。因銷量下滑及對執行長馬斯克政治干預反彈,特斯拉股價目前已較去年12/17峰值腰斬,市值蒸發超過8000億美元,馬斯克個人淨資產也減約1000億美元。
S3 Partners:特斯拉空頭權益目前為166.7 億美元,超過7000萬股股票被放空。在過去30天內,約有850萬股價值 20億美元股票被放空。
儘管近3個月獲利可觀,但自2010年特斯拉上市來,空頭投資者總體而言仍虧損645億美元。
馬斯克一直都是放空者的直言批評者,在公司營運較佳期,他和特斯拉都曾公開嘲笑他們。
特斯拉股價在川普於去年11月當選美國總統前後曾大漲,然而,由於銷售額下滑以及對馬斯克政治干預反彈,特斯拉股票不再吃香。行業數據顯示,美國1月份特斯拉汽車註冊量減11%。 同月,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年減 45%。
3/18.小鹏汽车财报會:Q4营收年增23.4%,毛率大幅提升至14.4%,AI战略加速布局;小鹏G6和G9订单超预期提速保交付;训练数百亿参数规模物理世界云端基座模型.将在智能驾驶多方面与竞争对手拉开越大差距。飞行汽车2026年开始量产,可能2026年末或2027年末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预计今年国际市场的销售额翻倍。
3/18.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2024年业绩会:小米将投入总研发经费1/4,约70至80亿到AI中。“长期来看,AI、OS和芯片三项被列为小米核心技术。短期来看,小米要做好AI基建,开发语言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AI技术,搭建AI大模型落地的应用场景,比如超级小爱、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小米内部也会利用AI技术进行内部提效。”预期2025年汽车业务毛利率大于等于Q1的毛利率。目前小米汽车业务还处于大投入阶段,在核心技术研发、多车型开发、工厂建设、智驾技术投入等诸多方面均有布局,此外,还有一些暂不方便披露的投入。另外,目前小米内部对汽车业务没有非常明确的盈利时间表要求,但会努力改善该业务的盈利情况。卢伟冰还表示,目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各大厂商的市场份额非常接近,但未来三到五年会逐渐分化,头部品牌会越来越强,小米的目标是每年提升1个点的市占率。卢伟冰还提到,在“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协同下,汽车帮助小米品牌实现明显破圈,小米15 Ultra累计到3月17日销量同比增长80%。小米集团Q4财报显示,公司营收首次单季度突破千亿大关,汽车业务毛利率20.4%,今年冲刺35万台交付目标。雷军表示,这是小米史上最强年报。
3/18.加拿大抵制特斯拉(Tesla)抗議浪潮越演越烈!繼加拿大卑詩省取消對其充電樁的補助金後,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多倫多跟進抵制,宣佈取消對特斯拉補貼。綜合媒體報導,上週,多倫多市長鄒至蕙(Olivia Chow)提出動議,將參與該市車輛租賃行業的特斯拉電動汽車排除在許可證和執照補貼之外,上述動議最終以20比4的投票結果獲得市議會的通過。
3/13.报道称特斯拉“牵手”百度,解决FSD在华“水土不服”问题;报道称,特斯拉与百度的合作主要集中在FSD Version 13软件的优化上。百度已派遣地图团队工程师进驻特斯拉北京办公室,致力于将百度的导航地图信息(如车道标记和交通信号灯数据)更精准地整合到FSD系统中。
3/13.又两家机构加入看衰特斯拉销量與踹目標價踹踹隊;周一,摩根大通Joseph Spak下调特斯拉:全年交付量预期至170万辆或创近三年最差季度,目标价至120美元較當前股價250再跌50%,为华尔街最低;周三,Evercore ISI McNally下调特斯拉目标价从270美元至235美元,质疑今年即将推“实惠车型”可能只是Model Y降配版而非全新,最新版本FSD自动驾驶技术表现不及预期,将特斯拉全年汽车交付量预期从188万辆下调至175万辆,目标股价从270美元下调至235美元,理由是品牌与销量正遭全球性“破坏”,对公司未来增长信心受挫;兩者并非唯二特斯拉踹踹隊机构。近多家分析机构加入特斯拉踹踹隊,如瑞银分析师,助推特斯拉股价创2020年9月来最大单日跌幅,Baird分析师Ben Kallo也加入踹踹隊。
(2024-12/12.上周,美银将特斯拉目标价上调14%至400美元;长期看空特斯拉的分析师Craig Irwin将评级上调至买入、目标价上调347%
从85美元升至380美元;本周,摩根士丹利将目标价上调29%至400美元,维持超配的评级,Cantor Fitzgerald更是将目标价大幅上调43%至365美元,维持中性评级;高盛上调38%250美元上调至345美元維中性評級;
大选后首日11月6日,马斯克“死忠粉”、投行Wedbush的分析师Dan Ives就直言不讳表达他对马斯克和特斯拉看好,称“特朗普获胜的最大受益人将是特斯拉/马斯克”。同时,Wedbush的分析师将特斯拉的目标价从300美元上调至400美元,并表示,这是因为,“相信特朗普入主白宫将改变特斯拉和马斯克未来几年的自动驾驶和AI故事。”。特斯拉股价周三收涨近6%,四分之三个人财富来自特斯拉股票和期权的马斯克刷新全球首富个人资产最高纪录。12/11,特斯拉股价美股午盘加速上行,尾盘一度涨至424.88美元,日内涨约6%,创盘中历史新高,最终收涨逾5.9%,报424.77美元,连涨六交易日,刷新2021年11月4日所创的收盘最高纪录。特斯拉股价三年来首度创历史新高;
递交监管方的文件显示,马斯克持有逾4.11亿股特斯拉股票和约3.04亿股基于业绩的股票期权。特斯拉股票和期权约占他个人财富的四分之三。他还持有 SpaceX、社交媒体平台 X 和AI初创公司 xAI 的大量股份。彭博社称,仅最近SpaceX内部人士出售股票就让马斯克的资产净值一举增加约500亿美元,增至4392亿美元。本周三,SpaceX 及其投资者同意从员工等公司内部人士手中购买价值12.5 亿美元的公司股票,SpaceX的估值由此达到约 3500 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私营初创公司。)
3/11.特斯拉3/10.遭大屠殺,股價暴跌超 15%,這是自 2020 年 9 月以來最深跌幅。
3/10.中国2月乘用车销量138.6万辆,年增26%恢复正增月降22.8%,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年增79.7%月降7.8%
前2月车销量:乘用車零售317.9万辆,年增1.2%,2月零售处于历年2月零售史高位;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43万辆,年增35.5%。
国内零售渗透率49.5%,年升15个百分点。从月度国内零售份额看,新势力份额19.9%,小米汽车等品牌拉动新势力份额年增2.6个百分点。
**3/12.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亞當喬納斯(Adam Jonas)稱,由於特斯拉銷售數據疲軟、品牌信心下降和市場收入下降,壓力不斷加大,導致股價下滑。不過,他重申對該股的「增持」評級和首選股地位,目標價為430美元,即未來一年股價或較周二收市價有反彈約86%的潛力。 他稱,品牌貶值和銷售下滑已取代特斯拉在人形機械人人工智能領域領先地位優勢,但其自動駕駛的士發布會預計將於6月至8月舉行,屆時將展示其首款商業產品,而人工智能和人形機械人將在今年底前問世,特斯拉股價回調是購買人工智能複合型股票的機會。 喬納斯表示,未來12個月內,該股股價最悲觀或見200美元,最樂觀看法則可高見800美元,投資者未來仍關注公司特定的催化劑
***3/11.馬斯克回应應?銷量大跌引華爾街重估?特斯拉股價昨暴跌超15%,領科技股領美股3/10黑色星期一大屠殺,创2020年9月來最深跌幅,较其去年12月創史新高峰值腰斩斬有余,市值蒸发约8000亿美元,上週股價是連第七週下滑,這是自2010年在那斯達克上市來最長連跌週期。特斯拉1月欧洲销量腰斬后,2月中国销量年跌49%、市占降至第11位。此外,全美多地区已发生针对特斯拉的破壞事件。多家投銀下调其销量预期,并警告马斯克或成风险。周一美股盘后,马斯克表示,他正以“极大的困难”运营自己企业,他预计将在特朗普政府中再任职一年。
***3/10.中欧皆败退,瑞银大幅下调特斯拉交付预期和目标股价:瑞银大降特斯拉2025年一季度交付至36.7万辆年降5%,季降26%,面对需求放缓、利润承压、竞争加剧,及估值过高等多重挑战,下调特斯拉目标股价至225美元,较目前价262美元近30%下跌空间。瑞银、摩根大通、高盛等纷调降其目标价。欧洲和中国市场成特斯拉交付量下滑“重灾区”,且全球整体需求疲软态势已难逆转。自马斯克担任特朗普政府高级顾问来,华尔街似对特斯拉美好故事不再买账。
3/8.马斯克“入阁”后,特斯拉股价已连跌七周,
,周五收盘价为262.67美元,自12/17日股价近$480峰值来,市值蒸发8000亿美元。这是特斯拉作为上市公司15年来最长一次连续周线下跌;认为马斯克的政治立场给特斯拉股价带来压力,影响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和投资者的信心,
美国银行、Baird和高盛等华尔街投行纷下调特斯拉目标价,美国银行将目标价从490美元下调至380美元,理由是特斯拉新车销量下降,以及马斯克尚未公布低成本车型的最新进展。
高盛也将其目标价从345美元下调至320美元,并指出特斯拉今年前两个月在欧洲、中国及部分美国市场的电动车销量下降。Wedbush仍将特斯拉列入“最佳投资选项”(Best Ideas)名单,并设定12个月目标价550美元。该机构表示:
“对马斯克和特斯拉来说,特朗普入主白宫可能是他们经历过的最好的事情。”“这将创造一个去监管化的环境,使联邦政府支持自动驾驶发展,而这正是特斯拉的黄金战略愿景。”目前,特斯拉多头仍然押注该公司将很快推出低成本电动车、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全自动驾驶的网约车服务,未来可能在工厂中使用的人形机器人。分析师预计,马斯克将在2025年下半年重新把更多精力投入特斯拉及其他公司。
3/6.全球評級機構標普全球6日表示,已將 Stellantis 評級從「BBB+」調降至「BBB」,理由是獲利率前景疲軟。標普全球表示,預計去年年底北美和歐洲實施的降價措施,加上消費者對購買力的擔憂,將限制該汽車製造商在這些市場的銷售成長和利潤率擴大。
3/5.特斯拉2月在德国销量暴跌76%,至1429辆。此番表现与该国电动汽车整体销售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2月增长了31%。今年前两个月,特斯拉在德国的销量下降了71%,在法国下降了44%,
3/4.近四年来港股最大规模融资,比亚迪配股筹资435亿港元(约合56亿美元),比亚迪此次配售每股定价为335.20港元,较3月3日的收盘价折价7.8%,处于价格区间的低端。比亚迪计划将新筹集的资金用于多个关键领域,包括扩大海外业务、投资研发、补充营运资金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2/27.車主怒砸、噴漆、縱火!馬斯克政治豪賭反噬特斯拉,美國車主崩潰:品牌毀了;反馬斯克示威蜂起 特斯拉面臨抵制、股價連五黑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熱衷政治、帶領政府效率部(DOGE)大幅裁減聯邦僱員,引發民怨,全美各地示威活動蜂起、高呼抵制特斯拉;特斯拉股價已連五個交易日走跌,從高點修正四成。
Business Insider報導,美國民眾對馬斯克的不滿情緒已從社群媒體蔓延至街頭,多個城市出現抵制特斯拉的示威活動,抗議者也呼籲車主賣掉特斯拉汽車、股東拋售特斯拉股票,以「阻止馬斯克」。儘管尚難判斷目前的抗議行動是否影響特斯拉的獲利,Wedbush分析師Dan Ives指出,馬斯克熱衷於DOGE,對特斯拉股價帶來明顯的下行影響。
226.美國通用汽車宣布,將啟動一項新 60 億美元股票回購計畫,並將每股單季股息提高至 0.15 美元,這是該公司應對產業銷售與利潤放緩的一項策略。這項舉措旨在向投資人回報,儘管汽車產業面臨來自美國政府政策不確定性以及銷售成長停滯的挑戰。
2/22.马斯克投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马斯克参投的飞行汽车公司Alef AeronauticsCEO在美国一条偏僻的公共道路上,亲自测试了飞行汽车Model A的原型车,完成垂直起降、越过障碍物等动作。这辆没有外露的螺旋桨的汽车缓缓起飞并从一辆SUV汽车头顶掠过。
据媒体报道,马斯克参投的飞行汽车公司Alef Aeronautics创造了历史,其电动飞行汽车在公共场合成功起飞。
2/22.特朗普重申从4月2日起对汽车征收25%的关税
2/21.-上汽与华为签署深度合作协议
2/20.聊近200家机构后,摩根大通:市场愈发相信比亚迪是下一个丰田,港股目标价格提升至600港元,但有一个终极问题;随着泰国、印尼等海外生产基地投产,2026年将成为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转折点,公司全球交付量有望突破650万辆。到2030年这一数据更是将突破1000万。在智驾方面,比亚迪将是推动L2+功能在中国普及和渗透的主要整车厂商,未来或为其智驾产品开发垂直整合解决方案。
2/19.Nikola美股盘前跌逾57%,公司在特拉华州法院申请破产,美国新能源卡车制造商Nikola美股盘前恢复交易,现跌逾57%,根据一份文件,Nikola在特拉华州法院申请破产。根据法庭文件,其上市资产在5亿至10亿美元之间,负债在10亿至100亿美元之间。文件凸显了这家电动和氢动力半挂卡车制造商面临的现金减少、销售放缓和股价暴跌等困境。
2/18.特斯拉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焕新Model Y在上海超级工厂正式量产
2/15.馬斯克「從政」未滿月 「拳打」美國聯邦政府,「腳踢」OpenAI,特斯拉跌幅逾16%,未來市值恐面臨1兆美元保衛戰。2025年1月21日特斯拉收盤價為424.07美元,至14日收盤價為347.5美元,不到1個月特斯拉股價跌16.1%,市值縮水剩下1.12兆美元。Motor Intelligence:2025年1月特斯拉在美註冊量4.8萬輛,年降10.8%;在傳統電動汽車重鎮加州,特斯拉註冊量也年降12%,但其他同行電動車品牌銷售量則增長。在歐洲,特斯拉也面臨銷量挑戰,在法、德兩國,特斯拉1月銷量均大降,分別跌63%,59%。FactSet數據:2024年特斯拉汽車業務總收入年降約8%,為該公司史上首現年度降,與2022年時情況截然不同,當時該公司銷售仍以高兩位數速度增長。
投行Stifel:特斯拉「淨好感度」已近歷史最低點,這可能會成銷售阻力。至1月27日1週內,淨好感度從2024年1月9%降至3%,但在2018年1月卻曾高達33%。分析師指出,馬斯克競購OpenAI會「分散應對特斯拉挑戰的精力」。而馬斯克政治活動,可能導致部分關鍵員工和潛在招聘對象對特斯拉持謹慎態度,這將使得特斯拉在與其他科技公司競爭中處下風。此外,特斯拉在自動駕駛領域面臨來自Waymo和比亞迪巨大壓力。據報導,目前谷歌旗下Waymo已在美國奧斯汀及鳳凰城、舊金山等地區的部分地區營運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
2/12.比亞迪掀自駕車價格戰 特斯拉股價摔6%、連5跌
比亞迪重磅發布全新智駕系統「天神之眼」(God`s Eye),自駕技術將安裝於多數車種(當中包括部分較便宜車款)、無須加價,掀起自駕車價格戰,衝擊特斯拉等競爭對手的股價下殺。分析人士擔憂,隨著電動車與自駕車競爭加劇,特斯拉營運展望將面臨愈來愈多風險。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10日表示,今年將成為全民智慧駕駛元年,建議今年購車首先要看有沒有智駕,因未來2至3年高階智駕將成為如同安全帶、安全氣囊一樣,必不可少的配置。MarketWatch、Barron`s等外電報導,瑞銀(UBS)分析師Patrick Hummel指出,比亞迪的聲明可能改變遊戲規則,尤其是在平價市場。在不調漲價格的情況下提供符合Level 2+ (L2 +)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將增加比亞迪相較於傳統車商的競爭力,進而對其產品價格造成壓力。Hummel認為,除了特斯拉之外,福斯汽車(Volkswagen)恐是比亞迪此舉的最大受害者。
特斯拉11日應聲重挫6.34%、收328.50美元,創2024年11月15日來收盤新低,已連第5個交易日走跌。除特斯拉外,比亞迪對手小鵬汽車(XPeng Inc.)、蔚來汽車(NIO Inc.) ADR也分別挫6.79%、6.70%。
Oppenheimer分析師Colin Rusch決定將2025年特斯拉交車量預估值下修20,000台、2026年進一步下修28,000台。另外,特斯拉2025年營收預估值也從1,011億美元下修至998億美元,經調整的本業每股盈餘預估值由1.63美元下修至1.58元Rusch並認為,馬斯克的政治活動雖在某些圈子擁有支持者,但在川普政府測試其權力極限之際,他的公眾形象可能受損,進而讓部分消費者和員工決定遠離。
比亞迪為中國領導電動車品牌,去(2024)年在中國的轎車銷售量年增37%至370萬台,全球銷售量也年增41%至420萬台。
相較之下,特斯拉去年的中國銷售量僅年增9%至66萬台。特斯拉仍在等待中國核准其自有的AI自駕系統
2/11.比亚迪2/10晚,召开蛇年首个发布会,宣布推出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推动高端自动驾驶迈向普及化。
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摩根士丹利表示,生成式AI正在加剧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之间的技术鸿沟,将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结构和商业模式变革的关键催化剂。报告表示,在刚刚过去的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以底特律“三巨头”(通用汽车、福特与Stellantis)为首的传统车企对AI和自动驾驶车辆方面的讨论较少,表明他们在这一领域的进展相对缓慢。
2/11.馬主教出價買OpenAI,讓投資人憶起惡夢:為買推特籌錢大賣特斯拉股票,股價惨惨崩跌又要來嗎?特斯拉股價聞訊先崩
2/11.馬斯克開價974億鎂收購OpenAI!Sam Altman秒拒反嗆:那我用97.4億鎂買X
2/11.比亚迪在智能驾驶芯片、算法、感知融合等核心技术方面持续突破,其“天神之眼”不仅在感知层面更具多样性(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融合方案),BAS 3.0系统还做到了感知主干网进化、规控主干网优化、数据驱动持续迭代,此外,比亚迪拥有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
比亚迪此次推出的“天神之眼”系统,涵盖了三大技术方案:
◎ 天神之眼 A - 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lot 600),主要用于高端仰望品牌。
◎ 天神之眼 B - 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适用于腾势及比亚迪部分车型。比亚迪 20 万级别全系标配的应该是天神之眼 B,也就是激光雷达(1/2颗)+OrinX 的版本。
◎ 天神之眼 C - 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广泛搭载于比亚迪品牌车型,20万级别往下都是天神之眼 C,也就是 5R12V 的版本。5R (毫米波雷达),12V(摄像头) 包括 3 颗 800 万前视摄像头,4 颗 300 万环视摄像头,4 颗 300 万侧视摄像头,1 颗 300 万后视摄像头
2/11.比亚迪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2/10.正式发布,其中天神之眼 C首批上市21款车型,覆盖7万级到20万级,让全民智驾成为可能,开创全民智驾时代。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推出市價69800元人民幣(約台幣31萬元)車種,讓用車人享有先進的智慧駕駛輔助系統,分析師指出,這將進一步加劇全球最大汽車市場持續慘烈的價格戰。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週一在深圳總部舉行的活動中表示:2025年將是全民智慧駕駛元年。他預測,未來三年內,高級智慧駕駛將像安全帶和安全氣囊一樣成為汽車的必備功能。
2/9.5000亿元巨头筹划重组:长安、东风同日公告控股股东正与其他国资央企筹划重组
2/9.卡车界特斯拉即将熄火。继Canoo破产后,美国又一家造车新选手即将走向破败。曾被誉为卡车界“特斯拉”的Nikola(尼古拉)。2020年6月时Nikola以120亿美元的估值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在没交付一辆车的情况下,筹集到了7亿美元资金,成为全球首个IPO的氢燃料整车制造企业。创始人Trevor Milton,彼时宣布开始接受旗下氢能源皮卡车型Badger的预订,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下,Nikola股价一度飙升104%,市值达到263亿美元,赶超福特和通用这样的行业老牌巨头。但辉煌只是暂时的,随后Nikola就遭遇一系列变故和质疑,如今Nikola的股价已经跌去99%,其现金储备“仅够维持到今年4月”。
2/6.美國總統川普下令對中國加徵10%關稅,汽車業陷入關稅風暴中,高盛警告,除福特和通用2大車廠外,對每年進口高達200億美元的汽車零件衝擊更大,隨著汽車零件成本的增加可能會對已經上漲汽車價格產生影響。至於對汽車影響最大的將是福特汽車旗下豪華休旅車林肯Nautilus和通用汽車旗下別克Envision。去年,中國製汽車在美國的銷售量為8萬8515輛,其中跨界車佔8萬3884輛,佔95%。
2/4.福特Q4財報:汽車營收449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估430億美元,經調整每股盈餘39美分,優於分析師預估33美分。略優於市場預期,但財測疲軟,電動車事業預計續深陷虧損,且面臨關稅戰的不確定性,財報發佈後盤後重挫逾4%。傳統燃油車部門「Ford Blue」去年全年獲利年減近22億美元至52.8億美元,商用車部門「Ford Pro」獲利逾90億美元,電動車部門「Model e」全年虧損則高達50.8億美元。前瞻指引:預估今年經調整EBIT(息稅前利潤)介於70~85億美元間,遜於去年102億美元,也不如分析師預期的83億美元;福特也預估,電動車部門「Model e」今年將虧損50~55億美元。福特美國市場經銷商的庫存天數從81天增至103天,是一大利空,反映公司面臨定價壓力和銷量不佳的挑戰。福特執行長Jim Farley:關稅戰將對汽車業負面影響,恐導致利潤縮水數十億美元,雖美總統川普暫緩對加、墨課徵25%關稅。
2/6.日媒爆:日產已向本田表明希望終止談判
2/6.MarketWatch特斯拉在歐洲銷售正面臨嚴峻挑戰,尤其在德國和法國。德國汽車工業協會 報告:特斯拉1月份新車註冊量大降60%。這是在德國銷量超過1000輛汽車製造商中,降幅最大的一次。法國情況也不容樂觀,法汽車製造商協會報告稱,特斯拉在法銷量1月份也大降63%。儘管在英國,特斯拉的銷量僅降8%,但與整體電動汽車市場年增42%相比,特斯拉表現明顯遜色。FactSet:德國是特斯拉第三大市場,占總收入2.2%。法國是特斯拉第七大市場,占總收入的 1.5%。相較下,美國49%占比位居第一,中國則以21%位居第二。
2/4.特斯拉股价周一大跌5%。马斯克干政惹的祸?特斯拉加州销量持续下滑 媒体报道,特斯拉在2024年全部四个季度中,在加州的汽车注册量均现降,其中该公司第二重要车型Model 3的销量全年暴跌36%。分析认为,特斯拉在加州的市场表现不佳,可能是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积极介入美国大选中所造成的。同时,特斯拉在法国的车辆注册量也暴跌63%(介入欧洲政治)。马斯克2024年美总统大选,至少花费2.88亿美元支持特朗普及其他共和党候选人。加州在2024年大选中,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选民数量,仍比特朗普支持者多20.2%。尽管如此,特斯拉仍然保持加州零排放汽车市场最大份额,不过其市场占比从2023年60.1%降至52.5%。特斯拉在美国市场的多款车型在2024年销量均出现下降,唯一的例外是Cybertruck,该车型在2023年底开始销售。在电动车市场中,本田和现代成为最大赢家,市场份额分别增加了1.8%和1.5%。
2/2.比亚迪股份: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00538辆,年增49.2%,产量327864辆年增59.5%。公司2025年1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15.511GWh。
1/31.特斯拉 “比特币化”!掌控超级叙事!!!巴克莱资深分析师Dan Levy1月30日最新研报:虽特斯拉四季报表现不佳业绩未达预期,但仍维120倍估值,因其在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宏伟蓝图,及强大叙事能力,使得市场对其短期业绩的不佳表现與波动显得相对宽容。长期以来,特斯拉高得离谱的估值一直为资本市场所诟病。但随着股价涨到令空头“绝望”,市场也逐渐放弃了从基本面为其定价。Levy指出,这种现象不禁让人联想到比特币,特斯拉似乎正逐渐走向 “比特币化”,其股价与基本面的关联逐渐减弱,而更多地受到市场情绪和叙事的影响。
1/30,特斯拉电话会:今年将是历史最重要一年,FSD重大突破,机器人业务未来可能超过汽车,特斯拉已将每辆车的成本降低到35000美元以下,计划在2025年6月在奥斯汀推出无人监管的完全自主驾驶服务。特斯拉预计,一旦实现完全自主驾驶,汽车的利用率将从目前的每周10小时提高到50小时甚至更多,从而带来巨大的资产价值增长。
2024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实现了创纪录的车辆交付量,年化交付量接近200万辆。Model Y成为2024年全球最畅销的车型(不仅仅是电动汽车,而是所有类型的汽车)。
特斯拉已经成功将每辆车的成本降低到35000美元以下。
特斯拉认为其在自主驾驶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即将推出无需人工干预的完全自主驾驶服务,这是公司未来价值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6月在奥斯汀推出无人监管的完全自主驾驶服务。特斯拉预计,一旦实现完全自主驾驶,汽车的利用率将从目前的每周10小时提高到50小时甚至更多,从而带来巨大的资产价值增长。
特斯拉认为Optimus人形机器人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甚至可能创造超过10万亿美元的收入,超过汽车业务,成为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
特斯拉的储能业务,包括Megapack和Powerwall,正快速增长,并将成为未来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斯拉的能源存储业务在第四季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预计2025年将至少增长50%。
***1/27.不只是“汽车+机器人”,大摩:我们把特斯拉看做一只“AI ETF”;摩根士丹利将特斯拉视为一种AI ETF,认为其DREAMS框架(数据、推理、AI、移动性、服务)处于领先地位,无论是430美元的目标价,还是更乐观的800美元的牛市情景,都尚未体现特斯拉在AI方面的潜在价值。
1/27.乘联分会崔东树:2024年汽车行业收入破10万亿,106470亿元,年增4%;成本93301亿元,增5%;利润4623亿元,同比降8%;汽车行业利润率4.3%,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其中12月的汽车行业收入11909亿元,年增13%;成本10352亿元,增15%;利润491亿元,年降13.5%;汽车行业利润率4.1%。2024年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利润增长48.5%。汽车行业需要有效的降本增效,加大成本控制水平。
1/23.马斯克成“减分项”,研究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报告:去年特斯拉品牌价值在2024年缩水150亿美元滑26%至430亿美元,为连第二年跌,2024年初583亿美元和2023年初662亿美元;马斯克“惹祸”主因?造成这一结果因素包括产品线老化,及CEO马斯克极具争议言行,成品牌“减分项”。汽车业,丰田以647亿美元品牌价值续列首位,梅赛德斯紧随其后,品牌价值为530亿美元。Brand Finance通过对约175000名全球调查者的分析显示,消费者对特斯拉看法与华尔街评估存明显差异。虽特斯拉股价在2024年大涨63%,但在品牌认知方面却出现下滑。在“考虑购买”、“声誉”和“推荐度”等关键指标上,特斯拉在其主要市场(美国、欧洲和亚洲)得分均有所下降。特别在欧洲,特斯拉"考虑购买"得分从2024年21%降至2025年16%,而竞争对手梅赛德斯和比亚迪在美国以外市场的“考虑”与“推荐得分”均超过特斯拉,但特斯拉在美仍保持90%高忠诚度,但其推荐度从8.2分(满分10分)降至4.3分。
Brand Finance的首席执行官David Haigh指出,马斯克言行:政治言论和公众形象成为品牌“减分项”对特斯拉品牌产生负面影响。“有人认为他很了不起,但也有很多人不这么想,”Haigh说,“如果你想买电动车,他个人形象很可能会影响你是否选择购买他公司的车,尽管这只是众多因素之一。”他表示,特斯拉品牌价值下降反映出其吸引力正在减弱:“这个人掌控着公司,他的行为会影响公司的声誉。”事实上,特斯拉已出现些令人担忧迹象:特斯拉2024年交付量年稍滑1%,降至179万辆。与此同时,特斯拉在美国电动车市场市场份额也从55%降至49%。Haigh表示:“除非特斯拉能推出一系列真正让消费者兴奋新产品,并缓解其领导者造成的一些对抗情绪,否则它将被视为已过巅峰,并开始走下坡路。”
马斯克旗下其他品牌表现各异:Brand Finance还对其他由马斯克领导的品牌进行评估,包括X社交媒体平台、航空航天防御公司SpaceX,及其Starlink卫星互联网业务。调查显示,X整体品牌价值从673万美元降26%至498万美元。X平台的知名度从2022年94%降至如今78%。在马斯克接管并更名后,Twitter品牌价值在短时间内降75%。相比下,SpaceX品牌价值增11%达38亿美元。在美国,约45%受访者对SpaceX有所了解,优于许多其他航空航天和防御公司。Starlink品牌价值24亿美元,预计随新增用户增加和订阅收入提升,该数值还将续增。
1/17.日产全球裁员9000人也包括日本国内员工。此外还获悉目前63人的董事体制也将在4月缩小。考虑到力争6月与本田签署经营合并协议,日产将彻底实现组织“瘦身”,此举也意在消除本田对日产重振经营的疑虑。(
1/14.大众汽车公司声明,2024年该公司全球交付量为903万辆年降2.3%。主要原因包括电动汽车需求疲软。在中国市场的总交付量减少了9.5%,降至293万辆。公司首席执行官Oliver Blume表示,大众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在这一市场每年销售400万辆汽车。梅赛德斯的销量下降了3%,原因是对昂贵车型的需求疲软及欧洲电动汽车销量下降。由于零部件问题,宝马的交付量下滑了4%,而保时捷的销量下降了3%,其中中国的销量下降了28%。第四季度,大众全球交付量年降0.8%至250万辆。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年降0.5%至23.82万辆。在华销量年降8%,至87.15万辆。
1/11.價格戰殺到見骨 中國廣汽集團業績預告,2024年歸屬母公司淨利為8億至12億人民幣,年度暴跌72.91%至81.94%。廣汽集團表示,受價格戰、競爭格局劇變等因素影響,汽車銷售下滑。廣汽集團曾於1月初披露,2024年汽車銷售量為200.3萬輛,年減20.04%。
25-1/3.特斯拉年销量10多年来首现下滑,四季度交付创新高仍低于预期,早盘一度跌超7%;特斯拉:第四季度汽车交付量达49.6万辆,创单季新高,但仍低于市场预期。同时,2024年全年汽车交付量为179万辆,不仅未达分析师预期,还出现了十年来的首次年度销量下滑。截至2024年10月,特斯拉全球车主已经超过700万
+++++++++++++++++++++++
1/11.特斯拉股價半個月跌15% 馬斯克發展重心將轉向機器人 預計明年產量暴增10倍;
美國科技新聞網站《Reporteros del Sur》等外媒報導,美國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的執行長馬斯克周四發下豪語,Optimus人形機器人明年產量將比今年暴增10倍,2027年計劃生產50萬-100萬台Optimus機器人,他預言「人形機器人將成為史上數量最多的產品」。
特斯拉電動汽車身處競爭激烈的環境,特別是遭遇中國比亞迪等對手的圍剿,導致特斯拉的核心汽車業務繼續面臨需求疲軟的問題,馬斯克的未來越來越依賴這家電動車巨頭的全自動駕駛(FSD) 功能和Optimus機器人,他試圖將特斯拉的核心業務從電動汽車轉變至機器人。
即便馬斯克和川普關係親密,可以稱兄道弟,但這也難掩2024年特斯拉電動汽車銷量下跌1.1%至179萬輛的事實,為13年來首見下滑,主要是因美國和其他地區的電動車整體需求放緩,比起2010年1,306萬輛的銷量,等於14年狂減86.3%。於是,世界首富馬斯克的焦點轉向機器人,他周四在自家社交媒體X線上訪問時表示,特斯拉的目標是今年製造數千台Optimus機器人,明年再製造更多,2026年機器人產量將大增10倍,目標在5萬到10萬台之間,然後2027年機器人產量將再大增10倍,目標在50萬至100萬台之間。
12/27.“比亚迪汽车”官微发文称,即日起至2025年1月26日,对秦PLUS EV荣耀版限时优惠1万元,对第二代宋Pro DM-i也进行限时优惠活动,优惠后两款车型起售价均为9.98万元。
12/24.據彭博、美聯社報導,日本兩大車商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週一朝向合併邁出歷史性一步,兩家公司希望創建銷售量居世界第三大的汽車製造商,以在中國的強大競爭下生存下去。兩家車商週一在東京舉行記者會,簽署展開合併談判的基本協議;本田表示,將買回多達1.1兆日圓(約2292億台幣)自家股票,在新公司董事會占多數席次;三菱可望加入新集團 最遲下月底做出決定;兩家車商將成立控股公司管理合併後的新實體,並預計在2026年8月掛牌上市,本田將在新公司董事會中占多數席次。日產持股24.5%三菱汽車,也與兩家車商簽署理解備忘錄,可能成這集團一部分,將在明年一月底做出最後決定。
12/23.特朗普在 2024 年总统大选中获胜后,特斯拉股价一路走高, 截至 2024 年 12 月 18 日,该公司的估值高达1.5 万亿美元。
图表来自 Visual Capitalist ,按市值排列了截至 2024 年 12 月 13 日全球最有价值的汽车制造商 。
特斯拉占据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的近一半,其估值超过了排在其后的29家汽车制造商的总和。
榜单上的其他四大汽车制造商分别是丰田(2310 亿美元)、比亚迪(1070 亿美元)、小米(980 亿美元)和法拉利(810 亿美元)。
然而,特斯拉巨大的市值并未反映在其产量数字上。2023 年,特斯拉售出 180 万辆汽车,而丰田同期售出 1120 万辆汽车。
12/21.比亚迪将在韩国销售乘用车,韩国紧张了?韩国政府近日表示,借鉴欧盟经验,可研究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的方案。
韩国政府近日表示,借鉴欧盟经验,可研究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的方案。
12/20.大众德国工厂保住,但报道称将裁员超1万人;美东时间周五,大众汽车与工会达成协议,减少汽车产能,保留德国工厂。另外,德国《经理人》杂志消息称,大众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裁超1万名员工。周五大ADR涨超6%后涨幅砍半
12/20.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前廠長宋鋼,
真離職了!新東家遠景科技集團;在特斯拉中國區體系內,上海「超級工廠」廠長,公認是特斯拉高級副總裁朱曉彤之外最關鍵的職位。宋鋼在2018年加入特斯拉,是上海「超級工廠」首位員工。此前他曾在福特和上汽通用任職。上海「超級工廠」是特斯拉首座海外工廠,於 2019 年1月開工建設,不到一年即完成首批量產車輛 Model 3 交付。今年10 月,上海「超級工廠」第 300 萬輛整車下線。
12/18.本田、日产大合并,但富士康想要“截胡”:富士康一直在大力投资电动汽车工厂,或许能为合并后公司的电气化转型提供支持。报道称,鉴于富士康曾收购夏普的先例,其参股意向可能会激发本田和日产对被收购的担忧情绪,进而加速二者的合并进程。
12/17.“AI和自动驾驶至少值1万亿美元”!“死多头”Dan Ives大幅上调特斯拉目标价至515美元;Ives估计,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机会对特斯拉来说至少价值1万亿美元。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这些关键计划将加速推进。牛市情景下,特斯拉股价可能会在2025年底飙升至650美元,市值达到2万亿美元。特斯拉股价近期持续攀升,基于对特斯拉“自动驾驶机会”和特朗普政府的乐观情绪,股价创下历史新高。隔夜,特斯拉股价周一大涨超6%,收于463美元以上,过去5个交易日累计大涨18%。
自大选日以来,特斯拉股价已飙升75%,华尔街分析师也纷纷重估该股,德意志银行、美国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纷纷上调了特斯拉目标价,而最新Wedbush Securities“死多头”Dan Ives更是大幅上调特斯拉目标价。
12/14.特朗普过渡团队在其汽车政策的100天计划中提出建议,废除事故报告要求,该规定导致“过度的数据收集”,给汽车制造商带来了额外的负担,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自动驾驶行业。此外,过渡团队还建议“放宽”自动驾驶车辆的监管规则,并出台基础法规以支持行业创新。上述提议得到了特斯拉及其CEO马斯克的支持,一旦取消报告,特斯拉将是大赢家。然而,这引发了对车辆安全监管能力和消费者保护的担忧。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新政府是否会采纳取消报告要求的建议。
12/10.天風證券董事、研究所所長趙曉光日前在公開場合表示,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免費開放電池專利,中國電動車產業才能發展成現在的規模,這番發言也引發各界關注。趙曉光在出席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時指出,正因為特斯拉把電池專利全部免費開放,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才可以做出來,如果特斯拉發起專利戰,中國車企恐怕將「全部倒掉」。
12/11.美國汽車大廠通用10日宣佈退出無人計程車市場,不再資助旗下自駕車部門Cruise,將把該部門併入通用更廣泛技術團隊,未來將專注為自用客車研發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12/9.特斯拉涨穿404美元,创2021年11月份来盘中新高。日内当前涨幅超过4%,盘中市值12994亿美元。
12/9.乘联分会:11月新能源乘用车市:零售126.8万辆年增50.5%月增5.9%,前11月:零售959.4万辆年增41%。
11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148万辆年增49.3%月增7.1%,前11月生产:1072.7万辆年增37%。
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43.8万辆年增49.6%月增4.9%;前11月批发1,071.6万辆年增38.1%。
11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8万辆年降6.3%,月降33.3%;前11月出口116.8万辆年增24.6%。
12/7.比亚迪:11月销量达506804辆,前11个月交付376万辆汽车,公司有望超越其400万辆年销量目标,这将在2024年领先于日本的本田和美国福特。
12/5.通用汽车:中国业务减记和重组成本将超过50亿美元,通用汽车表示,将减记其在中国合资公司的股份价值26亿至29亿美元,几乎减半。此外,通用汽车还预计,由于工厂关闭等重组行动,将产生27亿美元的费用,旨在使其中国业务恢复盈利能力
12/4.高管被迫离职,深陷转型困境,日欧多家汽车巨头遭遇危机
传统汽车制造商在电动化转型中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斯特兰蒂斯首席执行官离职;大众汽计划关闭至少3家本土工厂、裁员上万人、全员降薪10%;日产汽车仅有“12—14个月的生存期”。及日系车的主要代表之一日产汽车都传出高管变动的消息。这些变动均与企业目前的经营困境有关。与此同时,德国大众汽车正忙于应对其成本削减计划引发的罢工。外媒称,这凸显传统汽车制造商在电动化转型中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12/3.全球第四大車廠Stellantis執行長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因在對集團未來發展方向的理念上和董事會產生分歧,1日晚間突然閃辭且立即生效,加深投資人對Stellantis是否能從低迷的銷售和股價中起死回生的憂慮。
這家旗下擁有包含吉普(Jeep)和飛雅特(Fiat)在內等14個品牌的集團領導權,交給由董事長艾爾康(John Elkann)帶領的臨時委員會。Stellantis表示,將在明年上半年任命新執行長。消息傳出後,Stellantis股價2日在米蘭證交所一度跌8.9%至兩年多來最低點,今年來跌幅更多達46%。
12/3.美法院維持原判 馬斯克560億美元天價薪酬無效
11/28.「要求」降价10%,比亚迪是不是在「压榨」供应商?一方认为行规而已,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做法并无不妥;另一方认为,10%降幅有些「狠」,降价幅度一般 3~5% ,该要求或导致行业恶性循环。而当下的制造业环境「要么卷死,要么饿死」,「活下去」依然是终极命题。
11/27.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昨续约合资合营期延长为55年至2040年,2030年前上汽大众将推出18款新车,其中有15款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包括上汽大众途昂Pro及全新纯电、增程和插混车型;AUDI品牌明年会上市首款高端智能网联电动车型,2026年起,AUDI基于CMP平台开发的2款紧凑级电动汽车将上市,3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款增程版车型也将陆续进入电动出行领域。
11/20.福特计划到2027年底前在欧洲裁员4000人
***11/16.马斯克“胜利果实”,即将就任美总统川普核心成员,马斯克公司正吸引大量资本:旗下特斯拉、xAI、SpaceX估值全部暴涨;豪赌川普胜后,马斯克商业帝国迅猛扩张。机构预测,到2027年,马斯克或将成为世界上首位万亿富翁。SpaceX准备12月发起收购要约,计划以每股135美元价出售内部股票,这将让公司估值超过2500亿美元,续创美国私营公司估值新高。马斯克另一AI初创公司xAI也于近日完成新一轮50亿美元融资,公司估值有望翻一番至450亿美元。据悉,这笔融资很有可能会用于购买10万枚英伟达芯片,用于打造xAI在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的数据中心。筹集款项中,有50亿美元预计将来自多个中东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在“川普交易”热潮助推下,特斯拉股价接连走高,自11月5日来涨25%以上,市值增加约2250亿美元,一度站上万亿美元关口。
11/15.乘联会:中国进口车进口量从2017年的124万台续以年均約8%下行,到2023年仅有80万台。今年9月进口汽车5.5万台年降20%,月降27% ,是近期少见的9月巨大下滑;前9月汽车进口53万台年降4%。随国产车崛起和国际品牌本土化加速,近几年续低迷,前9月续3年负增长。
11/15.通用汽车计划裁减约1,000名受薪员工以削减成本
11/15.报道特朗普团队考虑取消电动车7500美元补贴政策,以资助其减税计划。该政策是拜登政府抗击通胀的措施之一。特朗普支持者和石油行业希望取消电动车税收优惠,而汽车行业团体则呼吁保留。马斯克认为取消补贴政策对特斯拉影响不大,反而会给竞争对手带来更大麻烦。电动汽车股大跌,特斯拉收跌5.77%,“特斯拉劲敌”Rivian收跌14.3%。
11/14.吉利汽车Q3营收破600亿创单季新高,有望实现全年200万辆销售目标 三季度股东应占溢利24.55亿元人民币,年增92%;前三季度,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年增358%至130.5亿元。
11/14.全球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突破1000万辆,同时也是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专家预计,到年底还有望超过1200万辆
11/13.营收超特斯拉后,比亚迪全年销量有望超福特,第三季度比亚迪卖113.49万辆车,比福特高出约4万辆。
11/11.中汽协:中国10月新能源车产销分别146.3万辆和143万辆,年增48%和49.6%,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46.8%;前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77.9万辆和975万辆,年增33%和33.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9.6%。
11/9.川馬妖風行情4.政局完美對沖!馬斯克身價飆至3000億美元 輾壓巴菲特 穩居全球首富,特斯拉近股價再飆收高8%,周漲更達30%市值突破1兆美元,結束其科技七雄墊底,也令馬斯克穩居世界首富。馬斯克近選舉為川普提供1.3 億美元資金支持,投資回報率驚人,特斯拉市值增2700億美元,回報率達到2250倍。
馬斯克支持川普的背後,實際上是一種精心設計的對沖策略。若賀錦麗當選,民主黨支持清潔能源,這對特斯拉來說是利好消息;但若川普當選,他對電動車的政策可能會對美國汽車行業構成威脅,包括可能取消電動車的稅收抵免政策,因此馬斯克提前站在川普一邊,無疑是在不確定的政治環境中,先替特斯拉買一份「保險」。
市場反應與競爭影響:川普當選後,市場反應迅速,電動車初創公司如 Lucid Group、極星汽車和 Rivian Automotive 的股價均出現下跌,分別下滑 5.3%、8.2% 和 8.3%,但特斯拉卻逆勢上漲 14.8%,顯示出其在市場中的獨特地位和抗壓能力。分析師指出,馬斯克拉攏川普可為特斯拉帶來潛在的商業利益。川普在勝選演講中稱讚了馬斯克,並提到了上個月 SpaceX 在空中成功捕獲火箭的事件,並將 Starlink 的太空 Wi-Fi 服務在 9 月底颶風赫勒娜襲擊北卡羅來納州時挽救生命的事蹟歸功於馬斯克。
11/7.日产财报爆雷,在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销量下滑双重压力下,宣布裁员9000人,全球产能削减20% :还大幅下调本财年2025财年指引,将经营利润由此前预期的5000亿日元下调至1500亿日元,不及分析师平均预期一半。销售净额也由此前预期14万亿日元下调至12.7万亿日元。2025财年(到明年三月份)第二财季财报,数据显示:销售净额2.99万亿日元(194.14亿美元),低于预估的3.05万亿日元,年滑5.08%;净损93.4亿日元,远低于预估收益490.7亿日元;经营利润319.1亿日元,低于预估652.5亿日元,年滑84.7%。
11/6.中国乘联会10月車市:乘用车新能源零售128万辆年增67%月增14%,前10月零售841.6万辆年增41%;
乘用车零售236.万辆,年增16%,月增12%,前10月零售1793.6万辆年增4%。
11/6.2年来首降!丰田利润暴跌20%:丰田第二财季营业利润1.16万亿日元年降20%,分析师预期1.24万亿日元。但仍维全年4.3万亿日元营业利润预测,并提高全年股息预测,从去年75日元上调至90日元。丰田向纯电动汽车转型过程似遇困难,第二财季营利降近20%,不及市场预期,这也是两年来首经季度营业利润下滑。
11/5.豪車需求低迷,豪華跑車製造商法拉利RACE會計年度Q3業績憂喜參半:經濟低迷衝擊汽車產業,豪車出貨量季滑,營收獲利憂喜參半,不過仍重申全年財測。財報後周二盤前美股跌3.6%至459美元,第三季:車出貨量滑2%,降幅最大是大中華區,交車量大減29%, 營收年增7%至16.4億歐元,分析師預估16.5億歐元,淨利年增13%至2.75億歐元, eps2.08歐元,分析師預估1.99歐元。法拉利聲明對實現全年財測目標仍具信心:仍預估全年經調整後每股獲利高於7.90歐元、營收超過65.5 億歐元(約71億美元)、自由現金流9.5億歐元。分析師前預估,全年每股獲利8.06億歐元、營收66億歐元。
11/1.日本八大车商上半年度全球产量减少6%:日本国内8大汽车厂商10月30日公布的2024上半年度(4至9月)全球产量为1187.83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6.0%。认证违规问题导致停产等因素造成影响。据统计,这是2020年度以来上半年度产量4年来首次同比下降。全球产量方面,除铃木和马自达外的6家厂商呈现负增长。丰田汽车减少7.0%至470.50万辆。本田减少8.1%至181.74万辆,日产汽车减少7.8%至153.25万辆
10/30.迈向高端!高盛、花旗双上调小米目标价至30港元以上,收盘价高17.6%,市值有望重返千亿美元
10/30.比亚迪登顶电车之王,季营收年增24%至2011亿元,首超越特斯拉,
市场预期营收2048亿元,归属股东净利116亿元年增11.5%,基本eps 4元/股,年增11.73%。
前三季:营收5022亿元年增18.9%,归属股东净利252.4亿元年增18%,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562.7亿元,年降42.5%。得益于以旧换新等刺激政策,比亚迪今年来保持强劲销售。
比亚迪三季度销量达113.49万辆,年增37.7%,超过市场预期110万辆;前三季累计销量274.8万辆,年增32%。
比亚迪港股周三微跌,但自2月份低点已反弹超过70%,今年来涨超过40%
根据標普全球数据,比亚迪港股做空比从今年初7.7%降到上周五0.9%,近自2022年7月来最低水平,
摩根士丹利Tim Hsiao等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预计投资者将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比亚迪的高端品牌和海外销售上,以观察它们是否能恢复并推动第四季度的销量和利润增长。
比亚迪今年前9个月的海外销量约为30万辆,距离45万辆的目标有一定的距离。
10/28.福斯汽車計劃關閉在德至少3家工廠,裁員數萬名員工。福斯汽車並將永久縮減在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剩餘工廠規模,因為這家歐洲頂級汽車製造商正策劃比預期更深入的改革
10/27.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恆大集團暴雷後,旗下恆大汽車3個工廠全部停工,造車五年總共虧損1108億人民幣(約台幣4986億)。由於財務黑洞太大,原本有意接手的買家臨時抽腿,迫使恆大在25日宣布潛在買方不願接手,也不會提供任何融資,這表明恆大汽車的救命錢沒了。
10/27.中國《澎湃新聞》報導,有深圳經銷商對保時捷Macan車型大幅降價,其中2024款Macan2.0T的空車報價最低可達人民幣(下同)35.8萬元(約新台幣160萬元),而這款車型的廠商參考價是57.80萬元(約新台幣258.1萬元),相當於打6折
10/25.第三季度,长城汽车整体销售量降,营收年增,净利润跌近8%。新能源车、20万元以上车型、海外市场销售量涨,9月海外销量4.4万辆,再创史新高,
10/24.盈利意外翻身!特斯拉三季度EPS不降反增9%,Cybertruck首次毛利转正,盘后大涨超10%
三季度特斯拉营收年增近8%仍低于预期,但盈利惊喜,毛利率年反升195基点至19.8%,汽车业务毛利率超预期升至17.1%;“卖碳”收入年增超30%创单季次高;储能业务三季度毛利率30.5%创纪录,今年部署量料将较去年翻倍,上海工厂有望明年一季度开始交付Megapack;明年上半年开始生产更平价车型等新车,预计今年汽车交付量较去年略为增长,马斯克称明年可能增长20%-30%,低价车售价将低于3万美元,Cybercab将2026年量产,目标年产200万辆;特斯拉三季度AI训练计算量增超75%,预计得州工厂本月底集群有5万张英伟达H100。
汽车:三季度汽车业务营收200.16亿美元,年增约2%,二季度年降6.5%。
“卖碳”:出售碳排放信用额度获所谓“卖碳”收入三季为7.39亿美元,年增33.4%,季降17%。
储能:三季度能源发电与储能业务营收23.76亿美元,年增52.4%,二季度年增100%。
服务与其他:三季度服务与其他业务的营收27.9亿美元,年增长29%,年增221.3%
预计2024年全年资本支出超过110.0亿美元,此前预计超过100亿美元,市场预估102.3亿美元。特斯拉预计2025、2026财年每年资本支出为80亿至100亿美元。
10/23.通用汽车Q3营收、盈利均超预期,上调全年指引,股价一度涨逾8%;通用汽车三季度EPS、营收均超华尔街预期,并上调2024年业绩指引,公司目前预计全年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将在140亿美元至150亿美元之间,高于此前预期的130亿美元至150亿美元。周二美股早盘,通用汽车一度涨超8.8%创52周新高。
通用汽车连续九个季度每股收益超预期,且连续八个季度营收超预期。
10/22.印度第一大IPO破发!现代汽车印度公司上市首日跌近6%
印度股市公司上市首日平均上涨39%,现代汽车印度公司的破发显得尤为突出。不过,一些分析师认为,现代汽车印度公司股价相较于发行价有26%的上行空间,“提供了潜在的长期价值,但不适合寻求快速收益的投资者”。
10/20.马斯克:“美国汽车行业非常困难”,只剩下“福特和特斯拉还没有破产”,当被问及为何没有收购竞争对手Rivian时,马斯克回应称,希望Rivian一切顺利,美国汽车行业非常困难,如果不是因为电气化和自动驾驶两个技术突破,特斯拉也无法成功
10/19.中國政府將電動車視為有望掌握全球主導地位的新興產業,傾舉國之力發展該產業。美國智庫戰略與研究中心(CSIS)中國經濟政策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保守估計,2009年至2023年中國至少斥資2280億美元扶植電動車業;但在國家奶水餵養下而嚴重內卷,122家電動車僅三家沒賠錢,且將惡性內卷競爭卷向海外市場。歐盟執委會六月公布對中國電動車補貼調查報告指出,補貼是「從中央到地方」、「從礦坑到歐盟港口」,遍及「整條供應鏈」;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報告說,中國透過低於市場利率的貸款、稅務減免、鋼材與電池折扣、出資興建充電站等基礎建設與政府採購等各種手段扶植,2018~22年光中國最大電動車企比亞迪一家就獲得三十五億美元直接補貼。中國媒體預測,至2025年包含純電動車在內的新能源車產量上看3600萬輛,銷量僅1700萬輛,過剩產能近2000萬輛;中國電動車挾低價優勢湧向全球,歐盟報告指出,上汽名爵四型電動車售價比福斯ID.3電動車款便宜1.3萬美元(42萬台幣),凸顯中國電動車是如何靠著不當補貼輾壓歐盟產業為保護本國產業,美國、加拿大決定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100%關稅,歐盟也將課徵最高四十五%的永久關稅,預定11月生效。
10/15.印度最大、全球今年第二大IPO:现代汽车印度启动公开募股,目标估值190亿美元,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印度分公司启动史上最大规模IPO,目标筹集33亿美元。此次IPO不发行新股,而是由韩国母公司出售印度分公司最多17.5%的持股。通过这笔资金,现代将扩大在印度的生产,尤其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领域,缩小与印度市场第一大玩家Maruti Suzuki的市场份额差距。
10/6.郭明錤:稱近特斯拉股價上漲,主要是反映對10月10日Robotaxi/ AI預期。郭明錤坦言其對特斯拉10日的發布會高度期待,但從投資角度,至少短期內要注意2件事,分別如下。
第一,在降價、美國政府激勵措施與海外推廣下,特斯拉還是沒辦法讓第3季交車量明顯超出買方預期,這加深特斯拉2024第4季和2024全年因需求低於預期將年衰退的疑慮,這可能是特斯拉在公布交車數後導致公司股價下跌另一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輝達的展望沒有明顯超出買方預期,但原因是出在生產端,非需求端,故投資人還是正向看待輝達趨勢並有助於反彈。第二,Robotaxi發佈會後特斯拉股價能否上漲?郭明錤認為,這可用蘋果做對照。Apple Intelligence公布後,推升蘋果股價的原因有2個,分別是AI對iPhone換機潮的貢獻最快在2024年第4季發生、與蘋果受惠AI帶動iPhone換機潮。故郭明錤認為,Robotaxi發佈會後特斯拉股價的表現,取決於利多開始貢獻的時程能見度,與創新商業模式是否容易被投資人理解與認同。
10/4.彭博3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特斯拉 (TSLA-US) 資訊長 (CIO) Nagesh Saldi 即將離職,而離職日為特斯拉機器人計程車 (Robotaxi) 活動前數日。
10/4.歐盟27個成員國4日在10國投票支持、5國反對、12國棄權下,通過未來5年對中國進口電動車課徵最高45%的關稅,以抵制獲得國家不當補貼的廉價中國製電動車湧入歐洲市場。中國商務部對此表達強烈不滿,籲歐盟延後實施,以避免升高貿易衝突。歐盟執委會在調查確認中國補貼汽車產業違反公平競爭原則後,7月對中國製電動車加徵臨時性關稅,4日投票將該措施升級為永久性。包括法國、義大利與波蘭等10國支持在既有10%關稅上在加徵最高35.3%反補貼關稅。德國、匈牙利等5國投票反對,西班牙、瑞典等12國則投棄權。
9/30.轮番发布盈利预警,欧美汽车股集体大跌:Stellantis、阿斯顿·马丁下调营业利润率,股价分别跌逾14%和23%。此前,德国汽车巨头大众汽车、奔驰、宝马等均表示下调预期,欧美汽车市场似陷困境。
今,A股28家汽车概念股集体大涨,赛力斯、长城、江淮等9家公司涨停。
9/30.阿斯顿·马丁股价大跌28%,公司下调全年指引;豪华跑车制造商阿斯顿·马丁在伦敦市场一度跌28%,创下2020年3月来最大盘中跌幅。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几乎腰斩。这家英国汽车制造商表示,火灾和洪灾影响主要汽车供应商,还有一些供应商则陷入财务困境,甚倒闭。这导致零部件交付延迟,并导致近几个月整车完工时间延长。阿斯顿·马丁现预测,年销量将比之前预计减少约1000辆,约15%。调整后税息摊销前利润将略低于去年水平,且不再预计今年下半年会出现正面的自由现金流。
9/30.中國領先的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因潛在火災隱患的製造缺陷,召回9萬6714輛「海豚」和「元 Plus」電動車。
9/26.特斯拉关键10月来,市场经等不及了:公布三季度交付数据和财报,并正式发布Robotaxi。目前,在标普所有期权交易中,特斯拉交易量占比达17%超过英伟达。
9/25.摩根士丹利下调美国汽车股评级,通用、福特股价一度跌超5%
由于价格战的加剧、市场份额的挤压、消费力的不足以及信贷违约率的上升,美国车企利润承压,摩根士丹利因此看空美国汽车行业前景,并下调多家美国车企评级。
9/24.歐盟對中國製汽車額外徵收36.3%關稅,也不可能削弱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在歐的擴張,專家表示,主要是中國電動車價格相當低,若真要阻止中國電動車出口,關稅至少要提高到50%。GROW Investment Group首席資訊長William Ma進一步告訴表示,如果他們(歐盟)真的要扼殺中國的電動車產業,就必須徵收300%的關稅。
9/16.比亚迪声明:收购梅赛德斯-奔驰所持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10%全部股权,比亚迪正式全资控股腾势汽车。声明没披露交易金额。
9/12.高盛:宁德时代减产短期可使锂价见底 但锂周期总体前景仍非常“负面”;高盛分析师Trina Chen和Joy Zhang在周四的一份客户报告中表示,宁德时代此次减产可能在多年的熊市中为锂价带来“短期”底部,暂时缓解供应过剩的担忧。然而,他们强调,锂周期的总体前景仍然非常“负面”。
9/11.德國福斯汽車今宣布,正式終止自1994年起與工會簽訂的就業保障協議。該協議將在今年底終止,六個月後,即自2025年7月開始,福斯可因公司營運問題進行裁員。
9/10.日系車在中國市場銷量下滑、產量減少,同行間競爭激烈導致業績表現不佳,本田汽車又傳出一家在中國合資的企業計畫減少員工數量,其裁員人數尚未公開,這是本田將在中國第2家合資企業進行裁員。
共同社10日報導,繼今年5月,本田與中國的合資企業廣汽本田汽車招募自願離職者後,另一家合資企業東風本田汽車也開始招募自願離職的員工,本次招募的對象是涉及生產業務的員工,8月下旬前後開始招募,9月初截止。
9/10.因刹车系统故障,150万辆宝马汽车被大规模召回,公司预计营业利润率降低至6%。宝马股价一度下跌7.1%,盘中股价创2022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零部件生产商大陆集团盘中下跌约 7.5%。
9/9.中國消費者信心減弱,導致中國8月汽車總銷量連續第5個月下降,即便電動車及油電動車的銷量大增,仍無法帶動中國整體車市。路透報導,據中國乘用車協會CPCA最新數據顯示,新能源車NEV銷量猛增43.2%,佔汽車總銷量的53.5%,創史新高,本土電動車龍頭比亞迪也創銷售記錄,但中國8月汽車總銷量仍年降1.1%至192萬輛,月降3.1%。
政府推動汽車以舊換新政策下,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油電混合車款銷量有所提升。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超過80%的以舊換新補助申請者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其中,若駕駛者以汽油動力汽車購買新能源汽車時,可享受高達2萬元人民幣美元現金補貼,而以汽油動力汽車購買小型發動機替代品的駕駛員,可享受高達1.5萬元人民幣的現金補貼。
9/7.南韓近來頻傳電動汽車起火事故,民眾對電動車出現恐懼,暨8月9日南韓政府宣布,將在9月底前修改《共同住宅管理準則》,建議在公寓地下停車場只允許電量在90%以下的電動汽車進入後,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今(6日)再宣布,10月開始將擴大檢驗電動車電池的安全性。
9/6.瑞典富豪汽車Volvo4日宣布:放棄將在2030年僅販售純電動車目標,因不斷變化市場條件和需求降溫下,需要「務實和變通」。Volvo跟上其他汽車製造商腳步,縮減其電動車野心,含德汽車商Mercedes-Benz Group)和福斯Volkswagen,前均已宣布改變各自電動車策略。中國吉利控股旗下Volvo,是最早承諾要「全面電氣化」傳統車廠之一,在2021年時就宣布,目標是在2030年實現僅販售純電動車
9/6.掉進養套殺陷阱?CNN:外國車企在中國的好日子已逝; 過去幾十年來,外國汽車製造商主導中國汽車市場,銷售數百萬輛汽車並獲得巨額利潤。如今隨著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崛起,汽車市場正在發生劇變,傳統汽車巨擘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福斯汽車在德國的工廠面臨關廠危機,以應對日益嚴峻市場環境,該公司在中國的交付量較三年前下滑超過4分之1,失去自 2000 年以來中國市場最暢銷汽車品牌地位,讓位於中國車企比亞迪。日本豐田汽車和三菱汽車也遇到類似挑戰,因中國消費者轉向本土品牌,兩家車企在中國的銷售和市占率持續下滑。根據中國乘用車協會數據,外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的市占率,從兩年前的 53% 降至 33%。此外,隨著中國電動車價格戰加劇,許多汽車製造商面臨重大損失,外國車企不得不重組業務或縮減規模。三菱汽車決定退出中國市場,本田和福特也裁員和關閉工廠削減成本。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電動車製造商並不滿足於僅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出口量也激增,去年達到 400 萬輛,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瑞銀預測,到 2030 年,中國汽車製造商在全球電動車市占將可能增加一倍,對歐洲車企造成打擊。
9/6.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BYD)在全球加速擴張,卻在日本踢到鐵板。為了刺激買氣,比亞迪致力在日本增設充電站,加強行銷和優惠措施。但許多日本消費者對比亞迪產品品質心存疑慮,使得比亞迪在日業績難有起色,今年上半年在日本銷量僅1084輛。
9/5.马斯克大招要来,特斯拉公布FSD明年入华入欧路线图,盘中涨超7%;特斯拉AI团队称明年一季度将在中国和欧洲推出FSD系统,有待监管方批准。特斯拉中国人士称,消息属实,目前等待监管部门审批。分析师称,鉴于特斯拉和百度合作,在中国获批比在欧洲容易。
8/22.集邦:全球第2季新能源車(純電動車、插電混合式電動車、氫燃料電池車)銷量為376.9萬輛,季增30%、年增24%,美系龍頭廠特斯拉市佔率維第一,但銷量較去年衰退。
集邦第2季全球純電動車BEV銷量: 232.8萬輛、年增8%,市佔率前10名分別為特斯拉19%、比亞迪18%、福斯4.6%、五菱4.6%、BMW4.3%、廣汽埃安3.3%、蔚來2.4%、現代2.4%,極氪2.4%、起亞2.3%。
第2季全球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銷售:143.9萬輛、年增64%,市佔率前10名依序是比亞迪36.1%、理想7.6%、傲圖6.3%、長安4.1%、富豪3.2%、賓士3.1%、領克2.7%、BMW2.6%、吉利2.4%、吉普2%)。
集邦指出,2024年上半年的品牌銷量排名,已反映出中國官方補貼新能源車的成果,近日新推出的補貼辦法,也將可望中提升中系產品的銷量與市佔率;不過,產業鏈認為,此舉對於市場上供過於求的現況幫助有限,中系業者的價格戰可能還會持續下去
8/20.通用汽车全球裁员,“大刀”挥向1000多名软件部门员工
8/10.新款特斯拉Model Y(Juniper版)將搭載一塊容量高達95kWh大電池包(較目前市場普遍搭載75~78.4kWh電池組,容量較提升超過26%),這一重大升級將直接應用於其長續航版及性能版車型,標誌著特斯拉在續航里程上的又一次提升。據現有車型續航表現分析,新款Model Y長續航全輪驅動版在CLTC 工況下的純電續航里程有望輕鬆突破800公里,相較於現款車型688公里有顯著提升,而Performance高性能版亦有望在保持強勁動力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續航表現,滿足更多消費者對長途駕駛的需求。
8/10.產業數據顯示,7月中國銷售的汽車中有一半是新型純電動車(EV)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這一里程碑凸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在電動車採購方面,遠遠領先於西方同業。中國乘用車協會(CPCA)的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月銷量首次超過傳統燃油動力乘用車。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汽車。7月中國新能源車成長速度較6月28.6%的增幅加快、年增37%,佔汽車銷售量的50.7%,創歷史新高。而純電動車銷量成長14.3%,高於6月的9.9%。
8/8.7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月度零售销量首超过燃油乘用车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汽车172万辆,年降2.8%,月降2.6%;其中,7月常规燃油乘用车零售汽车84万辆,年降26%月降7%。
7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汽车87.8万辆,年增36.9%,月增2.8%,国内月度零售渗透率达51.1%。
7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93.3万辆年增21.7%月增持平,出口9.2万辆,年增1.3%,月增18.2%;国内零售渗透率51.1%,去年同期36.1%,渗透率提升15百分点;批发销量94.5万辆年增27.6%月降3.6%,厂商批发渗透率48.1%,去年同期35.7%,渗透率提升12.4百分点;自主品牌渗透率62.6% ;豪华车渗透率37.2%;而主流合资品牌渗透率仅8.1%。7月乘用车批发销量超两万辆车型有15个(上月17个)
其中新能源位列总体乘用车车型销量前10位(上月前5位),燃油车主力车型国内表现艰难。
零售看,7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87.8万辆,年增36.9%月增2.8%;国内零售渗透率51.1%,去年同期36.1%渗透率,提升15个百分点;七月国内零售新能源车渗透率:自主品牌73.9%,豪华车27%,主流合资品牌仅8.3%。
7月国内零售市占,新能源车零售市占: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70%,年降2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新能源车4.2%,年降1.3百分点;新势力19%,小米汽车等品牌拉动新势力市占年增4百分点;特斯拉市占5.3%年增0.4个点。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世界市占:2024年前6月64.5%,二季度67%;其中:
中国纯电动车在世界市占:2023年61%,2024年上半年59%;中国插电混动車在世界市占持续走强,2023年69%,2024年上半年达74%,二季度达78%,中国呈现超强表现。
前6月中國汽车行业利润增10.7%
6月份,随宏观组合政策落实落细、市场需求续回暖,政策效果续显现。2024年前6月汽车行业收入47672亿元,年增5%;成本41730亿元,增5%;利润2377亿元,年增10.7%;汽车行业利润率5%,下游工企利润率6.4%平均水平,汽车业仍偏低。
随车市生产规模扩大,PPI下行,上游碳酸锂成本下降,车企利润总体稍有改善。
8/8.南韓8月1日仁川靑羅一處住宅地下停車場瞬間被大火吞噬,罪魁禍首是一輛賓士Mercedes-Benz EQE電動汽車,這輛車當時沒有在充電,這場大火造成140多輛汽車被燒毀或燻黑;據調查,這台電動車搭載中國企業「孚能Farasis」所製造電池,此起事故在韓引發「電動車恐懼症」,南韓政府擬公開電動車電池製造商,讓消費者了解電動車所搭載的電池。
8/6.川普改口支持電動車 稱「別無選擇」因受馬斯克強烈支持
8/2.過度依賴特斯拉自駕系統 肇事駕駛「開車殺人罪」被捕
8/1.理想汽7月交5.1萬辆年增49%
8/1.小米汽小米SU7交付:7月超1萬台,8月将续破万,预计11月提前完成全年10万台目标。
7/30.受先前造假醜聞及中國市場競爭激烈,豐田汽車6月全球產量大滑12.9%至79萬5862輛,創2022年12月以來最大跌幅。
7/26.川普喊加稅 特斯拉暫緩建造墨西哥超級工廠 觀望選情(川普:如當選將對從墨西哥進口到美國的汽車徵收高額關稅,且將對中廠在墨生產並出口到美汽車徵收100%關稅)
7/25.彭博:OPmobility法汽車零件商執行長Laurent Favre表示,
因電動車需求低於預期,「轉向電力是監管機構強加的,而不是來自消費者需求」,許多汽車製造商正重啟油車開發計畫,人們對混合動力車與插電混合動力車也重新產生興趣。美、德、法製造商生產電動車數量,目前比最初預期低40%至45%,「這意味著我們客戶和我們自己產能需不斷調整」。
由於高價、一些政府取消補貼,歐洲電動車的轉型陷困境。受挫的德車廠賓士Mercedes-Benz等公司,推遲電動車銷售目標,而電池製造商也重新評估相關計劃;Stellantis目前已停其位於義大利Mirafiori工廠電動車生產,福斯Volkswagen本月可能關閉旗下奧迪Audi位於比利時生產電動Q8 e-tron的1家工廠,法車商Valeo則正為兩家工廠找買家。
美國福特汽車先前推遲生產下1代3排座電動SUV計畫,反而上週宣布,將
擴大高利潤Super Duty皮卡生產線,在加拿大安大略省1家工廠投資30億美元,滿足市場高需求。
7/25.特斯拉利潤創新低股價跌12% 馬斯克熱衷電動車以外產品難安撫投資人?(725.特斯拉週二盤後公布今年第二季財報,營收年增2%至249億美元;淨利銳減45%至14.8億美元,均低於市場預期,週三股價大暴跌,收跌12.3%至215.99美元。)
7/24.馬斯克否認媒體關於他承諾每月向川普捐款4500萬美元(約13.6 億台幣)的報導,但稱他已成立一個政治行動委員會(PAC)。
7/24.馬斯克:川普終結電動車政策 對其他車廠造成的傷害將超過特斯拉
川普一直批評拜登政府的電動車政策,並稱當選後將終止電動車政策指令。馬斯克周23 日在財報公佈後電話會議上說,「這對我們的競爭對手來說將是毀滅性的,特斯拉可能受到輕微影響,但從長遠來看,我認為這實際上可能對特斯拉有幫助」,並稱川普取消補貼及對特斯拉汽車銷售產生影響並不重要,因為特斯拉是一家專注於自駕技術的 AI 公司
7/24.特斯拉Q2財報:利润两位数剧减远逊预期,Robotaxi推迟问世,盘后跌超8% ;二季度特斯拉总营收不降反增2%,能源业务营收翻倍增长,齐创新高,汽车业务营收下降7%,EPS和净利润降超40%,“卖碳”收入季增翻倍至新纪录8.9亿美元。特斯拉仍预计Cybertruck今年底盈利,预计三季度汽车产量季增转正,平价车等新车仍有望明年上半年投产;称重点仍是全公司削减成本,加速开发AI产品和服务,Robotaxi部署时机取决于技术和监管。确认Robotaxi推迟至(10/10)问世的媒体消息,称平价车明年上半年交付。受交付续下滑拖累,特斯拉二季度业绩不理想可能已成共识,市场关注点转移到非汽车业务,包括不到两周前传出推迟两月发布的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人形机器人Optimus、FSD技术采用率和能源业务,平价车型Model 2。
(二季度营收255亿美元,年增2%,分析师预期年降1.2%至246.3亿美元,其中,汽车业务营收198.8亿美元,年降7%,能源发电与储能业务营收30亿美元,年增翻倍。
季营业利润16.1亿美元,年降33%,预期年降24.6%至18.1亿美元。
非GAAP口径下二季度稀释后EPS为0.52美元,年降43%,分析师预期0.60美元,同比降34%。
Q2季毛利45.8亿美元年增1%,当季毛利率18%,低于去年同期的18.2%,但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7.4%;剔除“卖碳”积分的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4.6%,低于预期。
7/23.歐美電動車需求疲軟 德汽車零件供應商破產數暴增6成,陷入困境。據顧問公司Falkensteg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德國已有20家年營收超過1000萬歐元汽車零件供應商申請破產,年增60%。許多德國零件供應商原希望抓住轉型電動車帶來機遇,最終被投資所困,面臨巨大壓力。即使是大型汽車製造商也在應對挑戰,特別是面對快速成長且具成本競爭力的中國供應鏈。
7/23.馬斯克出招搶韓市場!低價中國製特斯拉打趴現代、起亞:特斯拉搶攻韓國市場,去年下半年將主力車型「Model Y」改為中國製後,價格比之前美國製車款便宜1000萬-2000萬韓元(約台幣24萬至48萬)左右,成功刺激銷量,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韓銷量首次同時超越現代汽車和起亞,躍居榜首。
7/22.大摩:相比电动车,投资者更关心特斯拉“AI叙事”;Adam Jonas等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调查显示,68%投资者把AI视为特斯拉未来一年股价主要驱动力,仅33%倾向于电动车。大摩给310美元目标价,较当前价高出26%。马斯克此前多次提到,特斯拉是一家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而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公司。当下,随着电动车业务下滑成为共识,投资者将更多注意力转移到特斯拉的“AI叙事”上。大摩给310美元目标价,具体来看:核心汽车业务:56美元/股;特斯拉移动出行:61美元/股;第三方供应商业务:40美元/股;能源业务:50美元/股;保险业务:5美元/股;
网络服务:97美元/股。
7/22.华尔街预计,特斯拉Q2营收同比微降,每股收益同比下滑约30%。市场将重点关注平价版车型Model 2的最新消息、Robotaxi发布时间和FSD技术采用率等。
受交付持续下滑拖累,特斯拉Q2业绩不理想或已成共识,市场将重点关注非汽车业务。
7/22.伯克希尔哈撒韦减持比亚迪股份,持仓比例由5.06%降至4.94%
伯克希尔哈撒韦7月16日以每股246.96港元的均价卖出约140万股比亚迪H股股份,持仓比例由5.06%降至4.94%。交易价值约3.45亿港元。
7/19.特朗普和CrowdStrike双重打击,特斯拉“黑色星期五”跌4%;
特朗普在接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后演讲中放话,当选后上任第一天就要终止拜登电动汽车政策。媒体称,因CrowdStrike软件引发IT系统宕机,特斯拉在美国得州和内华达州的部分生产线暂时停产。
7/19.马斯克“从所有系统”删除CrowdStrike,并警告全球IT中断引发“汽车供应链崩溃”;X用户询问特斯拉CEO马斯克,CrowdStrike是否已从他所有公司计算机中删除,包括SpaceX、Tesla、X、xAI、The Boring Company和Neuralink。马斯克回应称,他们已从所有系统中删除CrowdStrike,它根本没推出新版本。马斯克还警告,此次IT中断引发“汽车供应链陷入瘫痪”。
馬斯克少了新競爭對手與新供給,爽歪歪,
7/19.《路透》川普提到他若當選,上任首日就會讓電動車發展政策喊卡。目前現任總統拜登推動電動車發展,但川普立場與其完全相反,川普在今演說也強調「要讓美國汽車業復甦繁榮」。
7/18.福特投資30億美元擴大重型卡車生產 取代電動車生產計畫
7/17.美國擬8月公佈新規提議 可能限制中國聯網車軟體
7/17.避免重創德國經濟 傳歐盟考慮調降福斯、BMW進口中國EV關稅
7/17.電動車貶值速度快於預期後,美國租賃汽車正持續出售。外媒指出,未來想在美國租賃電動車,恐將變得困難。
7/17.宝马退出价格战!全系涨价
有消息称,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宝马在中国实行“降量保价”政策,全系涨价3万-5万元不等。从上半年数据看,宝马在中国销量虽然有下滑,但总体还是超过奔驰和奥迪。
7/17.歐盟自7月5日開始,對中國電動車加徵最高37.6%的臨時關稅,之後將決定是否實施為期5年的正式關稅。傳出歐盟委員會就正式徵稅進行無約束力的投票,但根據調查,歐盟內部對加徵關稅的看法嚴重分歧,在27個成員國中僅獲12國支持票。
路透報導,消息人士透露,歐盟近日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進行一場諮詢投票,投票結果有12個成員國表示支持,有4國表示反對,而其他11國則投了棄權票,顯示仍有許多國家擔憂自身與中國暴發貿易戰爭,其中棄權的國家包括德國、瑞典、芬蘭。
7/16.汽車產業背負全球減碳重責多年,電動車一直被視為唯一解方。然而歐洲、美國、中國競爭態勢改變了戰局,各國限期禁售燃油車的政策鬆動,多元車種新車市,對台廠、消費者、電動車主構成重大影響。
7/12.瑞银分析师Joseph Spak等人发布报告,将特斯拉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卖出”。“涨得太多、太快!”使其当前估值越来越难证明合理。瑞银下调特斯拉评级至卖出,理由是非汽车业务的估值太高;瑞银分析显示,特斯拉核心汽车业务估值在每股60-90美元间,非汽车业务过去2年平均估值约为每股140美元,随近期涨,现已近每股175美元。据历史经验,当汽车业务占特斯拉股价比例下降至30%以下后,其股价将进入下行通道。特斯拉前脚被爆出RoboTaxi推迟两个月发布的消息,后脚就遭到了华尔街大行瑞银的拉踩。
7/12.马斯克“放鸽子”?报道称RoboTaxi推迟至10月发布,特斯拉大跌超8%
7/9.今年6月,中国汽车市场折扣率达到近3年新高,降价促销力度的加强让各大车企的销量也因此达到年内高峰。今年6月,整体乘用车销量续月增向上。乘用车产量213.4万辆,年降2.8%,月增6.9%;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76.7万辆,年降6.7%,月增3.2%。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则呈现同比和环比双增长的态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再次临近50%大关
7/9.“超买”特斯拉,十连张之后,特斯拉的RSI指标已达到87,进入了超买区间。分析师认为特斯拉这一轮上涨背后有相当的Meme成分(散户炒作),而从2019年以来的走势看,每次RSI达到类似的水平,股价都是一个“阶段高点”。
7/8.比亞迪將斥資10億美元在土耳其建造工廠 拓展歐洲市場;新工廠將改善比亞迪進入歐盟機會,歐盟計畫對從中國進口電動車徵收臨時關稅,對比亞迪在現有10%關稅基礎上,額外徵收17.4%關稅。土耳其上周宣布,將取消近一個月前宣布對來自中國的所有車輛加徵40%關稅計畫,理由是其努力鼓勵投資。這項決定是在艾爾段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在哈薩克阿斯塔納舉行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上進行會談後對外宣布。過去幾年,比亞迪在中國發展迅猛,成為中國最暢銷的汽車品牌;比亞迪上周也泰國開設在東南亞第一家電動車工廠,並接管前福特汽車公司在巴西一家工廠,並正在為墨西哥工廠選址。此外,位於匈牙利歐洲第一家汽車工廠正在興建中。比亞迪第二季銷量躍升至創紀錄的98.27萬輛,年增40%。儘管該公司迄今為止在歐洲的銷售一直低迷,但它正在該地區大力開展行銷活動。
7/6.八连涨、单周上涨27%!半年的跌幅,特斯拉一周就抹平;关键时刻交出强劲的销售成绩,特斯拉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接下来的一个月至关重要,特斯拉股价本周暴涨27%,轻松抹平了半年来的跌幅,市场的低迷情绪被一扫而空。
7/4.加拿大政府已公布阻止中國製電動車進入該國市場的方案,包括對進口電動車課徵關稅和阻止中國在加拿大投資設立新工廠
7/3.特斯拉今年交車量雖連兩季下滑,但第2季交車量優於市場及華爾街預期,不僅跌幅收斂還勝過勁敵比亞迪,保住全球電動車龍頭寶座,2日股價大漲10.2%,收231.3美元,隔日股價收盤續漲6.5%至246.39美元,近乎收復今年來失土,市值也重返美國前10名。外媒報導,特斯拉股價在4月22日觸及15個月低點以來,已強漲72.5%,過去3個月來累計走揚45.6%,漲幅超越AI晶片龍頭輝達同期42.8%,今年來累跌縮小到0.8%,特斯拉已連7個交易日漲,市值在此期間暴增1993億美元,帶動馬斯克財富增近300億美元,擠下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奪回全球首富寶座.
(7/3.特斯拉飙涨超10%!Q2交付44.4万,年降4.8%,连两季出现年降,但好于市场预期43.93万辆,Q2总产量约41.1万辆,助特斯拉保住全球电动车销售榜首位置。数据显示,特斯拉在中国和美国市场销售超出预期。这一消息刺激特斯拉周二美股盘中一度涨超10%,如果能维持涨势,将是特斯拉连续第六个交易日上涨。
7/3.马斯克:一旦实现全自动驾驶、机器人量产,特斯拉空头都会被消灭,即便是盖茨!“特斯拉铁粉”分析师Dan Ives认为,特斯拉最糟糕时期已过去,相信在8月8日历史性的Robotaxi Day到来前,电动汽车需求故事将开始回归到颠覆性科技领域。特斯拉接连大涨,过去一个月累涨30%,马斯克仍然“意犹未尽”,对空头发出严厉警告!
7/2.特斯拉Q2共交付新车44.4万辆,超出市场预期的43.93万辆。年降4.8%,连两季度出现年減,但好于市场预期的43.93万辆,Q2总产量约41.1万辆
7/2.分析師預計:特斯拉將於2日公佈第2季電動車銷量44.1萬輛年減5.4% ,連第2季銷售下滑。特斯拉已解決今年年初陷困境幾個問題,包括柏林附近工廠涉嫌縱火襲擊,及與紅海衝突有關航運改道。但特斯拉當前車型有些陳舊很難跟上競爭對手更新產品,這是無法為銷售降卸責找藉口。
7/1.理想汽车单月交付超4万,重回新势力销冠;赛力斯单月交付年暴增372%,蔚来、极氪单月交付均破2万,双创历史新高;最新入局的新势力小米单月交付破万,且预计7月交付量将继续破万。
6/30.中國車企不斷祭出降價活動搶市占,中國一汽豐田上週將主力車型 Corolla 大降價後,廣汽本田也跟進降價,將旗下19.78萬人民幣起的車款「Accord」最高直降5萬人民幣(約台幣22.3萬)。
6/28.欧盟将“略微下调”中国电动汽车关税?商务部:目前双方工作团队保持密切沟通(比亚迪维17.4%关税不变,吉利汽车加征关税从20%下调至19.9%,上汽关税从38.1%下调至37.6%。对于中国其他配合调查但未被抽查公司将加征20.8%关税,不配合调查的公司将面临37.6%关税)
***6/27.大摩:下一轮AI投资中,特斯拉才是关键“胜负手”AI化身“吞电巨兽”,大摩认为特斯拉手握“关键底牌”—能源业务,能让其在AI下一轮投资中脱颖,而出这张“底牌”并不是特斯拉的AI或机器人业务而是其太阳能与储能业务。大摩将特斯拉目标价上调至310美元,予以 “增持” 评级,意味着还有约58%的上涨空间。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发表研报《特斯拉储能:GenAI能否引爆这项1300亿美元的生意?》。在Adam Jonas看来,目前AI数据中心正在美国各地建设,这些数据中心将化身“吞电巨兽”,给美国电网带来巨大负荷。预测特斯拉能源业务到2030年有望增加39.5亿美元税后净营业利润,即每股收益超过1美元。摩根士丹利对特斯拉能源业务的估值为1300亿美元,将特斯拉目标价上调至310美元。
6/27.“美国电车老大”或难保,但特斯拉隔夜依旧大涨,只因这份报告(投行Stifel首覆盖特斯拉并给予买入评级,称公司远期盈利预期已触底,坚定看好其技术壁垒和发展前景,目标价设为265美元,较当前股价而言仍有35%上涨空间,特斯拉隔夜股价暴涨,特斯拉大幅收涨4.8%,推升股价至近四个月最高,成当日标普500表现最好个股。
6/26.VW大眾汽車因Rivian收購案而股價重挫
6/25.“特斯拉劲敌”Rivian盘后涨超50%,德大众汽车计划向Rivn投资高达50亿美元,其中30亿分三年购买Rivn股份,20亿用来与Rivn共同成立一家软件公司,共享电动汽车架构与软件技术。受此消息影响,Rivn盘后一度暴涨超50%
6/22.日產汽車將削減在中國約10%產能,位於江蘇省常州市的與中國東風汽車的合資工廠將於21日關閉,該工廠年產能13萬輛。
6/22.特斯拉史上最大规模裁员超预期?媒体称今年已裁超14%,7月可能继续;4月马斯克电邮称将全球裁员超10%。媒体称,截至6月17日本周一,特斯拉今年内裁员已超过14%;一些特斯拉工厂工人担心,如果第二季度业绩不佳,7月可能会更多裁员。
6/22.Elon Musk自曝下一代智驾芯片;马斯克表示它不会被称为HW5,而是被称为AI5。马斯克还透露,该技术将于2025年下半年应用于汽车上。埃隆·马斯克透露了有关特斯拉下一代自动驾驶计算机的新细节,许多人预计它将被称为硬件 5(HW5)。
不过,马斯克表示它不会被称为HW5,而是被称为AI5。马斯克还透露,该技术将于2025年下半年应用于汽车上。
6/21.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最新報告指出,過去10多年中國至少斥資2380億美元發展電動車產業。
6/20.大摩表示,特斯拉第四篇章或由人工智能、机器人、混合计算技术支撑,把特斯拉与马斯克的其他事业(包括SpaceX、Starlink、X和xAI)联系起来。
6/20.汇丰态度鲜明:比亚迪“上涨潜力巨大”,特斯拉“维持减持”!汇丰认为,特斯拉销售疲软,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而比亚迪技术领先同行短期内难以追赶,可续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作为全球新能源车企的销量冠军,比亚迪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力压特斯拉。过去半年里,比亚迪H股上涨19%,跑赢大盘,而特斯拉则重挫28%。
5月28日,比亚迪公布了其第五代DM混合动力技术,可以使汽车总续航里程达到2100公里 (几乎是传统燃油汽车的三倍) 。汇丰认为,同行无法轻易复制该公司的技术领先地位,这得益于十年的创新和独特的垂直整合能力。
6/20.中國車企陷殺價紅海,德國賓士也頂不住,近日傳出不但部分燃油車價直逼2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89.2萬元)底線,電動車系列也出現打對折、近百萬元的降幅。中國賓士車主不滿,認為賓士在中國的價值貶值過快,讓他們感到痛心。《路透》先前報導,2024年第1季,BMW在中國的銷量較去年同期下滑3.8%,賓士(Mercedes-Benz)和保時捷(Porsche)則分別銳減12%、24%,反映中國需求疲軟。
6/17.欧美市场混动占优,丰田押注小发动机(丰田的战略在于通过优化内燃机和混动技术,在未来多元化的汽车市场中保持竞争力。混动车型动力足、保值率高,仍受消费者青睐。
尽管全球电动车市场在快速发展,丰田汽车公司依然坚决押注于小型、高效内燃机与混合动力技术)
6/14.據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去年汽車製造商比亞迪推動,中國在全球汽車銷售量首超過美汽車公司。研究人員在Jato Dynamics發布的報告中表示,數據顯示,以深圳比亞迪為首中國品牌去年售出1340萬輛新車,而美國品牌的銷量約1190萬輛,日本品牌以2359萬輛的銷售領先居冠。
6/18.又一EV獨角獸殞落!昔「特斯拉殺手」Fisker聲請破產
6/17.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近宣布,特斯拉將不再發展電力電動車,轉而投入探索氫燃料技術,這項決定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因為馬斯克曾公開反對這項技術。特斯拉計劃在2026年推出首款氫燃料電動車,顯示出對氫能源的重新評估和策略轉變。
6/14.中汽协:汽车销量:5月241.7万辆年增1.5%;前5月汽车产销分别1138万辆和1149万辆,年增6.5%和8.3%
6/13.福特是首家在中國拓展業務的海外汽車品牌,但近年在中國汽車市場的影響力快速下滑,銷量從2016年巔峰期的127萬驟降至去年的46.7萬輛,短短8年衰退63%,中媒專欄也歸納出3大致命因素。包括高層策略保守、電動化轉型失敗及中國汽車市場激烈等,預測福特未來恐面臨更嚴重的邊緣化。
6/12.歐盟今宣布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暫時性反補貼關稅,受調查的中國3大汽車集團中,比亞迪將被加徵17.4%、吉利汽車20%,上汽集團因配合調查度低,將被加徵最高額38.1%關稅。
6/12.英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歐盟今將宣布,下月起自中國進口電動車關稅,將由10%調高至35%,每年可多帶進超過20億歐元稅收
6/11.摩根大通:Robotaxi未来几年难有实质性收入 特斯拉下跌3.5%
6/11.“从太空都能看到”!特斯拉被指库存积压严重,今年一季度销量“遇冷”特斯拉正在面临严重的库存危机。6月9日,据外媒Sherwood News报道,特斯拉2024年一季度报告生产433371辆汽车,但仅售386810辆,同比下降 8.5%,这意味着46516辆汽车没卖出去。而为存放这批滞销汽车,特斯拉选择全部堆放停车场,数量大甚至从太空都能看到。
6/10.閃歐盟對中電動車反補貼關稅 ,中國吉利汽車旗下富豪汽車Volvo已開始將部分電動車生產從中國轉移至歐洲比利時中企則計畫要求當局對歐進口乳製品啟動「反補貼」調查,以反制歐盟行動。泰晤時報:富豪汽車除將EX30和EX90車款生產轉移到比利時外,還考慮將部分車款組裝遷移到英國。富豪汽車被視為最容易受到歐盟關稅影響的全球主要車商。
6/11.为了出海,广汽集团押上所有筹码
6/10.特斯拉將於本月13日召開股東大會,屆時將針對執行長馬斯克560億美元股票薪酬案進行投票。特斯拉董事長德諾姆(Robyn Denholm)發出警告,若560億美元薪酬方案未獲批准,馬斯克可能會離開特斯拉。
6/7.Rivian公布了重新设计的新一代全电动R1系列皮卡和SUV,并宣布新车将借助英伟达芯片提升续航里程、性能和计算能力。新一代R1产品更换了超过一半的硬件组件,并重新设计了电池和电气架构。R1S SUV的起价将比现有车型增加1,000美元,起价为75,900美元,顶配三电机车型的起价约为106,000美元。R1T的起价将保持不变,为69,900美元,但三电机车型的价格将超过100,000美元。
6/4.日本汽车最大丑闻曝光:安全测试集体造假
6/2.比亚迪: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3.2万辆,上年同期销量24.02万辆;前5月销量年增26.8%。5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3.75万辆。
6/1.理想汽车5月交付新车35,020辆年增23.8%。前五月累交774,571辆。L6自4月24日交付来计超1.5万辆,创造理想汽车新车型交付最快纪录。
6/1.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 Kiel)5月31日指出,歐盟對中國電動車關稅措施,可能使北京損失40億美元對歐貿易。德國《明鏡》週刊引述消息來源披露,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反補貼關稅已成定局,歐盟執委會將於6月9日歐洲議會選舉後宣布相關決定。
5/31.中國汽車出口、比亞迪僅排第3 「銷售榜首」在台灣街頭也常見;今年前四月,中國汽車出口海外第1名為上汽集團,旗下的MG4ev蟬聯歐洲電動車銷售冠軍。中國汽車加速駛向海外,2023年首度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以2024年前4個月數據觀察,在海外銷售最好的是中國上汽集團,比亞迪僅排第3。中媒指出,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500多萬輛,扣除巴士等商用車,乘用車裡僅比亞迪是純電動車,其他品牌絕大多數皆為油車,又以奇瑞、上汽是出口的主力、佔整體比重55%,比亞迪約佔6%、只排第5。
5/28.比亚迪发布最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第五代DM-i双模混动系统,续刷新并降低汽车油耗。据悉,该系统可让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6.06%,百公里亏电油耗2.9L,综合续航2100公里。
5/25.特斯拉最暢銷款也不行了 上海廠Model Y減產20%
5/24.中國經濟低迷,需求不振,企業卻持續提高產能,導致廠商庫存激增。彭博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指出,所有指標都表明,中國商品庫存不斷增加,消費者卻沒有心情購物,其中,理想汽車今年第一季庫存暴增77%,連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庫存也飆新高。
5/24.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23日告訴投資人,自己反對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這與他1月時的立場明顯不同,馬斯克當時示警,美國需要關稅壁壘,「否則中國將摧毀世界上多數車企」。
5/21.理想美股重挫近13%,Q1营收
256亿元人民币,約如預期,年增36%季减38.6%;毛利53亿元人民币,年增38%,季減46%;Q2交付指引不及预期:Q2預計营收年增4.2%-9.4%,交付量10.5~11萬辆,市场预估指引13.07辆。理想盘中跌超16%,创19个月最大盘中跌幅,收跌近13%)
5/20.隨中國電動車在東南亞地區愈來愈普及,日本和東南亞國協(ASEAN)計劃在東南亞地區制定首個汽車生產、銷售聯合戰略,預計最快將在今年9月兩國經濟部長會晤時敲定。日經亞洲:東協是豐田、本田等多家日本汽車巨頭工廠所在地,日本車廠每年在東協組裝超過300萬輛汽車,約佔東協總產量的80%,其中許多汽車出口到中東和其他地區。
5/18.4月特斯拉和比亚迪:差距拉大
芝能汽车,今年确实是能看到特斯拉在中国开始掉队了。
4月比亚迪和特斯拉的纯电动销量分别为12万和3.2万台,这个差距拉开确实是有点大2024年,我们应该能看到特斯拉会在中国的销量出现负增长,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可能的情况。
2024年1-4月:特斯拉纯电销量为16.4万台,年降7.3%;比亚迪累计纯电销量38.24万台,年涨31%。、
5/16.阻中國洗產地 戴琪:緊盯墨西哥輸美電動車,中國最大電動車商比亞迪計畫在墨西哥設廠,所生產電動車可能銷往美國。路透四月報導,美國官員已施壓墨西哥,不要提供中國車商投資獎勵,包括低成本的公有土地、生產電動車的稅賦抵減等。
美國貿易代表署資深顧問莫洛(Cara Morrow)指出,該機構已明白告知墨西哥,USMCA目的在促進北美整合和競爭力,而不是對中提供後門;2020年七月生效USMCA,美墨加三國可在六年後重新協商或終止該協定
5/15.美國宣布徵收電動車100%關稅 中國業者 : 輸美量小、不影響
5/14.小米傳有新動作 最快2025年推出SUV車型
5/13.汽車製造商及美歐等國越來越擔心中國電動車,危及國安及產業生存,還有另一個迫在眉睫的威脅,那就是電動巴士。目前中國在歐洲電巴的市占率達3分之1,比亞迪今年初拿下比利時交通公司 De Lijn 一份92 輛電巴大單,價值4300萬歐元(約台幣10億),這對比利時巴士製造商Van Hool 等當地車企來說是慘痛的損失,Van Hool 已在上個月宣布破產。
5/12.德黑蘭市議會副主席索魯里(Parviz Sorouri)透露,伊朗和中國之間簽署一份價值 30 億美元(約台幣972億)的電動車進口秘密合約,比最初估計的 20 億美元突然增加 10 億美元。
5/13.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下,歐美積極尋求分散風險,找尋中國以外的市場機會,並考慮採取措施應對中國政府補貼導致的產能過剩問題。在各國接連將矛頭直向中國時,德國汽車大廠賓士(Mercedes-Benz)卻始終不改集團的親中立場,
在歐盟執委會考慮調升進口關稅,以應對北京向車企補貼對汽車產業的衝擊之際,賓士卻持相反的看法。賓士集團CEO康松林(Ola Kaellenius)過去多次淡化中國車的威脅,5月上旬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中,康松林表明反對歐盟對中國實施貿易限制,集團正在密切關注針對中國的潛在貿易政策措施,以及對供應鏈、銷售市場的連帶影響,隨後強調中國仍是賓士集團「最重要的市場」。
歐盟執委會對中國汽車製造商的調查,這項行動卻遭到德國大廠的強烈反對,這些汽車製造商的銷售、利潤很大一部份仰賴中國。德國高層擔心,在比亞迪(BYD)等本土品牌在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站穩腳步,逐漸從西方老牌車廠手中奪走市佔的同時,如果貿然行動,北京和中國消費者可能會施以報復。以德國2大車廠的數據來看,賓士汽車有超過3分之1銷量來自中國,福斯汽車Volkswagen
更達40%;北京汽車及吉利董事長持有賓士近兩成股權;賓士堅定耕耘中國市場,背後也獲得了中資的支持。根據賓士公佈的10大股東名單,北京汽車集團以9.98%持股,位居賓士最大股東,排名第2的是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持股達9.69%..
5/11.中汽协:4月:汽车销量年增9.3%,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增33.5%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0.6万辆和235.9万辆,月降10.5%和12.5%,年增12.8%和9.3%。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01.2万辆和907.9万辆,年增7.9%和10.2%,产量增速较1-3月增1.5个百分点,销量增速较1-3月降0.3个百分点。
5/10.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比亞迪(01211)以匈牙利作為進軍歐洲市場的第一站,其首家歐洲車廠將設於匈牙利,目標明年建成投產,將為當地創造數千個就業職位。報道引述比亞迪歐洲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舒酉星表示,集團目標在2030年,超越大眾汽車(又名福士汽車)、Tesla和Stellantis,成為歐洲最大的電動車銷售商。他指,比亞迪計劃在歐洲投資數十億歐元,涉及工廠、分銷網絡和市場營銷,並計劃將售價低於2萬歐元的廉價電動車引入歐洲市場。另外,集團正考慮在歐洲設立第2間工廠。早前有報道指,選址有機會在意大利
5/8.習近平訪歐,歐媒報導指出,習近平與中國電動車駛入匈牙利,正撕裂歐洲團結。匈牙利塞格德的大平原上,正在清理土地,建造一座巨大的新建案,這是由中國汽車大廠比亞迪提供的電動汽車工廠,佔地300公頃的工業園區投資5.01億歐元,預計2025年完工。
5/7.全球電動車市場去年來掀起流血價格戰,使目前仍處於虧損中的新創電動車商處境更加艱難,美國新創電動車廠Rivian公布最新財報,上季虧損擴大,股價盤後重挫超過5%。
Rivian於5月7日美股盤後公布,2024會計年度第一季好壞參半,汽車產量為1.4萬輛,交車量為1.36萬輛,年增49%、與71%,上季營收年增近一倍至12億美元,但虧損14.5億美元,去年同期虧損13.5億美元擴大
上季出售每輛汽車的平均虧損為3.9萬美元,較上季4.3萬美元和一年前的6.7萬美元相較都好轉,但若扣除一次性項目的經調整每股虧損為每股1.24美元,仍高於FactSet統計的分析師預估值美股1.15美元…
5/7.小米董事長雷軍:看完北京車展很絕望 中國車企全靠矇
5/6.歐洲議會選舉將於6月登場,即使歐洲汽車產業已在過渡至電動車的道路上取得顯著進展,歐洲聯盟高層的變動可能預示著2035年起禁售燃油新車的目標將發生變化。
5/4.歐盟警告3家中國電動車製造商 反補貼資訊提供不足(比亞迪,上汽吉利)
5/4.投資總監Mark Hawtin表示,特斯拉在中國推出先進駕駛輔助功能的進展,並不像投資者所認為的那樣具有開創性自駕。
5/2.太燒錢,為減開支,特斯拉放棄一體式「千兆」製造計畫,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已放棄1項雄心勃勃的「千兆」製造創新計劃,更專注於開發自動駕駛汽車,放棄此計畫是特斯拉在銷量下降和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又緊縮開支的另1個跡象。路透報導,知情人士稱,特斯拉在2月底決定停止開發1款全新的經濟型汽車(通常稱為 Model 2),這將是該公司生產的第1款1體式汽車…
5/2.蔚来港股创2022年11月来最大升幅19%,4月交付量激增月增长32%,年增近135%。
4/30.中國扶植新能源車,想打出一片天,去年中國汽車業發展達全新里程碑,去年全年中國生產3016萬輛汽車,銷售出3009萬輛汽車。其中,中國生產958.7萬輛新能源汽車、銷售949.5萬輛,新能源汽車占中國全部汽車生產與銷售比分別是31.79%以及31.55%。去年中國更是外銷汽車522萬輛,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其中120.3萬輛是新能源汽車,較前1年度成長77.6%。Alix Partners報告指出,中國從2016年到2022年補貼新能源汽車至少570億美元,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壯大的關鍵。中國大量補貼新能源車產業,一堆車商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企業過多投入的後果,就是車廠開始面臨降價競爭問題。中國車商比亞迪因市場有庫存壓力發起價格戰,其他廠商紛紛效仿,中媒以「血拚」來形容。但是在慘烈價格戰中,中國100多家電動車企只有兩家賺錢:比亞迪與理想汽車。《美國之音》指出,官方補貼或許在短期內有助刺激消費,對於行業長期發展,卻可能潛藏風險。就像現在,一些大部份中國人都沒聽過的電動車製造商,正接連停工關廠。
4/30.中國政府傳已初步批准特斯拉在中國推出「完全自動駕駛」(FSD)軟體功能計劃,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已和在中國網路巨頭百度達協議,百度將授權給特斯拉牌照,可讓特斯拉在中國公共道路上收集數據,這為特斯拉在中國推出FSD,掃清了最後的監管障礙。作為交易一部分,百度將向特斯拉提供車道級導航系統。而上述交易是馬斯克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見面之際達成的
4/30.特斯拉股價最佳護盤人執行長馬斯克,23日財報會因平價車提前生產漲15%,緊接低調訪中獲禁令解除,29日收194.05美元再報復反攻15%,短短4交易日,噴漲逾3成,市值增1728億美元,比英特爾市值還大
4/29.新浪科技,特斯拉用户APP显示,特斯拉中国官方的FSD(Full-Self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能力)服务的购买页面描述已由“稍后推出”改为“即将推出”。
4/29.比亞迪Q1財報,由於受電動車需求放緩、中國市場價格戰影響,季營收遠低於分析師預期,季比大跌,年增速大減為四年來最慢,獲利季爆跌。比亚迪Q1財報(至3/31):營收年增3.9%至人民幣1249.4億元,遠低於分析師預估1325.3億元,增幅為四年來最低,營收季大跌30.6%,季淨利年增11%至45.7億元,季爆跌47.3%;营收和净利雖均年增长,卻季大跌與爆跌,归属股东净利润45.7亿元,年增10.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37.5亿元年增5.2%。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也年大跌,季现金流量净额年滑29.3%至102.3亿元。
Q1研發人民幣106億元激增70%,高於特斯拉同期的11.5億美元(人民幣81.8億)。該公司今年首季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年增14%至略高於62萬輛,而出口量狂飆153%至9.79 萬輛。季度業績顯示,比亞迪仍領先特斯拉,後者自2020年新冠疫情影響生產和交付首現單季營收下滑。
經濟復甦乏力之際,比亞迪加大進軍高檔市場力道,同時加大折扣幅度。去年取代福斯汽車成為中國最暢銷的汽車品牌後,比亞迪透過大幅降價搶市,其最便宜車款是海鷗掀背車,目前起價為6.98萬元;為保市占,比亞迪2月18日在中發起價格戰,將公司所有車款降價5%至20%;結果:比亞迪交付純電動車與插電式油電混合車,第1季62.4萬輛,市佔比33%,對比去年第4季為94.4萬輛;在中國,比亞迪多數車款售價在10萬至20萬人民幣間(台幣45~90萬元),中國電動車銷售約佔全球總額60%。高盛最近研究報告中預測,與2023年相比,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單位利潤將降,如進一步降價,該產業獲利可能轉負值。
4/29.產能利用率僅5成 中國電動車陷割喉戰
4/29.阻中國電動車湧入 歐盟須徵收50%關稅,金融時報報導,榮鼎集團的研究發現,歐盟任何的懲罰性措施可能對嚇阻中國車商都顯得太「小兒科」。榮鼎報告指出,「我們預期歐盟將課徵15%至30%的關稅,但即使是課徵30%的關稅,一些中國車商仍能因強大的成本優勢,而在出口歐洲的汽車上獲得可觀利潤」
4/29.北京將電動車界定為希望握有主導地位產業,美國智庫戰略與研究中心(CSIS)推估,從2009年至2022年,中國共投入1730億美元補貼新能源車業,包括電動車與插電式油電車,而產能的野蠻擴張,使得去年一百多家電動車企中,扣除特斯拉,只有三家中國業者達損益平衡。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汽車產業向來有產能過剩的問題,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一年可生產四千萬輛汽車,但國內僅賣出約2200萬輛車,導致車企在中國上演慘烈的價格戰,並使美國與歐盟憂心中國汽車恐大舉湧入。
4/28.中國問界M7撞車起火3死事故 賽力斯證實:車門無自動解鎖功能
4/25.IEA解读中国电车的成功:更小、更实惠,抓住了全球市场的心IEA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在电动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占全球销量的60%,凭借低价优势,中国电动车在泰国、越南、印尼等亚洲新兴经济体快速占领市场。小型、实惠电动车抓住了全球市场的心。据媒体的最新预测,到2030年,电动车将占中国汽车总销量的三分之一。
4/26.东风汽车总经理周治平做表示,未来三年,将斥资超600亿元,投放30款全新乘用车新能源产品、14款商用车新能源基础车型。
4/25.丰田汽车宣布将与腾讯开启合作伙伴关系,结合腾讯AI大模型与丰田SDV】
4/24.特斯拉今正式公布备受期待高性能版全驱Model 3版车型,并已对外开放订购,售价52990美元。车速超过保时捷911,,与之前版本相比,新款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版配备了Model 3系列中最强大的驱动系统,0至60英里/小时加速时间仅需2.9秒,最高时速可达163英里/小时,具备超过500马力的强劲动力。
4/24.特斯拉財報會:打脸日前取消研发Model 2媒体报道,称将加速推出更廉价经适车型,最快明年初推出,甚至不排除提前到2024年后期,及专用机器人出租车Robotaxi产品,盘后涨11%,(平价特斯拉Model 2计划被视为实现马斯克销售增长雄心关键,他曾在2020年表示,特斯拉希望到2030年销售2000万辆汽车,是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当前销量两倍);营收和盈利连续三季度逊于预期,Q1营收为四年里首年降滑并创十二年最大降幅,利润腰斩,自由现金流疫情来首现负值,营收和盈利均低于预期,并维2024年“明显更低的”汽车产量/交付量增速指引“显著更低”的悲观预测,但称最快明年初加速推出更廉价车型和加大AI投资,8月8日会介绍更多细节,马斯克还释放乐观基调称,预计明年2025年底前销售人形机器人Optimus Humanoid Robot(特斯拉一季度营收年降9%至213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223亿美元,既是2020年二季度新冠疫情来近四年里首年降,也是2012年来最大降幅,四季滑超15%,主由于全球对电动汽车需求放缓);特斯拉周一曾跌3.4%至142.05美元,刷新2023年1月来15个月新低,七日连跌期累跌近19%,今年来累跌近42%,是标普500成分股中跌幅第二深。一季度股价曾跌29% ,2022年底来最大跌幅,也是公司2010年IPO来第三大季跌幅。
4/23.中國全國乘聯會最新公佈的數據,今年 4 月到14日為止市場零售銷量為51.6 萬輛,批發銷量則為 53.4 萬輛,其中電動車零售銷量 26 萬輛,批發銷量 26.8 萬輛,在整體汽車市場佔比分別為 50.4% 與 50.2%,雙雙超過一半,顯示電動車正式成為中國車市主流,同時也意味著電動車已經成為中國消費者主流選擇,燃油車佔比更首度跌破 50%。
4/23.雷軍:小米SU7鎖單量已超7萬輛 今年交付目標逾10萬輛
4/22.大裁员和推迟Model 2,马斯克“All In”RoboTaxi和FSD,特斯拉正在“为自动驾驶而竭尽全力”,时间表还是安排生产能力方面,机器人出租车现都优于新车型。推迟Model 2、股价暴跌40%、全球大裁员…特斯拉重返混乱“战时模式”,马斯克引领战略转变:将重心从推新车型转向全力推进自动驾驶。年初特斯拉最热话题是那款酝酿四年、定位比Model 3更低入门级车型Model 2,原预计2025年中投产,助特斯拉在全球白热化价格战中杀出重围,开辟新增长曲线。
4/22.特斯拉全球降價救銷售 但市值可能很快被豐田追上;特斯拉美國官網20日顯示,Model Y、S 和 X 基礎版車型起價減少2000美元至4.3萬美元、7.3 萬美元和7.8 萬美元。次日,特斯拉中國官網跟進,Model 3、Y、S、X 全系車型降價。至19 日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今年已下滑 40.8% 至147.05 美元,目前總市值為 4683 億美元。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豐田汽車TM:年初至今漲幅達 24.72%,目前市值為3731 億美元,距離特斯拉市值約950億美元新能源车新一轮降价又拉开帷幕了。(4/22.特斯拉和理想的同步降价:这次打头阵的是优等生特斯拉和理想,特斯拉打出全系降价1.4万元,理想则对主力L车型下调1.4万元-2万元,出师不利的MEGA直接大刀砍掉3万。特斯拉Model 3起步价已低于小米SU7 Pro;特斯拉在一季度交付量下滑后,加大降价促销力度,尤其是随着小米SU7进入市场以后,竞争更加激烈。Q1,特斯拉的球交付量38.7万辆,年降8.5%,季降20.2%;全球产量为43.3万辆,年降1.7%,季降12.4%,是特斯拉史上首次产销量出现年降和季降双降。
4/18.外媒爆:美国在向墨西哥政府施压,要求后者与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保持距离”;路透社18日发布“独家消息”称,据3名知情的墨西哥官员透露,墨西哥联邦政府在美国压力下,正以拒绝提供低成本的公共土地或减税等激励措施为方式,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保持距离。
4/17.《華爾街日報》報導,有買家爆料,特斯拉在最近幾天推遲了向他們交付Cybertruck的時間,且未對推遲交付做出解釋
4/17.「本田汽車(Honda)」週二(16日)宣布,計劃在 2027年之前,在中國推出6款以「燁( Ye)」 為品牌的下一代電動車車型,不僅如此,本田汽車還計劃在2027年前,在中國推出10款本田品牌的電動車,以確保公司在2035年所有在中國的汽車銷售均為電動
4/16.美國汽車保險3月價格年漲22%,40年來最大的\年度漲幅。美媒指出,這是美國車主正面臨最嚴重的價格衝擊,而消費者幾乎沒有能力削減開支,這將是負擔能力危機。
4/15.报道:特斯拉全球裁员超10%
达14000人,裁员比例历史最高,马斯克强调当下降本增效极为重要。标志着特斯拉自2017年裁员2%来第五次大规模裁员,在2018年、2019年和2022年间,特斯拉分别裁员9%、7%和3%。
4/11.《金融时报》:电动汽车在欧洲港口堆积原因主包括两方面,一是电动汽车在当地市场销售放缓,二是欧洲的物流面临困境,如卡车司机的短缺导致难以尽快运走抵港货物。
4/9.馬斯克承認:不只電動車 整個汽車業都面臨中國競爭威脅
4/9.歐洲港口變大型「停車場」 中國電動車堆積長達18個月
4/6.回击“特斯拉黑”?马斯克宣布将在8月8日发布无人驾驶出租车此前,特斯拉经历廉价车型取消风波后,股价盘中一度暴跌超6%。随后,马斯克宣布8月8日Robotaxi产品的问世,股价盘后上涨超3%。
4/6.馬斯克駁斥取消平價車計畫 宣布8月推自動駕駛計程車
4/4.如過去迎蘋果組裝業務,培養出中國智慧型手機完整產業供應鏈,特斯拉上海設廠「鯰魚效應」,也被視為中國電動車快速茁壯關鍵。《彭博》對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合會CPCA數據估算,受到比亞迪等中國電動車品牌流血競爭壓力,特斯拉在中國市占率由去年第一季10.5%大降至第四季約6.7%;週二特斯拉股價收盤重挫4.9%,今年來已大跌32.9%
3/29.美国电车新势力Fisker最后一搏:唯一车型高配版降价39%!
该公司本月早些时候已暂停生产,并警告有破产风险,股价今年来已跌99%。分析认为,随着竞争加剧,车企正在减少电动车投资,美国总统拜登推动的电动车愿景正在崩溃。
3/29.27分鐘定破5萬輛!小米汽車上市 公開叫陣特斯拉 米鏈帶火60家供應商
3/28.直击小米汽车发布会:27分钟五万台,SU7标准版21.59万,4月30号前免费送上万权益
3/28.日經:中國電動車全球崛起,透過低價傾銷擠壓各國市場,美政府和國會正採取對策,以阻止中國純電動車EV流入美國內,方案之一是徵收超過125%稅率,包括中廠在墨生産的電動車。目前美對進口中國製汽車徵收25%懲罰性關稅,為避免中國電動車帶來安全隱患,美國會議員自今年2月起續提具體法案,共和黨參議員Josh Hawley及Marco Rubio,分別在2月底、3月份各提將關稅率提高到125%,及要求對每輛中國製造進口汽車徵2萬美元額外關稅相關法案。
3/28.比亞迪強勢來襲,電動車發展起步相對慢的歐電動車龍頭雙B剉咧等!CNBC:據歐洲運輸與環境聯合會T&E報告分析稱:去年在歐盟銷售電動車中,約19.5%來自中國,其中法國和西班牙電動車銷量近3分之1是從中國製造,2024年中國製造電動車將佔歐洲電動車銷量逾4分之1,其市佔率將年增超過5%。
3/28.据欧洲运输与环境组织 (Transport & Environment) 的分析,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2024年将占据欧洲市场份额的25%,2023年在欧盟销售的电动汽车中,中国制造的电动汽占比达到约19.5%(近29万辆),预计今年这一数字将增至25.4%。
3/28.英前情報處長點名 :北京透過「它」可遠端癱瘓英國交通,比亞迪近年以低價傾銷策略進軍歐洲,成功擠壓歐、美車廠市佔率,2023年最後一季度銷量比特斯拉高出4000輛,成「全球電動汽車一哥」,成功超越美國特斯拉,成為「全球電動汽車一哥」,。英議員伊恩·史密斯(Sir George Iain Duncan Smith)警告,中國電動車可能會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存取個人數據,北京也可遠端阻止中國電動車在英國道路上行駛,造成城市癱瘓。《泰晤士報》報導,英國秘密情報部門軍情六處的前負責人理查德·迪爾洛夫(Richard Dearlove)爵士呼籲,英國政府禁止敏感國家基礎設施場所,及內閣部長使用中國電動汽車,這些安全問題,將導致成為下一個華為.
3/27.不滿遭美電動車補貼排除 中國跳腳向WTO告狀
3/26比亚迪:2023年:营收6023亿元,年增42%,净利润300亿元,年增80.7%,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96元(四季度营收1800亿元)。其中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收入约4834.53亿元,年增48.9%;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收入约1185亿元年增20%,占总收入比分别为80.3%和19.7%。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率23.02%年升2.63个百分点,超过特斯拉2023年18.2%毛利率。去年比亚迪成功拿下全球电动车销量排行榜冠军,全年电动车销量达302.4万辆,年增67.8%,将特斯拉甩在身后,其中海外销量同比大增457.66%。国内市场方面,根据中汽协数据,比亚迪去年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 31.9%,年增4.8个百分点,连11年稳居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龙头地位,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桂冠。
3/25.中國電動車競爭加劇 特斯拉減產、比亞迪降價(3/22.特斯拉銷售乏力 削減在中國產量)
3/26.特斯拉纯视觉FSD V12.3全量推送,顺风车乘客完全感觉不到AI在开,特斯拉最核心竞争力终于迎来市场检验,目前车主反馈较一致:有小问题但瑕不掩瑜,整体令人印象深刻。
3/19.特斯拉宣布Model Y电动车在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涨价后,周一股价收涨6.3%,创最近六个月最大单日涨幅。
3/19.电动车热潮褪去,美国传统车厂股价起来了:随着电动车的热潮减退,老牌汽车股再次炙手可热,它们低估值和稳健的现金流开始吸引投资者。分析师认为,在电动车需求的减弱背景下,通用汽车、福特、Stellantis可能成为赢家。
随着电动车热潮减退,投资者转向关注老牌汽车公司,导致电动车股票下跌而传统汽车股价上涨。
至上周五,Stellantis和通用汽车今年股价分别上涨22%和13%,超过标普500的7.3%涨幅。福特股价持平,而特斯拉暴跌34%,两家尚未盈利电动汽车Rivian和Lucid跌幅更大。
3/16.瑞银看空特斯拉:目标价猛砍26%從225美元至165美元,下一波增长浪潮在2026年;瑞银认为,2026年之前,特斯拉的表现可能低于市场预期。2026年开始,特斯拉的下一波增长将由Model 2驱动。最新报告称,由于欧美电动车需求减缓、Model 2上市推迟以及特斯拉生产因电力中断而放缓等因素,特斯拉在2026年之前的电动车交付量、每股收益和毛利率预计都将低于市场预期。
3/16.Cathie Wood趁機撿便宜,日前大量買特斯拉股票, 一天搶進3521萬美元(約台幣10億元)。
3/16.《路透》特斯拉不降價 4/1起Model Y在美售價漲1000美元;特斯拉2月中曾宣布,部分Model Y車款,2/29前在美國市場降價1000美元,此前,特斯拉不只調降中國市場Model 3及Model Y的售價,也降低了德、法等歐洲國家Model Y車型的售價,一度引發需求疑慮。
**3/16.瑞银看空特斯拉:目标价猛砍26%至165美元,下一波增长浪潮在2026年;瑞银认为,2026年之前,特斯拉的表现可能低于市场预期。2026年开始,特斯拉的下一波增长将由Model 2驱动。3月13日,瑞银发布最新报告称,由于欧美电动车需求减缓、Model 2上市推迟及特斯拉生产因电力中断而放缓等因素,特斯拉在2026年之前的电动车交付量、每股收益和毛利率预计都将低于市场预期。因此,瑞银将特斯拉的目标股价从225美元降至165美元。然而,要实现加速增长,特斯拉需要推出定价在25000美元左右的Model 2车型。但该车型在“卷出天际”的低端电动车市场面临压力。瑞银预计,2025年Model 2的销量非常有限,直到2026年开始,Model 2的销量才会显著增加,成为公司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因此,2026年开始,特斯拉的下一波增长将由Model 2驱动。此外,AI和机器人项目的潜在价值和马斯克的薪酬方案能拔高特斯拉估值
3/16.凱西‧伍德(Cathie Wood)趁機撿便宜,日前大量買特斯拉股票, 一天搶進3521萬美元
3/15.日產汽車和本田汽車宣布,面臨市場新來者激烈競爭之際,他們已同意開始就潛在戰略夥伴關係進行談判,希望電動汽車和汽車軟體方面進行合作。
3/15.燃油車被電動車取代 中國將出現數百家「殭屍」汽車工廠
3/12,媒体报道,在遭受极左环保极端分子对附近电力基础设施的袭击,导致工厂停产近一周之后,该德国超级工厂现已恢复供电并重新投入运营。电网运营商E.DIS在一份声明中写道,该超级工厂于周一深夜重新并入电网。特斯拉在声明中表示,公司正计划逐步恢复生产,但目前还无法确定工厂全面恢复生产所需的具体时间。
3/13.特斯拉美股盘前跌超2%,富国银行将特斯拉评级从平配下调至低配
特斯拉美股盘前跌超2%,此前富国银行将特斯拉评级从平配下调至低配,目标价125美元。
3/11.获得Space X投资的飞行汽车开发商Alef Aeronautics制造的双座飞行器Model A已获得8.5亿美元预订单,堪称有史以来最畅销的eVTOL。
3/11.“飞行出租车”中国全球首飞,深圳飞珠海仅20分钟,票价300元
这次使用5座eVTOL是峰飞航空自主研制,核心模组100%国产化,便于大规模生产、大规模使用。2月27日,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和珠海两座城市之间,成功完成全球首条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跨海跨城空中航线首飞。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至珠海九洲港码头,驾驶汽车将花费2.5到3小时,乘船需要1个小时左右,而eVTOL飞行时间只20分钟。
飞行汽车和无人机技术高度同源。普通无人机是飞手在地面控制。而eVTOL飞行汽车则是把飞手和控制系统一起搬上无人机,同时把载荷舱替换成乘员舱的大型无人机。同时,大部分eVTOL还和无人机一样,有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在极端情况下也能让eVTOL平安着陆;技术问题最后还是要依靠技术来解决。2000年后,通讯、传感器、自动控制、电池和电动机等技术领域的快速进步,不仅让无人机出现了跨越式发展,也让eVTOL应运而生,飞行汽车从幻想成为了现实。
欧洲在eVTOL领域,直接就是大佬入场。作为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商之一的空客公司,由直升机部门牵头,搞了一个CityAirbus项目,这是比较中规中矩的一款eVTOL。这个项目前期推进比较顺利,目前因为俄乌战争导致经费短缺,从2023年首飞已经推迟到今年才可能首飞。CityAirbus是一款全电动、四座、四管道8旋翼飞行器,装备有八个螺旋桨和八个100千瓦电机,可在固定航线上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巡航。每台飞行器的目标价格在100万欧元以内。
目前在飞行汽车领域被广泛看好的美国公司Joby Aviation,拿到的第一笔订单就来自美军。这家公司与五角大楼签订了一份1.31亿美元的合同,将给美国空军提供9架eVTOL飞行汽车,现已完成首机交付。
除价格优势以外,eVTOL相对于直升机还有很重要一个优势,就是全电系统。和新能源汽车一样,eVTOL的动力总成也是由“动力电池系统+电驱系统+电控系统”组成。在电脑辅助控制下,全电动力总成的运行比直升机的涡桨发动机更加高效安全。
而且,基于电力能源系统的eVTOL,如果携带雷达或者其他武器系统,在能源供应上也将更加方便。就如同军舰会逐渐走向全电推进一样,军用eVTOL就可以看做全电推进的廉价智能版直升飞机。更低廉的价格、更智能的操控、更高效的动力……陆军飞行化,也许真的能在“空中汽车”的支持下成为可能。
3/11.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同时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的定价机制。
3/8.效仿特斯拉?Rivian卷价格,推出低价电动车,电动车市场整体遇冷的背景下,Rivian推出两款廉价车型。电动车初创公司Rivian推出两款全新SUV车型,公司希望能够藉新车型提振其销售业绩。其中一款中型SUV名为R2,起售价约4.5万美元,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上市销售。这款新车形似Rivian已有的7.5万美元R1S SUV的小型版,Rivian当场还展示了一款体型更小、定价更低的R3 SUV以及其运动版R3X。不过公司CEO RJ Scaringe并未透露R3的具体上市时间。在电动车市场整体遇冷的背景下,Rivian只能谋求靠卷价格,刺激销量增长。
3/7.中日车企在泰国形成了罕见的单挑局面,泰国是日本车企在东南亚的大本营,日企正试图游说泰国政府放缓电动化步伐。
3/6.特斯拉遭“生态恐怖分子”攻击:德国超级工厂断电停产;“生态恐怖分子”声称“特斯拉不安全(No Tesla is safe)”,将对柏林特斯拉工厂的“电力袭击事件”负责,“特斯拉耗尽资源,要彻底摧毁超级工厂”。
3月5日,媒体报道称,特斯拉位于德国格林海德超级工厂疑似遭极端环保人士纵火,导致电力设施受损,工厂停产,柏林部分地区也陷入停电。
3/6.比亚迪在印度推出第三款电动汽车Seal,起售价近五万美元Seal,意图成为印度电动车高端市场领头羊;比亚迪高层表示,到2030年,比亚迪将拿下印度40%的电动车市场份额。
3/5.作为理想冲刺豪华、进军纯电的排头兵,MEGA似有些出师不利。受此影响,理想股价迅回调。其美股从3月1日44.95美元的高点,快速跌至3月4日收盘37.6美元,跌幅达15.3%,市值蒸发77.98亿美元
3/3.上海迎春消费季:买车最高补贴万元,买家电最高补贴千元
3/2.大众汽车周五业绩预发布:由于电动汽车需求降和竞争加剧,預計今年销售增长将放缓,股价在德国股市尾盘最多跌超过7%。大众还将推动大规模成本节约计划,将其五年滚动支出计划削减100亿欧元,总额降至1700亿欧元,原因是燃油车型和电动汽车的支出高峰期渐结束。
3/2.雷军发布微博称,“3月28日,小米SU7正式发布,这是我们的三年之约。
3/2.一天内9家车企宣布降价:吉利、上汽大众、飞凡、奇瑞、智己、现代、比亚迪、长安、特斯拉。降价的幅度从5%至15%不等,价格下降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3/2.比亚迪、特斯拉降价促销后,华为鸿蒙智行旗下问界也出招,3/2至3月底问界M5智驾版优惠1萬元降至售价26.98万元起
2/29.电车一再降,油车慌不慌?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预测,从“油电同价”发展到“电比油低”是规律性趋势,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有望增加5-10百分点,乐观情况下有望突破40%。在全球市场拥有绝对价格优势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变得更加便宜。2024年春节刚过,比亚迪将“油电同价”趋势进一步演化为“电比油低”。2/19日,比亚迪秦PLUS DM-i荣耀版和驱逐舰05 DM-i荣耀版起售价分别下调至7.98万元和7.19万元。这是国产新能源汽车混动车型价首下探至7万元区间,这一售价甚已低于不少同级别燃油车指导价。
2/28.马斯克在X平台上表示,电动跑车Roadster产品设计完成并将于年底推出,目标是明年出货。认为Roadster有机会成为有史以来最令人兴奋的产品演示。
2/28.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报道,苹果正打算放弃酝酿了近十年的电动车项目(Titan),将大部分员工将转岗到AI部门。这一消息让该项目的近2000名员工大为惊讶,消息一旦属实,意味着苹果此前投入的数十亿美元都将“打水漂”。苹果Titan计划始于2014年,旨在推出一款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然而,这个耗资数十亿美元的项目从一开始就举步维艰,途中经历了多次战略和领导层变动。 去年开始迅速蔓延的AI热潮打了苹果一个措手不及,生成式AI成为苹果越来越重视的领域。在最新的财报电话会上,库克曾表示:苹果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人工智能公告。
2/26.理想美股盘前大涨近13%!公司Q4营收翻番,首次年度盈利!
理想汽车第四季度营收417亿元人民超两倍,利润增超20倍,2023年全年营收超千亿元,扭亏为盈全年净利润达118亿元,全年实现扭亏为盈,现金储备增至1036.7亿元。预计2024年一季度收入为312.5-321.9亿元,年增66.3-71.3%。理想汽车财报:第四季度营收417亿元人民币,超市场预期398亿元,年增136%,月涨20%;Q4净利润57.5亿元,年增2068%,月增104.5%;NON-GAAP净利润44.9亿元;第四季度汽车毛利率为22.7%,年增20%;2023年全年营收1238.5亿元,年增173.5%,全年净利润118亿元,2022年为净亏损20.3亿元。全年汽车销售收入1202.9億元,年增172.7%。
2/26.比亚迪:王传福提议将回购金额由2亿元增至4亿元
2/25.吉利又拿下一个IPO。豪华电动汽车制造商路特斯科技公司(Lotus Technology Inc.)与特殊目的并购公司L Catterton Asia Acquisition Corp(NASDAQ: LCAA)的业务合并按计划于2月22日完成。合并后的公司将保留Lotus Tech的名称为“Lotus Tech.”,其美国存托股票(ADS)于北京时间2024年2月23日晚间在纳斯达克开始交易,股票代码为“LOT”。
2/25.美國製造業聯盟AAM呼籲美國政府,阻止中國廉價汽車透過墨西哥大舉湧入;AAM23日敦促美國政府,阻止低價中國汽車與零件從墨西哥大舉進入美國市場,否則美國汽車產業恐面臨「滅絕式」重創。美國該製造業倡議組織報告說,「中國汽車因有中國政府的權力與資金支持,因此非常廉價,一旦進入美國市場,恐成為美國汽車產業的滅絕事件」。
2/22.需求不足、裁员10%!美国电车新锐Rivian盘后暴跌15%(预计2024生产5.7万辆汽车,低于分析师预期6.6万辆)
2/22.小鹏汽车宣布与阿联酋经销商集团 Ali&Sons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三季度开始,小鹏将在阿联酋销售G6、G9车型。截至目前,小鹏汽车在中东非市场已与阿联酋经销商集团 Ali&Sons、埃及 RAYA 集团、阿塞拜疆 SR 集团、约旦 T Gargour&Fils 集团、黎巴嫩 Gargour Asia SAL 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小鹏 P7、G9 将于今年二季度在约旦、黎巴嫩启动交付,三季度在埃及启动交付。
2/21.比亚迪宣战,新能源车市杀疯了?新一年“血海之战”已打响!紧随比亚迪,五菱汽车、长安启源、哪吒汽车等纷挤入1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车市。开年即血战。春节复工后,比亚迪第一时间举起价格屠刀,推出秦PLUS荣耀版、驱逐舰05荣耀版两款混动车型,将起售价打到7.98万元。
220.斯泰蘭蒂斯擬在義大利生產零跑電動車
2/20.小鵬CEO警告 電動車競爭恐以「血腥屠殺」結束
2/19.燃油車挫勒等!比亞迪新款油電轎車狂降2成 售價不到35萬元
2/18.中國電動車圍攻 中媒稱特斯拉遇至暗時刻
2/18.乘联会:中国汽车,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203.5万辆,年增57.4%,月降13.9%
2/15.大摩:特斯拉今年迄今为止累跌近25%,非正式调查发现,機構投资者对特斯拉未来表现也尽显悲观:几乎每个人都认为特斯拉股价在6个月内表现不佳,大部分人认为特斯拉在未来12个月内会表现不佳。被排除在AI主题外,2024年收入可能零增长,
“特斯拉铁粉”、摩根士丹利汽车首席分析师Adam Jonas近报告指出:
最看空特斯拉的一次......原因也在情理之中,有些人怀疑特斯拉今年销量增长停滞,也有投资者认为特斯拉暂时“被排除在AI狂潮之外”。Jonas认为,马斯克正在将特斯拉从AI主题中“边缘化”,主动让投资者关注电动汽车需求恶化
2/13.豐田汽車13日:在與操縱碰撞安全測試相關不當行為被曝光後,小型汽車子公司大發汽車的社長和董事長將辭職。
2/8.福特正在徹底改革其電動車策略,以應對過去1年電動車需求放緩與價格戰,第4季度,每輛Model E平均損失超過4萬7000美元(約新台幣147萬元),不堪電動車業務的巨額虧損,Model E電動車業務負責人賈賈(Marin Gjaja) 週二表示,下一代福特電動車「只有在能夠獲利的情況下」才會推出。
3/6.乘联会:初步预估中国2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同比下降9%,环比下降41%。
2/6.特斯拉大跌之时,丰田大涨!丰田将2024财年将利润预期上调至历史新高,销量连续四年保持全球第一,财报公布后丰田日股涨近5%。受益于供应链问题改善和日元疲软,丰田第三财季净利润飙升86%,同时将年度净利润预期上调至历史新高。
2/6.豐田汽車Q3銷售、獲利超預期 股價大漲近5%(Q3財報:營業利潤1.68兆日圓(約新台幣3514億元)年增75.7%,高於分析師所預期的1.3兆日圓,季淨獲利1.36兆日圓(約新台幣2845億元),銷售淨額12.04兆日圓,皆高於市場預期1.1兆日圓、11.41兆日圓。豐田汽車同日也上調對公司2024全年營業利潤預期,從先前4.5兆日圓上調至4.9兆日圓,調漲幅近9%,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測的4.6兆日圓。
2/2.《中國證券報》報導,比亞迪 1 月新能源車銷量為 20.15 萬輛,年增 33%。
2/6.福特今公佈財報,上季營收403億美元,eps0.29美元,皆優於預期,且今年第1季將額外配發每股18美分股息,受驚豔財報激勵,盤後股價勁揚逾6%(隨福特放慢電動車投資腳步,將把更多現金返還股東,福特預計將第1季額外配發每股18美分股息)
2/2. 特斯拉出包連連,在美國又召回220萬輛汽車,幾乎是全美的特斯拉汽車數量。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 表示,由於警示燈字體大小不正確,增加撞車風險,特斯拉正在召回220萬輛汽車。這比兩個月前特斯拉在美國召回的203萬輛汽車還要多,這是當時稱有史以來最大的召回舉措,目的是在其 Autopilot高級駕駛輔助系統中安裝新的安全措施。
2/1.特斯拉:下单Model Y指定版本现车立享8000元现金减免
据特斯拉微博,3月底前下订Model 3/Y/S/X任意车型并交付,年费率可低至2.5%起,下单Model Y指定版本现车立享8000元现金减免。
1/31.雷蒙多警告:中國電動車構成重大國安風險
1/31.馬斯克原本將從特斯拉獲得高達 558 億美元的獎金,但投資人申訴認為溢價過高,經過德拉瓦州法官認可,取消了這筆獎金。
1/29比亚迪:2023年净利同比预增74%-86%】比亚迪公告,预计2023年净利润290亿元-310亿元,同比增长74.46%-86.49%。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进一步巩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领先地位。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业务份额提升及安卓客户需求回暖、新能源汽车和新型智能产品业务高速增长,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显著改善,盈利实现大幅增长。
1/28.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出海将成为未来10年汽车产业下一个爆发点:中国汽车产业链韧性较强,在全球的相对竞争力快速增长,这是中国汽车全球化的核心驱动力。当我们突破3000万的产销规模,占据世界33%的市场销量时,我们一定要有雄心壮志,让中国汽车产销突破4000万,并进一步迈向5000万,力争让中国汽车占世界汽车市场的份额突破40%并迈向50%。而家电等行业的中国产品的世界份额近60%,中国车企还需要更加努力的内外兼修。出海将成为未来10年汽车产业的下一个爆发点。
1/28.红海危机对汽车船市场的影响远超你的想象,胡塞武装对商船的袭击导致30年来第一次没有汽车船(PCTC)通过红海/苏伊士运河。
1/27.月份汽车销售为什么这么低迷?12月大促提前消化需求;很多优惠政策截止日期设1月1日,购车优惠不够吸引消费者;年底观望现象仍然严重。进入1月份后,主要新势力汽车企业的销售情况都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在12月纷亮相的一些车型的集中释放下,整体的数据并不是很乐观。根据车Fans的订单汇总数据和梳理,我们经过和终端信息核对分析之后,目前的1月份订单增长速度都出现了明显的滑坡。
1/25.1月份汽车销售为什么这么低迷?12月大促提前消化需求;很多优惠政策截止日期设定在1月1日,购车优惠不够吸引消费者;年底观望现象仍然严重。进入1月份以后,主要新势力汽车企业的销售情况都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在12月纷纷亮相的一些车型的集中释放下,整体的数据并不是很乐观。根据车Fans的订单汇总数据和梳理,我们经过和终端信息核对分析之后,目前的1月份订单增长速度都出现了明显的滑坡。
1/25.特斯拉Q4財報:營收251.7億美元成長3%,3年多來最慢成長速度,淨利79億美元,其中含59億美元,非現金收益,經調整後的每股盈餘0.71美元,因降價和刺激需求措施,Q4毛利率下降至17.6%,前年同期23.8%,分析師平均預期為18.3%,Q3毛利率17.9%.盤後跌近6%,在2023年翻倍後,今年至今已跌逾16%;特斯拉警告:今年銷售、產量成長都將「明顯放緩」,因公司專注於推出下1代新車,公司目前正處2波成長浪潮間,第1波成長分別由2017年和2020年發佈Model 3和Model Y所推動,第2波成長則將由下1代電動車平台開始。馬斯克警告高利率正打擊需求,降價潮恐怕還沒結束,主因電動車需求仍疲軟。華爾街:如銷量下滑,馬斯克可能進行降價,藉此搶市佔,利潤可能會一段時間內續陷困境,預計特斯拉今年電動車銷售將達220萬輛年增約21%.但遠低於馬斯克3年前設定50%長期目標。
1/25.特斯拉财报会:AI、超级工厂计划、Cybertruck和Optimus机器人:FSD自动驾驶时称特斯拉是AI应用效率全球最高公司,其他汽车制造商对特斯拉 授权FSD兴趣不大;新汽车制造系统将被用在奥斯汀超级工厂制造下一代车型,后将其推广到墨西哥新工厂及其他超级工厂。被问有关马斯克最近AI声明的问题时,马斯克表示,他推动加强控制是基于对人工智能变得过于强大的危险的担忧,及激进投资者可能会对潜在危险技术的决策产生不当影响。据称,Cybertruck需求已经“摆脱困境”,但没透露任何细节。马斯克强调,擎天柱人形机器人正在快速发展。展望未来,马斯克认为Optimus最终可能成公司最大业务。最后,马斯克表示,他猜测特斯拉可能成为全球最有价值公司。目前,特斯拉市值为6610亿美元,是美第十大公司。
1/25.知情人士透露,蘋果造車10年,進入成敗關鍵,為將電動車順利推向市場,蘋果不得不簡化設計,同時延後電動車發佈日,最快可能要等到2028年才會亮相。
1/23.多頭也動搖!Q4財報在即 大摩分析師Adam Jonas 22日調降特斯拉股票目標價,自380美元降至 345美元,但維買進。因市場競爭太多,包括美國在內,全球電動車銷量正創史新高,但經濟面必須同時考量需求與供應,大摩分析師認為,電動車市場已經供過於求。「全球電動車動能正停滯下來,我們預期,特斯拉今年的銷量和獲利前景呈現謹慎。」
1/23.,Cybertruck在2023年11月底在美國開啟交付,但目前尚未登陸中國市場。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此前在社交媒體X上指出,推動Cybertruck在中國合法上路「很困難」,不過可以為大家運送一些原型車到中國進行展示。
1/23.超越特斯拉后,比亚迪又超越大众,2023年全球销量突破300万辆,有望首进入全球汽车销量榜单前十名,在中国市场全年销量已经超越蝉联中国市场销冠十五年的大众汽车,属于燃油车霸主的时代正式落幕。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RC数据,比亚迪去年国内新车保险注册量达240万辆,全国市场份额达到11%,年增3.2百分点。去年早些时,比亚迪季度销量就曾超越大众汽车,而最新出炉全年数据显示,比亚迪已成为2023年中国车市最畅销品牌,击败从2008年开始一直盘踞销冠宝座的大众。去年第四季度,比亚迪纯电汽车销量已超越特斯拉,成全球销量最高电动车企。比亚迪飞速崛起背后,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在电动车领域全方位领先。这些电动汽车正在迅获国际认可。Stellantis NV和大众汽车等公司现在正寻求和中国车企合作,以加速电气化转型。
2024年,中国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总体销量预计将增长25%,达到1100万辆。可以预见的是,中国自主品牌将在其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1/23.通用电气盘前大跌近10%,3M下跌6.5%,公司预计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0.6-0.65美元,市场预估0.7美元。
1/23.多次炮轰电动车的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再次高呼,电动汽车市占率最多只能达到三成.,剩余大部分市场份额将由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燃油车占据。
1/22.中國大力扶持電動汽車產業,導致產能遠大於國內需求,在國內消費者縮手下,不少車商不是削價競爭猛搶市佔率,逼死較小對手,就是大舉向海外傾銷,造成與歐盟貿易糾紛。對此,中國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近日表示,將遏制該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盲目擴張。
***1/20.2024年电车全球需求续放缓、同行竞争白热化,开局不利集体遭投资者抛弃:特斯拉股价惨跌年初至今累跌近15%,福特卖不动过去半年股價已跌20%,“新势力”警告“行业大屠杀”“特斯拉劲敌Rivian"、国内三大新势力均“血流不止”。
***1/20.电动化转型艰难:欧美汽车供应链三巨头断臂求生、裁员上万,福特砍电动皮卡产量:电动化转型大潮来临,然欧美汽车供应商转型艰难,被迫断臂裁员(傳統車廠主收入獲利来源仍為燃油车相关,電車多仍虧)。传统汽车供应商巨头采埃孚近日宣布裁员1.2万人,博世、法雷奥两家国际一线供应商此前也公布裁员消息。由于电动车需求走弱,转型也颇不易, 福特决定减全电动F-150 Lightning产量,同时增两款燃油车产量.博世在官方声明中表示:“除其他外,能源和大宗商品成本增加导致的经济疲软和高通胀目前正在减缓转型。”
1/20.华为与东风岚图官宣合作,或将加盟其HI模式,1月20日,东风汽车集团旗下的岚图品牌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微博双双透露,将于1月22日公布新消息。现场签约合照中,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与岚图CEO卢放等出席,但主管“鸿蒙智行”智选车业务的华为汽车BU董事长余承东并未现身。
1/17.半導體過去一直是南韓最重要出口主力,但受需求降及晶片價跌,2023年出口表現續低迷,反倒是南韓汽車出口成去年出口最大品項,出口額高達709億美元,年增31%,創史新高。連電動汽車出口額也達242億美元年增50%,創史新高。
1/16.南韓現代汽車週二(16日)證實,去年底將旗下北京現代汽車公司以脫手價2960億韓元(約台幣68.08億)出售,買家為重慶兩江新區魚復工業園建設投資公司,使得現代汽車自2002年進入中國以來,在中國生產基地從5個減少到3個。
外媒報導,從2016年以來,中國因為韓國設置由美國提供的薩德反飛彈系統(THAAD),掀起「反韓」情緒,近幾年在中國營運的韓國企業頻頻受到壓迫,而韓國汽車大廠現代汽車為了落實其業務重組的長期經營策略,宣布脫手重慶工廠。
北京現代汽車成立於2004年,由現代汽車與北京汽車共同出資設立,負責現代汽車集團中國業務,最盛時期總共擁有5座工廠,但因為中國「限韓令」出現,現代汽車在中國市場的買氣狂縮,自2017年銷量驟減,從2016年的179萬輛下降至2021年的約50萬輛,便將北京第一工廠賣給理想汽車,同年12月關閉重慶工廠。
1/10.特斯拉改版Model 3 北美上市 售價不變
1/8.吉利向比亚迪开了一枪,还偷袭了小米。
1/5.《華爾街日報》:多名知情人士透露,馬斯克在全球各地的狂歡派對中,涉嫌吸食迷幻藥、古柯鹼、搖頭丸和迷幻蘑菇(psilocybin),而其他狂歡者事先必須簽署保密協議,並交出手機才能進入活動現場,但確實有多人目睹馬斯克在公開場合吸食「非法藥物」。
1/4.在华尔街对特斯拉的一片看空声中,“木头姐”又杀回来表示,随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同行因担心盈利能力而放弃电动汽车计划,特斯拉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1/4.赛力斯与华为数字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动部件产品、平台技术开发与应用、充电网络建设与运营、国际化等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共建产业生态
1/4.马斯克回应比亚迪汽车销量超越特斯拉:我们是一家AI/机器人公司;2023年,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特斯拉共交付180.9万辆,同比增长38%,相比之下,比亚迪全年销售302.44万辆,同比增长61.9%。社交平台X上有用户对两家公司进行了详细比较,得出了“这两家公司完全不同”的结论。有用户甚至称,比亚迪和特斯拉根本没有可比性。
特斯拉CEO马斯克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相比车企,特斯拉定位更接近于一家AI/机器人公司,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它是一家车企。”
事实上,这并非比亚迪第一次在销量上超越特斯拉。2015-2018年,比亚迪一直稳坐全球电动汽车销冠宝座,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工后,特斯拉产能大增,打败比亚迪,蝉联三年全球销冠。2022年比亚迪扭转败局,以186.9万辆的销售战绩从特斯拉(131万辆)手中夺回了销冠宝座。
1/3.美國新創電動車「Rivian」週二(2日)公布2023第4季交車量為1萬3972輛,低於市場預期,Rivian 2日盤中股價一度重挫逾11%。Rivian指出,公司在2023年第4季交付1萬3972輛車,較前季下滑10%,也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萬4430輛。報導指出,Rivian去年第4季交付量未能達到市場預期,主要歸咎激烈的同業競爭和美國高利率環境打壓電動車的需求。而特斯拉的新的電動皮卡Cybertruck,以及Model 3,都沒拿到補助。其他國外車廠失去補貼資格的,包括日產Leaf(這是之前唯一有資格獲得稅收抵免的日本車型),以及德國福斯ID.4。
1/3.特斯拉2日公布,第4季交付48.5萬輛電動汽車,超越市場預期的48.3輛,並刷新單季交車紀錄。根據特斯拉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4季交付的48.5萬輛電動汽車中,Model 3和Model Y產品交付量為46.2萬輛,其他車型交付量為2.3萬輛。
1/3.繼晶片戰後,美國在去年12月針對電動車祭出新規,若美國電動車採用中國製的電池,將取消補貼。《日經亞洲》報導,這項新規定生效後,美國已將符合稅收抵免資格的電動車,從17款車型削減至8款。據報導,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針對電動車補助的新規定已於2024年1月1日生效,符合新合格車輛名單,包括通用(GM)2款車型、福特的F-150 Lightning,以及Rivian Automotive的2款車型,而特斯拉則有3款車型,當中包含Model Y。
1/2.在《通胀削减法案》新的电池采购规定生效后,许多电动汽车已失去了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资格。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美何去何从?1月2日消息,美国财政部表示,在《通胀削减法案》新的电池采购规定生效后,许多电动汽车已失去了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资格,包括日产Leaf(聆风)、特斯拉全轮驱动版Cybertruck、部分特斯拉Model 3以及雪佛兰Blazer EV等
1/2.小鹏汽车:预计本公司将于2024年四季度大规模生产飞行汽车。
1/1.理想汽车交付新车:12月50353辆,年增137%,成功达月交付五万辆目标;全年共交付37.6万辆,年增182%;累交付量超60万辆,是国内交付量最高新势力;第一是挑战豪华品牌第一名,第二是增程车型进入20-30万元市场,目前理想在售的L7、L8、L9系列车型主要聚焦30万元以上市场,明年伴随着理想L6发布,理想增程产品将完成20万元以上产品的完整布局。第三是加速纯电布局。不止MEGA,明年理想还会有三款"高压纯电产品”发布并开启交付,逐步丰富纯电产品布局。即将于今年上市理想L6,该车型定位家庭智能豪华中型五座SUV,是理想首款价在30万内低价车型。(MEGA将于2024年3月1日发布,发布即交付)
1/2.2022年底,比亚迪以186.8万销量,超过特斯拉131万辆,一举登上全球新能源之王宝座。但那时,比亚迪的盘子里还有很多混动,单论纯电与特斯拉仍有距离。一年后,比亚迪总销量进一步超越特斯拉,在纯电领域加紧追赶。比亚迪撞线三百万台成2023年全球新能源销冠,在总量上超过特斯拉的180.8万台成绩;同时也跻身成为全球第九大车企。而更关键的转折点是四季度,期内比亚迪以52.6万台的纯电车销量,一举超越特斯拉(48.4万台),问鼎全球最大纯电车企之位。虽然全年来看,特斯拉在纯电方面依然领先,但二者差距已缩至23.3万台。
1/1.比亚迪: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4万辆,2023年累销量302.44万辆,同比增长6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