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日 星期一

併科IPO軟銀新創-SPAC/獨角獸昂)16~25

併科IPO軟銀電商創投-SPAC/軟銀/阿里 ------------
3/4.“英伟达亲儿子”AI云计算公司CoreWeave提交IPO申请,去年收入暴涨8倍,资本支出增长3倍,微软贡献2/3收入;AI云计算公司CoreWeave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申请,预计公司估值将超过350亿美元,计划筹集约40亿美元。目前,投资者正在讨论CoreWeave的增长能持续多久,如果微软和Meta等大客户减少对外部云服务提供商的依赖,可能会对CoreWeave造成打击。2024年,CoreWeave营收达到19亿美元,是前一年的八倍,而同期的资本支出几乎增长三倍,超过85亿美元,净亏损为8.63亿美元,2023年的营收仅为2.29亿美元,净亏损5.94亿美元。此外,在IPO申请文件的风险披露部分,CoreWeave承认其在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方面存在重大缺陷,问题包括IT系统对支持财务报告的应用程序控制不足,以及相关岗位缺乏合格人员。根据文件,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ichael Intrator持有公司2.4%的A类股票和近一半的B类股票,从而拥有38%的投票权,对冲基金Magnetar Capital拥有7.2%的投票权,而英伟达则拥有1.2%的投票权,CoreWeave2024年约77%的收入来自其排名前两位的客户,其中微软贡献了近三分之二的总销售额。对此,投资者正在讨论CoreWeave的增长能持续多久,尤其是如果微软和Meta等大客户减少对外部云服务提供商的依赖,可能会对CoreWeave造成打击。 3/4.特斯拉董事長丹霍姆(Robyn Denholm)再賣自家公司股票,近2個月來賣股累計套現7690萬美元(約新台幣25.3億元)。近日出售11萬2390股、價值約3370萬美元(約新台幣11.1億元)的特斯拉股票。上月也出售了相同數量的特斯拉股票,套現4320萬美元(約新台幣14.2億元),近2個月累計套現逾7690萬美元。 3/2.AI伺服器大廠美超微因深陷財務疑雲,未如出具財報,差點面臨下市危機,最終趕在2月25日壓線前補交財報,解除遭那斯達克摘牌風險。不過,隔天2/26.現任美超微副總裁、創辦人梁見後的妻子劉秋珠(Sara Liu),向美國SEC提交賣股訊息,個人名下持有的 4萬6293 股美超微普通股全數出清,套現約230萬美元,劉在2月26日以每股50.105至50.33美元價格出售持股。除劉秋珠拋售持股外,《Investing》還指出,根據提交給SEC的文件顯示,美超微高級副總裁高智(George Kao)也進行重大股票交易。2月26日,高智以平均每股50.484美元的價格,出售7萬1720股普通股,價值約362萬美元 3/2.台積電傳出正考慮對南韓人工智慧晶片新創公司 「FuriosaAI」進行策略性投資。 FuriosaAI於2017年創立,是一家專注於資料中心伺服器AI推論晶片研發的無晶圓廠(fabless)新創公司,也被視為南韓解決AI晶片設計能力缺陷的希望。近日,FuriosaAI傳出將被Facebook母公司Meta收購,最快可能本月完成交易。 25-3/2.輝達在去年第4季出售兩檔人工智慧股票,削減安謀(Arm Holdings)持股達44%,並退出在SoundHound AI的全數持股。 +++++++
24-11/15.英伟达入股,这只AI股盘后大涨,Applied Digital盘后一度飙涨超4%,文件显示英伟达持有该公司约3%股份。该公司专注于设计和运营数据中心,旨在支持高性能计算和AI应用,第一财季营收年增67%。 11/13.黄仁勋对话孙正义:日本的AI新饼、Arm的AI野心与英伟达的东亚新机会 孙正义透露,Arm 正在向一家以 AI 为中心的芯片公司转型。黄仁勋则宣布了英伟达与软银集团的深度合作,软银计划使用 NVIDIA Grace Blackwell 平台构建其下一台超级计算机。 10/30.孙正义:英伟达被低估了软银创始人孙正义10/30接受CNN记者Richard Quest采访对AI看法,要点:AGI(通用人工智能)定义是和人脑一样,ASI(超级人工智能)定义是比人脑聪明1万倍,将在2035年实现。 ASI需监管,否则将非常危险;ASI和机器人技术结合,将是一伟大产品。 英伟达被低估,英伟达未来会更广阔。 建设ASI将需400GW电力(比美国电力总和还要大),2亿个芯片、9万亿美元资金,或许还低估了。 10/29.中國A股市場三大指數今同步收低,滬指跌破3,300關卡,美國財政部周一表示,限制美國資金投資中國AI等先進科技領域新規定,已準備就緒,預定明年1/2日上路。 10/25.著名企业家、投资人、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说,他着迷于实现“超级人工智能”,认为自己天生注定要实现这个目标。因此,孙正义正在积极投资自动驾驶、数据中心、AI机器人等生成式AI初创公司。 在华尔街的“AI泡沫论”下,彭博社观点专栏作家Parmy Olson认为,孙正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科技公司估值飙升、炒作过热的趋势,使AI市场走向不可持续的增长,尤其是处于早期阶段的生成式AI市场,向其中注入大量资本可能会导致其形成高压环境,企业为了实现指数增长而迅速烧钱。 10/1.AI芯片商初創Cerebras申请美国IPO(代码“CBRS”)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其股票。据介绍,该公司WSE-3芯片的核和记忆多于英伟达流行芯片产品H100,组件的尺寸更大。除销售芯片,该公司还供应基于云的、依赖自家计算集群服务。 9/18.英伟达提议以约1.65亿美元价收购OctoAI,该公司主要销售旨在提高人工智能模型运行效率的软件,英伟达拟通过此次收购增强其软件和云计算服务能力。分析认为,这一报价可能让OctoAI的股东尤其是员工不会获得大量回报。据合并文件,普通股股东每股只能得到两美分,那些在离职时以更高价格行使了已归属期权的前员工可能会遭损失。英伟达近来收购了一系列小型AI和云计算初创公司,包括年初收购两家以色列小型初创公司Run和Deci,目的是让开发者在使用英伟达芯片运行AI模型时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 OctoAI曾从投资者那里筹集1.32亿美元,投资方包括Tiger Global Management、Madrona Venture Group和Amplify Partners,2021年时估值约9亿美元。 8/9.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已经开始对亚马逊和Anthropic之间的投资和合作进行“第一阶段”调查。CMA想要评估的是,这笔交易是否会在英国导致市场竞争问题。亚马逊已经向Anthropic投资了40亿美元,并且合作将Anthropic的AI模型放在亚马逊的Bedrock平台上,供开发生成式AI应用使用。 8/8.ARM持股超过自身市值,软银大规模回购“逻辑自洽”;分析认为,软银实际上是以大幅折扣购买自己资产,如科技估值再次下跌,会有一定缓冲空间。随在芯片制造商ARM持股价值超过自身市值,日本软银集团在8月7日宣布一项高达35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软银本次大规模回购原因,有媒体指出:由于ARM流通股较少,软银很难大规模套现其股份。此外,ARM股价似已相当昂贵,其预期市盈率达73倍,远高于英伟达38倍。 7/23.路透社:取得Wiz備忘錄指出,該公司有意放棄Alphatbet 提出的 230億美元併購交易,並選擇最初計畫,朝IPO邁進;Wiz於以色列成立,目前總部位於紐約,是全球發展最快的軟體新創公司之一,提供以雲端為基礎網路安全解決方案,及支援AI 的即時威脅檢測和回應。該公司與微軟、亞馬遜等多家雲端供應商合作,客戶包括摩根士丹利和 DocuSign 等公司。據Wiz網站資料顯示,2023 年 Wiz經常性收入達3.5億美元;近期在一輪私人融資募得 10 億美元,估值達到 120 億美元。 7/5.100亿美元!孙正义再次对AI下注:聚焦芯片和电力;卖飞英伟达这只大黑马后,孙正义终于加大对AI的布局了。知情人士透露,软银最近与银行商谈,希望融资100亿美元投资能源相关项目,同时探索如何购买大量英伟达的GPU。按照软银的设想,它将首先成立一家特殊目的公司SPV,然后SPV从银行借钱买GPU及投资能源项目,接着反手就把GPU租借给软银,用这样的贷款结构可以确保软银将债务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 这意味着,作为全球最大的科技投资者之一,软银希望增加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投资,并从中分一杯羹。 因AI数据中心的用电需求激增,软银对能源的兴趣与日俱增,包括在太阳能和核能等新能源。孙正义6月份曾表示:"虽然芯片和数据中心的进步加快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但最大的瓶颈之一将是电力。可再生能源和核聚变等领域的创新可以提供新的电力来源。 7/5.受益于AI大潮和Arm投资,7/4.周四,软银股价创史新高,收报11190日元,超过2000年2/15日網通泡沫巔峰创下11000日元盘中高点。互联网泡沫破裂后,软银的股价也遭受重创,较互联网泡沫巅峰时期跌幅一度超过90%。分析指出,继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21-2022年科技股崩盘后,软银押注AI行业和Arm公司成功,带动股价实现了强劲复苏。一方面,软银持有Arm公司90%股份,Arm今年迄今已累涨123.9%,带动软银股价飙升。另一方面,在科技股普遍复苏背景下,软银庞大科技投资部门愿景基金的财务状况有所改善,支撑软银股价上涨。 7/2.亚马逊收购Adept,硅谷AI交易有了“标准模式”:“挖人、授权技术”这一方法似乎正在成为美国科技巨头抢占AI市场、逃避监管的新模式。有了微软吞并InflectionAI的前车之鉴,亚马逊也选择采用这种新模式进军AI领域。 6/22.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創辦人孫正義坦言,旗下投資事業願景基金(Vision Fund)太早出清輝達持股,如今輝達股價不斷上漲,身價早已今非昔比,軟銀錯失超過1500億美元獲利。 (6/21日 孙正义在软银年度股东大会上回顾其投资生涯中的一项重大失误:过早清仓英伟达股票,错失高达1500亿美元潜在收益。据悉,软银在2019年出售其英伟达全部4.9%股份,并获33亿美元投资回报。当时,孙正义认为锁定回报是明智,软银购买英伟达股票成本仅7亿美元。软银持英伟达,其股份今值1600亿美元) 5/17.Snowflake洽谈收购LLM初创公司Reka AI,该公司由谷歌和Meta研究员们创立;据知情人士透露,软件公司Snowflake洽谈以超过10亿美元收购初创公司Reka AI,以期能提供生成式AI服务。 2022年,来自Alphabet旗下谷歌公司和扎克伯格旗下Meta Platforms研究人员们创立Reka AI,其业务包括开发大语言模型(LLM)。在2023年那一轮融资活动中,Reka AI获得大约3亿美元估值,当时Snowflake一个风投部门就参与了投资。 5/14.日本軟銀集團已清零其在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持股,轉向AI投資。軟銀13日證實,公司投資組合已從阿里巴巴轉向英國晶元設計「安謀(Arm)」,並稱阿里巴巴此前佔軟銀資產淨值48%,但現佔比「幾乎為零」。 5/11.孙正义近改变策略,他开始减传统风险投资,并转向对高科技行业如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的战略性投资。 旗下Arm自去年上市来,市值已飙升至约1060亿美元,这使得软银集团持有的Arm的90%的股份的价值超过软银集团自身的整体市值。孙正义现在考虑的一个大胆计划是支持一个1000亿美元芯片企业,以挑战芯片行业巨头英伟达公司,并提供支持人工智能服务发展的半導體。知情人士消息称,孙正义现在正卖掉部分基金资产,为进军AI及相关硬件领域做准备。数据显示,目前愿景基金在美国上市公司投资组合的价值已缩水近290亿美元。具体来看,自2021年底以来,愿景基金逐渐卖掉了一些它持有的美国上市公司股份,比如Coupang、DoorDash和Grab这些公司,以及这些公司股价也有所下跌。 5/10.馬斯克xAI傳將完成60億美元募資 市值達180億美元 5/3.Coreweave宣布完成11亿美元C轮融资!最新估值190亿美元,5个月翻两倍;CoreWeave 的快速增长反映了行业对 AI 云基础设施的蓬勃需求以及当前的 AI 融资狂潮。 CoreWeave 是一家专业的GPU云提供商,旨在通过大规模定制解决方案为最复杂的工作负载提供支持。 4/25.巩固AI“版图”!英伟达收购工作负载管理初创Run:ai 3/27.線上平面設計平台Canva近日宣布,要以數億英鎊現金收購Affinity及其開發商Serif (Affinity是影像處理軟體,被用戶讚賞為CP值最高影像編輯製作軟體) ,將成Adobe強大競爭對手。彭博報導,線上平面設計平台Canva年營收超過21億美元,至今年1月,Canva平台每個月約有1.7億用戶,特別在AI新功能幫助下,過去18個月內增加超過9000萬新用戶. 3/2.美股今年首个科技IPO!“美国贴吧”Reddit拟估值65亿美元.较其2021年100亿美元私募估值大幅下调。Reddit的IPO不仅是对公司未来发展重大押注,也是对当前美国IPO市场渐趋活跃环境的一次考验。 2/29.AMD執行長蘇姿丰向美國SEC提交文件顯示,蘇姿丰透過「10b5-1」計劃,21日以162.06~164.84美元間價格,出售12.5萬股,超過2000萬美元股票,這也是蘇姿丰自2019年來,首拋售非股票選擇權股票。 2/25.美國晶片製造商博通 (AVGO-US) 將以約 40 億美元的價格將旗下終端使用者運算事業 EUC出售給私募基金 KKR,此舉將進一步推動博通執行長陳福陽在收購 VMware 後精簡公司投資組合的努力。 2/19.孫正義推「伊邪那岐計劃」 擬籌資千億美元創AI晶片公司 2/17.打造“七姐妹”级巨无霸!孙正义寻求募资1000亿美元创建AI芯片公司,将与英伟达展开竞争,并在业务上与ARM互补。如果成功,这将是自ChatGPT问世以来,人工智能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远超微软公司对OpenAI的超过100亿美元投资。孙正义和OpenAI的Sam Altman曾就联合建立半导体制造业务进行过讨论,但目前来看孙正义的项目与Altman的雄心并不一致。 2/15.13F报告:英伟达投资AI相關股:芯片软件设计Arm Holdings、面向语音识别AI软件开发公司SoundHound AI、及生物科技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 Inc., 医学图像开发Nano-X Imaging和无人驾驶公司图森未来等股票。报告发布后,SoundHound AI(SOUN)盘后一度飙涨55%,最终涨47%报3.32美元。金融科技类AI概念股Guardforce AI盘后也涨超11%。 2/8.软银集团公布了2023年10月至12月的三季度财报:得益于愿景基金所持股票价值反弹,T-Mobile股价涨带来一笔“横财”,及Arm业绩超预期股价大涨,软银自2022年9月以来首次实现季度盈利,软银去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9500亿日元(64亿美元),扭转上年同期亏损7830亿日元局面,这是软银自2022年9月来首实现季度盈利。同期,软银愿景基金在第三季度实现了4227.4亿日元的利润,而在去年同期亏损了6601.0亿日元。此外,尽管面临市场的波动性,软银维持对全年股息预测,预计为每股44日元,与市场预估持平。 1/29.估值50亿美元!“美股散户大本营”Reddit拟最快3月上市 1/25.Hyperloop One(超級高鐵1號)於2014年成立,致力於實現高速鐵路商業化,吸引外界與投資人的注意,募得逾4.5億美元(約台幣138億元)的資金,杜拜環球港務集團(DPWorld)為Hyperloop One的主要股東,擁有公司多數股權,還有維珍航空(Virgin)也加入投資行列,公司一度改名為Virgin Hyperloop One。經上百次無人測試,Hyperloop One曾於2020年首度挑戰載人成功,然而,公司2022年以安全風險為由,改變發展策略,並表示將專注在載運貨物而非載客,並宣布裁員逾100人,後續又因技術無法突破,加上資金缺口,於2023年底傳出倒閉的消息,公司目前正試圖出售剩餘資產、遣散其餘員工。 1/30.亚马逊收购胎死腹中、大裁员将至,iRobot盘中暴跌近20%至2009年来低谷;iRobot称,亚马逊终止收购源于无法获得欧盟监管批准,同时宣布将裁员31%、公司CEO兼董事长卸任。亚马逊2022年宣布的收购协议对iRobot估值为17亿美元,而在本周一盘中,iRobot的市值不到4亿美元。 1/21.日經亞洲:全球最大雲端運算服務公司「亞馬遜網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AWS)」,將在5年內投資2.3兆日圓,在日本擴建資料中心。AWS在2011年到2022年12年之間,已經投入1.51兆日圓增在日本的雲端服務量能。但隨著生成式AI應用增加,AWS預料需要處理的資料量勢必出現爆炸性成長,因此決定擴大在日本的投資。 24-1/17.外媒報導,EDA 軟體供應商新思科技 (Synopsys) 準備以 350 億美元現金加股票交易收購工程設計軟體公司 Ansys,收購金額創近期併購案新高。收購內容顯示,Ansys 股東將獲每股 197 美元現金和 0.3450 股新思科技普通股。 ++++++++++++++++
23-12/25轟動一時的美國超級高鐵新創公司「Hyperloop One」驚傳即將倒閉。外媒報導,目前Hyperloop One正在出售剩餘資產,裁減剩餘員工,並將於今年年底正式結束營運。曾經是一家備受矚目的新創公司,曾承諾將以航空速度讓人們在幾乎沒有空氣的管道中穿行。Hyperloop One自2014年成立以來,透過創投基金和其他投資,累計籌集了逾4.5億美元(約新台幣139.7億元),但現卻傳出公司倒閉的消息。負責善後的員工也被告知,他們的僱傭關係將於12月31日結束。 12/7.美國藥廠艾伯維(AbbVie)將以8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治療帕金森氏症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藥物開發商Cerevel Therapeutics。 11/7.WeWork破產孫正義慘虧3700億 彭博:對信譽打擊比經濟損失更 11/7.房屋共享公司Airbnb傳涉嫌未繳納部分稅款,被義大利法院扣押 7.79億歐元。《彭博》引述米蘭法庭檢察官週一的聲明,義大利房東需要為其收入繳納21%稅,而Airbnb沒有向義大利支付約37億歐元租金收入。 11/7.WeWork(辦公室共享新創,至6月底,全球777地點提供辦公空間;軟銀有約60%股權,並為其轉虧為盈投資數十億美元)在美聲請破產保護,該公司市值一度超過470億美元,今年股價跌約99%,市值跌至不到4500萬美元。WeWork發言人:該公司約92%的貸款人已同意根據重組支持協議將其擔保債務轉換為股權,從而消除約30億美元的債務。 10/18.芯片业重磅交易遭变,SK海力士反对铠侠与西部数据存储业务合并。 10/13.英國競爭及市場管理局CMA ,13日改變原反對為同意微軟以687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但不包含旗下雲端遊戲權利。先前CMA以「損害英國雲端遊戲競爭」為由,反對微軟收購,後微軟因此理由進行交易重組,出售其雲端遊戲權利給Ubisoft,CMA對於微軟重組交易給予肯定,認為此舉除解決壟斷市場疑慮,消費者也能享受到更好服務。 10/11.追趕輝達 AMD擬收購AI軟體新創公司Nod.ai 10/5.孙正义亏麻了!WeWork市值跌至1亿美元 未能支付债券到期利息 10/5.Doosan Robotics斗山机器人韩国IPO首日开盘涨150%,成韩国2023年迄今最大规模IPO。 9/29.ChatGPT剛重磅升級,開發業者OpenAI也傳正與投資者討論潛在股票出售,這將使這家新創公司的估值達到800億~至900億美元。 9/23.IT巨頭思科Cisco以280億美元收購資安公司Splunk,是公司史上最大的一筆投資,思科希望透過Splunk的AI技術讓資安產品線升級 9/21.美国IPO市场依然寒冷!美版“美团”上市次日破发,Arm连续四天跌超4% 8/22.安謀正式申請預定9月初掛牌上市料成今年規模最大IPO 8/4.獲鴻海加碼投資 耐能將發表KneronGPT;AI晶片新創耐能智慧(Kneron)獲鴻海加碼投資,其表示,近期將發表世界第一顆可離線運作GPT模型的晶片,盼推進智慧駕駛與影像、語音相關的應用。 23--7/2.又一獨角獸宣布倒閉 曾獲軟銀大筆投資的IRL 竟有95%用戶是假 6/6.英特爾拚半導體一哥,賣自駕Mobileye 持股集資 15 億美元 5/28.標普全球以軟銀投資組合中的資產風險上升為由,將其長期信評調降一級至「垃圾級」。軟銀回擊,引來富比士參戰,開噴孫正義的核心圈子與其猛烈反擊,不如考慮照照鏡子。 5/12.軟銀告別阿里巴巴,重點關注AI公司,在將幾乎所有阿里巴巴的股票套現後,軟銀準備再度展開主動投資,關注重點人工智能公司。 3/30.分拆彻底改变估值逻辑?摩根大通甚至喊“阿里翻倍”(分析师纷调整阿里估值方法,由市盈率(P/E)估值法切换至分部加总法(SOTP)。最理想的情况,阿里的预期股价将达到每股210美元,意味着较周三的收盘价上涨约110%) 商業組織跟上現代,管理的政治組織還在遠古獨裁帝制,…… 3/29.阿里组织变革,有估分拆后阿里各別估值合计可达公司目前市值1.5倍(董事會主席與CEO张勇内部信:将成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国际数字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大文娱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与母公司阿里形成1+6+N组织阵型;各分拆集团和业务公司,都将建各董事会與CEO负责制,对各经营结果负责,各业务集团将能更敏捷独立面对市场竞争,也意味保留独立融资和上市可能性) 23-2/25.孙正义已将所持软银股份35%质押给金融机构(质押给金融机构股票数已增至1.7525亿股約持股35%。监管披露文件:至2月13日,65岁亿万富翁质押软银股票相较5月时增约430万股,当前价值约245亿日元(1.83亿美元);软银本月早时公布,至去年12月季度净亏59亿美元,旗下愿景基金因投资初创企估值降而亏损严重。 ------
22-11/16.軟銀近年投資失利,旗下願景基金蒙受血淋淋虧損,上季巨虧1.19兆日圓,創辦人孫正義因此積欠軟銀高達47億美元(約台幣1461億元) 9/30.軟銀願景基金裁員三分之一 重組削減成本 9/2.孫正義說真的 軟銀願景基金將裁員至少20% 8/16.傳對孫正義失去信心 知名對沖基金Elliott出清軟銀股票 8/8.连续巨亏!软银二季度亏损234亿美元,再度刷新纪录 8/4.軟銀被爆通过“远期合约”已提前卖掉約三成阿里持仓,筹集220億美元 7/19.因英国局势动荡 软银停ARM伦敦IPO
7/5.孫正義又中鏢?中企商湯暴跌65% 市值蒸發4500億(商湯已連虧4年,2021年虧損171億人民幣,虧損數字是營收3.6倍;商湯主要股東是軟銀,比14.21%;阿里佔比7.24%。)
5/13.願景基金2021年度財報(至今年3月31日):共虧2.6兆日圓(約6200億元新台幣)虧損創新紀錄,(上年度獲利4兆日圓),願景基金虧損拖累,軟銀2021年度虧損1.71兆日圓(上個年度,軟銀才剛創近5兆日圓獲利),軟銀股價今年來至12日收盤已跌17% 22-4/13.獨角獸泛濫成災 原形畢露?( 節跳動居首位,SpaceX和SHEIN則分居二,三) 4/12.印度今年最大IPO:B2B电商平台OfBusiness考虑上市,融资20亿美元(”Paytm" 印度“支付宝"上月一度暴跌13%,IPO来跌约65%近“膝盖斩”,惨淡收场) 4/11.-25% 4/6..Gogoro出師不利 赴美掛牌首日大跌12%
4/3.那斯達克巨鯨Nasdaq whale 軟銀揮淚拋科技對沖基金部位SB Northstar,慘賠46億美元,操盤手​​前德意志銀行交易員 Akshay Naheta 3/31日離開軟銀 4/2.俄烏戰+通膨嚇趴企業 Q1籌資規模縮水(企業透過股票銷售及債券、貸款市場新借款籌得 2.3 兆美元,1年減9千億美元創6年來最低水位,在美國,新股上市幾乎枯竭,今年迄今為只有不到24家企業IPO,全球範圍內,股票銷售籌集 1310 億美元,只有去年水平一半) 3/8.英特爾自駕Mobileye申請IPO 估值上看500億美元 1/19.IPO才第2天 LG新能源申購額破90兆韓圜 (約1.9兆新台幣),創史新高。 1/18.Gogoro及Poema宣布2家私募增資新夥伴Engine No.1 與Hero MotoCorp(全球最重要摩托車及速克達製造商領導者)超額認購的資金自2.57億美元再提高至2.85億美元
1/3.南韓最大IPO LG新能源籌資108億美元(估值可達到510億至590億美元) -----
21--12/30.科技IPO:2021年創紀錄熱潮,帶動新創如Rivian、Toast餐廳軟體供應商、Robinhood網路券商崛起,2022迅轉冷,CNBC:悲觀預估2023年恐難復甦;2022年值得一提非英特爾旗下自駕車Mobileye,掛牌10/26上市當日每股21美元大漲38%至28.97美,12/29收盤34.51美元;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報告:2022年IPO交易收益總額暴跌94%,從1558億美元降至86億美元,又以第4季表現最差,
12/30.全人工智能商汤科技IPO落地(盤中ㄧ度涨22%),分析师称行业或价值重估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48500 12/30.商汤科技IPO 12/22.中國半導體產業受政府政策推動,掀IPO熱,今年至12月15日,共募120億美元年增將近3倍(2022年中國最大晶片IPO:圖形處理器製造商海光 ,8月籌集15億美元;北京燕東微電子-燕東微籌集5.41億美元,將用于建設1條使用國產設備12吋晶圓生產線) 12/15.砸9000萬 魏哲家再買進200張台積電股票(10月自集中交易市場加碼買進200張自家公司股票,11月續再加碼200張,兩個月共買進400張台積電股票,持股增到6279張;除魏哲家買進自家股票外,台積電歐亞業務暨研究發展/技術研究資深副總侯永清、業務開發資深副總經理張曉強、研發副總經理吳顯揚、葉主輝、魯立忠與企業規劃組織副總經理李俊賢等多位主管,11月也加碼買進) 12/12.中國吉利旗下電動車赴美IPO ,計畫融資逾10億美元若成功上市,這成為2021下半年中國加強監管後,首家在美上市的中企。 12/11.微軟收購Lumenisity,稱其創新和行業領先的HCF產品可為全球、企業和大型組織提供快速、可靠和安全網路,收購將進一步優化微軟全球雲基礎設施能力,並為微軟雲平台和服務客戶提供低延遲和安全服務。 12/11.商湯(軟銀持股14.88%),商湯規劃在香港IPO因美制裁定價喊卡,軟銀孫正義押注中國狂踩雷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765247 12/16.散戶集散地 Reddit宣佈提交IPO申請 12/10.小金雞綠界申請上櫃 歐買尬股價大漲 12/10.福特與BMW投資的車用電池公司Solid Power借殼上市 首日盤中漲逾10%(後連大跌) 12/7.VinFast越南電動車製造商越快將在美上市納指2023年IPO,代碼「VFS」,3月宣布將在北卡羅萊納州投資20億美元建工廠,11月出貨首批電動車至美,希12月交付給客戶。 12/6.滴滴慘案受害者 軟銀踩雷 股價重摔逾8% 12/6.曾经火爆的SPAC崩了:1小时内110亿美元的交易被取消 12/7.韓國最大IPO 電池廠LGES集資108億美元元月上市(市值將僅次三星電和SK海力士;10月與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 簽協議,將建年產能40GWh電池廠,也降將與GM合資建電池企2023年量產) 12/3.創SPAC上市最大規模後 Grab掛牌首日股價跌逾2成(主要股東:軟銀願景基金,中國叫車業者滴滴,現代車,及日本豐田汽車,東南亞公司在美最大上市交易 ) 11/26.今年全球“最炫”IPO:DCI印尼最大数据中心运营商,上市来股价飙升超100倍 11/26.紅色家族失寵 柳家被盯上 聯想IPO喊卡 滴滴下市(滴滴慘案影響最大的"是持股20%第一大股東軟銀,第二大股東美國優步持股12%,創辦人程維持股7%,總裁柳青持股1.7%) 11/22.投资人都懵了!印度版“支付宝”上市两天,就跌37%(11/18.Paytm顶着“印股最大IPO”的光环 印度“支付宝”刚上市就暴跌25% ) 11/20.Telesat-Tsat加拿大太空衛星 與Loral 合併掛牌上市 光速計畫主打商用客戶網路服務 上市ㄧ度漲15%,收跌 4.9% 11/18.IPO:德電動車商Sono (sev)赴美掛牌首日亮麗 飆漲逾150% 11/16.A股CPU第一股要出现了?(海光信息是由AMD和中科曙光于2014年共同建立的企业) 11/15.海光信息,又一“国产CPU”来!中科曙光持股32.1%,葛卫东也隐身股东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44484 11/12.Rivian(Amzn概念股上市第二天未量產)續漲22%市值1048億美元,狠甩通用,福特, 次特斯拉,成美國汽車股第二大市值股(大股東Amzn20%與福特12%,前者已訂10萬2030年前交貨);Affirm (Amzn分期貸款平台)獲分析師唱旺大漲13% 11/13.被譽"女版賈伯斯",美國最大生技獨角獸Theranos 血液新創公司 創辦人Elizabeth Holmes,被美檢方求處15年監禁,並向被他欺騙的投資者支付8億美元賠償金。 11/12.繼美GE,日東芝宣布分拆後,美醫療保健品製造商嬌生宣布將拆成2家公司,一家專注消費品,另家投入醫療健康品。 10/31.滴滴被K 軟銀願景虧千億 首度轉投日企獨角獸 10/28.希荻微:华为曾为第一大客户,这家公司已站上汽车芯片风口,为何持续亏损? (主产品DC/DC芯片、超级快充芯片、锂电池快充芯片、端口保护和信号切换芯片等)。 10/27.國巨27日宣布:將以現金收購法國Telemecanique Sensors施耐德高階工業感測器事業部,交易金額約6.86億歐元約新台幣214億元, 10/18.500亿缩到160亿!英特尔“自驾明珠”Mobileye估值雪崩 (美股IPO市场正面临着近20年以来最严重的“寒冬”状况;单论芯片算力,Mobileye的EyeQ系列Soc显得有些落伍,性能将被英伟达、AMD、华为、高通、地平线等“后起之秀”甩开 9/23.印度Freshworks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在美上市 500員工成千萬富翁( 2010年在清奈開始營運,一開始員工6人,如今全球聘用約4300人,公司雖已將總部遷至美國加州聖馬提歐郡,但多個產品與工程部門仍留在清奈) 9/16.借殼Poema Global H.(股號GGR)明年Q1那斯達克Spac上市;Gogoro企業價值23.5億美元650.5 億元台幣,預期募資超過5.5億美元(約台幣152.2億,包含約2.5億美元私募增資PIPE及 P.G.持信託資金3.45億美元);新舊投資人:鴻海,國發基金,新加坡淡馬錫,松下電器,日本住友商事集團等其他車輛製造夥伴,法國能源ENGIE集團, Generation I.M.,創始投資人潤泰尹衍樑等 (9/16.Gogoro將赴美spac掛牌(因虧難在台股好價IPO), 鴻海砸5.6億元 參與PIPE 看好Gogoro在中國(大長江和雅迪)及印度(Hero)市場能源網絡發展) 9/17.今年近半破發!分析師警告「小心IPO企業」 9/16.香港第1!初創Prenetics(基因及診斷檢測)透過SPAC赴美上市 9/16.慧榮科技搶先布局AI應用 戰略投資美國新創Deep Vision 9/6.美證交會監管出重手 8月赴美上市中企掛零 9/3.傳字節跳動擬籌資1380億 IPO恐延後 8/23.中介機構遭調查 比亞迪半導體IPO暫緩 8/16.大麻公司PharmaCann正低調準備IPO 8/2.Uber出現新對手! 新創公司Bolt估值1326億 7/30.羅賓漢上市首日就慘摔收跌8.37%女股神仍買進價值4500萬美元股份 7/29.投資滴滴損失40億美元 傳軟銀將出售三分之一Uber股份止血 7/21.Lucid Motors電動車製造商(估值約360億美元;至今仍未賣任何1台汽車,只計劃在今年稍晚開始生產)將在7月底透過SPAC方式上市;沙國主權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持超過60%。 6/27.軟銀今年二度踩雷 投資眼光走下坡? 4/13.wsc.估值骤增至400亿美元! “东南亚滴滴”Grab寻求在美并购SPAC曲线上市 3/31.自.彭博:台灣電池廠輝能科技 考慮今年以SPAC在美上市 3/25.自.曇花一現?華爾街SPAC熱潮降溫? 本週上市交易15家SPAC,14家交易首日收盤價低於每股10美元IPO價;今年至今約294家SPAC募957億美元,另229家SPAC在IPO前募資超過580億美元;SPAC3個月內募資超過去年全年834億 3/25.wsc.16只新股14只破发,美股SPAC热潮破灭 3/25.wsc.美国SEC对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IPO热潮展开调查 3/17.wsc.不到三个月空仓翻两倍!华尔街“当红炸子鸡”SPAC被空头盯上 3/11.自.SPAC投資熱潮 美國SEC示警:貿然跟進風險高 3/1.央.雅虎日本與LINE合併 成日本最大IT企業 2/6.wsc.美股“借壳”狂潮--你必须重视的市场大趋势 借壳上市SPAC在美股越来越热,融资额度直逼甚至超过了传统IPO。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SPAC,理由也很明确:估值更高、条件更宽松。SPAC正在挑战传统的并购和PE。 2/21.一级市场寒冬:美国风投募资额创九年新低 2/11.Meta商務長Marne Levine 於 2/7.賣股套現逾400萬美元 2/10.港交所:2/3,巴菲特旗下波克夏海瑟威以每股均價257.9港元,在場內出售比亞迪H股423.5萬股,套現10.92億港元。2022年8/24日首披露減持比亞迪來,第9次賣股紀錄,累計套現約50.63億港元.
2/8安謀收購案告吹 軟銀Q3利潤暴跌97% 1/11.二極體廠朋程8255,以認購價 99.45元(依杰力今收盤價118.5元算,折價約16.08%),以14.92億元,取得IC設計杰力5299私募普通股1.5 萬仟股,持股比約29.49%,一舉超越原最大股東華碩,雙方合作將著眼未來龐大的車用市場。朋程近動作頻頻,二個月前才自強茂2481手中承接茂矽股權,持股比升至3成。 1/10.塔塔收購緯創印度iPhone廠 盼3月底前完成 1/9.天齐锂业海外布局,6亿購澳洲千万吨级锂矿(交易溢价45%,以控股子公司TELA拟以每股0.5澳元价格收购澳洲上市公司Essential Metals Limited(ESS)发行在外10%股权。该笔交易合计约1.36亿澳元,按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约6.32亿元。去年完成超预期盈利、摆脱高额负债后,向外擴張) 1/8.外媒報導:中國大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網易NetEase」已收購加拿大遊戲工作室「SkyBox Labs」。過去2年,網易積極擴大在遊戲領域的國際擴張力度,以應對中國國內市場因監管打擊而放緩的局面… --------
20-12/29.自.2個月市值蒸發7.9兆 阿里擴大回購護盤金額從60億增至100億美元,從本季開始直到2022年底 12/28.很久前網誌提過,螞蟻根本無法無天無監管,人行終於慢N拍說了. 自.中國人行指螞蟻「藐視監管」 提出5大整改要求 12/27.自.螞蟻帝國有多大?資產管理、支付寶等總值496兆 12/25.自.遭中監管單位反壟斷調查 阿里巴巴ADR重跌13%、創史上最大跌幅 12/24.自.涉壟斷遭中監管單位立案調查 阿里巴巴股價重挫近8% 12/23.自.傳蘋果正開發電動車 ,福斯VW(持股31%)與比爾蓋茲 支持的QuantumScape電池新創公司(11月底透過Kensington Capital以SPAC借殼上市 暴漲 30%,傳鋰金屬固態電池 15 分充飽八成),股價飆,21日漲29%,22日漲38.75% 收131.67美元,累漲近80%,但2025年才量產固態電池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389489 12/10.自.研調預估明年車用半導體晶片產值將年增12.5% 12/10.自.電池技術超車特斯拉 (固態電池可15分鐘內充電到80%容量,約是特斯拉超級充電站Superchargers所需時間一半);QuantumScape兩天暴漲70%(借殼SPAC上市) 11/4.以前寫過,它是全世界最無法無天的非金融機構的金融法規管不到的世界最大巨無霸的金融怪獸啊! 我的說法非常遶口,非常矛盾,但事實如此,它用太子黨,避開所有金融法規監控,從事最大金融事業 11/4.自.螞蟻集團IPO生變!彭博:馬雲帝國正墜入漩渦 11/3.自.螞蟻上市全面暫緩 阿里巴巴開盤暴跌8% 11/2.自.繼中壽、富邦後 國泰人壽砸近30億申購「螞蟻集團」IPO股份 10/28.自.中壽,富邦壽擬參與螞蟻IPO 富邦申購金額上看204億 10/24.螞蟻集團完成定價 馬雲:人類史上最大規模融資,將超越沙烏地阿拉伯油公司在去年12月294億美元,成為史上最大規模IPO。 10/16.中股政策盤,護IPO與政治大拜拜! 10/16.自. 傳螞蟻上調估值12%至2800億美元,(市值將超越美國銀行,也將是花旗銀3倍),350億美元IPO有望超越沙烏地阿拉伯油公司所創280億美元史上最大IPO 紀錄 10/13.自.螞蟻支付寶獨佔基金銷售涉利益衝突 傳遭延遲批准IPO 10/8.自.憂威脅國家安全 傳美國擬對螞蟻、騰訊支付系統(支付寶、微信支付)祭出限制 8/31.自.全球科技IPO狂潮再臨 料創網路泡沫來新高 阿里下支付寶營運商「螞蟻集團」擬香港及上海2第上市,不但可能是史上最大規模IPO,也將讓今年全球科技IPO規模超過570億美元,僅次網路泡沫期1999年620億美元。 8/21.自.螞蟻金服中港兩市300億美元首上市 目標估值為2250億美元,將超過高盛及摩根士丹利市值總合, 低於目前金融市值龍頭Visa(4344億美元);集資若達300億美元,將刷新沙烏地阿美募資256億美元記錄 8/22.自.怕美制裁恐下市 阿里巴巴大股東轉持港股避險 7/18.自.德國家情報:勿用中國行動支付 支付寶、微信支付 有個資外洩風險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387124 德聯邦保護局(BfV)報告指,在德使用中企騰訊微信支付與阿里支付寶行動支付,數據服務位於中國,中國政府得存取利用;BfV去年已建議訪中的德人,最好攜用過即丟的手機與備用筆電,返國即檢除被安裝間諜軟體,或乾脆丟棄不用。 6/25.自.宣佈畢業!孫正義即日起退出阿里巴巴董事會 6/23.自.彌補虧損變現 軟銀出售價值逾6千億T-Mobile持股 5/18.想起郭海公吹牛政見:說如他當選總統,要把台灣退休基金委軟銀操作,天佑台灣,好家在,郭海公沒當選! 5/18.自.投資踩雷又逢武肺疫情 軟銀Q1大虧近4000億元 3/23.自.軟銀宣佈出售逾4.5兆日圓資產回購2兆日圓股票、減債 股價應聲大漲逾18% -----------
2019-12/25.數位.Uber扶不起Wework 成殭屍企業,軟銀孫正義的錯敗,將在2020年吹破科技泡沫? 2019-12/10.自.花旗給予阿里巴巴「買進」評級!目標價看漲44% - 11/27.自.阿里巴巴今香港掛牌漲6.25%!上市儀式馬雲未現身 9/13.看阿里創辦人馬雲被辭職,百度從董事長李彥宏等高管被辭職,傳說都是抗拒習大魔手伸入,... 9/13.自.不只華為!美官員稱阿里巴巴、騰訊恐都是中共工具 9/13.自.擴大制裁? 金融時報:美國防部正編制解放軍相關企業名單 --------- 被下台ㄧ鞠恭, 9/10.鉅.馬雲交棒!一文細數馬雲與阿里的20年奮鬥史: 8/5.用過的人小心個資,北京腦袋跟你不ㄧ樣, 8/5.自.中國官方想併阿里巴巴及騰訊 引發業者恐慌 5/31.kk.百度五高管辭職 5/13.自.美中衝突、Uber上市掉漆夾擊 軟銀市值連兩交易日徵發逾2千億 3/20.wsc.媒体:富士康创投出售220万股阿里股票 价值近4亿美元 3/7.才風光出席兩會,李彥宏突辭百度董事 -----
18--3/20.軟銀孫正義用天價買Arm 企圖,終於露出來了,原來是要突破美國封鎖,轉賣中國獲大利,如Arm還是歐美公司,會像博通被川普強迫放棄收購高通!孫正義可抵擋美國壓力嗎? 3/20.經.傳Arm切割陸業務 恐不利台廠 3/14.鉅.川普祭禁令封殺 博通正式宣布「放棄收購高通」 ------
2017--11/2.蘋.阿里巴巴股價飆新高,Q2營收激增61%股價累漲111.9%,馬雲 蔡崇信大賣股,蔡崇信買了林書豪的籃球隊 阿里巴巴:第2季(7~9月)營收年增61%至551億人民幣(約2554億台幣)「雙11」購物節即將到來,阿里股價開盤急漲2.8%至191.22美元,創2014年9月赴美掛牌上市來新高。今年至本周三為止,阿里股價累漲111.9%。 阿里巴巴:第2季(7~9月)營收年增61%至551億人民幣(約2554億台幣)(分析師估522億元人民幣),增幅創赴美上市來最大;同季純益增132%至177億元人民幣(分析師估增50%)。 主因中國市場電商業務強勁增長及拓展新事業; 核心電子商務(佔阿里營收比超過8成),季營收增63%至464.6億元人民幣;正快速成長雲端事業營收增99%至29.8億元人民幣;新開拓數位媒體與娛樂事業營收也增33%至48億元人民幣。 阿里上調全年財測:年營收將勁增49~53%(原預估增幅45~49%)。 號稱地表最大網購日的「雙11」購物節即將到來,阿里上季財報先報佳音,激勵股價開盤急漲2.8%至191.22美元,創2014年9月赴美掛牌上市來新高。今年至本周三為止,阿里股價累漲111.9%。 9/15.阿里是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的前三大重磅股,今年受惠於ETF泡沫大飆漲,光棍節旺季11/11將近,不趁大旺季大利多,逢高分批大套現,更帶何時??? 聯發科也有持股,也可賣一些作帳!!! 9/14.wsc.馬雲和蔡崇信將出售至多2,150萬股阿里巴巴股份 據公司提交文件顯示,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和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可能出售多達2,150萬股公司股份。以當前價格計,意味著兩人將出售高達40億美元股份,不到兩人各自持股10%,阿里巴巴市值4,430億美元。阿里巴巴股票今年累計上漲超過100%。 ----
2016-6/4.wsc.软银继续抛售阿里 套现额升至100亿美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6702 外媒称,软银执行一项超额配售权,通过信托出售更多阿里股份,令其再度套现11亿美元,总套现额升至百亿美元。软银频繁动作是为在初创公司寻找更多投资机会并改善目前负债已达11.9万亿日元的资产负债表。

2022年7月23日 星期六

醫藥AI減肥化粧品21~25快樂水

Neuralink,诺和诺德 +++++++++
3/10.和诺德美股盘前跌近6%,公司下一代减肥药CagriSema实验数据低于预期,诺和诺德美股盘前跌近6%,竞争对手礼来则涨1.2%。 诺和诺德表示,CagriSema在其REDEFINE 2试验中证明对患有肥胖症或超重,以及2型糖尿病的成年人有“卓越的”减重效果。68周后接受CagriSema治疗的患者体重下降了15.7%,但仍低于市场预期的近20%,公司股价一度下跌6.5%。 2/26.禮來斥270億美元在美建四座製藥廠 應對藥品進口關稅壓力 2/22.中國研究人員最近新發現1種蝙蝠冠狀病毒,與COVID-19的病毒一樣利用相同的細胞表面蛋白進入人體細胞,引發傳染人類疑慮。但專家也指出數個無須過度擔憂的理由。 路透社報導,中國研究人員在「細胞」(Cell)期刊發布報告指出,這個名為HKU5-CoV-2的蝙蝠冠狀病毒與引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病毒SARS-CoV-2一樣,含有稱為「弗林蛋白酶切割位置」(furin cleavage site)的特徵,可助其透過人體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蛋白進入細胞。 2/14.美國總統川普13日簽署對等關稅備忘錄,從歐盟進口醫藥產品將淪為海嘯第1排,報導指出,2024年,美國從歐盟成員國進口價值約6000億美元商品,其中又以價值1270億美元醫藥產品最高,專家表示,一旦對等關稅上路,醫藥和醫療產業將成為受關稅影響最嚴重的產業。CNBC報導,隨著川普準備將關稅範圍從金屬擴大到盟友的多種產品,在美國政府最新的「互惠」貿易戰舉措中,一些產品類別將比其他產品類別受到更嚴重的打擊。據ImportGenius分析的美國貿易普查數據,以類別和美元價值計算,2024年美國從歐盟進口的最大商品是醫藥產品,價值1270億美元歐盟進口商品中包括索馬魯肽,這是諾和諾德和禮來公司廣受歡迎的GLP-1減肥藥中使用的成分,例如Ozempic、Wegovy和Mounjaro,GLP-1 化合物是美國從歐盟進口的第6大商品,價值156億美元。整體而言,醫藥和醫療產業將成為受關稅影響最嚴重的產業之一。外科及醫療器材進口額為370億美元;醫療器材包括CRT機器、呼吸器、矯形器材和手術設備,總額達220億美元;疫苗、助聽器,約13億美元和人工關節也是2024年主要進口商品。 除藥品外,機械和機械零件898億美元、車輛603億美元,電氣機械及零件392億美元是歐盟的主要進口類別。在汽車領域,包括梅賽德斯、米其林、福特、富豪、福斯和寶馬。 2/7.美國製藥巨頭禮來(Eli Lilly)財報表現不俗,由於公司先前已公佈遜於市場預期銷售數據,利空大致反映完畢;財報公佈後股價勁揚逾3%。禮來2024年第四季財報:營收135.3億美元,同比增长45%,遜於分析師預估的135.7億美元,經調整每股盈餘為5.32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4.95美元,去年同期为2.49美元。禮來「減肥神藥」Zepbound和同成分糖尿病藥Mounjaro上季銷售額分別達19億美元、35億美元,與稍早公佈的數據一致。第四季度Zepbound营收为19.1亿美元,环比增长52%。 前瞻:禮來預估今(2025)年營收介於580億美元至610億美元間,每股盈餘介於22.05美元至23.55美元間,市场预期为23.17美元。禮來也表示,公司產能將較去年大幅提升,2025上半年腸泌素藥物(包括Zepbound和Mounjaro)的可銷售劑量預計較去年同期擴增六成。 礼来第四季度营收135.3亿美元,市场预期134.5亿美元。礼来美股盘前涨逾2%。 2/5.美國皮膚護理、化妝品公司雅詩蘭黛表示,公司重組計劃將裁員5800至7000人,是為新首席執行長領導下,讓低迷的公司恢復銷售增長。 公司還指出,亞洲免稅業務仍面臨挑戰,中國和韓國消費者信心低迷,預計「短期內波動性將持續存在,能見度較低」。公司還對全球潛在關稅上調可能帶來波動發出警告,但並沒有具體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本週推出的關稅政策將帶來何種衝擊。公司預測,截至3月31日的3個月內,淨銷售額將下降10% 至12%。調整後每股收益預期也低於預期,公司預計本季調整後每股收益將下降。 1/23.销售令人失望、市场规模存疑.......海外减肥药股交易“退潮”:由于新药临床试验结果令人失望,以及连续两个季度的销售数据低于预期,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家公司的股价已从历史高点回落。诺和诺德错失欧股“老大”的宝座,而减肥药相关股票已进入熊市区域。近年,新型减肥药的兴起让诺和诺德一度成为欧洲市值最高的公司,美国礼来也跃升为全球最大的制药集团。然而,这股热潮似乎正在迅速退却。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由于新药临床试验结果令人失望,以及连续两个季度的销售数据低于预期,两家公司的股价已从历史高点回落。诺和诺德失去了欧洲市值最高公司的宝座,而减肥药相关股票已进入熊市区域。尽管分析师预测,未来十年,减肥药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但一些投资者对此持怀疑态度。美银的Sachin Jain指出,市场增长潜力是困扰投资者的主要未知因素之一。他表示: "有一场'大辩论',这个市场是诺和诺德和礼来共享的800亿美元,还是我们的讨论方向错了,实际规模要大得多?目前存在巨大分歧,没人知道确切数字。" 1/17.美国下一轮医疗保险药品价格谈判药物包括诺和诺德的Ozempic和Wegovy 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宣布选择15种额外的药物,包括诺和诺德的减肥药Ozempic和Wegovy,用于美国医疗保险D部分(Medicare Part D)的价格谈判。这一举措源于拜登政府于2022年签署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旨在降低 Medicare(医疗保险)对高价药物的支出。诺和诺德美股盘前跌逾4%。 1/14.礼来Q4业绩预期稍逊,2025年营收指引超预期,股价一度跌近9%:礼来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5%至135亿美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40亿美元,原因是减肥药注射需求及渠道库存低于预期。但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580亿至610亿美元,营收指引上限超市场预期的587.2亿美元。公司表示,Mounjaro和Zepbound销售趋势向好,2025年上半年GLP-1药物供应量将增加60%以上,并有多款新药上市助力业绩增长。 1/13.德納(Moderna)將 2025 年營收下調約 10 億美元(約台幣330億),同時將持續削減成本,引爆股價急殺,盤前一度重挫將近2成。 CNBC:莫德納13日預計 2025年收入介於15~25億美元間,其中大部分將在下半年實現,主要營收來自莫德納新冠疫苗和新推出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疫苗 12/20.丹麥製藥巨頭諾和諾德NVO-Novo Nordisk實驗性減肥藥物 CagriSema後期試驗結果未達到預期,該公司股價20日一度暴跌超過 24%。廣受歡迎的 Wegovy 肥胖藥物製造商表示,其最新候選藥物幫助患者體重減輕了 22.7%,低於該公司先前預測的25%。 12/17.辉瑞预计2025年营收610亿美元至640亿美元,市场预估632.3亿美元。预计2025年调整后每股收益2.80美元至3.00美元,市场预估2.89美元。 预计2025年调整后每股经营利润增长10%至18%。辉瑞美股盘前涨逾3%。 12/12.降低医疗开支的办法?马斯克:没什么比“超低成本”减肥药对美国健康更有利;马斯克表示,没什么能比非常便宜的GLP-1类药物更好地提升美国人的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他指出,大部分医疗支出发生在生命末期,而肥胖往往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普及GLP-1类药物能在长期尺度上节约医疗支出。马斯克提倡使用减肥药以降低美国医疗支出。 12/9.小肯尼迪效应:美国医药股大逃亡:小肯尼迪被提名卫生部长,疫苗制造商和医疗保健公司股价暴跌,几周过去,投资者撤出医疗保健板块的趋势仍未减弱,今年迄今为止,医疗保健精选行业SPDR基金(XLV)相较于标普500指数的表现,正在接近过去三十年来最差水平。高盛高盛分析师Asad Haider及其团队认为,可能需要出现重大经济事件+相关政策变得更加清晰+公司盈利预期上调,才能吸引投资者回流。 12/5.高盛表示,这一结果符合市场普遍预期,即Zepbound的减肥效果显著优于诺和诺德。并认为诺和诺德与礼来将控制80%的减肥药市场,二者间的比例为40%和60%。 11/16.“史上最有杀伤力”美国卫生部长提名!疫苗股连日崩跌,肯尼迪被斥危害公众健康第一人,周五BioNTech一度跌近9%,Moderna收跌超7%,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跌超4%。行业媒体人士称,肯尼迪的“垃圾科学”对公众健康威胁巨大。华尔街分析师认为,反疫苗斗士肯尼迪得到提名让生物技术行业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可能对行业产生深远且难以预测的影响。 11/15.德鲁肯米勒的第一大持仓Natera,是家什么样的公司? 目前,肿瘤(MRD)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方案存在精准度不足的问题,而MRD检测能通过发现肿瘤来源的分子异常,提前检测癌症复发并指导术后精准治疗。华源证券认为,Natera的MRD检测业务竞争优势显著,其推出的Signatera产品预计将成为公司业绩快速提升的核心驱动力。 11/15.新冠苗Mrna股價大崩,因川普將提名反疫苗大將-小羅勃甘迺迪為美衛生部長 11/7.新冠疫苗商莫德納Mrna 7日美股盤前公布2024會計年度Q3財報,該公司削減成本努力取得成效、該季新冠疫苗銷售也優於預期,成功轉虧為盈打敗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周四盤前大漲8.96%,暫報56.45美元。 莫德納的新冠疫苗 Spikevax在第三季18億美元銷售額年增3.5%,分析師平均預測13.8億美元。 第三季淨利1,300萬美元,合每股獲利0.03 美元,成功從去年同期虧損 36.3億美元或每股虧損9.53美元轉盈,也優於分析師預估虧7.53億美元,合每股虧損1.90 美元。 11/1诺和诺德: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减肥药Wegovy有助于改善受试病患与肥胖症相关的肝脏疾病 10/30.减肥药销售不佳!礼来Q3营收低于预期,大幅下调全年利润指引 ,盘前大跌10%;三季度热门减肥药Mounjaro和Zepbound收入双双不及市场预期,礼来将此归咎于批发渠道库存减少。 三季度财报:营收年增20%至114.4亿美元,不及市场预期121.8亿美元,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Mounjaro和Zepbound销量增长,剔除奥氮平组合收入增长42%;净利9.7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1.18美元(Non-GAAP),低于分析师预期1.51 美元,上年同期0.1美元。 业绩指引:2024年全年收入454~460亿美元,前预计454~466亿美元; 利润:预计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12.05~12.55美元,前预计16.1美元-16.6美元。值得一提是,8月份礼来竞争对手诺和诺德下调全年利润预测,并报告其减肥药Wegovy的季度销售额罕见地低于预期。 礼来热门减肥药Mounjaro和Zepbound三季度收入不及市场预期,该公司将此归咎于批发渠道库存减少。目前礼来已投资数十亿美元扩大其Mounjaro和Zepbound的生产,其中包括在其印第安纳州工厂和爱尔兰设施上投资约70亿美元。 具体来看,Mounjaro全球收入为31.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4.1亿美元;Zepbound的收入为12.6亿美元,双双不及预期。分析师平均预测,Mounjaro本季度销售额为42亿美元,Zepbound销售额为16.9 亿美元,他们预计这两款药物今年的总销售额将达到190亿美元。 10/8.疫后一蹶不振 激进投资者手握10亿美元股份 谋求改组辉瑞领导层 据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激进投资者Starboard认为辉瑞现任首席执行官Albert Bourla的领导下,公司已经偏离了其传统的成本控制和对新药投资的严谨结构,目前已经接触了辉瑞前首席执行官Ian Read和前首席财务官Frank D’Amelio。受此消息推动,辉瑞股价周一盘中一度涨超4.4%。 9/24.禮來公司週二(24日)表示,日本厚生勞動省已批准其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donanemab,這是繼去年9月衛采製藥(Eisai)和百健(Biogen) 的Leqembi 獲得批准後,再度為患者提供另一種治療選擇。禮來公司表示,日本是該藥物獲得批准的第二個主要市場,僅次於美國,該藥物在美國以相同品牌Kisunla銷售。 9/21.诺和诺德下一代减肥药monlunabant试验减重效果不佳 股价大跌5%;分析师表示,这些结果引发了关于包括monlunabant在内的这一类药物商业可行性的质疑,且副作用报告令人担忧,而试验中减重效果也落后于竞争对手礼来药物orforglipron效果。 9/10.AI医药“新星”获顶尖风投Thrive Capital和OpenAI青睐 AI医药开发初创公司Chai Discovery在最新的种子轮融资中筹集近30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知名投资公司Thrive Capital和OpenAI。公司的目标是通过AI技术,把生物学从一门科学转变为工程化,使药物开发过程更高效。公司周一发布了首个开源分子结构模型Chai-1,性能优于谷歌的AlphaFold和ESM3。在AI药物研发领域,Chai面临来自其他初创公司和科技巨头如谷歌的竞争,后者预测该市场规模可能超过1000亿美元。 9/10.丹麦明星药厂Zealand减肥药早期试验结果积极,受试者平均减重8.3%;Zealand此前曾进行胰淀素(Amylin)减肥注射剂临床试验,同样结果积极。本次试验的长效GLP-1/GLP-2减肥药dapiglutide是该药厂扩大减肥药研究范围,进一步与礼来和诺和诺德展开竞争。 9/11.【诺和诺德行政副总裁:我司减肥药存在典型的副作用】诺和诺德负责开发事务的行政副总裁Martin Holst Lange表示,9月11日公布的第一阶段临床试验结果将表明,减肥药Amycretin(一种新型口服GLP-1受体和胰淀素受体长效共激动剂)存在与其他基于肠促胰岛素(incretin)的减肥药类似的副作用。 8/28.减肥药开始卷价格,礼来五折销售减肥神药Zepbound小瓶装 患者们呼吁礼来推出瓶装药物以解决药物短缺问题,礼来最终听取了意见并推出月用一次性小瓶装的Zepbound减肥药,以缓解市场供应短缺的问题。这种瓶装药物比注射剂价格便宜一半,售价为每月399美元,而较高剂量的版本售价为549美元。摩根士丹利指出,虽然价格降低了,但通过增加供应量,礼来仍可能保持较好的销售业绩。 8/19.非洲的M痘(mpox,舊稱猴痘)疫情續擴散,相關概念股強勢點火,丹麥M痘疫苗製造廠「巴伐利亞北歐(Bavarian Nordic)」,該公司在過去5交易日累漲超過47%。 8/19.菲律宾报告今年首猴痘病例,此轮猴痘疫情已蔓延至亚非欧多国,世卫组织上周拉响最高级别警报,相关概念股美股盘前大涨,GeoVax Labs大涨超50%,Emergent Biosolutions、Chimerix涨近8%。 8/16.中國多地陸續舉行「不明原因肺炎」聚集性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加上一段「廣東本輪新冠感染年輕人症狀更明顯」的影片15日在社群媒體微博上瘋傳,引發民眾擔憂中國新冠疫情是否又要捲土重來。《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官方曾在2022年及2023年針對「突發急性傳染病」疫情防控,進行年度緊急演練。但包括鄭州、張掖、川渝、北京在內的多個地區,近日陸續舉行了疫後首次的「不明原因肺炎」聚集性疫情防控應急演練,許多參與人員身著防護服,給人的感覺猶如回到疫情期間,引發民眾關注與熱議。 8/15.全球眼科一哥爱尔康“联姻”欧康维中国眼科一哥;融资寒冬下,国内不少创新药企业正在通过“砍”管线节流,但也有公司逆势而上。8月13日,欧康维视生物1477.HK宣布计划引进全球眼科龙头Alcon(爱尔康,ALC.N)旗下8款干眼症治疗和手术用滴眼液产品组合的在华的相关权益。 这起交易的特殊性在于,欧康维视生物通过向爱尔康发行股份支付,后者也将跻身欧康维视生物大股东之列 8/14.新冠感染率上升,连花清瘟悄然走俏,A股新冠概念股近现騷动,8月12日,岭药业、达安基因、科华生物纷涨停,新华制药等大涨。当前新冠抗原检测试剂、连花清瘟等疫情相关销售明显提升。特别是连花清瘟,线上、线下多销售渠道近周环比出现两位数增长。8/13,京东感冒非处方用药热卖榜显示,连花清瘟胶囊近半月卖出2万件,排在第二位;流行性感冒热卖榜,连花清瘟颗粒半月销量达5千件,销量并列第一。此前8月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佈7月全国新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感染率出现上升势头,新冠病毒阳性率从第27周(7月1~7日)8.9%续升至第30周(7月22~28日)18.7% ;鉴于新冠周期性流行特点,专家建议公众除公共场合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等防疫措施外,还应适当在家常备连花清瘟、口罩等对抗疫情物资。 8/8.盘前暴涨10%!礼来Q2:营收年增36%,净利润年暴增68%,双大超预期,公司预测年内减肥药需求续上升,将全年营收预期上调30亿美元。 8/3.巴斯夫工廠爆炸、復產未知 中國維生素價格暴漲20%至53%;德國巴斯夫公司化工廠於當地時間7月29日發生爆炸事故,目前已關閉相關生產設施。15名員工受傷,目前仍在調查事件的確切原因,同時關閉並保護受影響設施,復工日尚未確定;而此次爆炸事故將直接影響維生素交貨,導致中國國內主流廠商集體停止報價、停止簽單,價格也逐日漲中。 8/1.媒体报道,礼来公司(Eli Lilly & Co.)重磅药物Zepbound在一项试验中改善肥胖相关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健康状况,凸显这种减肥药在心血管方面益处,刺激该公司股票在周四美股开盘涨3.8%,后收窄至2.72%,自年初来至周三收盘已涨38%。 8/1.莫得纳股价开盘跌19%,为2021年来最大跌幅。二季財報:总营收2.4亿美元,净亏损13亿美元。 730.辉瑞盘前涨近4%,公司二季度业绩好于预期,并上调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预估辉瑞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0.60美元,预估0.46美元;第二季度营收132.8亿美元,预估130亿美元。辉瑞预计全年营收595亿美元至625亿美元,此前预计585亿美元至615亿美元;预计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2.45美元至2.65美元, 7/30.美国医药股“切换交易”:减肥双雄大跌,滞涨巨头轮番上漲;这种股价轮动不仅仅是因为动量效应,还因为美国制药行业似乎很好地应对了《通胀削减法案》带来的监管压力。 自7月开始,美股医药行业出现轮动,此前表现相对落后的医药股,如百时美施贵宝开始飙升,而一直保持涨势的高估值的减肥药企如礼来和诺和诺德股价则有所下跌。包括艾伯维、百时美施贵宝在内的几家大型药企公布了强劲的财报,推动了股市轮动。 7月8日来,百时美施贵宝股价涨超过18%,而艾伯维、辉瑞和强生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7/17.嬌生17日Q3財報:受惠其癌症治療藥物 Darzalex 與暢銷治療乾癬的藥物喜達諾 (Stelara) 強勁銷售,該季營收、獲利均打敗華爾街分析師預期。不過嬌生也下調全年財測,主要是考慮到近期一連串收購。 盤前股價下跌 0.03%,每股暫報 150.96 美元。今年迄今跌3.7%,原因是投資人擔心 Stelara 銷售下滑以及將面臨低價藥物競爭,還有嬰兒爽身粉訴訟的負面影響。 7/10.“减肥神药”增长空间要打折?研究发现:75%的患者在两年内停药.仅四分之一的美国患者在接受诺和诺德的Wegovy或Ozempic减肥药治疗后,于两年后仍继续使用。该分析还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药物使用量稳步下降。 7/8.将被礼来收购?生物制药公司Morphic盘前涨超77% 生物制药公司Morphic美股盘前涨超77%,彭博报道称礼来将以57美元/股的价格现金收购Morphic。这笔交易对Morphic的估值约为32亿美元。该交易不受任何融资条件的约束,预计将于第三季度完成。 美国FDA批准为礼来以Kisunla为商品名donanemab在美国出售该药扫清障碍,它将成为在美上市第二种的减缓脑萎缩疾病药物。其美国竞品Leqembi的开发商渤健盘中一度跌近3%。 6/25.手握“减肥神药”,诺和诺德股价收涨约4%,收报1028丹麦克朗创史新高!司美格鲁肽治疗肥胖适应证在中国获批,诺和诺德欧股收涨4%,史上首突破1000丹麦克朗。(约合144美元)。 6/21.2134名女性,0感染!艾滋病预防药传出大消息,只需半年注射一次,药厂股价应声暴涨.美国生物制药公司吉利德科学公布了Lenacapavir预防艾滋病毒的实验结果,显示出100%有效性。或将为艾滋病预防带来新选择。美国生物制药公司吉利德科学在其官网公布一则重磅实验结果,其研发的“Lenacapavir”(来那卡帕韦)在预防艾滋病毒方面显示出了100%的有效性。 6/21.丹麦制药公司Zealand宣布,16周临床试验中,公司开发减肥药petrelintide至多可以让人体重平均降8.6%。同时,药物耐受性极佳,48名参与者中仅一人中度恶心呕吐,其余均为轻度,且恶心比16.7-33.3%。此外,未观察到抗药物抗体。 6/11.礼来市值突破8000亿美元,治疗阿尔兹海默新药获FDA委员会10日全票批准;疗效数据:治疗76周iADRS延缓下降22%,CDR-SB评分延缓下降29%。礼来新药后续获批后,将与卫材/Biogen的Leqembi直接竞争。(FDA专家委员会就礼来Aβ抗体Donanemab开会讨论,11:0全票支持Donanemab的有效性,对于ARIA副作用等问题,同样11:0投票认为获益大于风险) 美国FDA批准为礼来以Kisunla为商品名donanemab在美国出售该药扫清障碍,它将成为在美上市第二种的减缓脑萎缩疾病药物。其美国竞品Leqembi的开发商渤健盘中一度跌近3%。 6/4.硕迪生物减肥药可助患者一年减重近7%,股价飙超80%,硕迪生物公司开发的口服减肥药—Structure药物,在早期测试中显示出显著效果,患者在12周内的平均体重下降近7%。虽然使用该药物的患者初期可能会经历较高的副作用发生率,如呕吐等,但这些副作用会随着时间逐渐减轻。重要的是,与辉瑞公司开发的某些口服减肥药物相比,Structure药物没有显示出肝毒性副作用。 6/4.再生醫療法三讀通過 拚年底前完成16子法訂定 5/31.1300亿美元!高盛上调减肥药市场规模预测,称“双雄”将占据80%份额;高盛将全球减肥药物市场规模从去年年底的1000亿美元上调至1300亿美元,预计礼来在市场份额方面略微领先于诺和诺德。“减肥神药”风靡欧美之际,高盛大幅上调了对全球减肥药物市场规模的预测。 5/28.近年來全球市場對減肥藥的需求火熱,美國製藥巨頭禮來(Eli Lilly)決定額外斥資53億美元 擴建位於印地安納州城市Lebanon的新工廠,以提高旗下熱門減肥藥及糖藥病用藥產能,因應市場熱烈需求 5/23.美国确认第二例人感染禽流感,疫苗股全线大幅收高,随后政府官员O’Connell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美国政府正紧急与制药公司讨论开发新疫苗,以应对可能的禽流感大流行。消息公布后,美股疫苗概念股全线上涨。 5/20.Hims推出199美元平价型减肥药,价格比诺和诺德低85%;Hims公司首次推出其减肥注射剂,每月仅需199美元,以挑战市场上每月注射费用高达1350美元的昂贵减肥药。与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Wegovy)等品牌药物不同,Hims采取了创新的合作方式,与复方药房联手,生产含有相同活性成分的仿制版本。该公司首席执行官Dudum表示,我们预计减肥产品营收有望2025年底突破1亿美元。 5/17.恒瑞又创纪录实现一项创新药海外授权,60亿美金的总交易金额,打破恒瑞此前记录,在交易结构上也创造中国首例。5月16日,创新型国际化制药企业恒瑞医药宣布,将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LP-1类创新药HRS-7535、HRS9531、HRS-4729在除大中华区外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美国Hercules公司。其中,HRS-7535为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RS9531为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多肽注射和口服产品;HRS-4729,下一代肠促胰岛素产品。 创新药出海新模式,值得更多国内出海pharma药企参考 根据协议条款,美国Hercules公司将向恒瑞医药支付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款总计1.1亿美元,临床开发及监管里程碑款累计不超过2亿美元,销售里程碑款累计不超过57.25亿美元,及达到实际年净销售额低个位数至低两位数比例的销售提成。 在此之前,恒瑞在2023年已达成了总交易金额超40亿美元的5项授权合作,其中将抗癌创新药HRS-1167与SHR-A1904独家许可给德国默克,交易总金额可超14亿欧元。 显然,2024年恒瑞的第一笔交易就已经打破了去年全年的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此次对外许可交易对价一部分,恒瑞医药将取得美国Hercules公司19.9%的股权。 5/14.生技股王保瑞藥業6472:第一季財報,毛利率約四個季度站穩50%以上,營業利益8.9億元,營業利益率31%,稅後淨利7.16億元,EPS 7.07元,季增27%、年減28%。 保瑞表示,首季合併營業費用約為6.1億元,年增約62%。主要是由於晨暉生技併入,使得銷售、管理和研發等各項營業費用都增。此外,全球市場銷售業務在美國新增品牌新藥銷售營收,需要繳交年度相關規費,也導致首季銷售費用年增約98%和52% 5/2.诺和诺德公司提高利润和销售前景,预计2024年销售额或上涨19%—27%,营业利润或增长22%—30%,今年在产能方面的投资或将增加一倍。但在欧股开盘后,诺和诺德股价小幅上涨后转跌。截至发稿,跌幅近3%。 4/30.“减肥神药”供不应求,礼来上调营收指引,盘前大涨8% |减肥药双雄之一的礼来生产的重磅GLP-1产品Zepbound上市首季销售额超预期,公司同时将全年营收指引上调20亿美元。财报显示,公司上季度营收87.68亿美元,年增26%,低于分析师预期的89.2亿美元;经调整净利润23.35亿美元,年增长60%。礼来同时宣布提高全年营收指引,目前预计全年营收为424至436亿美元;此前预期为404至416亿美元。 4/17.減肥神藥新戰場!可降低6成睡眠呼吸暫停症狀 禮來股價漲逾3% 4/15.来凯LAE102肥胖适应症新药临床试验获FDA批准,来凯医药宣布,其自主研发的LAE102(ActRIIA单克隆抗体)已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新药临床试验(IND)批准,用于治疗肥胖症患者。 4/15.減肥藥太夯了 網路安全公司BrandShield執行長Yoav Keren告訴路透,該公司已取締250多個銷售假GLP-1類減肥和糖尿病藥物的網站。據Keren稱,該公司去年關閉了279個銷售治療代謝疾病藥物的藥房網站,其中90%以上與GLP-1藥物有關 4/9.「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和它的滥用者们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09501 3/28.「莫德納(Moderna)」,獲得全球資產管理龍頭「黑石集團(Blackstone)」高達7.5億美元(約新台幣237億元)的資金,用以研發流感疫苗。受上述消息激勵,莫德納27日盤中股價一度大漲3.4%。 3/21.时隔636天后,翌圣生科IPO之路还是惨淡收场。3月20日,主动撤回科创板IPO申请。报告期内重要收入源自新冠检测试剂。2020年至2022年新冠类收入分别为0.46亿元、0.82亿元和1.64亿元,占比分别为24.77%、25.42%和34.49%。 3/19.医药AI重磅!诺和诺德与英伟达共建超级AI计算机;诺和诺德基金会将率先投入约8800万美元用于建造超级计算机,并预计将在今年年底之前投入运营。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更新迭代,推动“AI+医疗”加快发展。 3月1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诺和诺德基金会宣布与英伟达达成协议,为北欧国家丹麦建造一台名为 “GEFION” 的超级AI计算机,引领该国进军AI领域。 3/9.诺和诺德又有好消息!司美格鲁肽获美国FDA批准作为心脏治疗 有分析指出,司美格鲁肽的“附加医疗价值”将吸引更广范围的患者,尤其是对于那些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肥胖症患者。这项批准是一个重大决定,因为从未有相关疗法获批用于治疗超重或肥胖合并心血管疾病但不伴糖尿病的患者。 3/8.药明康德:拟以1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公司拟继续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票,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本次回购的股份将在回购完成之后全部予以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拟回购资金总额为10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83.33元/股(含)。 3/7.药明康德港股午后跌幅扩大至20%,公司公告再次重申,药明康德既没有人类基因组学业务,本公司现有各类业务也不会收集人类基因组数据。 3/7.诺和诺德股价创新高 公司公布下一代减肥药最新数据;全新GLP-1口服药初步试验结果乐观,诺和诺德股价大涨6%,创历史新高。减肥药双雄之一的诺和诺德全新推出的口服GLP-1新药试验数据乐观,有望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这一快速增长的蓝海市场中的领先地位。诺和诺德公布的最新试验数据显示,双重作用机制来治疗肥胖症的全新口服GLP-1减肥药amycretin,可在早期测试的12周疗程里,令被试体重平均减轻13%。 消息传出后,丹麦哥本哈根交易所上市的诺和诺德股价大涨逾6% ****3/5.诺和诺德一家公司帮助母国丹麦避免衰退,一个企业,撑起一个国家。 媒体周二报道,从生物医学和经济的角度看,诺和诺德推出的新型减肥药——Ozempic和Wegovy——的成功令人瞩目。丹麦统计局公布四季度初步数据,该国GDP季增2%,去年二季度出现萎缩,第三季度GDP降0.7%。统计局称,制药业是经济扩张的主要推动力,私人消费的增长也对经济起到了支撑作用。这一现象并非孤例,早期芬兰诺基亚就是一例。诺基亚曾全球手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以至在2000年该公司销售收入占芬兰GDP约4%,芬兰股市价值近70%。2013年,由于未能及时跟进新技术,诺基亚最终被微软收购。 2/20.马斯克:Neuralink首位人类受试者“似乎已完全康复”,可仅凭思维操控鼠标(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的Spaces活动中透露,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首位人类受试者“似乎已完全康复,并能仅凭思维在电脑屏幕上移动鼠标”。Neuralink此前表示,这项研究通过手术将脑机接口植入大脑中控制移动意图的区域,最初的目标是让人们能够用思维控制电脑鼠标或键盘) 2/16.禮來Lly續強勁股價紀錄讓摩根士丹利分析師Terence Flynn 表示,禮來有可能會成首檔市值1兆美元的生物製藥股,其股價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可能成「美股科技七雄」外第一家市值達1兆美元美國公司;但分析師們的平均目標價為756.14美元(禮來股價今年已漲30%,因受市場對其治療糖尿病和肥胖症藥物Mounjaro,和Zepbound的需求提振,讓該公司市值達7190億美元,成標普500指中最有價值10家公司之一;上月,禮來市值超車財報令人失望大跌的特斯拉;目前市值超過1兆美元俱樂部由Msft、Aapl、Nvda、Goog、Amzn和Meta組成。唯一市值超過禮來非科技公司是波克夏海瑟威) 2/12.火热的“减肥神药”GLP-1:下一步是什么?未来8年,减肥药市场有望翻5倍,依靠是:更大产能、更易使用口服产品以及更多样治疗目标。 新一代GLP-1药物由于其治疗糖尿病和减轻体重的显著效果而受到广泛关注,甚至,Science杂志将2023年年度突破性药物授予GLP-1产品。 2023年以来,诺和诺德的Wegovy和礼来的Zepbound更是趁GLP-1风,引发了一场“减肥行业”狂热。2023年股价分别累涨54.6%和61%,而今年一个多月,它们股价进一步累涨13.69%和20.95%。 GLP-1药物和减肥已然成为全球医疗保健领域最热门话题。Jefferies的分析师在最近发布报告中预计,到2030年,全球GLP-1类药物整体销售规模有望从2023年的24亿美元增至1650亿美元。近期,Jefferies投行与名古屋市立大学医学研究科内科、内分泌代谢学系副教授Tomohiro Tanaka展开了一场对谈。 在对谈中,Tomohiro对目前获批GLP-1激动剂产品阵容评价很高,他认为这些药物易于使用,且注射形式并不妨碍其应用,礼来公司与诺和诺德公司仍将占据绝大多数份额,当前迫切需要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提高供应量。 Tomohiro认为,如果新一代口服治疗GLP-1类药物获得批准,预计市场的总体需求还会进一步上升,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GLP-1药物能保护肥胖症患者的健康,有朝一日GLP-1激动剂有可能治疗更多疾病,如心力衰竭和慢性肾病。 在Tomohiro看来,礼来研发的tirzepatide(中文名称:替尔泊肽)所研发的GIP和GLP-1双重受体激动剂以及GIP受体、GLP-1、GCGR三重激动剂可以通过处理多种受体达到更好的减重效果且会降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Tomohiro指出,在日本,人们可能不仅仅为了减肥而是出于美容目的使用这些药物,如果出现了更方便的口服类产品很可能会进一步刺激这种需求…… 2/7.美國知名保養品牌「雅詩蘭黛(Estee Lauder)」週一(5日)宣布,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5%。消息一出,雅詩蘭黛 5日盤中股價聞訊一度大漲19%。 2/7.礼来替代特斯拉,加入“美股七姐妹”呼声四起:“减肥神药”加持、财报强劲,脂肪肝疾病MASH研究成果、供应限制有望解除、重资本壁垒坚固、市场高预期等因素影响;未来12个月的市盈率预期特斯拉57倍,礼萊55倍;目前市值:礼来6704亿美元领先于特斯拉5766.4亿美元 2/6.礼来公布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礼来四季度营收大幅超预期。礼来在财报中指出,营收大幅上涨的背后是新产品销量同比大涨28%所致,主要由“减肥神药”Zepbound和重磅降糖药Mounjaro带动。有分析师认为,受礼来“减肥神药”的强劲需求、脂肪肝疾病MASH的研究成果、供应限制有望解除、重资本壁垒坚固、市场高预期等因素影响,制药巨头礼来有充分理由取代特斯拉,成为“美股七姐妹”。由于这两项药物的巨大成功,制药巨头礼来市值于上月超越特斯拉。截止目前,礼来市值6704亿美元仍领先于特斯拉市值5766.4亿美元。与此同时,分析师预计在礼来的众多药物中,光Zepbound和Mounjaro这两种药物,在本十年晚些时候就能为礼来带来超过400亿美元年收入,减肥药物市场正在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与电动车汽车发展初期类似。 去年11月礼来获批上市的重磅减肥药Zepbound第四季度贡献营收1.75亿美元,重磅降糖药Mounjaro营收达到22.5亿美元,月涨56.3%,占礼来的营收比达24%,礼来四季度营收为93.5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89.6亿美元,年涨28%。 展望2024年,礼来预计营收将达到404亿至416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395.2亿美元。这意味着Mounjaro和Zepbound这两款GLP-1类药物预计将至少贡献同样超市场预期110亿美元的销售额。 MASH治疗取得突破,除在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领域取得突破外,礼来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到,重磅GLP-1类药物Tirzepatide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炎(MASH)的二期临床中表现出优异疗效。MASH是一种与代谢紊乱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可导致肝脏炎症和损伤,严重时可能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接受最高剂量Tirzepatide治疗的患者中,73.9%的患者在一年后MASH症状消除并且肝纤维化没有恶化,而安慰剂组的这一比例约为12.6%。 供应链方面,如果礼来供应瓶颈得到解决,将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据摩根大通的数据,今年美国Wegovy的平均每周处方量同比增长了148%,而Ozempic的平均每周处方量同比增长了43%,制药公司不得不扩张产能来满足减肥药和糖尿病市场的爆炸性增长。分析师认为,礼来与竞争对手诺和诺德目前在肥胖症和糖尿病治疗领域的情况类似于特斯拉在电动汽车车市场初期的地位,即业务迅速增长,短期内缺乏竞争对手,供应是主要的限制因素。然而,随着制造能力的增加和更多产品的推出,并称为“GLP-1双雄”的礼来和诺和诺德的市场竞争优势可能会进一步巩固。此外,增加生产能力需要多年时间和超百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例如诺和诺德的控股股东Novo Holdings花费165亿美元收购了制药行业最大的外包制造供应商之一Catalent,其中三大基地以110亿美元转售给诺和诺德以加快其Wegovy和Ozempic的生产。这种重资产的投入阻碍了一些想要加入竞争的公司,如Amgen和Roche(正在开发类似药物的公司)。市场估值方面,礼来与特斯拉有着相似的经历。两家都因为在其各自市场的主导地位以及巨大的增长潜力而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这导致它们的估值远远超出了同行业内其他公司的水平。据报道,这种现象部分归因于“大众文化炒作”,即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对这些公司未来增长前景的乐观预期推动了它们的股价。FactSet 的数据显示,特斯拉未来12个月的市盈率预期为57倍,而礼来公司的市盈率为55倍。相比之下,传统汽车制造商福特市盈率是6.6倍,而强生公司的市盈率是15倍 2/6.更狠的来了!龙沙关厂后,另一全球CDMO巨头,干脆把自己“卖了”诺和诺德将收购畅销减肥药司美格鲁肽的主要生产商康泰伦特,包括后者旗下的三家工厂。2月5日,诺和控股(Novo Holdings)表示将以1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Catalent(康泰伦特),这是该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交易。诺和控股为一家控股及投资公司,负责管理诺和诺德基金会的资产。 2/1.TBMC打造生技界代工的台積電 (由經濟部主導、效法台積電TSMC模式,複製於生技醫藥領域的台灣生物醫藥製造公司TBMC,今日與美國韌力公司(National Resilience)簽署技術移轉與投資策略結盟協議,來自台灣、出任美國韌力副董事長的楊育民表示,前天特別向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請益台積電的成功模式,劉德音告訴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用台灣人」)。 1/27.此次诺和忻获批的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而非让其注射剂型大火的减重适应症。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司美格鲁肽片剂的“体重管理”适应症在国内仍处于III期临床阶段。作为2023年降糖、减重领域甚至是整个医药领域的现象级大单品,司美格鲁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引得无数药企竞折腰。1月26日,司美格鲁肽原研厂商诺和诺德宣布,公司旗下的司美格鲁肽片(商品名诺和忻®)获批准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这是目前(截至2024年1月)全球首个且唯一的口服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但需强调的是,此次诺和忻获批的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而非让其注射剂型大火的减重适应症。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司美格鲁肽片剂的“体重管理”适应症在国内仍处于III期临床阶段。而在GLP-1药物领域,除减重适应症引发竞相追逐以外,口服剂型也是追逐热点之一。除诺和诺德外,其减重领域的最强对手礼来也正在口服剂型方面发力。去年7月,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礼来新型口服GLP-1激动剂Orforglipron用于减重的II期临床研究数据。 口服制剂获批上市 但适应症不是减肥 1/27.Nature:减肥药还有另一个超能力—抑制炎症:为阿尔茨海默病等的治疗带来希望。近年来,新一代抗肥胖药物由于其治疗糖尿病和减轻体重的显著效果而受到广泛关注。甚至,Science杂志将2023年年度突破性药物授予GLP-1产品Science杂志坚定地将“年度突破性药物”授予GLP-1产品;领头公司市值,超过其母国国内生产总值。。。然而,这些药物似乎还具有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超能力:抑制炎症、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研究显示,被归类为GLP-1受体激动剂的药物(包括Mounjaro和Wegovy等品牌)能够在肝脏、肾脏和心脏中减少炎症。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些药物甚至能够在大脑中减轻炎症,这使得科学家们希望这些化合物能够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这两种疾病都以大脑炎症为特征。 1月2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发布的信息显示,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旗下的司美格鲁肽片(商品名诺和忻®)获批准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这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口服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1/25.诺辉健康在2024年1月22日晚发布的2023年业绩盈喜预告显示,其结直肠癌早筛产品常卫清在2023年的销售额超过了11亿人民币,成功成为年销售额突破10亿的大单品。此外,公司全年的营收也超出了此前的指引,超越了市场预期。 1/23.Zealand开发的减肥药物使用46周后减重幅度能达到19%,其研发胰淀素(Amylin)疗法在减重的同时还能减少呕吐、恶心和便秘等副作用.减肥药风靡全球,引得无数药企争先入场,继诺和诺德和礼来之后,“减肥药新星”Zealand Pharma闪耀。 生物技术公司Zealand Pharma股价在过去一年飙升超100%,投资者因其抗肥胖药物的潜力而对其乐观态度。 1/19.“减肥神药”提价了,诺和诺德旗下的Ozempic价格上涨3.5%,礼来旗下Mounjaro价格涨4.5%;“减肥神药”涨价,消费者还会买单吗?近日,据医疗行业分析机构46brooklyn Research分析,包括减肥药制造商诺和诺德和礼来在内多家制药企业,纷在1月份提高775种品牌药品销售价。 1/16.生技股王保瑞6472再併購案,2.1億美元收購美國百年藥廠 Upsher-Smith,股價今放量攻高,突破700元大關,早盤最高至748元賣壓湧現下,漲幅7.7%收斂至1% 。Upsher-Smith 成立於1919 年的美國本土製藥公司,2017年起由日本 Sawai Group Holdings(澤井集團控股) 取得多數股權運營管理。Upsher-Smith 公司2022年度營收約2.5 億美元,旗下有48項上市量產藥品,其中最暢銷藥物是治療慢性病的氯化鉀注射液KCL長效劑型用藥,後續還有幾個品牌藥正在等待美國藥證審查中。 ***1/8.“AI+医疗”标志性突破:谷歌分拆的药物AI研究室签订价值30亿美元协议(Isomorphic与礼来和诺华签署了首个制药合作伙伴关系合同,合作研究多靶点小分子疗法,订单预付款8300万美元,总价值达30亿美元;谷歌旗下AI制药公司与全球两大制药巨头达成合作,标志着人工智能+生物医疗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根据合同,Isomorphic将从礼来获得4500万美元的预付款,用于合作研究多靶点小分子疗法,根据未来业绩,可能会获得17亿美元的付款。 Isomorphic将和诺华制药合作开发三个未公开靶点小分子疗法。诺华制药除了资助“精选”研究费用外,还将预付3750万美元,且未来的支付可能高达12亿美元。这是lsomorphic首次与医药公司建立制药合作关系,也标志着公司发展到达的里程碑。 DeepMind联合创始人兼Isomorphic首席执行官 Demis Hassabis 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建立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并应用我们的专有技术平台。” “我们共同致力于推进突破性的药物设计方法和对最先进科学的欣赏,这使得这些伙伴关系特别引人注目。” Isomorphic成立于2021年11月,由谷歌旗下DeepMind拆分而来,专注于AI医药领域。该公司运用了DeepMind在生物医药研究方面的成果,特别是其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AlphaFold,来进行药物发现; Marshall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确信Isomorphic能够做到的唾手可得的成果是,减少从确定目标到获得候选分子的时间。” “平均而言,使用传统方法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我认为Isomorphic可以将时间减半。”除了这些合作之外,Hassabis表示,2024年的目标是让Isomorphic的机器学习团队不断提高其预测系统的准确性)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05857 1/4.家电巨头海尔集团的多元化之路又前进了一大步。近海尔宣布,将豪掷125亿元,从国际医疗健康企业基立福手中,收购国内“血王”上海莱士20%股权。而在卖出大部分股权后,基立福仍继续持有上海莱士6.58%股份,但对应表决权已委托给海尔集团或其关联方行使。这意味着,交易完成后,海尔拥有26.58%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 12/31.疫苗股跌落神壇?莫德納、輝瑞今年股價重挫逾4成 12/29.潤泰集團生技公司—浩鼎4174 泰福-KY6541,因日前兩家公司的董座閻雲請辭,今同步公告接任人選,浩鼎由前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陽明大學校長梁賡義出任新董事長;泰福則由陳林正重新回鍋出任董座。前臨危受命接下浩鼎及泰福-KY的閻雲,本月一口氣請辭兩家公司董座,兩家公司股價明顯受影響。 12/26.必治妥施貴寶 (BMY-US) 周二 (26 日) 表示,將以約 41 億美元收購 RayzeBio (RYZB-US) 以加強其癌症藥物業務,這是該製藥商在不到一周內達成的第二筆大型交易。透過這筆交易,必治妥施貴寶將獲得 RayzeBio 的晚期標靶癌症療法 RYZ101。該療法的工作原理是將殺死細胞的放射性粒子與附著在腫瘤上的分子相結合 12/21.浩鼎:董座請辭停止臨床試驗 跳空跌停 12/18.中國遭黴漿菌與武肺夾攻 傳出醫院、火葬場都爆滿 12/16.輝瑞錯估疫情發展 股價跌48%急裁員止血 12/5.東洋藥品(4105)轉投資艾萬霖生技,今發表全台唯一人類外泌體保養品系列產品,林奏延表示,推出外泌體保養品是為增公司現金流,以因應研發外泌體新藥的支出,持續研發外泌體新藥,列為公司主要發展目標。 目前艾萬霖研發的外泌體新藥,最快後年才會進入人體臨床試驗,中間還需要持續跟法規單位溝通,目前手中研發進度最快的外泌體新藥其適應症為青光眼,另外則是國人最常出現的慢性腎臟病變,以及退化性關節炎。 12/9.美国FDA批准第一种基因疗法 单人治疗费用高达200万美元;FDA周五批准首个基因疗法Casgevy,将被用于治疗镰状细胞病。但分析师认为该疗法耗时太长,而且单人治疗费用可能高达200万美元,担忧需求不足。研发该疗法的两家公司福泰制药和Crispr周五美股盘中双双下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第一种基因疗法Casgevy,将被用于治疗镰状细胞病(sickle cell disease, SCD)。该疗法由波士顿福泰制药(Vertex)和瑞士CRISPR Therapeutics AG开发,单人医疗成本大约200万美元。福泰制药(VRTX)目前跌1.29%,Crispr ADR(CRSP)盘中大跌6.52%。 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维持超过0.7%的跌幅。 12/7.美國藥廠艾伯維(AbbVie)將以8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治療帕金森氏症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藥物開發商Cerevel Therapeutics。 12/6.诺和诺德“减肥神药”迎关键突破口:依从性是普通减肥药的三倍 在2021年及2022年间,使用诺和诺德减肥药Wegovy的患者依从性(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按要求使用药物的程度)达到了40%,而普通减肥药的比例仅为10%-13%,依从性越高也意味着患者更有可能持续且长期使用药物,这有助于药物达到疗效。 12/4.高端表示,主力產品腸病毒71型疫苗今年取得國內藥證後,在國內腸病毒疫苗自費市場攻下超過九成市佔率,明年度藉著腸病毒疫苗第二劑、第三劑的施打貢獻,以及腸病毒疫苗覆蓋率逐步提升,預期國內銷售業績將持續成長。此外,目前越南、馬來西亞也已送件申請藥證審查 12/2.近年減肥藥市場迅擴張,更被看好將成2024年的趨勢產業之一,許多藥廠都想分食這塊大餅,疫情期間因疫苗需求大增營收亮眼的輝瑞Pfizer當然也不例外,但該公司週1日表示,由於食用後不良副作用太強,將放棄實驗性減肥藥「danuglipron」研發,導致輝瑞股價-5%。 10/31.少碰生技投控跟創投(隨鑽石生技投資6901掛牌上市,這種生技永續型創投、投控似成新議題,像福邦證券也學鑽石募一永續型創投基金,這種型態公司掛牌,很多投資人還是看不懂。晟德4123算是國內最早以生技投控自居的公司,旗下投資永昕4726、順藥6535、博晟6733、益安6499、長聖6712等生技公司持股比都超過10%,雖然晟德多年前詭異的投資不相關、在香港掛牌澳優乳業,但去年初包含子公司持澳優股票也順利獲利一大半持股,進帳77億台幣獲利42億元,目前帳上還持澳優約8%,但現跌到成本價以下。晟德去年這筆77億元現金入袋後,經過一年多,像又回原點。晟德這筆錢還舊債約25億元、發放現金股利17.5億元,後加碼投資永昕、博晟、Onward Therapeutics,及買回多數是晟德董事或其二等親投資的玉晟生技投資股票,共又花17.6億元,後一堆一般投資人看不懂的公允價值衡量金融資產評價損益。 理論上,晟德這筆投資獲利入帳後,即便到處用錢也應該還有剩,但今年上半年晟德賣全福6885持股進帳3億元,發兩筆可轉換公司債,募資32億多元,結果晟德原負債比因還債30%降至24%,今年6月底又回到28%,而且帳上現金跟約當現金只比處分澳優持股前增約8億元,錢都用去哪裡成為股東關心焦點。 生技投控的晟德下半年砸1億人民幣(約4.5億台幣)投資中國廣州海珀特科技,這家公司的業務卻是氫燃料電池商用車運力解決方案; 鑽石生技投資從興櫃轉上市後,公開申購中籤投資人以為一張可以賺到2萬多元,沒想到66元興櫃股價,上市後最高連50元都不到,差點還跌破40元承銷價;這些都說明,這樣以投資為型態公司,在市場上的認同度不高,透明度還不如生技ETF。 11/27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CEO Lars Fruergaard Jrgensen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愿意在定价方案上保持“灵活性”,正与医保系统商谈其减肥药Wegovy的创新定价协议,让医疗服务机构能够分期付款,降低一次性付款的压力,帮助其进一步扩大Wegovy的使用范围。 11/27.千亿疫苗龙头智飞生物切入减肥药背后:体外孵化叠加IPO、并购“双线运作”范式渐成(GLP-1已然成为医药企业的股价导火索。11月24日,智飞生物(300122.SZ)宣布拟以现金形式收购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下称“宸安生物”)。值得一提的是,宸安生物在研管线中的重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已进入3期临床试验,重组利拉鲁肽注射液、德谷胰岛素注射液则处于上市申报阶段) 11/27.製藥業也要「去中國化」 印度生技藥品代工乘機搶單 11/25.日佐賀縣發現本季首例禽流感 撲殺4萬隻雞 11/23.知名生技公司大江生醫驚爆企業內部資料於暗網公布。駭客先於11月14日在暗網公開了大江生醫集團的部分資料,約 1.3GB,隨後又發佈了全部 236.3GB 的檔案資料。 外媒報導,目前暗網監測到的資料洩露包括客戶投訴資料、SQL備份包含HR 資料庫、CRM 資料庫、其他資料庫 、財務資料 、業務部門資料 包含訂單、產品配方、實驗室測試、包裝等資料、美國分部資料含有網路設置、審計供應商、員工資料等,以及客戶資料包含訂單、混合物、產品配方、實驗室測試、包裹、郵件等。 11/21.研究表明,司美格鲁肽受试者减掉的体重中近 40%为肌肉。这也意味着,万能神药GLP-1需要打补丁,至少可以从增肌和预防骨质疏松两个方向努力。为减肥药收拾残局,配套产业链的价值逐渐浮现。 11/17.里程碑!全球首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获批!在Casgevy用以治疗SCD和TDT患者的两项全球临床试验中,试验达到了各自的主要终点,即患者至少连续12个月没有发生重度VOC或不需进行输血。 Vertex Pharmaceuticals和CRISPR Therapeutics今天共同宣布,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已授予其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Casgevy(exagamglogene autotemcel,exa-cel)有条件上市许可,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镰刀型细胞贫血病(SCD)伴复发性血管闭塞危象(VOCs)患者,以及无法获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匹配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TDT)患者。根据新闻稿,这是全世界首款获批上市的CRISPR基因编辑疗法。 Exa-cel也正在接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沙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美国FDA的审评。美国FDA已授予该疗法用以治疗SCD的优先审评资格,Exa-cel针对SCD和TDT两项适应症的PDUFA日期分别为2023年12月8日和2024年3月30日。 11/17.A股“肉毒毒素”引进简史,药企正在持续加码肉毒毒素产品。11/14日,华东医药宣布与团队具有肉毒毒素技术背景的重庆誉颜制药有限公司(下称“重庆誉颜”)签署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YY001(下称“YY001”)股权合作与独家经销协议。华东医药将以1.5亿元自重庆誉颜股东处购得4.29%的股权,同时华东医药将向重庆誉颜支付5000万元首付款,以及最高不超过1亿元注册里程碑付款,获得YY001产品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医美适应症领域的独家商业化权益。 信风:注意到,以“股权合作+代理销售”绑定的形式切入肉毒毒素领域已经成为医美企业的通行做法。昊海生科(688366.SH)、爱美客(300896.SZ)同样也是以这一路径切入肉毒毒素领域。从临床进展来看,爱美客较为领先,其肉毒毒素产品已经完成3期临床实验,进入注册申报整理阶段。 作为一种神经毒素,肉毒毒素可以分成A、B等共8种类型,其中A型、B型、E型、F型对人类有毒性,若进行大剂量的注射有致死风险,但低剂量局部使用却可消除肌肉痉挛、祛皱,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美行业。 11/14.經濟日報主辦2023生技論壇,14日綜合座談:與談人原料藥大廠台耀化4746 CDMO事業體總主持人曾暉元指出,對台耀來說,小分子開發需很有經驗研發人員,研發出最好合成技術,但可能第一組人士做得出來,第二組可能就做不出來了,因此必須懂得運用AI技術,不再只是依靠人員經驗,不管產品或是協助客戶,才能有更快速、及更好製程。 此外,曾暉元也提到,美中貿易戰使許多國家開始去中國化,以分散風險。對台耀來說,發現有許多客人原本代工或是原料購入,是來自中國或印度,慢慢的轉而向台灣採購或是委託代工,因為台灣在製藥生產有許多符合國際法規的工廠。 10/11.GLP-1对肾病“效果显著”?“减肥神药”又立功,诺和诺德股价再涨5% 诺和诺德周二表示,将提前停止Ozempic治疗糖尿病患者肾衰竭的试验,因为中期分析已经显示该药物将取得成功。据悉,糖尿病“神药”索马鲁肽(Semaglutide)也是诺和诺德全球爆火的减肥药Wegovy的活性成分。 **11/9.阿尔兹海默症诊断与治疗产业链:病症状如何?发病机理是什么?目前市场规模和研发现状如何?国内有哪些企业涉足该病的诊断和治疗?随老龄化时代到来,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简称AD)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全球患者达到5500万左右。然而在医药领域,AD就像一座难以攀登的珠峰,多年来针对AD的研发频频受挫。近期AD领域传来好消息,礼来首席科学官“剧透”,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将迎来重大突破,该公司研发药物donanemab不仅能减缓患者认知功能衰退,同时还可能预防病症的发作。 阿尔兹海默病如何诊疗?目前市场研发现状如何?国内有哪些企业涉足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华创医药在上周的报告中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阿尔兹海默病症状如何?发病机理是什么? 华创医药介绍称:阿尔兹海默病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主要体现为脑萎缩(脑回变窄、脑沟增宽、脑室变大),镜下可见神经炎性斑、神经原纤维缠结、脑内神经元减少、淀粉样血管变性等。 目前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主流假说观点有两种: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蛋白沉积(β淀粉样蛋白假说)、Tau神经原纤维缠结(Tau蛋白假说)是AD发病主要的主要机理。 华创医药指出,阿尔兹海默症从病理改变到临床症状出现周期跨度较久,根据认知功能可分为5个阶段,临床前期AD、轻度认知障碍、轻度AD、中度AD、重度AD。 在临床前期,患者认知功能正常,但病理实际已发生改变,最早可发生在临床症状出现的20年前。随着β-淀粉样蛋白沉积,AD进展到临床阶段,大脑功能受损,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严重认知障碍、记忆丧失及代谢紊乱等问题。 随着老龄化时代到来,阿尔茨海默症发病人数进一步上升,华创医药指出:《World AlzheimerReport2023》指全球痴呆患者约5500万人,2050年预计将达1.39亿人;据《TheChinaAlzheimerReport2022》:目前中国60岁以上痴呆症患者约1507万人,占全球痴呆患者约27%。苏州大学公卫学院预测,2030年,中国AD患者人数将突破2000万人,2050年将突破3000万人。 阿尔兹海默症三大诊断技术方向: 华创医药指出,阿尔兹海默症诊断标准不断更新,淀粉样Aβ蛋白和tau是两大有效检测标志物,目前已形成联合诊断模式对阿尔兹海默症进行早期筛查及检测,主流检测手段分别是神经影像学检查(Aβ-PET、Tau-PET)和脑脊液检查(Aβ、tau)。 1、神经影像学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是指PET显像通过正电子核素标记的显像剂特异性结合AD生物标志物(Aβ、tau)来实现活体分子显像,提供可定量与可视化的生物信息。 海外获批显像剂情况:1)Aβ-PET:最早的Aβ-PET显像剂是11C标记的匹兹堡B复合物,此外还存在3种18F标记的显像剂(即AV-45,商品名Amyvid,礼来)、flutemetamol(即GE067,商品名Vizamyl,GE医疗)、florbetaben(即AV-1,商品名NeuraCeq,欧洲生命分子成像公司)2)Tau-PET:2020年,FDA批准了第一款可与tau蛋白结合的显像剂18F-flortaucipir(商品名Tauvid,礼来),该产品可以通过PET检测tau积聚及其在大脑中的分布。 中国获批显像剂情况:1)Aβ-PET:国内的先通医药于2017年获得了Neuraceq的中国开发和销售授权,2023年9月15日,其欧韦宁氟[18F]贝他苯注射液率先获得NMPA批准,是国内首个获批用于AD诊断的Aβ-PET显像剂。2)Tau-PET:2020年,新旭医药的Tau-PET示踪剂18F-APN-1607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受理。 2、脑脊液检查:脑脊液CSF检查能够直接反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与AD相关的核心生物标志物包括Aβ42、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的tau蛋白(p-tau)。在AD早期,来自大脑的AD生物标志物就可以从脑脊液中检测到,并且脑脊液检测和AβPET检测结果之间存在很强的一致性,所以脑脊液检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AD的早期诊断中。 脑脊液检查与神经影像学检查的对比(以Aβ检测为例):成本方面,Aβ-PET花费昂贵,国内单次约需1万元,远高于脑脊液检查。Aβ-PET有一定的辐射风险,但侵入性低。 3、血液检测 基于血液的AD早期诊断更具备可及性,诊断性能也逐渐得到临床验证。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基于血液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侵入性低,并且成本较低,还能够通过大规模的临床使用来降低成本。近年来基于血液的生物标志物用于AD诊断的证据越来越多,具有优异诊断性能的血浆生物标志物也被开发出来并得到了临床验证。 阿尔兹海默症市场发展现状 关于阿尔兹海默症医药市场发展现状,华创医药指出,由于传统药物治疗手段有限,市场规模逐步萎缩;研发方面,由于开发难度较大大药企纷纷折戟,不过近期靶向Aβ方向迎来突破。 由于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理尚未阐明,现有治疗药物主要从改善认知症状和控制精神行为症状两方面进行治疗,2022年中国AD治疗市场规模约36亿元,同比减少11%,2017-2022年CAGR为-12%。 阿尔兹海默病创新药开发难度较大,大药企纷纷折戟,在2021年之前美国已近20年无AD新药上市。根据《Alzheimer‘sMedicines:SetbacksandSteppingStones》报告统计,1998-2017年全球共150项AD新药研发项目,其中146项开发失败,包括辉瑞/强生的Bapineuzumab和礼来的Solanezumab、罗氏/基因泰克的Gantenerumab等均宣告开发失败。 不过,近期靶向Aβ方向迎来突破,市场有望迎来新增量。Lecanemab(仑卡奈单抗)成为近20年美国FDA首个完全批准的阿尔兹海默症新药。2023年10月Lecanemab落地海南博鳌。接受Donanemab治疗的受试者降低27%的认知能力减退,安全性方面总体耐受性良好。 Donanemab:2023年5月礼来宣布其阿尔兹海默症新药Donanemab达到了III期临床试验研究TRAILBLAZER-ALZ2(NCT04437511)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23年7月AAIC大会上,礼来展示了Donanemab在其在tau蛋白中低水平的受试者(n=1182)中,使用donanemab治疗显著减缓35%的iADRS下降和36%的CDR-SB下降。 获批显像剂情况:1)Aβ-PET:国内的先通医药于2017年获得了Neuraceq的中国开发和销售授权,2023年9月15日,其欧韦宁氟[18F]贝他苯注射液率先获得NMPA批准,是国内首个获批用于AD诊断的Aβ-PET显像剂。2)Tau-PET:2020年,新旭医药的Tau-PET示踪剂18F-APN-1607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受理。 华创医药总结列举了国内诊断、治疗产业链发展现状和研发现状,治疗产业链方面,国内生化药多处于临床和申请临床阶段。 其中,恒瑞医药研发的SHR-1707是目前唯一国产进入临床的Aβ单抗,SHR-1707是由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人源化抗Aβ的单克隆抗体(IgG1亚型),恩华药业布局阿尔兹海默症鼻喷疫苗,恩华与天境生物合作引进阿尔兹海默症1类新药Protollin鼻喷剂,Protollin鼻喷剂为全球首个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的鼻喷疫苗,目前正在美国开展I期临床试验。 11/9.减肥药冲刺“全球药王”,下一步是什么?国内何时爆发?GLP-1类药物在减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还在其他适应症上展现出潜力,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超过千亿美元。国内药企也在积极布局GLP-1类药物的研发。 GLP-1类减肥神药的厮杀正如火如荼进行,“减肥药双雄”之一的礼来刚刚取得重大进展,正式进军美国。 美东时间11月8日周三,礼来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礼来旗下GLP-1药物Zepbound可适用于成年肥胖症患者和超重群体,及因存在与体重相关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而需要减肥并保持体重的人群,和诺和诺德Wegory分庭抗礼。 德邦证券分析师陈铁林等认为,GLP-1类药物目前存在双/多靶化的趋势,且适用范围也不仅限降糖/减重,而拓展到阿兹海默等其他适应症,而国内公司正处于研发百花齐放,产品即将上市爆发的阶段。 GLP-1已成为减肥药物临床研究的核心靶点 所谓GLP-1,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的肠促胰岛素。肠促胰岛素(incretin)是一组促进血糖水平下降的代谢激素,在进食后释放,并通过血糖依赖机制增加胰岛β细胞释放的胰岛素的分泌。肠促胰岛素家族主要有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GLP-1通过激动广泛分布的GLP-1受体发挥减肥作用,但极易降解。天然GLP-1主要由肠道L细胞所产生,通过激活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器官的GLP1受体,可以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并能够延缓胃排空,并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减少进食量,从而达到降低血糖,减肥等作用。 然而天然的GLP-1十分不稳定,其生物半衰期仅有不足2分钟,在体内极易被DPP-4(二肽基肽酶-4)降解而失去活性,降糖/减肥药主要基于其天然结构做修饰改性延长半衰期。 ………… 分析师指出:GLP-1受体激动剂安全有效,已成为减肥药物临床研究的核心靶点。根据利拉鲁肽Saxenda和司美格鲁肽Wegovy针对无糖尿病肥胖人群的III期临床试验,GLP-1受体激动剂显示出良好的减重效果,两种药物分别减轻患者体重5.4%和12.5%。 GLP-1受体激动剂的绝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便秘等),通常程度轻微,且多发生于用药初期,随着身体的逐渐适应多数可以自行缓解。因此,针对GLP-1受体(GLP-1R)为靶点的药物开发已成为减肥药临床研究的明星,根据医药魔方的统计数据,世界范围内共有162项临床试验涉及该靶点,占所有临床试验靶点的32.7%。 GLP-1新趋势:双/多靶化 双/多靶开始成为研发新趋势,国际巨头均有布局。随着GLP-1激动剂司美格鲁肽在肥胖适应症的市场火热,和礼来的明星药物双靶点替尔泊肽惊艳数据,新一代的双靶点/多靶点抑制剂也已蓄势待发。 根据医药魔方数据显示共有340个GLP-1类药物,123个双/多靶药物,GLP-1R/GIPR及GLP-1R/GCGR双靶药物在研数量最多,双/多靶开始成为研发新趋势。目前礼来,诺和诺德,阿斯利康,默克等多个巨头均有布局。 GLP-1新趋势:组合化 分析师指出,将减肥药与单抗类药物组合,已成为药企的一种新策略。通过服用药物组合,肥胖者患者可以实现“减脂肪不减肌肉”的神奇效果,不仅能“躺着减肥”,甚至还可以“躺着增肌”,关键布局有望打造新竞争亮点。 GLP-1新趋势:可用于更多适应症 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GLP-1类药物已在糖尿病和减重之外的其他适应症上,表现出强大的潜力。23年5月Aging Cell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甚至表示,GLP1类药物可延长寿命! 医药魔方数据库显示,GLP1还在大量临床在脂肪肝、心血管疾病、阿尔兹海默、帕金森、慢性肾病等多种疾病开展研究。据辉瑞预测,不考虑其他适应症,仅计算糖尿病和肥胖两项适应症,美国GLP-1类药物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约900亿美金的量级,其中口服剂型有望超270亿美金。若考虑其他适应症,全球GLP-1药物市场规模或将超千亿美元。 目前,全球药企主要开拓适应症有:糖尿病、减重、脂肪肝及NASH、外周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心衰、脑年痴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基于GLP-1类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全球已经有不少药企布局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其中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口服制剂进度一骑绝尘,目前已经处于临床III期阶段,并且于2021年11月在中国开启治疗早期阿尔兹海默症的III期临床(CTR20212849),目前正在进行患者招募。 国内药企争先布局 从国内长效-双/多靶GLP-1类药物研发进度来看,国内双靶药物进度第一的是礼来的替尔泊肽,2023年8月21日,礼来制药GLP-1R/GIPR双靶点激动剂替尔泊肽(Tirzepatide)注射液减重适应症的上市申请获得NMPA受理。 2022年9月7日,替尔泊肽降糖适应症在国内递交上市申请。国产进度最快的双靶药物为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6mg减重 适应症预计23年下半年至24年初NDA申报。此外,多个国内三靶药物进入临床阶段:联邦制药、民为生物、道尔生物 11/9.GLP-1减肥神药正式上市!礼来替尔泊肽在美国获批(名为Zepbound替尔泊肽药物,獲美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适用于成年肥胖症患者和超重群体,及因存在与体重相关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而需要减肥并保持体重的人群),六剂量售价1059.87美元,预计今年底以前投放美国市场。替尔泊肽未获批用于减肥前已是有史以来爬坡放量速度最快的药物,二季度销售额环比激增72%。 11/7.不仅能治疗,还能预防?礼来首席科学官“剧透”: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将迎来重大突破(donanemab不仅能减缓患者认知功能衰退,同时还可能起到预防作用) 11/6.台灣首創AI胰臟癌偵測系統 獲美FDA突破醫材認定 11/2.创历史记录的跌幅!雅诗兰黛股价崩, 最新财季净利润则暴跌逾90%,美妆龙头抓不住亚太市场了?受旅游零售业务拖累,雅诗兰黛最新财报惨淡,股价暴跌刷新历史。 周三,雅诗兰黛股价收盘大跌18.9%,盘中一度跌逾20%,创六年新低,成为该公司1995年上市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11/2.“减肥神药”助力,诺和诺德Q3:营收、利润创新高(诺和诺德警告Wegovy供应仍受“持续的周期供应限制”;减肥神药Wegovy本季销售额达13.6亿美元,年暴增734%) 诺和诺德Q3:营收587亿丹麦克朗(83.4亿美元),超市场预期578亿丹麦克朗,年增29%,以固定汇率CER计,年增38%;其中,减肥神药Wegovy销售额96.5亿丹麦克朗(13.6亿美元),超市场预期的80.7亿丹麦克朗,季增28%,年暴增734%。前三季,Wegovy销售额217亿丹麦克朗,公司更早上市GLP-1类减重药物Saxenda销售额86.7亿丹麦克朗,年增481%和14%。Q3:营业利润EBIT亦史新高,269亿丹麦克朗(预期254.2亿丹麦克朗),年增33%,以CER计算增47%,净利润224.8亿丹麦克朗(预期214.9亿丹麦克朗),年增56%。 诺和诺德:GLP-1类药物,按丹麦克朗计算,中国地区销售年增80%,按固定汇率CER计算增长95%。销售增长主归功于具有减肥功能糖尿病药物Ozempic。GLP-1在总糖尿病处方中份额从12个月前2.0%上升到3.3%。中国地区,诺和诺德市占率高达74.6%。除美、中国、欧、非及中东的其他地区的销售额以丹麦克朗计算增长54%,以CER计算增长61%。销售增长反映Ozempic及口服降糖药Rybelsus销售增加,惟部分被Victoza所抵销。 GLP-1在总糖尿病处方中的份额估计从12个月前的1.7%上升到2.2%。诺和诺德仍是市场领导者,价值市场份额82.1% 不过,尽管当季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但诺和诺德警告Wegovy的供应仍受“持续性的周期供应限制”。由于Wegovy的供应有限,肥胖患者一直在转向糖尿病药Ozempic作为替代品,两种药物有相同活性成分,这也导致依赖Ozempic治疗糖尿病患者药物短缺; 30%的营收增长是产能的极限,而不是销售的极限。投资者和分析师都在焦急等待公司的解决方案。今年四季度,预计诺和诺德竞争对手礼来的GLP-1减肥药Mounjaro可能会美国获批。此外,公司还在财报中称,已于近期向美国和欧盟监管部门提交了申请,请求批准将Wegovy用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减肥药需求强劲,公司已年内三次上调业绩指引.. 目前,公司预计按CER计算的营收和营业利润分别将增长32%-38%和40%-46% 11/2.「減肥藥」爆紅的丹麥製藥公司諾和諾德Q3財報:(因市場對其肥胖和糖尿病類暢銷藥品的需求續不減)銷售額和營業利潤雙雙創史新高,銷售額年增29%至587億丹麥克朗,營業利潤暴增33%至269億丹麥克朗(約台幣1240億);外媒報導:諾和諾德公司旗下減肥藥Wegovy和另種治療糖尿病的相關藥物Ozempic,有效抑制食欲來幫助人們減重,已成爲衆人矚目焦點,近來在全球各地暢銷十分暢銷,已出現供不應求現象,也直接影響到需要該藥物治療的糖尿患者。7~9月,Wegovy總銷售額達96億丹麥克朗季增28%,年增達8倍,但也因為供不應求問題持續,公司:Wegovy減肥藥供應限制恐會延長至2024年。 11/2.“减肥药”收入耀眼,礼来Q3营收超预期,但下调今年盈利指引,美股盘前跌2.3%; Q3财报:营收95亿美元年涨超37%,超过预期90亿美元,明星“减肥药”替尔泊肽(商品名为Mounjaro)收入首突破10亿美元大关,季涨44%,营收占比近15%;Mounjaro收入大助涨下,三季度营收超预期;毛利率80.4%,超去年同期77.3%,但低于分析师预估80.7%。调整后eps10美分,不及去年同期1.98美元。因下调全年盈利预期,礼来美股盘前下跌。 礼来指出,营收大涨主要是由于销量季增31%所致。市场关注焦点:礼来去年下半年推出重磅降糖药tirzepatide(替尔泊肽,商品名Mounjaro®)收入数据极为耀眼,营收首突破10亿美元达14.1亿美元,超出13.1亿美元预期,年增涨650%季增44%,占礼来营收比达近15%。礼来:由于本季度需求旺盛,某些Mounjaro订单可能会有所延迟。 费用端看,Q3研发费用年涨34%达24.1亿美元,占收入25%;市场、销售和管理费用Q3增12%,达18亿美元,主因与新产品和适应症推出相关费用,及薪酬和福利费用。 但礼来同时下调全财年盈利指引,将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从此前9.2-9.4美元下调至6.50-6.70美元,反映Q3研究和开发费用支出,及税收增长,公司未改变其营收预期,仍为334亿美元到339亿美元;礼来:已向FDA递交donanemab申请,预计将在2024年Q1对其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做出决定。礼来股价美股盘前一度跌5%,至发稿跌幅收窄至2.3%。今年迄今为止涨幅仍超50%,市值超5000亿美元。 **註:替尔泊肽:是礼来开发的一种双重靶点(GIP/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抑制患者食欲和增加能量消耗,降低患者体重,最早于2022年5月13日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三期临床实验结果显示,服用低剂量替尔泊肽的患者平均体重下降15%,服用高剂量的患者平均体重下降22.5%。 自获批来五个季度中,替尔泊肽每个季度销量几翻倍增长,而这仅仅是在获批糖尿病这一适应症情况下。而另一个被誉“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在市场上市第五个季度销售额仅1.5亿美元。尽管火热需求已经造成替尔泊肽出现一定程度短缺,但礼来已表示将续扩大产能。 (彭博智库分析师Sam Fazeli和John Murphy在财报发布前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没有什么能与Mounjaro对公司近期盈利重要性相匹敌”。分析师预期,预计到2030年全球减肥药市场将达1000亿美元,礼来和诺和诺德作为减肥药龙头,市场的兴奋情绪正不断推高这两家药企股价) 除减肥药外,礼来另一个重点在阿尔兹海默药物上,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阿尔茨海默氏症(俗称老年痴呆)协会国际会议上公布了公司研发的donanemab 3 期临床研究的完整结果。结果显示,该抗体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阶段,可将患者认知功能衰退速度减缓35%。 10/25.減重風潮帶動減重藥物需求,分析師看好未來減肥藥銷售額突破1000億美元,而丹麥製藥巨頭諾和諾德(Novo Nordisk)、美國藥廠禮來(Eli Lilly)將成為最大贏家。 研調機構Guggenheim上月指出,未來減肥藥商機可能達1500億美元至2000億美元;多位業界分析師看好,全球減肥藥銷售額可望在2030年前突破1000億美元。相較之下,花旗較為保守,認為腸泌素類減重藥年銷售額,到2035年有望增加至710億美元(約新台幣2.2兆元)。 Guggenheim分析師費爾南德斯(Seamus Fernandez)預估,GLP-1藥物將在2031年前,成為處方開立件數最高藥物,研究更顯示,此類藥物不僅可以降低血糖、抑制食慾,還有助治療心血管疾病、失眠和慢性腎臟病。他表示,隨著腸泌素類藥物成為糖尿病患者的治療藥物,GLP-1藥物銷售額將達500億美元,再加上肥胖患者的銷售額,將再增加1400億美元。高盛分析師施布塔尼(Chris Shibutani)預估,到2030年,全美約有1500萬成人以減肥藥進行體重管理。 諾德推出的產品Wegovy本是糖尿病用藥,但因減重效果極佳,瞬間爆紅熱賣,導致全球大缺貨,為此公司正研發新款減肥藥物CagriSema,另外禮來旗下糖尿病藥物Mounjaro也正在向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 申請用於治療肥胖症,可望今年底前獲批准。報導指出,禮來和諾和諾德將長期統治減肥藥市場,高盛預估,到2030年,禮來和諾和諾德將占80%的減肥藥市場。 10/25.可口可乐称,目前没有受到GLP-1减肥药任何明显影响(由于该类药物具降低服用者食欲功能,许多投资者都担心食品公司业绩会受冲击)可口可乐CFO John Murphy近期对媒体表示,其产品组合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低热量和无热量产品。现在没看到这些药物带来任何明显影响,可口可乐能继续为希望控制卡路里摄入量的消费者提供产品。至9月底三个月里,可口可乐产品均价提高9%,销量增2%,整体收入年增8%达120亿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期。显示“肥宅快乐水”的强大粘性。公司已经将全年收入指引由8%-9%上调至10%-11%。 10/21.研究表明,司美格鲁肽受试者减掉的体重中近 40%为肌肉。这也意味着,万能神药GLP-1需要打补丁,至少可以从增肌和预防骨质疏松两个方向努力。为减肥药收拾残局,配套产业链的价值逐渐浮现。 **10/17.减肥药热度超过AI!美股必需消费品遭遇“创纪录做空”,上周,必需消费品是美股净空仓规模最多板块,对冲基金抛售该板块的速度为11周来最快。美股市场对减肥药/GLP-1兴奋程度现在已超过主导2023年上半年AI热潮。高盛的新近报告展示“聪明钱”投资美股新动向:一方面,大举做空必需消费品,一方面,大力押注减肥药,减肥药取代AI,成“新宠”;(10/7.“减肥神药”的股市“药效”:零食和啤酒股票惨跌,“减肥神药”正改变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即将“干掉”啤酒、碳酸饮料和零食?“减肥神药”风靡全球,美国人的饮食习惯正发生转变?零食、巧克力和酒类制造商们嗅到了危险。零售巨头沃尔玛首席执行官John Furner近警告,称那些正服用Ozempic、Wegovy和其他减肥药的消费者,购物需求降低,“我们确认,相比总体人群,那些正服药消费者确实购物稍减,购物数量略微减少,热量消耗也稍稍减少。”) 10/17.丹麥製藥巨頭諾和諾德(Novo Nordisk)旗下「減肥神藥」市場看好獲利前景追價,市值一路飆漲破4600億美元大關,直逼台積電, 一度成歐洲市值最高股票,市值更是超過丹麥經濟規模,其中胰妥讚Ozempic 及高劑量版Wegovy,本是糖尿病用藥,但因減重效果極佳,瞬間爆紅熱賣,成市場寵兒,導致全球大缺貨,而該公司8月曾表示「因為需求量超過產能,所以今年以前還是很難買到」也因該藥採皮下注射,需要找更多針劑裝填廠合作,致該產業也跟水漲船高。Semaglutide司美格魯肽是由諾和諾德於2012年研發,可達調控血糖、抑制食慾效果,原是針對2型糖尿病的抗糖尿病藥和用於長期體重管理的減肥藥,沒想到因為減重效果驚人,成為全球追搶的減重藥物明星,讓不少醫師呼籲應優先留給糖尿病人使用。 10/16.爆火“减肥神药”或再添猛将 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但成为“万能神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才刚在市场展露锋芒,另一新秀替尔泊肽却已蓄势待发。 上周日,礼来在世界肥胖学会年度会议上公布了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连续84周、每周注射一次替尔泊肽(Tizepatide)的患者平均体重减轻24%以上。 这项研究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多个大学及礼来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近600名超重或肥胖患者。他们最初在不服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进行了为其12周减重训练,期间平均减轻约7%体重。后他们被随机分配接受替尔泊肽的最大剂量或安慰剂治疗72周. 研究结束时,服用替尔泊肽的患者平均又减轻了18.4%的体重,而安慰剂组的患者平均增加约2.5%的体重。 相比下,使用诺和诺德公司含有司美格鲁肽的Ozempic和Wegovy的患者在类似时间段内平均减重约15% 介绍,替尔泊肽是礼来开发的一种双重靶点(GIP/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抑制患者食欲和增加能量消耗,降低患者的体重。替尔泊肽此前已作为糖尿病治疗药物上市。自去年5月推出以来,替尔泊肽随即成为医药历史上放量最快的药物,全面打破了司美格鲁肽上市时创造的各项记录 10/15.“嗑药减肥”席卷全球,股市大受震撼(“万能神药”效应下,诺和诺德和礼来或称为最大赢家,胰岛素、心瓣膜、食品制造商将被“干掉”?)随着GLP-1类减肥药日益风靡,未来十年美国将有数百万人集体减掉数亿磅体重,在这个过程中数万亿美元的股市资金将重新洗牌。 换句话说,股市正在被“减肥神药”颠覆“万能神药”效应下,诺和诺德和同处于GLP-1类药物赛道的礼来或称为最大赢家,胰岛素、心瓣膜、食品等众多药企和其他制造商要小心了。 减肥药独领股市风骚 随着GLP-1减肥药企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它们已经成长为股市新的领头羊。手握Wegovy和Ozempic的诺和诺德,现在是欧洲最大的公司,市值高达4330亿美元,这家丹麦药企巨头的快速增长甚至直接影响了丹麦克朗的汇率和利率。与此同时,生产GLP-1类药物Mounjaro的礼来,现在已成为标普500指数第九大公司,市值5680亿美元 周二诺和诺德公布的一项药物试验结果表明,Semaglutide(司美格鲁肽,2型糖尿病药Ozempic和“减肥神药”Wegovy中的活性成分)可能对于治疗糖尿病患者肾衰竭有很大帮助。 消息公布后,当天全球最大的肾脏透析提供商DaVita和Fresenius Medical Care双双重挫逾10%。与此同时,诺和诺德和礼来股价双双大涨。无创呼吸机制造商的股价在短短几个月内暴跌超过40%,因为有研究表明,减肥可以帮助减少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在睡眠时对无创呼吸机的依赖。初步数据显示GLP-1类药物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缓解,生产胰岛素递送系统和糖尿病监测设备的公司股价也暴跌。 其中,连胰岛素泵巨头Tandem Diabetes Care和Insulet股价跌得最惨,今年以来累计跌幅分别达61%和54%。 零售巨头沃尔玛近日发出警告,称那些正在服用Ozempic、Wegovy和其他减肥药的消费者,购物需求有所降低。由此带来的负面情绪拖累沃尔玛、Costco等食品零售商以及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麦当劳等食品公司的股价下跌。 10/15“嗑药减肥”席卷全球,股市大受震撼;“万能神药”效应下,诺和诺德和礼来或称为最大赢家,胰岛素、心瓣膜、食品制造商将被“干掉”? 随着GLP-1类减肥药日益风靡,未来十年美国将有数百万人集体减掉数亿磅体重,在这个过程中数万亿美元的股市资金将重新洗牌。 “万能神药”效应下,诺和诺德和同处于GLP-1类药物赛道的礼来或称为最大赢家,胰岛素、心瓣膜、食品等众多药企和其他制造商要小心了。 手握Wegovy和Ozempic的诺和诺德,现在是欧洲最大的公司,市值高达4330亿美元,这家丹麦药企巨头的快速增长甚至直接影响了丹麦克朗的汇率和利率。与此同时,生产GLP-1类药物Mounjaro的礼来,现在已成为标普500指数第九大公司,市值5680亿美元。 10/15.市场过于兴奋了?从“减肥神药”到“万能神药”路还很长,业内表示,除糖尿病和肾病外,司美格鲁肽有助于治疗其他病症的证据并不充分。诺和诺德周二公布的FLOW药物试验结果表明,GLP-1类药物Ozempic可能对于治疗糖尿病患者肾衰竭有很大帮助。周五诺和诺德第三次上调全年业绩指引,预计税前利润 (EBIT) 增速最高达到46%。试验结果公布来,诺和诺德股价续上涨,至周五收盘,累涨近10%。同期,同处于GLP-1赛道礼来累涨超5%;结合此前一系列的试验,GLP-1已经能够对付糖尿病、肥胖、肾病、痴呆、帕金森、睡眠呼吸暂停、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银屑病、酒精成瘾等十多种病症,外界甚至将其捧上“万能神药”的宝座。曾担任过奥巴马总统时期的白宫卫生政策主任、医生兼撰稿人Kavita Patel认为,周二公布的试验结果是支持司美格鲁肽(Ozempic和Wegovy中的活性成分)第二用途的最有力证据之一,但将其用于其他病症的证据并不充分。当地时间周四,她对媒体表示,司美格鲁肽要成为“万能神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能走保险,选择使用GLP-1类药物进行体重管理的患者往往必须自付费用。Patel表示: 现在,我们看到,活跃的雇主和整个国家都拒绝为减肥买单。 10/15.減肥藥正夯!丹麥製藥巨頭市值破4600億美元大關 直逼台積電 10/14.“减肥神药”实在太火了!诺和诺德今年已三次上调预期,股价也一涨再涨,利润增长展望较最初增长不到20%翻了一番(将全年营收增长预期从27-33%上调至32%-38%,并将税前利润EBIT增长预期从31-37%上调至40-46%,分析师预期增长37.5%)受此影响,诺和诺德股价一度大涨逾5%,创史新高,年初至今涨近50%。市值超过奢侈品巨头LVMH,成为欧洲最有价值公司。 10/14.诺和诺德VS礼来,减肥药王者已不同路:一项美国雇主对GLP-1药物看法调查揭示出重要市场风向:81%雇主表示他们认为员工对GLP-1纳入保险有兴趣,而实际有25%美国雇主目前为GLP-1提供保险。随员工兴趣上升,这一比例明年可能达到43%。 礼来和诺和诺德在快速增长GLP-1减肥市场已取得显著先发优势。然而,两者在产品开发和商业策略上有明显差别诺和诺德所采用的策略,其蓝图均以司美格鲁肽为基石,围绕司美开发从糖尿病,减肥,到心衰、慢性肾病,以至于NASH、阿尔兹海默等等超大适应症,不断打破适应症上限的营收天花板。 礼来则采用力大飞砖模式,双靶点、三靶点、小分子口服齐头并进,在减肥适应症上力图把效果做到极致 礼来多种路线全面布局减肥,寻求全市场最佳疗效 礼来双靶点(GLP-1R/GIPR)减肥神药替尔泊肽自去年5月推出,即成为医药历史上放量最快的药物之一,全面打破司美格鲁肽刚上市时创造的各项记录。替尔泊肽2023年上半年一共销售15.5亿美金,其中二季度销售额更是到达9.8亿美元,季增72%,在此基础上,礼来甚进一步上调替尔泊肽全年销售预期到40亿美金。在最近一项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间接研究中,与司美格鲁肽2.4毫克相比,替尔泊肽10毫克和15毫克的剂量分别能够导致额外的4.0%至5.6%和5.4%至6.8%的体重减轻。鉴于这两种药物具有相似副作用,礼来药物显然在减重适应症上是赢家。替尔泊肽已经充分显示在减肥适应症上竞争优势,礼来却没有停下向前推进脚步。 礼来三靶点(GIPR/GLP1R/GCGR)减肥药Retatrutide的2期数据表现更加惊人。2期临床试验中,Retatrutide平均体重减轻率从基线(最初体重)开始,在24周时为17.5%,48周时24.2%。 对下一代药物,与礼来多靶点、力大飞砖策略路线不同,诺和诺德仍采以司美格鲁肽为基础,司美+Cagrilintide联用的CagriSema方案。Cagrilintide是一种长效的胰岛素类似物,专门针对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治疗。 CagriSema方案已显示出较司美格鲁肽单药更显著体重减轻效果。今年上半年,司美格鲁肽3个版本共计销售92亿美元。这就是诺和诺德的计划,用先发优势和大成本临床,最大挖掘GLP-1靶点的所有适应症潜力。 根据ClinicalTrials的数据,司美格鲁肽已经注册了约348项临床试验,其中包括参与人数几千、周期超过8年的大规模、高成本临床。这些大量的临床研究投入,与市场上稳固的先发优势,共同构建出强大而独特的壁垒。 即使司美格鲁肽在减肥方面效果并非最出色,它在与糖尿病和肥胖相关的其他疾病领域的临床进展和拥有的潜在疗效,仍在不断提升其开拓潜力和销售上限。 目前在心衰和慢性肾病领域,司美格鲁肽已经取得优异的临床结果。 诺和诺德公布3期STEP HFpEF试验的结果,该试验评估每周2.4 mg司美格鲁肽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肥胖成人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司美格鲁肽能有效减轻这些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增强活动能力,并促进体重减轻。 糖尿病领域的另一大靶点SGLT2(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为代表的恩格列净(Empagliflozin,商品名Jardiance)已在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心衰和慢性肾病CKD成人患者。尤其在心衰领域,SGLT2药物获得2022年AHA/ACC/HFS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推荐,成为第四种用于心衰的药物。在SGLT2类药物中为代表的恩格列净,2022年全球营收高达82.15亿美元,位列全球药物销售额排行榜的第15名。 總結: 诺和诺德以司美格鲁肽为核心,开发出涵盖糖尿病、减肥、心衰、慢性肾病到NASH和阿尔兹海默等多个适应症产品线,从而突破营收天花板。 礼来采用更为灵活研发模式,通过双靶点、三靶点和小分子口服药物,把减肥适应症效果做到极致,用更好的减肥疗效带动收入增长。 对于中国厂商而言,模式选择甚至比产品更重要。巨额临床成本和超长临床时间是中国厂商无法承受之重。从研发与商业策略来看,礼来的替尔泊肽模式,对于中国厂商而言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10/14.疫苗銷量低 輝瑞大砍13%全年收入預期 10/13.减肥药“所向披靡”;高盛:10月至今,“减肥神药”GLP-1续攻城略地,减肥药概念板块(绿线)一路走高,而“减肥药利空”板块(红线)则遭遇重创。 10/9.以往抗衰老属于玄幻题材,难以被临床验证,没有评估指标,NMN(β-烟酰胺单核苷酸)保健品在美国被FDA下架。长寿药物需要临床试验数十年才会有结果,但抗衰老赛道不局限于直接延长寿命,其实在AD(阿尔茨海默症)、眼科、心血管领域已有实质性进展,进入产品化阶段。 据Biotech资深BD专家Andrew分析,抗衰老概念,弯腰可做医美,抬头可做长寿,正规临床可做阿尔兹海默症、眼科、心血管……与减肥一样,消费属性爆炸,抗衰老赛道向上空间很大,上不封顶。基于科学探索,这个行业能一直玩下去,雪球越滚越大。国内这几年肯定要爆发,还能快速拿到现金流,是一个独特的商业模式,以前正经做科学的公司看不起这类跳大神的,但未来几乎都会做。 01 AD海啸将至 AD(阿尔茨海默症)以前写过多次,当前属于最正宗的抗衰老概念。…… CDMO 卫材/渤健靶向Aβ单抗Lecanemab是全球首个明确能减缓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今年7月获得FDA完全批准,目前定价约 2.65万美元/年。礼来在双靶点GLP-1药物之后,成功押中下一代爆款,靶向Aβ单抗Donanemab在今年的AAIC展示出优异的III期临床结果,认知与功能下降减缓可达60%,具备BIC潜力,有望2024 H1获批上市。… 02 老花蓝海唤醒:眼…… 03 多领域发酵:醫美 10/8.重创食品、利好服装!“减肥神药”整顿消费?诺和诺德和礼来推出的两款新型减肥药Ozempic、Wegovy ,据称有望助患者减重20%,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有效、最安全的减肥药。随着这款减肥神药被更多人接受和使用,其长期对消费者的行为方式改变,或将给众多行业带来影响。一些行业会从中受益,如服装、航空,而另一些行业则会面临风险,如零食和饮料、烟草和游戏等行业。目前,多家美国零售巨头已发出警告,减肥药或给行业经营带来冲击,企业可能需要调整商业模式来适应变化。该评论在市场上引起强烈反响,推动标普消费板块走低,这一担忧是“未雨绸缪”还是“反应过激”? 重创食品、烟酒,利好服装、航空 长期以来,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被用于治疗糖尿病,但现在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肥胖症和减肥。 被奉为“减肥神药”的司美格鲁肽通过模仿人类体内产生的GLP-1激素,帮助调节葡萄糖水平和抑制饥饿感,从而影响到人体的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的效果。不仅如此,其还能帮助缓解烟酒等成瘾问题,减少心力衰竭。 美国银行分析师指出,下游效应对市场的影响还不太明显,但从长期来看,可能会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一些行业会从中受益,而另一些行业则会面临更大的风险,总的来看受影响行业包括:1)零食和饮料;2)餐饮;3)烟草;4)游戏;5)服装;6)食品零售;除食品相关行业,GLP-1带来的减肥效果可能会推动衣柜翻新。美国银行分析师Geoff Meacham表示,3800 万人使用减肥药的比例(美国银行预计2030年的中点)加上购买新服装的假设可能会带来500亿美元的新服装支出。此外,对于航空行业来说,杰富瑞金融分析师Sheila Kahyaoglu在一份报告中估算,如果乘坐飞机的乘客平均体重下降10磅,那么联合航空控股公司每年将节省8000万美元。 10/7.“减肥神药”的股市“药效”:零食和啤酒股票惨跌:“减肥神药”风靡全球,正改变美國消费者饮食习惯?即将“干掉”啤酒、碳酸饮料和零食?零食、巧克力和酒类制造商们嗅到了危险。零售巨头沃尔玛近发警告,称那些正在服用Ozempic、Wegovy和其他减肥药消费者,购物需求有所降。沃尔玛美国首席执行官John Furner表示,“我们确认,相比总体人群,那些正在服药的消费者确实购物稍微减少,购物数量略微减少,热量消耗也稍稍减少。”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减肥药Ozempic实际上影响沃尔玛食品销售令人震惊。虽没一种药是没有副作用的,但肥胖相关的健康隐患几乎肯定是超过GLP-1受体激动剂的风险的。 零食、啤酒股普遍下挫,其中,奥利奥、趣多多、闲趣等零食制造商亿滋(Mondelez International Inc.)跌近3%,收报63.36美元,创去年 11 月以来新低; 摩根士坦利就预计,两款减肥药可能导致美国未来11年的卡路里消耗减少最多1.7%,届时全美将有最多8%的人口服用减肥药。毫不令人意外的是,大摩发现,快餐、披萨等高碳水食物,以及糖果、点心、咸味零食、高糖饮料和零食,受减肥药影响最大 9/22.当地时间2023年9月21日,被喻为“诺奖风向标”的美国医学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拉斯克奖(The Lasker Award)正式揭晓。拉斯克奖下设三个奖项:基础医学研究奖、临床医学研究奖和医学科学特殊成就奖。今年的基础医学研究奖授予了谷歌DeepMind公司的科学家Demis Hassabis 和John Jumper,因他们创造了一项能够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的革命性技术——AlphaFold。 9/22.美國國防部與 Google合作開發AI 顯微鏡協助辨識癌細胞 此次開發 AI 顯微鏡名為「擴增實境顯微鏡」,特別之處是加入電腦視覺演算法,利用AI技術顯示可能有癌細胞的區域,同時標記細胞為良性或惡性,讓醫生可進一步調查這些區域。研究員使用ARM檢查乳腺癌、子宮頸癌、攝護腺癌和細胞複製,並使用四種不同的 AI 演算法。此外這個顯微鏡還可更簡單數位化圖像,大幅減少數據儲存需求,協助醫院無需增購大量設備收集和研究數據。團隊測試此技術偵測乳腺癌轉移到淋巴結的能力。去年《Journal of Pathology Informatics》發表的早期實驗結果顯示,能以約 94% 準確率分辨癌症和良性細胞。首席作者 David Jin 表示,這技術很有前景,但尚未準備好臨床使用,需要進一步開發 9/20.開發細胞預測模型,祖克柏夫婦支持醫學研究採購千個 AI 晶片 9/20.盛弘醫藥8403 今宣布投資2002萬元認購醫學影像AI公司-上頂醫學影像,完成對pre-B輪策略投資,對上頂持股比率約9.71%,並取得1席董事。盛弘董事長楊弘仁表示,上頂「腦神經年齡評估檢測」是全球第1個結合擴散磁振造影(dMRI)與人工智慧,提供客觀評量大腦健康的產品,可用來預測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未來盛弘將透過集團旗下哈佛健診及躍獅連鎖藥局體系,推廣腦齡檢測及逆轉工程,以期降低國人失智風險,促進社會健康老化;盛弘表示,上頂「腦神經年齡磁振造影檢查技術」運用MRI掃描大腦影像,再透過AI數據分析大腦白質「腦神經纖維束」,及包含長短期記憶、高階認知與接收反應等8項與失智最攸關的認知功能網絡之評量,計算大腦年齡,客觀評估大腦健康,只需要15分鐘就可以完成所有檢查流程,降低失智症評估的不確定因素。 而此技術已完成學術發表並取得美國FDA核准和專利申請,亦於2022年6月取得台灣TFDA上市許可,為目前老齡化社會在早期無失智症狀時,無法偵測神經退化的這項未被滿足的需求,提供解決方案。 9/19.鑽石生技6901(ETF)今掛牌上市,單純一家沒有產品的投資公司能從去年興櫃到今年上市成為話題,股價一度飆到300元,40萬人搶抽新股鎖住160億元資金,除了包含四位金融傳產創始大股東獲利17倍令人稱羨,正籌設兩家上百億投資公司將有電子科技企業家加入,也備受關注;董事長路孔明設立迄今「十年磨一劍」甘苦,他也是中天(4128)、合一(4743)生技的創辦人。共投資過20家生醫公司,並支持六所大學、機構的(中研院、台大、清大、北醫、國防、中興)研發計畫而衍生出的七家新創公司;目前最新投資組合十家,兩家上櫃合一生技(4743)、欣耀生醫(6634),其他準備興櫃轉上市、創新板上市、興櫃或是進入臨床、授權、併購等,包括醣基生醫(6586)、永笙生技(StemCyte)、地天泰農業生技、優億、原創生醫、EyeYon、Bilayer Therapeutics、Theia Medical;資金投資國內外占比為8:2。鑽石生技在新藥投資占60%,醫療器材占20%,其他包含細胞治療、農業生技等占20%,關注「細胞治療、核酸藥物、農業生技」等,都成了投資人選股參考指標之一。 9/12.减肥药概念股大幅走高,常山药业20CM涨停,谁在布局司美格鲁肽?沙利文数据预计到2030年中国有3.29亿肥胖人群,保守估计肥胖人群的1/10即3290万人有通过GLP-1药物减肥的需求,每人每年消费4针(对应4个月用量),年消费1.316亿针。按照目前司美格鲁肽500元一针计算,到2030年中国GLP-1减肥药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658亿元。 9/11.微軟和生成式AI業者合建世界最大癌症影像AI模型(微軟與雲端病理學AI平臺業者Paige.ai宣布合作,以建立世界最大癌症影像AI模型) 9/11.脂肪热过AI!“减肥药双雄”势不可挡;诺和诺德和礼来双头垄断,减肥药行情爆红。减肥药不止胜过了大牌包。随着诺和诺德、礼来两大减肥药生产商市值一路飙升,金融博客ZeroHedge直接喊出“减肥药就是新AI”的论调。上图显示了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及肥胖症/GLP-1的标普500药企。提及40次肥胖症/GLP-1的礼来,股价在最近6个月内蹿升81%。 9/6.中裕新藥4147法說會,同時正式宣佈成功完成愛滋病新藥TMB-365及TMB-380長效型合併用藥方式治療愛滋病1b/2a先鋒組臨床試驗,中裕:經專業評估劑量選擇後,已確認未來執行二個月合併用藥所需劑量,故已成功達成本次臨床試驗先鋒組之預定目標,將規劃明年初展開二期臨床試驗、明年底有機會進行期中分析。 9/1.“减肥神药”丹麥制造商诺和诺德收盘市值超过LVMH集团,成欧最大上市公司(奢侈品巨头LVMH被“赶下”把持了两年半的欧洲市值最大“宝座”,药企诺和诺德甚至挽救二季度丹麦经济免于萎缩,这背后是对两款减肥神药Wegovy和Ozempic的旺盛需求,全球都面临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华尔街迅速加入“淘金热”) 8/29.高端COVID-19疫苗技術 獲WHO及聯合國技轉 8/9.中国医药上市公司销售费用榜:近5年总计超过1.55万亿(药品推广需要大量市场教育成本。有推广费、会议费等等不同于其他行业开支,因此占比较大。而如今,随着医疗反腐深入,这些“细枝末节”费用却成了焦点) 医药生物是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销售费用绝对值最高的行业,2018-2022五年间,累计销售费用花费达到了1.55万亿,接近第二名通信行业两倍左右。销售费用率方面,医药生物排在全行业第二名,占比达到了15.2% ,比我们印象中营销导向较强的消费品(食品饮料)还要高出2.6pct,仅次于美容护理的21%。在销售费用率占比最高的美容护理中,个护用品的销售费用率为14.05%;而泛医疗概念下的医美和化妆品,销售费用率分别达到了25.89%和26.65%。也就是说,美容护理中撑起高营销开支的,还是医药生物属性强的领域。 ------- 8/9.减肥药更胜大牌包?诺和诺德直逼LVMH,登顶欧洲? “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3期试验结果公布,能降低心脏病、中风发作风险达20%,诺和诺德股价一夜暴涨17%,市值达4236亿美元,直逼奢侈品巨头LVMH4420亿美元市值。欧洲市值第一的宝座即将易主?8月8日周二,诺和诺德发布“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3期试验结果,称其降低心脏病、中风发作风险达20%,司美格鲁肽潜在患者大幅增加。本就火热的司美格鲁肽再次点燃了市场的疯狂,诺和诺德股价随之大涨17%,盘中一度涨超19%,创有记录以来的最大盘中涨幅 8/19.一夜暴涨8500亿!礼来vs诺和诺德,减肥药大战开启(超过K药成为下一代药王,对于减肥神药,只是时间问题。下一代药王已经来了。礼来、诺和诺德这两个减肥药公司,再次一夜暴涨超14%,市值增加合计超过1200亿美元,超过8500亿人民币。比A股市值最大的三家医疗公司,迈瑞+恒瑞+药明康德市值加总还多几百亿) 8/9.由國發基金入股1.15億元的細胞治療公司「三顧生醫」問題不斷,近日再爆技轉中國爭議!日本上市公司CellSeed懷疑三顧企圖將合作技術盜賣至中國,上月底在官網聲明已委請律師採取法律行動,儘管三顧矢口否認,但鏡刊掌握關鍵證據,顯示三顧高層陳宗基指示員工著手準備,將CellSeed授權三顧的相關技術移轉至中資在香港成立的子公司,一旦成局,不但嚴重威脅台灣的生技產業發展,更影響國安與台日生技產業的合作交流。 8/9.中国医药上市公司销售费用榜:近5年总计超过1.55万亿 23--8/9.今續昨生物制药反弹,康希诺生物涨超15%,信达生物涨11.5%,泰格医药、联邦制药、荣昌生物等涨幅居前。(8/9.醫療股續領反彈 8/8.不過,今天醫藥股大反彈 8/5.医药反腐风暴,多位从业者:这次反腐的部门联动,是非常罕见、非常高级别的动作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全国被查的医院院长、书记已超150人,人数远超去年全年。反腐,在过去20年尤其过去5年,一直是医药领域的工作重点,每年都有文件和典型,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次尤其不一样) 8/8.Vistagen股价大涨700%,目前市值为1亿美元:社恐药三期临床成功(意味着超过20年来社恐领域首款新机制药物里程碑。8/7,Vistagen宣布Fasedienol(PH94B)治疗社交恐惧症的三期临床PALISADE-2取得积极数据,研究达到SUDS主要终点和CGI-I次要终点) 8/8.馬斯克旗下腦機介面公司「Neuralink」已完成新1輪融資行動,募得2.8億美元,用於開發其技術。 7/31.華碩旗下台智雲跨足生技業 推出OneAI加速精準醫療 華碩今表示,旗下台智雲跨足今年亞洲生技展,將台灣杉二號超級電腦算力整合輝達GPU運算框架,協助生醫產業輕鬆完成醫療分析,並以聯合學習技術和彈性多元化的雲端資料儲存方案,驅動醫療創新技術的研發與智慧轉型;華碩雲端暨台智雲總經理吳漢章表示,集團自去年起與輝達協助國衛院成立AI生醫創新中心,共同推動AI算力在生物科技領域的重大發展,此次攜手工研院整合AI應用與生醫工程的完整流程, 一次滿足資料處理、運算環境架設、AI 生醫模型訓練或技術工具打造的需求,以AI 超算平台加速生醫技術研發及應用。 台智雲整合醫療產業需求和AI技術工具推出OneAI,在無須程式編碼條件下,三個步驟即可完成基因二級分析,體現高效益、低門檻特色,台智雲 AI 超級電腦採 RAPIDS 函式庫,GPU 高效運算處理龐雜資料將訓練時間從數小時縮短為幾分鐘。另外,再搭配涵蓋化學資訊學探索、分子動力學模擬、蛋白質結構預測、生物分子結構探索的輝達 Clara for Drug Discovery 深度學習演算法,加速新藥開發;基因二級分析則採高輸出量、高精準度的輝達 Parabricks GPU 加速分析, ,比傳統CPU解決方案速度快80 倍,節省一半運算成本。透過 MONAI 開源深度學習框架,所提供逾 20 個預訓練的醫學影像辨識模型,可提升 6 倍成效。台智雲今年亞洲生技展攜手工研院、國衛院、輝達、台基盟生技舉辦「AI 超算與生醫產業的整合應用論壇」,分享整合 AI 超算與生醫技術發展的最新應用,並與工研院簽署合作 MOU,優化酵素對接靶點技術、數位化分子篩選技術等應用方案,協助生醫產業輕鬆完成資料分析與模型訓練,展現台灣產研的技術能量和跨界整合的數位優勢. 7/22.NVIDIA 進軍 AI 醫療,台股又一波概念股被點名? 輝達投資科技生物商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在全球掀起一股 AI 醫療風潮,宏碁智醫、明達醫、長佳智能等台廠浮上檯面,股價也是一飛沖天,究竟 AI 醫療商機真有這麼神?相關概念股哪一個真正有實力?輝達2022年底就宣布攜手台北榮民總醫院、花蓮慈濟醫院等多個台灣頂尖醫學中心,展現AI智慧醫療解決方案,例如醫療影像協助判斷病症,或是治療風險預測與分級等。 誠如生策會副會長、前台大校長楊泮池所說, 2023年將塑造未來十大醫療保健科技趨勢,「AI人工智慧醫療」最為關鍵。市調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資料也顯示,2030年時,全球智慧醫療市場產值將直逼40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12.8%。 6/18.馬斯克腦機公司Neuralink 今年內進行首次人體試驗 3/4.馬斯克 Neuralink入腦晶片試驗 遭FDA拒絕 --------
22-- ----
21--11/13.被譽"女版賈伯斯",美國最大生技獨角獸Theranos 血液新創公司 創辦人Elizabeth Holmes,被美檢方求處15年監禁,並向被他欺騙的投資者支付8億美元賠償金。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121852 11/12.繼美GE,日東芝宣布分拆後,美醫療保健品製造商嬌生宣布將拆成2家公司,一家專注消費品,另家投入醫療健康品。 21--9/16.香港第1!初創Prenetics(基因及診斷檢測)透過SPAC赴美上市

雲AI軟納科24遊戲

雲AI軟納科電商廣告遊戲24.SIGGRAPH
++++++++++++++++++++
24-12/30.2025美股新口號:BATMMAAN,8股票首字母排列:B,Aapl,Tsla,Msft, Meta,Amzn,Goog,Nvda;緊隨10年來,FANG,MAGMA,MAG7後; 12/27.2024年科技股续领跑美股,至12/25日(科技股为主纳指年涨39%,超过标普500和道指),而最大美科技股赢家:App-AppLovin,Mstr-MicroStrategy,Pltr-Palantir、Hood-Robinhood,Nvda;AI和加密货币推动两大主要力量,涨幅前五科技公司全部来自这两领域;榜首App涨758%成功转型AI广告引擎;其次Mstr押注比特币涨467%;第三:Pltr,AI数据分析加持涨380%;第四:Hood涨210%,加密幣交易平台因业务火爆;前四涨幅都超第五Nvda漲183%,(但Nvda市值增2.2万亿美元,市值增漲最多) App:从一家移动游戏服务公司转型为AI驱动在线广告巨头,市值从年初130亿美元飙升至超过1100亿美元,超过星巴克、英特尔和Airbnb等知名公司,主要归功于其升级版广告搜索引擎,去年,公司发布其广告搜索引擎AXON的2.0版本,该技术有助于在游戏应用上投放更精准广告,第三季度,App软件平台收入年增长66%至8.35亿美元,净利润增300%,利润率从12.6%提升至36.3%。 Mstr:押注比特币大赢家,2023年漲346%,2024年再涨467%,主得益于公司比特币购买策略,自2020年中开始大规模购买比特币,目前持超过44.4万个比特币,价值近440亿美元,是全球第四大比特币持有者,其市值也从11亿美元增长到了800亿美元。11月川普赢大选后,Mstr股价涨57%,同期比特币涨44%。创始人Michael Saylor表示,随"数字资产框架"建立,整个数字资产行业将迎新一轮增长。 Pltr:AI加持,数据分析工具在国防和商业领域获广泛应用,2024年股价多次大涨:大选投票前日公布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第四季度业绩指引远超分析师预期,同时上调2024年收入预期,财报后跳涨23%,川普赢选举次日又涨8.6%;其联合创始人Peter Thiel是川普2016年大选大力支持者。 Hood:含比特币在内20多种加密币交易平台,加密币交易增成增长引擎带动漲,雖10/31日因财报不佳股价跌17%,但今年仍涨超200%;川普胜选后,几天内涨20%,Q3加密币相关收入年增165%至6100万美元;分析师预估Q4公司收入年增70%以上达8亿美元,自2021年上市来最快增长率。 Nvda:AI芯片需求续旺,股價去年大涨239%,今年再涨183%,市值增2.2万亿美元至3.4万亿美元,仅次苹果;业绩来看,仍是AI热潮最大受益者,过去六季度年營收增长率均超过94%,其中三个季度超过200%,CEO黄仁勋:新一代AI芯片Blackwell已进入"全面生产"阶段,CFO:Colette Kress预计第四季度Blackwell收入将达"数十亿美元"。但增长放缓不可免,分析师预计:未来几季度年增速将放缓,到明年下半,增长率将降至約45%。 12/24.AI推動 蘋果市值逼近4兆美元大關 12/23.12月22日,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亚利桑那州首府菲尼克斯发表最新表态,他赞成TikTok在美国继续运营一段时间,称在总统竞选期间,他在TikTok上发布的视频获得了数十亿的浏览量。12月16日,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会见了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今年3月,美国国会以“保护国家安全”为名,快速推进封禁TikTok法案。4月24日,美国现任总统乔·拜登签署了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敌对势力控制应用法案》,又称“不卖就禁”法案。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在法案通过后270天内(即2025年1月19日前)剥离出售TikTok业务,且持股不得超过20%,否则TikTok将会在美国地区的应用商店中被下架。 12/21.OpenAI正式发布o3:通往AGI路上,已没阻碍;o3的能力,对现在所有模型,几乎都直接是降维打击。过去几代模型评分: GPT-2(2019):0%;GPT-3(2020):0%; GPT-4(2023):2%;GPT-4o(2024):5%; o1-preview (2024): 21% o1(2024):32%;o1 Pro(2024):~50% 今天,o3分数:87.5%。0%到5%花5年,如今从5%到87.5%仅半年。人类阈值分数,是85% 12/20.瑞銀近開始增Palantir Tec.PLTR研究,給予「中立」評級和 80美元目標價,理由是基本面強勁,但估值構成挑戰,因目前交易價格是2025年預估收入49倍和自由現金流FCF 124倍,儘管該股在人工智慧數據領域具巨大潛力,但因高估值,難建議立即買入。 12/20.Barron’s:Palantir(矽谷AI大數據服務公司)18日宣布與美國國防部續約,將「Army Vantage 合作協定」延長四年,合約價值最高達6.18億美元。Army Vantage是美國陸軍的智慧作戰平台,利用AI與機器學習ML等技術賦予預測能力,並整合Pltr大數據分析運算,大幅提升決策效率、加強戰力。12/19日,Pltr股價攀升3.8%收74.21美元,今年來累漲332%,也受益於川普即將重返白宮,投資人期待新政府提高國防預算,有機會爭取到更多政府標案,帶動股價在過去一個月強漲21%。Pltr長期與美國政府機構緊密合作,重要大客戶包括美國國防部,及國土安全部等情報單位,建立基於大數據恐怖分子辨識系統。Prtr2024年第三季來自政府客戶的營收占56%。 12/20谷歌執行長Sundar Pichai近全體員工會議:谷歌已將高層管理職位數量削減10%、藉以提升效率。Pichai 4月宣布將簡化組織結構並提升速度和執行力、以打造出一個AI未來;谷歌(A:CA)股價史上最高收盤價在2024年12/16(196.66美元),年初迄今漲34.95%。 12/18.Databricks最新轮融资令公司估值跃升至620亿美元,远超2023年的430亿美元。Databricks的核心业务是提供用于数据分析和清理的软件,同时为客户部署人工智能模型。上个月公司CEO表示,IPO最早可能在明年年中进行。 12/18.OpenAI通过API向在OpenAI消费至少1000美元的开发者推出正式版o1,替代API中已有的o1预览版,o1拥有视觉输入推理能力等新功能,使用的推理token比预览版平均少 60%,但收费较高,每分析约75万个单词收费15 美元,相当于GPT-4o收费的三到四倍;OpenAI同时更新Realtime API,新API支持WebRTC,纳入收费更低的新版GPT-4o和4o mini模型,GPT-4o音频定价降低了60%。在为期12个工作日线上新品和新技术发布活动中,OpenAI王炸又一波:将OpenAI的最强推理模型o1向开发者开放,用于开发语音类App的API中纳入收费更低先进模型GPT-4o版本。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向第三方开发者推出o1。但OpenAI并非向所有开发者敞开使用o1,而是以“第五层”使用类别的形式提供,要获得第五层的使用资格,开发者必须在OpenAI的产品上花费至少1000 美元,并且拥有的账户自首次成功付款以来已使用超过30天。 12/17.考慮裁掉 14000 個中階主管,亞馬遜看見 AI 如何改變企業型態? 12/17..在一项基准测试中,Liquid AI开发的LFM模型跑赢了Meta和微软的流行模型,同时需要的内存更少。该公司推出的STAR新框架在与混合模型相比实现了高达37%的缓存大小减少,与Transformers相比则减少了90%。Liquid AI的LFM与传统基于变换器的模型架构不同,它们基于“液态神经网络”,这是一种受大脑启发的系统,即使在训练后也能保持适应性和鲁棒性(稳定力)。这些模型非常适合处理大量顺序多模态数据,包括视频、音频、文本、时间序列和信号。在MMLU-Pro基准测试中,Liquid AI的LFM模型跑赢了Meta和微软的流行模型,同时需要的内存更少。LFM具备多语言能力,包括西班牙语、法语、德语、中文、阿拉伯语、日语和韩语。此外,这些模型正在为英伟达、AMD、高通和苹果的硬件进行优化。LFM有三个模型可供选择:LFM-1B适合资源受限的环境,LFM-3B优化了边缘部署,而LFM-40B专家混合模型(MoE)则设计用于复杂任务。 这些模型在知识容量、多步推理、长上下文回忆、推理效率和训练效率方面表现出色。STAR,专注性能与效率的平Liquid AI还推出了一种能够自动生成和优化AI模型架构的新框架(STAR,定制架构合成)。STAR 框架利用进化算法和数字编码系统来解决深度学习模型中平衡质量和效率的复杂挑战 12/17.Agent商业化验证了?Salesforce宣布将招2000销售,一个月前还只有1000;公司还表示,第二代Agentforce技术将于2025年2月开始向客户提供,这项技术用于创建和操作AI代理,能够在Salesforce的Slack通信应用中处理复杂的问题。 12/17.一项基准测试中,Liquid AI开发的LFM模型跑赢Meta和微软的流行模型,同时需要的内存更少。该公司推出的STAR新框架在与混合模型相比实现了高达37%的缓存大小减少,与Transformers相比则减少了90%。刚完成一轮价值2.5亿美元的早期融资,由AMD领投; 12/17.苹果发布应用商店今年度应用與游戰下載量排行名單:Temu中国购物软件连第二年成美国下载量最大ios应用,Tiktok第三、去年没进前十ChatGPT跃升第四。 苹果发布应用商店今年度应用下載量排行:第一:Temu再次成为美最受欢迎免费应用(去年首登榜首,取代2022年排名第一TikTok)。 Meta旗下的Threads从第二位從去年第三位上升;TikTok排名第三,ChatGPT升至第四(去年没进前十),第五Google的搜索应用排名。 第六和第七:分別為Meta其他应用Instagram和WhatsApp,排名近年降;其后是CapCut、YouTube、Gmail、Google Maps、Shein和Facebook。 排名前二十的应用还包括Telegram、Snapchat、Cash App、Spotify、Max、麦当劳和亚马逊。 苹果发布今年度美國免费游戏下載量排行:第一:俄罗斯方块类游戏Block Blast,其後是Monopoly Go、Roblox、Call of Duty: Warzone Mobile和Township。 Apple Arcade的热门游戏是NBA 2K24 Arcade Edition,还包括Snake.io+、Hello Kitty Island Adventure、Sneaky Sasquatch和Bloons TD 6+。 12/15.数据耗盡:前OpenAI联合创始人、SSI创始人Ilya Sutskever在NeurIPS 2024大会演讲:预训练时代即将结束,数据作为AI化石燃料是有限的,目前用于AI预训练的数据已达峰值。过去十年中,AI爆炸性进步在很大程度依赖神经网络规模扩大及使用更多数据进行训练,这使得大语言模型LLMs,如ChatGPT能够更好地模拟对话并发展出推理等功能。但一些专家指出,目前AI训练正接近扩展极限,一是因为计算能耗急剧增,二是因为大语言模型开发者几乎已用尽能够训练模型传统数据集。 Epoch AI的马德里研究员Pablo Villalobos预测,到2028年左右,用于训练AI模型的数据集规模将与公共在线文本总量相当,换句话说,AI训练数据很可能四年后耗尽。 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AI公司有的在收集非公开数据,有的转向使用专注于健康护理、环境等专业数据集,还有在尝试合成数据。这些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数据不足的困境,但都存在一些缺陷,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12/14.在NeurIPS 2024大会上,前OpenAI联合创始人、SSI创始人Ilya Sutskever发表演讲时表示,预训练作为AI模型开发的第一阶段即将结束。堆算力“预训练”时代将结束,下一代属于“推理”。未来AI发展将聚焦于智能体、合成数据和推理时间计算。他详细解释这三个方向的巨大潜力,例如,合成数据可以突破真实数据量的限制,而推理时间计算则可以提升AI的效率和可控性。 他将数据比作AI发展的燃料,指出由于我们只有一个互联网,数据增长已经触顶,AI即将进入“后石油时代”,而这,意味着依赖于海量数据的预训练模型将难以为继,AI发展亟待新的突破。预训练时代即将结束:数据是有限的,如同 AI 的化石燃料,我们已经达到了峰值,预训练之后的未来方向包括智能体、合成数据和推理时间计算等;超级智能将是推理的时代:超级智能将具备真正的能动性,强大的推理能力,以及从有限数据中学习和理解的能力;超级智能将是不可预测的未来:这与我们习惯的,基于人类直觉深度学习截然不同,将带来全新机遇和挑战。 Sutskever还认为,未来的 AI 系统将具备推理能力,不再仅依赖于模式匹配,并且自我意识将在人工智能系统中出现。 12/14.“AI搜索新贵”Perplexity融资材料披露:收入增长强劲,毛利率丰厚;据The Information报道,Perplexity预计其年化收入将在2025年达到1.27亿美元,较目前水平翻倍。预计今年年底毛利率将从年初的30%提高到75%。到明年年底,公司预计年化收入将达到6.56亿美元,增长五倍。为支持这一增长,Perplexity正寻求在风险投资公司IVP领投的融资中筹集5亿美元。Perplexity估值已高达90亿美元。Perplexity成立于2022年,依赖OpenAI和Anthropic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利用Brave的搜索技术。首席执行官 Aravind Srinivas 去年告诉执行团队成员,X、Notion、OpenAI 和 Microsoft 都表示有兴趣收购 Perplexity。Perplexity的订阅服务逐渐受到市场欢迎,公司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拥有24万名高级订阅用户,该服务通常每月收费20美元。并预计到2025年达到55万用户,2026年则是290万用户。 12/12.苹果正式“联姻” OpenAI,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终于找到灵魂了。12月12日,也是OpenAI 年底 AI 春晚第五日,OpenAI称,ChatGPT已全面接入苹果,包括 iPhone, iPad 和 Mac,支持苹果智能的苹果设备即可开启ChatGPT功能。同日,苹果发布了针对iOS、iPadOS和MacOS的系统更新。 12/11.谷歌股價連噴:馬斯克等盛讚谷歌量子晶片大突破,Goog飆5%;谷歌9日官網誌:Willow具105個「量子位元qubits」,只需不到5分鐘就可完成一項運算挑戰,儘管這量子實驗室已完成數學難題,但現今還無法進行商業應用。谷歌期望,未來量子電腦能解決當今傳統電腦還無法處理的醫療、電池化學及AI等難題。 這挑戰若交給當今世界最快超級電腦,需耗時10澗(septillion,10的25次方)年時間,超越宇宙年齡。獲多名科技大頭盛讚,包括馬斯克及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馬斯克10日社交平台X對谷歌量子論文感驚豔,並回應谷歌執行長Sundar Pichai有關要以SpaceX「星艦Starship」在太空建立一個量子簇quantum cluster的推文時表示,這大概真發生。谷歌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論文:已發現一種串聯Willow晶片量子位元方法,隨量子位元數量增,出錯頻率反能下降。不只如此,這種方式還可實時校正誤差,為量子機械實用化邁出關鍵一步。 據報導,「Willow」的最新晶片具備105個「量子位元」(qubits),這是量子電腦最基本的運算單元。量子位元運算速度雖極快、卻也容易出錯,因為它們可能受到諸如外太空事件產生的亞原子粒子等微小因素干擾。 當一顆晶片整合的量子位元愈多,累加錯誤可能導致這顆晶片的效能與傳統電腦晶片沒差別。因此,自1990年代起,科學家便一直致力於量子誤差的校正研究。 12/11.谷歌向监管“告状”:微软与OpenAI涉嫌垄断 必须终止独家云服务;独家协议使得微软成为OpenAI技术的唯一云服务提供商,这给其他竞争对手,如谷歌和亚马逊,带来了明显的不利。这些公司希望能够托管OpenAI的人工智能模型,以便他们的云客户无需额外使用微软的服务器即可访问OpenAI的技术 12/10.巴隆:9日美銀分析師Vivek Arya將AMD股價評級從買入下調至中立,目標價從180美元減至155美元,並警告其在競爭與PC市場上面臨風險,拖累股價當日收盤重挫5.6%至13.87美元,8/7日來最低收盤價。兩主因:首先AI晶片市場競爭壓力,主導者輝不是一場容易勝出比賽。 市場對其 GPU 的需求極其旺盛。目前市值:輝達 3.5兆美元,AMD僅2249億美元。近一季,輝達營收351億美元,AMD為68億美元;近期最大雲端客戶亞馬遜明確表態偏好替代客製化產品 (邁威爾的Trainium) 與輝達產品,但對AMD缺乏強勁需求。而谷歌 則續偏好內部晶片 (博通的TPU) 與輝達產品,儘管AMD在微軟 Meta 與甲骨文 擁有強大市場地位,但這些公司對輝達新款 Blackwell 晶片大規模投資計畫可能限制 AMD 的發展機會;第二項擔憂是 PC 處理器需求可能2025上半年下降。10月AMD第三季財報會中,蘇姿丰表示,該季營收按年增18%,達新高68億美元,主要得益於資料中心和客戶處理器銷售顯著增長,這部分抵銷遊戲機和嵌入式部門產品銷售的下滑。Arya 擔心這種 PC 處理器的增長勢頭難以持續。 12/9.夏普堺工廠賣了!日本電信商KDDI接手將改建AI資料中心 12/9.輝達在AI晶片市場壟斷地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因超微亞馬遜等科技巨頭及 SambaNova Systems、Groq 等新創公司紛瞄準大模型推理能力,推出各類客製晶片,在可靠性和成本端不斷進步。據市調機構 Omdia 預估,2024 年數據中心在非輝達晶片陣營上的支出將成長49%,達到1260億美元,晶片領域的競爭正在進入一個更加多元化的競爭新階段 12/8.馬斯克旗下 xAI 人工智慧公司宣布擴建位於田納西州曼菲斯的超級電腦「巨像」(Colossus),預計 GPU 數量將突破一百萬個,並攜手輝達、戴爾和美超微進駐曼菲斯,打造全球人工智慧中心 12/7.在第二天的產品發佈中,OpenAI 釋出新功能「強化學習微調」(Reinforcement Fine-Tuning,RFT),讓用戶能夠使用自己的數據集,透過強化學習演算法對 o1 模型進行客製化訓練。另外,活動主持人表示,強化學習微調僅需數十個高品質範例便可迅速提升模型在該特定領域的推理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功能可以沿用在許多領域上,包括科學研究、法律、金融、保險、工程等等。 12/6.日經亞洲:AWS擬藉Trainium挑戰輝達,亞馬遜創歷史收盤新高:AWS自2018年進軍AI晶片領域來、相繼開發出專為推論inference設計的Inferentia晶片和用於AI模型訓練Trainium晶片。AWS運算與AI產品管理總監Rahul Kulkarni週三表示,產品線將會進行整合、接下來將透過Trainium來提供推論和訓練功能,第三代晶片Trainium3預計於2025年下半年推出、將採用3奈米晶片製程,運算效能將較Trainium2高出一倍。 Reuters:蘋果機器學習與AI高級總監Benoit Dupin週二透露,蘋果正在使用Trainium2晶片。CNBC:Dupin週二在re:Invent年會上透露,AWS客製化AI晶片(Inferentia、Graviton)讓蘋果搜尋服務效率提升40%。 英國金融時報11月報導,亞馬遜與其2015年初以3.5億美元收購Annapurna Labs計畫透過12月全面推出的「Trainium2」AI晶片挑戰輝達市場霸主地位。Business Insider 10月報導,亞馬遜今年的資本支出約為750億美元、多數將用於AWS。亞馬遜週四漲1.1%收220.55美元再創史收盤新高、市值2.32兆美元,年初迄今揚45%。 12/6.报道:亚马逊劝说云客户远离英伟达,改用自家芯片,分析认为,如果亚马逊能够将客户支出转移到其自研的服务器芯片上,由于这些芯片部分因为耗电量远低于英伟达芯片而对云客户更加便宜,这将提升亚马逊的利润率。此外,这也能阻止英伟达通过直接向企业出租其芯片服务器,抢占更多云市场份额。 与其他云服务提供商一样,亚马逊租用给开发者和企业的服务器主要适用的是英伟达AI芯片。然而媒体报道,亚马逊如今正试图说服这些客户转而使用由亚马逊自研AI芯片驱动的服务器。The Information报道,亚马逊芯片部门Annapurna的业务开发负责人Gadi Hutt表示,包括苹果、Databricks、Adobe和Anthropic在内的一些希望找到英伟达芯片替代方案的科技公司,已经在测试亚马逊最新的AI芯片,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Hutt在亚马逊AWS年度客户大会表示:“去年,人们开始意识到,‘嘿,亚马逊在AI芯片上的投资是认真的。’本周,更多人相信这是一个真实且持续的投入。”亚马逊开发芯片(包括AI芯片Trainium)举措是其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这一战略旨在将计算的“基本构件”——从服务器到云软件——转变为廉价的通用商品。类似地,亚马逊CEO Andy Jassy本周宣布了一款由亚马逊打造的新对话式AI模型,他表示,其性能与Anthropic和OpenAI的最新模型相当,但价格却低了三倍以上。Hutt还谈到了公司的新Trainium芯片,以及AWS正在为Anthropic建造的一套超级计算服务器集群。 12/5.Altman最新讲话全文:12天12场新品发布会,“超级智能”雏形将震撼2025!Sam Altman认为,就安全问题,从AGI过渡到超级智能才是最应担忧的时刻;他同时“放卫星”,从明天开始,OpenAI将连续12天线上发布全新产品和demo,有些是重要的发布,有些是小惊喜。 12/5.AWS年度大會re:Invent2024,展示新一代首3奈米製程自研AI晶Trainium 3,預計2025年年底推出, (該款晶片由世芯-KY3661負責操刀,世芯在日前法說會強調,AWS下一代3奈米AI產品最快在2026年上半年量產,2025年最大客戶從AWS轉為英特爾,由世芯負責英特爾Gaudi 3的AI加速器,因AWS產品週期進入尾聲,預估本季營收將出現季節性下滑,世芯對於英特爾訂單充滿信心,英特爾5奈米AI加速器本季出貨持續提升,將是2025年營收最大貢獻者,預估可佔2025年營收三分之一) 12/4.亚马逊推出了新一代基础模型Amazon Nova,并宣布将与Anthropic联手开发全球最大AI超级计算机,明年底将推出下一代更先进的3纳米训练芯片Trainium 3,性能将是现有芯片的四倍。此外,苹果正在对Trainium 2芯片进行初步测试,以帮助训练Apple Intelligence。Garman在Re:Invent大会上表示,Tranium 2将在专门用于训练前沿AI的Trn2 UltraServer集群中普遍可用。 12/3,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发布全员信,宣布建立了新“1+X”的架构,其中,“1”代表核心业务,商汤要打造行业领先的AI云,实现大装置、基础模型和AI应用的无缝集成。在CV(计算机视觉)领域,打造通用视觉模型深耕各个应用场景。 “X”代表重组拆分的生态企业矩阵,包括智能汽车“绝影”、家庭机器人“元萝卜”、智慧医疗、智慧零售等。同时,各生态企业将设立独立的CEO,并对业务发展负责。这次调整是基于对公司战略方向和核心领域的重新定位,随着战略重组完成,商汤也可以更好地应对AI 2.0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全面拥抱生成式AI。 12/4.AI时代,又一只软件股业绩超预期,Okta盘后大涨15%,人工智能时代,身份市场的重要性愈加突出,Okta致力于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安全、便捷的身份管理解决方案。第三财季,Okta收入6.65亿美元,年增14%,超过分析师预期的6.5亿美元,每股收益67美分,高于市场预期的58美分。Okta预计,第四季度收入在6.67~6.69亿美元之间,每股收益73至74美分,均超过分析师预期。此外,Okta还预计2026财年的收入为27.7亿至27.8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5.6亿美元。 12/3.人工智能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向其他平台,并且依赖Perplexity这样的AI搜索。据eMarketer的预测,到2025年,谷歌在美国搜索广告市场的份额将首次跌破50%。 12/3.美德拉瓦州法官2日,維持先前判決,即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560億美元天價薪酬方案無效。 11/30.跟進歐盟美國,加拿大競爭局二十八日指出,Google在搶占網路廣告市場中,存在反競爭非法行為,因此將對其提出反壟斷告訴;這是Google在各國監管領域上面臨的最新難題。要求出售2個廣告技術工具、繳納罰鍰,加國競爭局聲明說,已向競爭法庭提出申請,尋求「徹底終結Google的結構性主導地位與反競爭行徑,以恢復加國線上廣告市場的競爭水準」;將爭取法庭強制Google出售兩個廣告技術工具,以及Google全球收益三%的罰鍰。 11/29.谷歌发布双思维AI Agent:像人类一样思考,重大技术突破!正如《思考,快与慢》中提到的系统1和系统2那样,谷歌让AI具备“快”、“慢”两种拟人化思考方式,极大提升了效率。今年10月,OpenAI高级研究科学家、德扑AI之父Noam Brown,曾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TED AI大会上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理论——让AI模型思考20秒所带来的性能提升,相当于将模型扩大100,000倍并训练100,000倍的时间。Noam所指的技术便是System 1/2 thinking,也是OpenAI最新模型o1正在使用的技术。谷歌DeepMind研究人员则直接把这项技术集成到AI Agent中开发了Talker-Reasoner框架,让其具备“快”、“慢”两种拟人化思考方式。这对于解决复杂、冗长的任务来说帮助巨大,也突破了传统AI Agent执行业务流程的方法,极大提升了效率。 11/27.CNBC报道,OpenAI已从软银集团获得15亿美元新投资,将允许公司现任和前任员工以收购要约形式出售股份。是继OpenAI最近一轮66亿美元融资后又一重大举措,公司估值自此攀升至1570亿美元。知情人士称,这笔交易是软银孙正义亲自推动,OpenAI员工们须在12月24日前决定是否参与此次要约收购。 11/27.马斯克2022年440亿美元收购X来,品牌纷担心马斯克取消内容审查政策后,平台环境不再适广告投放,像苹果等公司都曾因此选择退出。近因言论政策引发争议,部分媒体如《卫报》和NPR转向新兴平台Bluesky。然随马斯克押对特朗普胜选,广告商“回心转意”,包括纽报、路透社和Vox Media在内多家主流媒体表示,暂没离X计划,未来仍续使用。目前看,X仍然是众多用户和广告主活跃平台。包括康卡斯特、IBM、迪士尼、华纳兄弟、Discovery 和 Lionsgate Entertainment 在内主要品牌都恢复在X上广告,仍是新闻和时事首选。 11/22.紧随OpenAI融资后,亚马逊向Anthropic追加投资40亿美元,加深Anthropic与亚马逊云计算部门的合作关系。 11/22.谷歌一度跌7%!Chrome不够,司法部还寻求剥离安卓系统、限制AI训练;美国司法部向法庭提出要求,除了剥离其Chrome浏览器外,还要谷歌剥离安卓操作系统,并限制谷歌训练AI模型。如果提案最终被接受,谷歌将不得再拥有浏览器,且在未来五年内不能重新进入浏览器市场。此外,谷歌还不再能够独占大量的数据资源,这些数据对于AI训练至关重要。 11/20.微软推出Copilot一年后,该款工具并未达到该公司预期,反而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内部员工对公司过早推出不成熟的产品发出质疑,许多功能存在缺陷或需第三方支持。其超1000亿美元的巨额AI投资也受质疑。众多客户也纷纷抱怨其效率低下、订阅成本高、安全隐患大、功能不全,导致部分客户开始停止部署Copilot,而竞争对手正借机发力。 11/20.The Information报道称,馬斯克在川普与谷歌皮查伊通话中出现,是馬斯克出现在川普与其他科技领袖电话会议的首例,让皮查伊感到有些吃驚。馬斯克公司在多领域与谷歌竞争,尤其是在AI和自动驾驶技术领域。 马斯克、川普都曾公开批评谷歌,但川普最近态度有所转变,近期,馬斯克公开批谷歌,指责该公司在搜索结果展示存偏见。川普今年9月,在Truth Social平台發帖称曾指控谷歌只展示他“负面故事”,而展示只哈里斯“正面故事”,对其进行选举干预,并表示當選會对谷歌提起诉讼,最近对谷歌态度有所转变。他在10月表示,谷歌对待他方式“好多了”,並表示,皮查伊曾给他打电话说,最近在麦当劳出现并短暂地做薯条,是“谷歌上最受关注事件之一”;川普在10月表示,如他再当选,将不会拆分谷歌。 11/19.2024年Microsoft Ignite大会在芝加哥开幕,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第一天主题演讲中大幅更新微软三个平台—Copilot、Copilot设备及Copilot&AI堆栈创新。微软CEO发布Copilot Action功能,只需要建立一个操作模板,代理就会自动帮你完成。推出Windows 365 Link、Azure数据中心Boost DPU芯片,并发布了Fabric Databases和Azure AI Foundry,后者现在提供1800个模型。重要创新和发布包括:发布Copilot Action功能,利用Copilot来减少日常重复性任务花费时间。它可自动化所有操作,从向团队请求状态更新、编译每周报告,到安排群发电子邮件和请求文档反馈等。只需要建立一个操作模板,代理就会自动帮你完成。 推出Windows 365 Link,一款为Windows 365打造的简单、安全、专用设备,或者说一台云电脑或者云桌面。直接将你连接到云中的生产力,不会在任何设备上留下任何数据或信息。 推出Azure数据中心Boost DPU芯片,旨在以高效率、低功耗运行Azure上以数据为中心的工作负载。与现有CPU相比,Azure Boost DPU 运行云存储工作负载的功耗将仅有 1/3,性能将提高至4倍。 发布Fabric Databases,为AI优化的云数据库产品,以及DiskANN 向量支持服务,加速数据层面的创新。 发布Azure AI Foundry,一个用于设计和管理AI应用的新平台,Azure AI Foundry包括一个访问AI模型和服务的门户,以及一个供开发人员使用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该工具旨在简化AI解决方案的开发和部署。AI Foundry现在提供1800个模型。 11/19.美政府擬出重手打擊壟斷 強制Google出售Chrome 11/19.BI.11/18日報導,亞馬遜內部文件:,代號Banyan/Remarkable Alexa的付費版Alexa AI語音服務可能會與Uber、Ticketmaster、Vagaro、OpenTable、Grubhub、Instacart、Fodors、Thumbtack等主要合作夥伴一起推出,協助使用者處理叫車、雜貨購物和餐廳預訂等特定任務。這份文件顯示,亞馬遜希望新版Alexa及其付費服務上線第三年能有約200家合作夥伴。執行長Andy Jassy上月在財報會議上表示,生成式AI次世代應用不僅更懂得回答問題、總結和整合數據,還會採取行動。華爾街日報9月引述知情人士報導,賈西預期未來幾年AI相關營收將高達數百億美元,近期大約每4-6週就會與通用人工智慧(AGI)團隊領導階層會面一次。 11/16.马斯克旗下新創:xAI预计下周结束新一轮最高达60亿美元融资,令公司估值升至500亿美元,这笔融资很有可能会用于购买10万枚英伟达芯片,完成马斯克对孟菲斯数据中心芯片储备翻倍的承诺。 11/16.華爾街:字节跳动对自身估值约为3000亿美元,处史最高位附近,最近,字节跳动实施回购。 11/16.AI熱潮加持,PLTR(大數據服務)業績一路飆紅股價水漲船高,近宣布從紐約證交所轉那納交所,高機率成納指100成分股,激勵15日股價狂漲11%收65.77美元再攻史新高,今年累漲283%;PLTR長期與美國政府機構緊密合作,今年Q3來自政府客戶營收占56%,重要大客戶包括美國防部,及國土安全部等情報單位,建立基於大數據恐怖分子識別系統;今年9月,又與美國防部簽署價值1億美元採購合約,將AI作戰系統「Maven Smart System 」導入美國海、陸、空、陸戰隊及太空軍等五大軍種,用AI技術提升決策效率,增進作戰效能。 11/15.赶在Siri接入ChatGPT前,谷歌杀入苹果大本营:iPhone用户可以用Gemini;iOS版的Gemini App支持35种语言的问题提示词,拥有类似ChatGPT语音模式的原生功能Gemini Live、支持12 种语言对话;用户向Gemini提问时可访问YouTube等其他谷歌App,可以文生图像,非订阅用户可在iOS版本免费使用一个月Gemini Advanced。 11/15.华邮11/14报道,美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要将谷歌置联邦政府直接监管,可能会使谷歌受与金融机构类似严格监控。报道援引知情消息称,谷歌拒绝受联邦监管,为该司未来可能同CFPB有法律纠纷埋伏笔。 11/15.因违反反垄断规定,将Facebook Marketplace與Fb捆绑,限制用户选择,Meta首被欧盟罚款7.98亿欧元。 11/14.彭博:OpenAI 正准备推一款代号“Operator”的全新AI Agent产品,可以自动执行各种复杂操作,包括编写代码、预订旅行、自动电商购物等 ,2025年1月上市,同时会为开发人员开放API接口。“,预计将在Computer use基础之上进行大幅度创新和应用简化,扩大AI Agent的使用范围和应用场景。 OpenAI这一计划的发布,是整个行业向智能体推进的一部分。最近微软、谷歌、Anthropic都相继发布了功能强大的AI Agent。尤其是Anthropic发布的“Computer Use”直接颠覆了人机交互,通过API开发者可以让 Claude 像人类一样使用计算机控制鼠标、键盘,包括查看屏幕、移动光标、点击按钮和输入文本等操作。 例如,用户可以让 Claude 去搜索网页上的信息、在电子表格中填写数据;或者打开软件进行特定的操作;也能协助开发人员执行重复性任务、测试代码等,整个流程Claude 会根据指令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 11/14.不止OpenAI“猎户座(Orion)”未能达到公司期望的性能,比如截至夏末在编码方面还表现不佳,部分源于缺乏足够的训练数据;谷歌即将推出的新版Gemini并未达到内部预期,Anthropic也推迟了Claude新模型3.5 Opus的计划发布时间。 11/14.Ilya Sutskever表示,通过扩展预训练—即在训练AI模型时使用大量未标注数据来理解语言模式和结构的阶段—取得的效果已经触及瓶颈。AI的寒冬真的要来了!Ilya接受路透社最新采访,你需要知道了几个事实 引述:“Ilya被广泛认为是通过预训练时使用更多数据和算力来推动生成式AI重大进展的早期倡导者,这种方法最终催生了ChatGPT。今年早些时候,Ilya离开OpenAI,创办了SSI。” 11/14.英伟达软银联手实现电信技术重大突破.有AI-RAN,电信基站能变成现金流虹吸器。 11/14.思科2025财年第一财季財報:营收年降6%连降四季仍高于分析师预期,最大业务网络营收超预期降23%,上调后全年营收指引区间小幅上调,区间中值低于分析师预期, 盘后涨近5%后转跌 当季总体产品订单增长20%,不计3月完成收购Splunk,订单则增长9%,当季大客户AI基础设施订单3亿美元,CEO称有信心全财年AI订单超过目标10亿美元。股价盘后转跌后一度跌3%。在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热潮的推动下,思科更加看好本财年的营收止跌回涨。一季度:营收138亿美元年降约6%,分析师预期137.7亿美元,上一季度年降10%;E非GAAP调整后EPS 0.91美元,年降18%,分析师预期0.87美元,上一季年降24%。 业绩指引:2025财年营收预计553亿至563亿美元,此前指引为550亿至562亿美元,分析师预期559亿美元,其中二季度营收预计137.5亿至139.5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37.4亿美元。EPS:2025财年调整后EPS预计为3.60至3.66美元,此前指引为3.52至3.58美元,其中二季度调整后EPS为0.89至0.91美元。 11/13.AI大模型升级放缓、马斯克“鲶鱼效应”、OpenAI的焦虑,数据中心狂潮会继续吗? 由于高质量数据吃紧以及昂贵的数据中心建造成本,AI大模型的升级速度正在放缓,可能反过来拖累行业整体和数据中心建设的进展;同时,马斯克大举发力数据中心建设可能提升其他AI公司的扩张难度。 11/12.大模型预训练“缩放定律”定律失效?模型推理成“解药”,英伟达一家独大格局要变天? “缩放定律”指导下,AI大模型预训练目前遭遇瓶颈。据路透12日报道,硅谷主要AI实验室的新模型训练计划目前普遍进展不顺,新模型训练遭遇拖延和令人失望的结果。比起GPT-4o,Orion被曝几乎没任何改进,谷歌的Gemini 2.0也存在类似问题。为克服瓶颈,OpenAI正探索“训练时计算”(training runs)技术,让模型不再受限于预训练,而能够以多步骤方法思考问题(推理)来提升表现。报道称,相关技术的应用最终推动OpenAI发布o1模型。这可能会改变人工智能硬件的竞争格局。目前为止,AI硬件市场主要由对英伟达训练芯片的无限需求主导。但如果通过增加训练时间和测试(推理)时间,模型就能获得更好结果,那新一代模型可能就不再需要那么大的参数,较小的模型将直接降低成本。市场需求或将从大规模预训练集群转向推理云,英伟达在推理芯片市场可能会面临更多竞争; 当年最早将“缩放定律”应用于实践,并最终成功创造出ChatGPT的前Open AI联合创始人Ilya Sutskever在接受路透采访时直言,AI模型扩展训练的结果,已经趋于平稳。通过在预训练中使用更多的数据和算力,让AI模型性能暴涨的阶段可能已经到头了: 11/11.路透社等:澳洲總理Anthony Albanese 11/8日宣布,澳洲將在本月推社群媒體管制法案,未滿16歲兒童及青少年不得使用社群媒體,即使父母同意也不例外,為全球最嚴格社群媒體管制措施,並強調X、TikTok、IG和FB等業者責無旁貸,將給一年準備,預計一年後新法上路。因近多項研究社群媒體易導致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並潛藏網路霸凌、隱私外洩等風險。Meta全球安全主管Antigone Davis重申公司絕對遵守政府法規立場,但同時呼籲各界深入探討並完備法律案內容,以確保增進青少年與家長福祉。澳洲政府今年9月提新法,要求社群媒體業者須落實控管平台假訊息,否則將處全球營收最高5%罰款。X老闆馬斯克強烈不滿,大罵澳洲政府是「法西斯」,侵害網路平台言論自由。 11/10.媒体爆料:发现新一代大模型”没有那么大飞跃“,OpenAI已经改变策略OpenAI下一个旗舰模型“Orion”,其进步幅度远不如前两代旗舰模型,这直接挑战了人工智能领域一直奉行的“缩放定律”。业界正在将精力转向在初始训练之后改进模型。 11/8.AppLovin(APP)今年AI妖股,華爾街AI新寵:股價今年來暴漲655%,遠超輝達200%,其軟體業務強勁成長。APP是家行動廣告科技公司 ,從7億名行動遊戲玩家取得數據,透過AI分析提高開發者廣告效益,X, Google、Meta都是其合作夥伴。 11/7.亚马逊周三最高涨近3.3%,带动纳斯达克100指同创史新高。分析师表示创史新高股价的估值依然偏低。 媒体分析认为,这再一次表明大型科技公司仍然是投资者在市场中宠儿。 11/7.“战略性放手”外卖?抖音攻向即时零售:近日,抖音外卖业务再经调整。抖音生活服务学习中心发布公告称,原“团购配送”业务将于11月1日起逐步向“随心团”业务迁移,即同一件团购商品既支持用户到店核销,也支持配送到家。““美团的优势地位背后是能把外卖的送货时间控制在30分钟,依靠的是美团的人工智能算法、云计算团队。”抖音“没有这样的基因和认知”去拥有这一能力。 11/5.字节发起新一轮冲:连跌四年中概股终于迎强势反弹,上演一波久违复苏行情。随外资加仓中国资产,中概股估值迎来重估,腾讯、阿里、京东、拼多多等股价迎来普涨,自9月24日开始,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最高涨幅达39%。互联网巨头们成为这一波股价上涨的受益者,虽无法直接参与二级市场交易,但字节一笔高额贷款获得机构超额认购。华尔街见闻获悉,字节跳动近日落实一笔1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57亿元)贷款,额度高于最初的95亿美元,成为亚洲(除日本外)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企业贷款。从出资方来看,这笔贷款将由国内外约20家银行提供资金,由花旗、高盛和摩根大通协调,期限为三年,可选择延长至五年 11/5.Prtr是一家大数据分析和情报服务公司,最出名案例是曾协助美军方成功定位基地组织首脑本·拉登。公司将2024年营收上调至28.05亿美元-28.09亿美元,年利润上调至10.5亿美元-10.6亿美元。这一乐观前景得益于政府持续强劲的支出,以及企业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日益增长的兴趣。寻求Palantir的AI平台来测试,盘后飙升约13%,今年来公司股价已飙升逾140%。 Palantir:AI信仰票:当下估值有一些非基本面因素,如纳入标普500、特朗普交易。另一方面,虽然长期看点是AI,但当下收入强劲也有美国政府短期需求扎堆的贡献。距离上个季度发完财报,Palantir涨了50%,而同期纳指涨幅还不足10%。在估值并不低的情况下,Palantir还能领涨这么多,主要来自三方面的推动——AIP客户群扩大,纳入标普500,及可能还受益部分“特朗普交易”( Peter Thiel、国防开支)。 11/3.据投行预测粗算,明年全行业AI资本开支或达3000亿美元,一年支出超过阿波罗登月计划总额。市场所担心的AI资本开支泡沫要崩的担忧或许可以先缓缓。但2025年预期越高,2026还能实现可观增长的难度就越大。一切都取决于明年推理需求是否爆发。上周巨头业绩后,各家投行陆续上调明年整体资本开支。大摩从2700亿美金上调到3000亿美金(下图),主要增量来自亚马逊,直接从790亿调到960亿。之前微软最高,现在MS把亚马逊放最高,这个值得注意。 11/2.微软、Meta、谷歌和亚马逊今年资本支出总额将达到创纪录的2000多亿美元,且高管本周都警告明年支出甚至加码。他们都试图让华尔街相信,这些巨额投资将让公司未来的业务比销售数字广告、商品和软件的现有业务更有利可图。本周出炉的三季度财报告诉我们一件大事:不管目前得到的回报相比投入有多不成正比,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和Meta四家科技巨头押注AI脚步都不会放慢,明年甚至还会加码。 微软三季度资本支出年增50%至150亿美元,预计四季度支出年增长32%,2024财年支出增长55%以上,主要由积极的AI投资和通用服务器补货推动; Alphabet三季度资本支出年增62%至130亿美元,预计四季度支出类似三季度,明年支出将“大幅”增长,主要由AI基础设施投资推动; 亚马逊三季度不动产和设备支出年增81%至226亿美元,预计今年资本支出将达创纪录750亿美元年增55%,资本开支受到AWS云部门的驱动,明年的资本支出或更高; Meta三季度资本支出年增26%至83亿美元,今年全年资本支出的指引区间高端仍为400亿美元、低端上调10亿美元至380亿美元,因此指引区间的中点同比增幅提升至43%,支出主要由AI基础设施投资推动。Meta还重申明年在AI基础设施上显著增加资本支出。 11/2.苹果公司签署协议收购Pixelmator,这家立陶宛公司是为苹果的iPhone和Mac平台开发图像编辑应用的。Pixelmator团队将加入苹果,并且目前的应用如Pixelmator Pro、Pixelmator for iOS和Photomator不会有重大变化。这项收购还需监管机构批准,具体财务条款未披露。 11/1.亚马逊三季度总营收超预期,EPS跳涨55%盈利远超预期,AWS和广告收入基本符合预期,且云业务利润率和公司整体营业利润率齐创新高,云业务收入年增幅有加速趋势,四季度营业利润的指引区间中位数高于市场预测,均令盘后一度涨6%。有分析称,AWS史上首在过去12个月内带来超过1000亿美元的收入。预计今年资本开支750亿美元,年增55%,2025年或更高。 三季度:净销售额年增11%至1589亿美元,超过市场预期1572.9亿美元,连第五季实现较低两位数百分比增长,较去年同期12.6%增速略放缓。 EPS:1.43美元年增52%,远超市场预期1.14美元,二季度年增近94%、一季度年增216%。 营业利润年增超55%至174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147.5亿美元和公司指引150亿美元区间上限,但二季度年增91%、一季度年增219%。 营业利润率:约11%,年增3.2百分点 ,超市场预期9.34%,二季度9.9%。 AWS云业务:三季度净销售额年增19%至274.5亿美元,略逊于市场预期274.9亿美元或增长19.2%,但基本持平上季增幅,一季度年增近17%和去年三季度增12%均有所加速。 (AWS云业务营业利润率从35.5%升至38.1%,并创该部门史最高,AWS的三季度营业利润104亿美元也超出分析师预期的91.2亿美元) 广告:三季度净销售额年增19%为143亿美元,符市场预期,增幅超过公司核心零售业务,该增幅也基本持平与二季度的增长19.5%,但较一季度年增约24%降温。 业绩指引:营收:预计四季度净销售额在1815亿至1885亿美元,等于年增7%至11%,区间中点1850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1863.6亿美元,是连四个季度发布逊于预期营收指引。 营业利润:预计四季度营业利润160亿至200亿美元,去年同期132亿美元,区间中点180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74.9亿美元。 Q3:在线商店净销售额614亿美元,年增7.2%,预期596.4亿美元; 线下实体店净销售额52.3亿美元,年增5.4%,超过预期51.7亿美元; 订阅服务净销售额112.8亿美元,年增11%,超过预期111.7亿美元; 北美市场净销售额955.4亿美元,年增8.7%,超过预期952.2亿美元;营业利润率5.9%,高于去年同期,也超过预期5.6%; 国际市场净销售额358.9亿美元年增长12%,超过预期345.5亿美元;营业利润率3.6%,高于去年同期,也远超预期1.2%;针对第三方卖家服务净销售额378.6亿美元,年增10%,低于预期382.2亿美元。 今年来累涨超22%,跑赢标普500指数大盘和纳指约20%同期涨幅,道指则累涨近11%。 11/1.俄因谷歌旗下YouTube封鎖親俄頻道且拒支付續累計罰金,對谷歌罰2後面接36個零盧布,約等於200億兆兆美元,比較IMF公佈全球GDP總規模約110兆美元,不夠谷歌罰金塞牙縫,更不用說谷歌母公司Goog市值約2兆美元根本只能付罰金的九牛一毛。 連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也承認,他「無法正確唸出這數字」。 俄官媒塔斯社TASS本週報導,俄法院已諭令Google恢復前述被封鎖YouTube頻道,否則罰金不斷增,其中幾個頻道已從2022年被封鎖至今。 **11/1.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三季度財報:总营收年增15%,EPS增近37%超预期;各业务中云营收增最迅猛,云业务营利年增超六倍、均再创单季新高;资本支出二季度季增近10%后转降0.9%,略高于预期;三季度广告收入增逾10%,其中谷歌搜索和YouTube广告营收连两季放缓,仍高于预期;YouTube广告和订阅总收入一年首单季突破500亿美元。CEO称,多模态AI助手Astra最快明年推出;超25%谷歌新代码由AI编写。 今年第三季度,谷歌母公司Alphabet各主业务收入全线超预期增长,包括二季度拖后腿YouTube广告,AI技术应用对云业务推动更是超华尔街预期,助谷歌云收入更迅猛增长,增速超过30%。 Q3财务数据: 营收约882.7亿美元年增15%,分析师预期864.5亿美元,季增13.6%;EPS:稀释后2.12美元年增36.8%,分析师预期1.84美元,季增31.3%;营业利润:约285.2亿美元年增33.6%,分析师预期266.7亿美元,Q2年增25.6%;利润率32%年升4百分点,分析师预期31.4%,Q2年增率3百分点至32%;净利润:263亿美元年增33.6%,分析师预期228亿美元,Q2年增28.9%;*资本支出:130.6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28.8亿美元,Q2年增近10%至131.86亿美元。 Q3分項營收:广告:谷歌广告营收约658.5亿美元年增10.4%,分析师预期655亿美元,Q2年增11.1%;其中,YouTube广告营收89.2亿美元年增12.2%,分析师预期88.9亿美元,Q2年增13%;AdSense等谷歌网络业务营收75.5亿美元,年降1.6%,分析师预期74.1亿美元,Q2年降5.2%;搜索广和其他业务营收493.9亿美元年增12.2%,分析师预期490.8亿美元,Q2年增13.8%;谷歌云:营收113.5亿美元年增约35%,分析师预期107.9亿美元,Q2年增28.8%,营业利润约19.5亿美元年增632%,分析师预期11.1亿美元;订阅、平台和设备:Play Store等谷歌订阅、平台和设备业务营收106.6亿美元年增27.8%,分析师预期97.9亿美元,Q2年增14.4%;其他押注:自动驾驶公司Waymo等其他押注业务营收3.88亿美元年增30.6%,分析师预期3.78亿美元,其他押注营业亏损11.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收窄6.5%,分析师预期11.6亿美元;TAC:(支付合作伙伴流量获取成本)137.2亿美元年增8.5%Q2年增6.8%。 今年二季度Alphabet营收和盈利均超预期增长,股价在财报公布后一周多累跌超8%。因市场对巨额AI投资回报担忧日益加剧,財報會Pichai强调,Alphabet在AI领域投资不足风险远大于过度投资风险。资本支出:三季度未延二季度激增势头,二季度季增近10%后,三季度季降逾0.9%,但还高于分析师预期Q3资本支出季降2.3%。 Alphabet称,预计2025年公司的资本开支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侧重于效率,从而为AI投入腾出资金。 广告业务中,谷歌搜索和YouTube营收均连两个季度增长放缓,暗示广告业务困境。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预计,与哦于亚马逊等对手竞争加剧,明年,谷歌的搜索广告业务所占市场份额将跌至不足50%。CEO Pichai在公布财报时透露,YouTube三季度的广告和订阅合计收入超过500亿美元,最近四个季度内首次单季总收入突破500亿的关口。Pichai还提到了名为Astra的多模态AI项目,说“(谷歌)正在打造一种体验,让AI能够看到并推理你周围的世界。Astra项目是未来的一瞥。我们正在努力最快2025年推出这样的体验。”AI 正在提升 YouTube 的推薦功能。 AI 語言模型 Gemini 使 YouTube 能夠向觀眾推薦「更相關、更即時且個人化的內容」。 10/30.微軟Q1(至9/30)財報,營收獲利均超華爾街預期,主因Azure雲端業務增長強勁。但公司財測未達預期,預計雲端業務增速將放緩,盤後股價走低跌逾3%。營收增16%,淨利246.7億美元(去年同期222.9億美元),微軟預計Q2營收681~691億美元,分析師預期營收698.3億美元;Q1:營收:655.9v.s.645.1億美元,調整後EPS:3.30美元 v.s.3.10美元;包括 Azure、Windows Server 和企業服務在內智慧雲端部門,營收240.9億美元增20%,略高於預測240.4 億美元。不過,微軟預測當前一季Azure雲端運算收入增速將放緩,壓低股價。公司預計Q2 Azure 增長率按固定匯率計在 31%~32%間,較Q1:34%降。公司 AI業務預計下季達年收入100億美元。如達成,AI業務將成微軟史上最快達該里程碑業務。微軟也強調與其它熱門科技公司合作。「我們提供最廣泛AI加速器選擇,包括我們第一方加速器 Maia 100,及來自AMD 和輝達最新 GPU。」並提到,該公司是「首間採輝達 Blackwell 系統並搭載 GB200 AI 服務的雲端供應商」 10/30直接和OpenAI抢用户?微软的GitHub AI助手引进Anthropic和谷歌模型选择,除了GPT-4o,GitHub Copilot还将提供Gemini 1.5 Pro和Anthropic的Claude 3.5 Sonnet作为替代选择。GitHub会继续将OpenAI的模型作为默认设置,但开发者可以根据需要切换到谷歌和Anthropic的模型。 10/29.AI动力十足!谷歌三季度云收入劲增35%,总营收意外提速,盘后一度涨超6%; 三季度总营收882.7亿美元年增15%,预期864.5亿美元,季增13.6%,EPS:2.12美元,年增36.8%,分析师预期1.84美元季增31.3%;营业利润约285亿美元,年增33.6%,分析师预期266.7亿美元,季增25.6%;三季度营业利润率32%,年升4百分点,分析师预期31.4%,季升3百分点至32%。各业务中,云营收增最迅猛,利润年增超六倍、均再创单季新高;三季度净利润263亿美元,年增33.6%,分析师预期228亿美元,季增28.9%。资本支出:三季度资本支出130.6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28.8亿美元,季增近10%至131.86亿美元。资本支出二季季增近10%后转降0.9%,略高于预期;三季度广告收入增逾10%,其中谷歌搜索和YouTube广告营收连两季放缓,仍高于预期;YouTube广告和订阅总收入一年来首单季突破500亿美元。CEO称,多模态AI助手Astra最快明年推出;超25%的谷歌新代码由AI编写。 10/29.报道:Meta开发AI搜索引擎,减少对谷歌和微软的依赖,Meta正在做一个搜索引擎,这个搜索引擎会在网上搜集信息,然后提供给用Meta的AI聊天机器人的用户。目前这项工作已经进行了至少八个月。通过这种方式,Meta希望减少对谷歌和必应的依赖,不再需要它们提供实时信息。 **10/22.微软AI旅伦敦站,介绍Copilot、Copilot&AI全栈、Copilot设备(PC與資料庫)三大平台创新。CEO纳德拉:類似摩尔定律,AI时代,新衡量单位变成“每美元每瓦特token数”,在AI,Scaling Law缩放定律也存在,每六个月,计算性能都翻倍,其中一部分是因计算能力提升,但更多是由于对数据和算法使用技术改进;OpenAI的o1模型正在优化AI开发,“我们正使用AI构建AI工具,以构建更好AI”;AI代理是新Excel,非ChatGPT:像创建一个财务预测Excel表格,现在人们可使用低代码/无代码工具在Copilot Studio中创建AI代理,并将其集成到Copilot中,客户能够利用AI重新构想关键业务流程。用户可把这些看作是新型应用程序,任何人都可创建这些应用程序,不需等待别人来为你创建一个应用程序。纳德拉强调,现有大规模证据表明,这些工具正在从根本改变工作模式,提升价值减浪费。过去工业公司通过精益管理实现效果,现在终于在认知工作中规模化方式实现。 AI,Scaling Law,每六个月,计算性能都翻倍,三个基本進化:首先,计算輸出入本质正在發生根本变化,多模态自然语言处理,包括图像、语音、文本和视频输入与输出,意味着每个计算界面都发生改变;其次,推理能力增强,如你看刚发布的o1,它显示越来越强推理能力,无论是规划还是推理能力。过去70年计算历史,我们一直在数字化人地和事并理解它们,现在有一个新推理引擎来理解它;最后,可输入更多上下文和记忆,把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就在建立一个非常丰富的AI或代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将拥有这些AI或代理。有些AI和代理是个人代理,有些将在团队环境中工作,在组织或业务流程中工作,甚至跨组织工作。所以这个丰富的AI代理生态系统会增强我们已建立的一切。整个数字基础设施和我们今天拥有的工具都会在这个代理世界中得到增强,我们使用缩放定律作为基础力量来构建这些AI代理。 10/25.特斯拉隔夜大涨21.9%,创2013年5月来最大日涨幅,将估值推升至预期收益83倍, 特斯拉希望市场将其视为一家AI公司,但如特斯拉估值与AI大龙头英伟达41.8倍持平,意味着股价也要较当前减去一半。失望的Robotaxi发布会降低市场预期后,特斯拉三季报来个华丽大转身,股价一夜暴涨,但对特斯拉估值的担忧随之而来,华尔街对后市也存在分歧。 10/25.能力是GPT-4的100倍!报道:OpenAI计划12月前推出下一代模型“猎户座(由OpenAI o1的前身“草莓”合成数据开发而成,被视为GPT-4的继任模型),计划较后者实现指数级的改进,核心优势在于处理文本、图像和视频等多模态数据的能力。报道称,猎户座不会通过ChatGPT首发,不确定是否最终命名为GPT-5,微软或最早于11月在Azure云上部署该模型。 10/24.OpenAI发布全新模型sCM:图像生成速度提升50倍,视频实时生成将不再是梦,sCM将开启视频,图像、三维模型、音频等实时、高质量、跨领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新阶段,只需两步采样,速度提升 50 倍,性能直逼甚至超越扩散模型。如果再进行系统优化,速度还能更快。 10/24.三季度三季度营收不及分析师预期,因咨询、基础设施业务不振 IBM盘后一度大跌8%,不过,IBM软件业务营收年增10%,为三年来最大年增,主要得益于扩展云基础设施支持生成式AI需求增加。其中,生成式AI业务规模已经突破30亿美元,比第二季度增长10亿美元。 三季度財報:营收149.7亿美元,年增1.5%,分析师预期的150.7亿美元。净亏损:三季度净亏损为3.3亿美元,每股亏损36美分。去年同期有净利润17亿美元。亏损主要由于向第三方保险公司转移部分养老金计划义务的一次性费用,约为27亿美元。 调整后eps:2.3美元,分析师预期2.23美元。 业务:软件:营收65.2亿美元,年增约10%,分析师预期63.7亿美元,五年前收购的Red Hat业务增14%。生成式AI业务规模超过30亿美元,季增10亿美元;咨询:营收51.5亿美元,降0.5 %,略低于分析师预期51.9亿美元。 基础设施:营收30.4亿美元,降7%,低于分析师预期32.4亿美元. IBM股价盘后交易中一度跌8%,后跌幅收窄至3.2%。不包括盘后交易影,今年迄今IBM股价已涨约43%,而同期标普500指数涨约21%。 ***10/24.大摩谈AI资本开支:云大厂“钱包足够厚”,2025可以进一步投入;大摩预测,2025年美国前四大超大规模云计算公司运营现金流将达到1760亿美元,续投资于用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超大规模云计算公司在AI服务器采购将更加积极。 AI热潮明年能否持续下去,是市场关注焦点之一。大摩近研报对美大型云服务商现金流进行分析,预计此类公司明年仍有有能力维持足够资本开支,续投资于用于AI数据中心。 大型云服务提供商折旧占总费用百分比。近年,因对数据中心重度投资,数据中心客户总费用中折旧比大升,从2012年3~7%,上升到2023年5~10%。大摩预计,美国前四大超大规模云计算公司增资本支出下,折旧将续增,预计到2025年将达6~14%。 此外,研报显示,各大企业2024年AI资本支出/EBITDA平均約40%。摩根士丹利分析称,这表明超大规模云计算公司的财务状况仍然足够健康,有足够资金进行进一步支出。 而摩根士丹利云资本支出追踪指标现在显示,2024年该指标年增将达52%(不包括亚马逊),高于前预测49%年增,预计2024-2025年间云资本支出将近3800亿美元,比过去三年总和多出近500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更新了2024年AI服务器采购的相关数据。总体来看,摩根士丹利预计,超大规模云计算公司在AI服务器采购方面将更加积极。不过,大摩也观察到微软在其资本支出中降低对AI分配。这与Aspeed观察一致,Aspeed此前指出,在2024年上半年,一些美国云服务提供商的客户为传统服务器购买更多基础板管理控制器(BMC)。 研报总结了各大云服务提供商的资本支出态度,大部分厂商都表示,有能力加大力度投资。 谷歌:预计全年每季度资本支出将大致维在或高于第一季度120亿美元水平。谷歌:目前AI领域正处于一个技术领域非常具变革性早期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不足的风险远远大于过度投资的风险。 微软:与云计算和AI相关支出几乎占该公司总资本支出全部,预计2025财年资本支出将高于2024财年。 Meta:拥有足够的计算能力对于许多这些机会至关重要,因此该公司正在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将2024全年资本支出预期调升至370~400亿美元,此前350~400亿美元;目前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将显著增长,因将投资以支持AI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 亚马逊:預計2024下半年资本投资将更高,支出大部分将用于支持AWS基础设施不断增长需求,因为该公司看到AI方面强劲需求。 10/23.苹果头显Vision Pro据悉已大幅减产,年底前现有版本可能完全停产 10/22.微软CEO:AI代理是新的Excel,而不是ChatGPT 微软CEO纳德拉表示,AI时代下,新的衡量单位已变成“每美元每瓦特的token数”;OpenAI的o1模型正在优化AI开发,“我们正在使用AI来构建 AI工具,以构建更好的 AI”。 当地时间10月21日,在微软AI之旅伦敦站活动上,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发表主题演讲,介绍Copilot、Copilot&AI全栈、Copilot设备三大平台的创新。 纳德拉认为,与摩尔定律类似,在AI领域Scaling law(缩放定律)也是存在的。定律表明,每六个月,计算性能都会翻倍,其中一部分是由于计算能力的提升,但更多的是由于对数据和算法使用技术的改进。AI时代下,新的衡量单位是“每美元每瓦特的token数”,这是新的货币,新的衡量标准。 10/21.AI搜索新锐Perplexity拟融资5亿美元,新估值80亿美元,三个月翻倍,过去一年中,Perplexity完成了三轮融资。今年1月,该公司的估值仅为5.2亿美元,今年夏天公司估值已经增长至30亿美元。Perplexity计划在其第四轮融资中筹集约5亿美元。据悉,该公司目前的年化收入约为5000万美元。 10/20.知名社群平台「X」(前身為推特)被科技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收購後,陸續推出許多讓用戶聞風喪膽的新政策。近日X宣布將從11月15日起,把用戶上傳的「所有內容」,強制無條件授權給該平台用於AI模型的訓練與學習,引起許多創作者不滿,更有大量「移民」湧進X競爭對手Bluesky裡避難。 10/18.谷歌组织迎重大调整!Gemini并入DeepMind团队,搜索广告业务主管升为首席技术官 谷歌CEO表示:“AI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技术,为不断加快进展步伐,我们在简化结构方面进行努力。此次转移将这些团队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改善反馈循环,使我们能够快速部署新模型到Gemini应用中。” 10/17.Nflx:三季度盈利超预期增近45%,订阅用户意外多增逾50万,盘后一度涨超5% :三季度营业利润增超50%、营业利润率升超30%至29.6%,碾压预期,三季度营收增长15%,四季度料将再增15%、比分析师预期高8%,全年指引略为上调,称全年增速处于指引区间高端15%,明年营收最高增13%较今年略放缓,但营业利润率28%高于今年;三季度净增订阅用户同比下降42%,仍较分析师预期高12%,在最大市场美加的净增用户超预期下降61%,亚太区用户净增228万远超预期,同比增长21%,体现当季在日韩泰上线内容强劲; 三季度:营收98.3亿美元年增15%,分析师预期97.8亿美元,公司指引增13.9%至97.3亿美元,二季度年增近17%;EPS:稀释5.40美元年增44.8% ,分析师预期5.16美元,公司指引5.1美元,二季年增48%;营业利润:29.1亿美元,年增51.8%,分析师预期27.2亿美元,公司指引27.3亿美元,,二季度年增长42%;三季度营业利率29.6%年升7.2百分点,分析师预期27.8%,公司指引28.1%,二季度升4.9百分点至27.2%。 净利润:三季度净利润23.6亿美元,年增41%,公司指引22.37亿美元,二季度年增44.3%。 订阅用户:流媒体付费订阅用户净增长507万,年降42%,分析师预期增加452万,二季度净增用户805万;季末付费会员总数2.827亿,分析师预期2.8215亿。 四季度业绩指引:营收预计101.3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00.5亿美元,2025年营收430亿至440亿美元,分析师预期434亿美元;稀释后EPS预计4.23美元,分析师预期3.9美元;营业利润预计21.9亿美元,营业利润率21.6%,分析师预期21.2%;2025年营业利润率目标28%;净利润:四季度净利润预计18.47亿美元。 本次奈飞公布的订阅用户增长较去年同期大幅放缓,增幅仍续高于市场预期,三季度净增加的订阅用户数比分析师预期多增55万,相当于较分析师预期的增幅高12%。但分地区看,奈飞在最成熟且最大的市场美国和加拿大增长超预期放缓,三季度亚太区(APAC)订阅用户净增加228万,增幅同比增长21%,分析师预期增加156万。三季度奈飞在亚太区的营收增长19%,在全球各主要市场中表现最好。对于亚太区的强劲业绩,奈飞特别提到,公司改进了适合该地区的产品、提升了产品与市场的匹配度,而且,三季度在日本、韩国和泰国当地上线的内容强劲。 10/17.Elon Musk 在 19 天內設置了 100,000 個 Nvidia H200 GPU,黃仁勳:通常要花 4 年時間 10/17.AI云多烧钱?大摩:到2025年将相当于阿波罗太空计划支出将超过2500亿美元!好在应用端也很乐观 ,生成式AI已在实际应用中逐渐展现出效果,能够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升客户服务效率,并在多个领域实现成本节省。 **10/13.JL摘.高盛AI投资“四阶段论”。“第一阶段”最明确的AI受益者英伟达,"第二阶段"包括专注于AI基础设施公司,"第三阶段"聚焦于有潜力通过产生增量收入来实现AI变现公司,"第四阶段"主要是在广泛AI采用和生产力提升中潜在盈利提升最大的公司。 高盛认为,目前投资热点集中在第二阶段基础设施,典型这类股票今年来涨幅已达27%,估值较10年均值高出0.4个标准差,正渐入高估值阶段。高盛警示第二阶段交易将趋于成熟,该阶段股价上涨将由盈利增长而非估值扩张驱动。本阶段依賴科技巨头大规模AI投资是支撑这些股票重要因素,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和甲骨文等科技巨头大规模AI相关投资,预计2024年和2025年资本支出将分别达2150亿美元和250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与AI相关。但這些超大规模云计算服务商资本支出超预期幅度及企业提及AI频率增速均有所放缓。英伟达财报销售超预期幅度?将是重要检验。 第三阶段有潜力通过产生增量收入AI应用股,高盛建议保持谨慎。高盛认为,在这一阶段中,虽然估值低于均值,但AI应用落地和变现时机仍不明朗。其中, "平台"类股票展现出较强投资吸引力: 第四阶段股票,即有望从AI广泛应用中获得最大生产力提升的公司,高盛分析师认为,其表现仍需时日。 数据显示,当前仅6%企业在生产中使用生成式AI,这一比例远低于市场预期。高盛的分析师指出,只有在第三阶段的AI应用推广取得实质性进展后,投资者才可能对这类股票建立信心 10/8.彭博:Jefferies分析師李裕生Edison Lee:投資人對新手機抱過於樂觀預期,對於蘋果現在首款搭載AI功能手機:iPhone16系列抱有很高的期望還太早,因「缺乏實質新功能」以及「AI有限涵蓋範圍」都顯示出,市場對銷售成長可能出現5-10%成長的高期望不太可能實現,將蘋果股票評級從「買入」,下調為「持有」,使蘋果果7日股價走低收跌2.25%。 相較於4月低點,蘋果股價已漲約34%,其中大部分漲幅,反映出人們對AI功能將推動消費者換機、重新加速營收成長的樂觀情緒,但新機上市後的早期跡象顯示,需求好壞參半。 李裕生補充,智慧手機硬體在具備真正的AI能力之前,需要重新設計,預估可能要等到2026、2027年。 與其他科技巨頭比,華爾街對蘋果股票看法更加謹慎,僅65%分析師建議買入蘋果,反觀微軟、輝達和亞馬遜等分析師喊買比都近或高於90%。 10/1.阿里、拼多多、京东市值合计約5千億美元只有亚马逊二兆美元的1/4,高盛:中国电商价值重估空间巨大;高盛指出,中国互联网行业12个月预期市盈率中值为14.3倍,与美国互联网相比仍存在40%以上的折价。而阿里巴巴、拼多多和京东等电商公司的估值仅为9-12倍,仍低于中国互联网行业中位数,价值重估的潜力巨大。 10/1.报道:谷歌将在泰国投资10亿美元,以加速亚洲人工智能的发展 全球科技公司竞相赢得东南亚客户,谷歌周一宣布在泰国曼谷和春武里府投资10亿美元增设数据中心。 9/30.软银将向OpenAI投资5亿美元据The Information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软银的愿景基金已同意在OpenAI最新一轮融资中投资5亿美元。这是软银首次投资由Sam Altman领导的公司。据彭博消息,OpenAI正在与投资者洽谈,以1500亿美元的估值筹集65亿美元。本轮融资预计由Thrive Capital领投,微软公司(OpenAI的最大投资者)及其他投资者也将参与。 9/26.OpenAI 技術長 Mira Murati 與另兩名技術高層人員,於25日宣布辭職,讓近期原本就陷入高層動盪這家公司再添新波折。 9/23.AI应用”变天“:Copilot已死,Agent当道?全球多家科技巨头如微软、Workday等公司,纷纷将Agent系统推至其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让它们不仅能提供帮助,还能代替用户完成任务。近日,Salesforce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在公司年度Dreamforce大会上,直言不讳地批评微软的Copilot AI,将其与上世纪失败的数字助手Clippy相提并论。“我们现在都知道 Microsoft Copilot 基本上是新的 Microsoft Clippy,客户并没有从中获得价值。 9/21.許多中東主權財富基金在AI領域不斷投入巨資,並成美國矽谷AI新創投大金主。據Pitchbook資料,2023年中東主權基金投資AI公司金額暴增5倍。高盛指出,組成「海灣合作委員會」的沙國、阿聯、阿曼、科威特、卡達和巴林等國,目前主權基金總規模共達2.7兆美元,預計2026年將擴大至3.5兆美元,將成矽谷AI產業提供鉅額金源。《CNBC》引述消息人士稱,OpenAI展開新一輪籌資,其估值可達1500億美元,阿聯內最富裕酋長國阿布達比所支持AI投資公司MGX,也想分一杯羹,將成OpenAI最新一輪籌資投資人之一。 9/20.OpenAI最新一轮融资将完成,获超额认购,要求投资者至少投2.5亿美元:OpenAI周五将告知投资者交易结果。微软、英伟达和苹果有望参与。最新轮融资将由其现有投资者Thrive Capital领投,投入规模为12.5亿美元。至少一家著名的现有投资者红杉资本会缺席本次融资。OpenAI最新估值为1500亿美元。分析称,2.5亿美元的最低投资额规模惊人。 9/20.亚马逊发力电商AI,推出第三方卖家助手:beta版Amelia,今年内将扩大到其他国家,该助手可帮助卖家快速了解销售和库存数据,提供关键指标及上一年对比。亚马逊还推出仅面向广告商的视频AI视频生成器Video Generator,可将单张产品的图片转换为该产品的视频展示。 亚马逊发力电商AI,推出第三方卖家助手Amelia;去年12月,亚马逊云业务AWS推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助手Amazon Q,现在亚马逊又在电商领域发力,推出了服务电商平台第三方商家的AI助手Amelia。 9/20.CEO库克称,长期内对中国市场仍然有信心,中国大陆和大中华区的iPhone安装基数实际上创新高,苹果智能手机在中国城市销量排名前三,中国市场的业绩正从上半财年开始提速。苹果承认对人工智能的支出同比增长,看好AI是人们购买新iPhone的另一个理由。苹果连六季度营收和盈利均超预期,创6月份季度总营收和EPS史上最高,服务收入连六季创新高,与iPad收入一同跳涨并推动总营收增超预期,iPhone收入虽同比下跌但总额好于预期,大中华区收入为唯一地理分区中同比下滑且跌超预期。 季度营收:年增长4.9%至857.8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844.6亿美元。 摊薄后EPS:年增11%至1.40美元,高于市场预期1.35美元。 净利润:年增7.9%至214.5亿美元。 总体运营开支:年增6.8%至143.3亿美元,略低市场预期143.9亿美元。 毛利率:46.3%,市场预期46.1%。 第三财季iPhone收入:年滑0.9%至393亿美元,预期389.5亿美元。 第三财季Mac收入:年增长2.5%至70.1亿美元,预期69.8亿美元。 第三财季iPad收入:年增23.7%至71.6亿美元,预期66.3亿美元。 第三财季可穿戴设备、居家、周边收入:年跌2.3%至81亿美元預期77.9亿美元。 第三财季服务收入:年增14%至242.1亿美元,预期239.6亿美元。 第三财季产品收入:年增1.6%至615.6亿美元,预期606.3亿美元 第三财季大中华区营收:年跌6.5%至147.3亿美元,预期152.6亿美元。 最大市场美洲地区营收:年增6.5%至376.8亿美元;第二大市场欧洲营收:年增长8.3%至218.8亿美元。 日本营收:年增5.7%至51亿美元。 其他亚太地区收入:年增13%至63.9亿美元。 董事会已宣布派发每股0.25美元的现金股息,将于2024年8月15日支付给2024年8月12日收盘时登记在册的股东。公司CFO Luca Maestri称,当季的运营现金流接近290亿美元,向股东回报了超过320亿美元。现金和现金等价物:255.7 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289.8亿美元。苹果连续六个季度营收和盈利均超预期,创下6月份季度(即公司第三财季)的总营收和EPS史上最高纪录,服务收入连续六个季度创新高,与iPad收入一同跳涨并推动总营收增超预期,iPhone收入虽同比下跌但总额也好于预期,盘后瞬间涨1.3%随后一度转跌2%。 919苹果遭欧盟警告,若拒绝开放iOS系统或面临巨额罚款,苹果公司必须在六个月内遵守新规,否则将迎来年收入10%的处罚。欧盟希望通过此举迫使苹果重新设计其封闭的生态系统,让竞争对手也能访问iPhone和iPad的操作系统。 9/17.微软Copilot客户量上季增60%!新升级能编Excel表、分析优先处理邮件微软还宣布与沃达丰集团(Vodafone Group Plc)签署了一项大规模采购协议,沃达丰将购买68,000个使用最新AI功能的公司版Copilot助手的许可。分析认为,微软将流行Office软件与OpenAI的AI模型连接,使微软产品在市场上与竞争对手产品,包括OpenAI自己的产品区分开来。 9/17.微軟宣布:董事會通過:史上最大規模股票回購計劃600億美元,同時,將至11月21日單季股息調高10%至0.83美元。這項股票回購沒有設定到期日,取代了2021年宣佈的600億美元回購計畫。 9/13.人类向AGI时代进发!OpenAI“草莓”来了 AI推理能力大升级;隔夜OpenAI最强o1系列模型忽然上线,官方称其为“草莓”。在复杂推理、数学和代码问题上,“草莓”再次提升到全新高度。但有博主在测评后发现问题很多,并且有扣费陷阱,可能会被百倍计费。这个模型说是有 32k/64k 最大输出,但真实输出远没有这么多。 9/12.媒体称,微软、苹果、英伟达参与OpenAI的65亿美元新融资,1500亿美元是获得新融资前的最新估值,OpenAI还商讨向银行借款50亿美元。若消息属实,意味着OpenAI的估值不到7个月涨近88%。 9/13.甲骨文CEO谈AI:“1000亿美元”是入场费,我们要建三个核反应堆 AI的尽头是核电?甲骨文拟建三个小型核反应堆,支撑超级数据中心 甲骨文董事长Ellison宣布正在设计一个需要超过1千兆瓦的电力数据中心,将由三座小型核反应堆提供动力,它们的功率不超过300兆瓦,有望能够更快地部署无碳能源。核能初创公司Oklo则有望在2027年前推出其首座反应堆。科技界传来重磅消息,为了满足AI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甲骨文正在考虑采用下一代核能技术来支撑其超级数据中心的运作。有分析认为,“AI的尽头或是核电”。 9/13.OpenAI大模型ChatGPT付费订阅用户已经超过1100万。(The Information) 9/13.云收入前景更乐观,AI新势力甲骨文提高下财年营收指引,盘后一度涨近7%;上调2026财年指引的同时,甲骨文预计,2029财年营收至少1040亿美元,三年增长近58%。甲骨文本周一公布,2025财年第一财季营收增长7%,备受关注的云基础设施业务OCI收入超预期增长45%。财报后甲骨文股价持续收创历史新高。 9/13.Adobe本财季指引逊色,引爆AI创收前景担忧,盘后一度跌超10% 三季度Adobe营收超预期年增11%、再创单季最高纪录,主营业务关键指标ARR不降反增8.6%;而四季度营收指引最高增近10%,超预期放缓,ARR指引下降3.3%,降幅为分析师预期两倍多。刚过去一财季,多媒体和数字内容创作软件巨头Adobe的销售增长继续强于预期,但本财季的指引却显示增长放缓程度比华尔街预料的还大,令投资者失望。财报公布后,Adobe股价盘后大跌,体现出投资者对该公司人工智能(AI)工具开始创收的前景越来越缺乏耐心。 9/10.2016年,欧盟竞争事务专员指控爱尔兰向苹果提供非法税收优惠,导致投资不公平地从其他国家转移向爱尔兰。今日,苹果输掉了与欧盟长达数年的法律争斗,欧盟判定苹果从爱尔兰的税制漏洞中不当受益,必须向爱尔兰支付130亿欧元的补缴税款。这是欧盟打击“优惠税收协议”的一部分。苹果对这一结果表示失望,但是这是最终裁决,无法上诉。苹果表示,“欧盟委员会试图追溯性地更改规则,但他们忽视了一点:根据国际税法,我们收入已在美国缴税。” 9/11.歐洲最高法院週二(10日)維持對Google徵收的24億歐元(台幣860億元)罰款,因為Google濫用其主導地位,偏袒自己的購物比較服務。另外,蘋果在歐盟最高法院就130億歐元(台幣4630億元)稅單案也敗訴。 9/10.谷歌反垄断第二案开审,被美国司法部指独占广告技术市场多达91%,谷歌辩称,美国司法部的诉讼过于狭隘地关注网站广告,司法部夸大了谷歌的市场份额,该份额并未计入亚马逊、Meta、微软和 TikTok 等对手;其律师警告,若谷歌被判分拆,只会让其他科技巨头受益。 9/10.甲骨文第一财季营收、盈利和备受关注云基础设施收入均增超预期,称与亚马逊AWS签署多云协议为“里程碑”事件,很快客户将能够在每个超大规模(Hyperscaler)云中使用最新甲骨文数据库技术,来自AI需求前景乐观,盘后大涨超9%,今年累涨约32%,跑赢标普大盘。营收:年增7%至133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32.3亿美元;其中,云基建营收年增45%至22亿美元,分析师预期21.8亿美元;EPS:非GAAP,年增17%至eps1.39美元,分析师预期1.33美元;GAAP:年增20%至稀释后每股收益1.03美元,上年同期0.86美元;运营利润:非GAAP,按固定汇率计年增14%至57亿美元,分析师预期55.9亿美元;GAAP 40亿美元。运营利润率:非GAAP:43%,分析师预期42.2%,GAAP:30%;净利润:非GAAP 增18%至40亿美元,GAAP 29亿美元;股东回馈:季度现金股息每股0.40美元,给2024年10/10收盘前登记在册,支付日10/24日。分项业务:剩余履约义务(RPO):关键指标年增53%至990亿美元,并创公司纪录新高;云许可和本地许可收入:年增7%至8.7亿美元;云收入(IaaS加SaaS):年增21%至56亿美元,分析师预期56.1亿美元;其中,云应用(SaaS)收入年增10%至35亿美元,分析师预期34亿美元;Fusion云ERP(SaaS)收入年增16%至9 亿美元;NetSuite云 ERP(SaaS)收入年增20%至9亿美元。 业绩指引:甲骨文预计第二财季调整后EPS为每股收益1.45至1.49美元。营收将年增8%至10%,其中云营收将年增24%-25%;预计2025财年开支年增翻倍,营收两位数百分比增幅。埃里森(Larry Ellison):“甲骨文在全球拥有162个正在运营和建设中的云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中最大一个为800兆瓦,将包含数英亩的英伟达GPU集群,用于训练大规模AI模型。由于之前与微软和谷歌达成多云协议,公司数据库业务增长率正提高。至公司第一财季末,微软已上线7个甲骨文云区域,另有24个正建设中,谷歌已上线4个甲骨文云区域,另有14个正在建设中。最大新闻是与亚马逊AWS签署多云协议,甲骨文最新的技术Exadata硬件和数据库软件23ai版将嵌入AWS云数据中心,今年12月上线时,AWS客户可轻松便捷访问甲骨文数据库。 9/6.提升100倍!OpenAI考虑新模型订阅价格为2000美元每月AIGC开放社区 (目前,OpenAI的ChatGPT Plus付费价每月20美元,就是说全新大模型“草莓”和“猎户座”整体价格提升100倍以上。分析认为,OpenAI能考虑如此高的价格跨度主要是因为缺钱、新产品足够强以及手握数亿用户) 9/5.C3.ai上财季订阅收入逊于预期,何时盈利仍未知,盘后一度跌近20% ;第一财季C3.ai总营收增长21%高于预期,但订阅收入同比增长超预期放缓至20%,增速仅前季一半;一年前公司撤销到上财年末实现盈利的目标,至今未预计何时扭亏为盈,预计本财年营业亏损最高1.25亿美元。经营企业AI软件的AI概念股C3.ai最近一个季度的亏损低于华尔街预期,但主要收入源表现不佳,扭亏为盈的前景仍不明朗。 9/4.股价暴跌后,交易员紧盯英伟达100美元关键点位,分析认为,英伟达本轮下跌的主要原因仍是对企业在AI方面巨额支出是否可持续担忧,且短期可能没有太多正面消息推动。不过分析师仍对英伟达的基本面和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暗示需要更多耐心。 8/29.全年每股收益指引超预期,现任CFO将辞职,Salesforce盘后涨超4% 8/27.全球各大國際企業爭相投入AI運算力服務市場,興建大型基礎建設,宏碁董事長陳俊聖今天指出,過去18個月裡,如同台積電等級的資本支出不斷投入,但其實市場上沒有相應運算需求,若僅仰賴「出租運算力」營利,沒有出現新的商業模式,AI伺服器目前的盛況再往下走,短期可能面臨收斂。目前北美4大雲端服務供應商亞馬遜、微軟、谷歌、Meta續投入建置AI基礎設施,世界各地也興起區域型需求,不過,陳俊聖觀察,目前不少業者藉由AI伺服器打造計算中心,多以「出租運算力」為主要商業模式,台灣內部也有業者投入資金參與其中,但過去已有國家實驗室隸屬單位做過相同事情,最後並未成功。 8/20.台積電展開全球布局,AI晶片需求的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仍根留台灣;未來3年,每年在台投資超過兆元,二奈米以下A14(1.4奈米)在竹科寶山、中科擴建二期,埃米級的A16落腳高雄;估計台積電未來三年在台灣每年將持續投資超過兆元台幣。 高雄楠梓占地可容納五座晶圓廠。供應鏈廠商指出,高雄楠梓除是二奈米製程生產基地外,台積電最新規劃的埃米級A十六製程也將落腳楠梓。台積電上月法說會表示,「所有的AI公司都正在與我們合作」,A16將是AI相關高效能運算HPC產品最佳解決方案,計畫2026年下半年進入量產,2奈米到A19製程技術將進一步擴大技術領先優勢。今明年6座CoWoS先進封裝廠投產:另AI晶片採CoWoS先進封裝,帶動CoWoS需求大爆發,台積電擴產緩不濟急,規劃今明年連續兩年的產能都將倍增;供應鏈估計,台積電今年在竹南、台中與台南園區將共新建完成三座廠,明年包括嘉義、台南與購自群創面板廠改裝後,也將新增三座廠加入生產行列 8/18.繼8月初穆迪下調英特爾評級後,不到半隔月,標普也跟進。標普表示,英特爾負面評級展望,反映該公司在短期內收入和獲利狀況疲軟,因英特爾未來在其核心業務領域仍將應對來自行業逆風和競爭壓力。標普全球評級在16日將英特爾發行人信用評等從「A-」下調至「BBB+」。標普表示,成功執行技術路線圖、按時推出產品和實現計畫中的成本削減,將有助於英特爾的信用指標在未來2年內恢復到適當水平。 8/15.今秋付费用户将能使用GPT-4o高级语音模式,测评和官方报告都提到了吓人之处,比如,“在极少数情况下”,GPT-4o模型会开始模仿用户的声调和说话方式,或者干脆在对话中随意大喊大叫。甚至“当以特定方式给出提示语时,GPT-4o还容易产生令人不安或不适当的非语言发声和音效,如色情呻吟、暴力尖叫和枪声。” 8/14.被判搜索垄断后,谷歌重蹈微软“分家”噩运?美司法部考虑分拆 8/14.苹果“限量”在iPhone上线个人智能化系统Apple Intelligence才两周,谷歌就紧跟着行动,开始大范围推行安卓操作系统的大语言模型(LLM)AI,在新一代旗舰智能手机全面上线自家模型支持的AI助手。昨谷歌宣布将Gemini AI助手融入安卓系统,意味着安卓系统设备将拥有Gemini辅助的全新AI功能。同时,谷歌发布首批Gemini AI加持的旗舰智能手机Pixel—Pixel 9系列。 8/14.腾讯Q2营收年增8%,Non-IFRS经营利润年增长27%,本土游戏恢复增长 ;二季度腾讯本土和国际游戏业务双双实现9%增长,网络广告业务保持稳健,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9%,腾讯表示下半年将继续加码AI投资,宣布上半年已回购1.55亿股。 8/14.OpenAI权力大洗牌:高管层动荡中崛起的新势力:过去几个月里,OpenAI经历了一系列高调的离职事件,如今高层11人中只有2人留下。不过,新一批领导者已经入局填补空缺,Jakub Pachocki已晋升为首席科学家,Barret Zoph担任post-training部门主管,Mark Chen成为前沿研究部门主管。 8.12AI搜索公司perplexity CEO暗示已经用上OpenAI最新模型:“草莓 8/11.11人走了9人,OpenAI创始团队“分崩离析”,OpenAI初创成员中,绝大多数已离开,其非营利使命和商业化转型间的紧张关系愈发显现。有分析指出,人员流失的原因也可能与马斯克本周的诉讼有关。 8/8.ChatGPT APP 7月收入创新高,尽管AI货币化进程让市场忧虑,“标杆产品”ChatGPT收入确实在持续走高。 Appfigures提供数据,该应用 7 月份从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获得2800万美元净收入。 8/7.英特爾今宣布:18A製程AI PC處理器Panther Lake、伺服器處理器Clearwater Forest已完成製造並成功通電與啟動作業系統,在流片後兩季度內達成這項里程碑,兩款產品將按計劃2025年開始量產;也宣布,明年上半年將有第一家外部客戶預計以18A製程完成流片tape out。 8/8.谷歌反垄断案裁决细节大曝光:微软倒貼钱苹果也不用必应?苹果高管称“即使微软免费提供必应,甚连公司一起送,我们也不考虑。”谷歌-苹果签署双赢协议已十年。苹果并非不愿意自己开发搜索引擎,但要复制谷歌当前技术基础设施,可能至少要耗资200亿美元。划重点 1)苹果认为微软必应很糟糕,即使愿意免费甚倒貼钱提供,苹果也不愿将其设置成Safari默认搜索引擎;2) 成Safari默认搜引擎,谷歌每年向苹果支付巨额广告收入分成,2022年约200亿美元;3)苹果并非不愿自己开发搜索引擎,但要复制谷歌当前技术基础设施,可能至少耗资200亿美元。 8/6.美国法院裁定,谷歌的搜索业务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原告美国司法部胜诉,谷歌数十年在搜索市场的主导地位可能被颠覆。谷歌输官司,苹果“躺枪”,花旗:17%利润或化为乌有!为保持默认搜索引擎地位,谷歌每年会向苹果打笔巨款,而谷歌此举败诉或影响苹果公司约17%的营业利润。美国司法部指控谷歌一年给苹果等企业支付超百亿美元,保持其默认搜索引擎地位。美国反垄断法庭文件显示,根据双方协议,谷歌仅在2022年就向苹果公司支付200亿美元,使谷歌成为iPhone,iPad和Mac上Safari浏览器中的默认搜索引擎。 (8/7.Google反壟斷敗訴,估計蘋果每年將減少200億美元收入,恐衝擊蘋果的稅前利潤。Google每年向蘋果和三星等公司支付數十億美元,讓Google成為其設備上的預設搜尋引擎,透過Safari瀏覽器賺取的搜尋廣告營收36%;摩根士丹利估計,倘若這筆200億美元的生意泡湯,蘋果獲利恐減損4-6%) 8/3.谷歌、微软、亚马逊财报接连“失利”,华尔街不信猛砸钱搞AI带来回报;公布财报来,谷歌和微软股价累跌超8%,亚马逊一日跌近9%。明显受益于生成式AI业务的三家巨头云计算部门二季度增长稳健,但不足安抚投资者,他们越来越急切地希望看到在数据中心和其他AI基础设施上投入巨资所带来回报。 8/4.TikTok在美國擁有1.7億名用戶,近日美國政府以《兒童網路隱私保護法》(COPPA),該法要求針對兒童的服務必須先獲得父母同意,才可收集13歲以下用戶個人資訊。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也加入這場訴訟,目的為「結束TikTok對兒童隱私的非法大規模侵犯」,向短影音平台TikTok及其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提起訴訟,若罪名成立,TikTok可能得付出數十億美元的罰款。 8/2.日遊戲機大廠任天堂財報:至6月第一季營收跌46.5%至2466.4億日圓(約台幣542.6億元),低於市場預期2896億日圓(約台幣637億元),營業利潤暴跌71%至545億日圓(約台幣119.9億元),遠低於市場預期937億日圓。 8/2.让搜索更聪明!谷歌引入三大Chrome AI搜索功能(谷歌Lens,谷歌AI和Gemini模型。谷歌Lens的引入将使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获取更丰富的搜索结果。产品研究对比功能使得用户能自动生成的对比表格,更高效地获取和比较产品信息。此外,谷歌AI搜索还可以让用户以更加自然和对话化的方式,找回曾访问但未保存的网站。 8/2.AI投入压力下云需求亮红灯,亚马逊Q3指引逊色,盘后一度跌超6% |二季度亚马逊营收和营业利润分别增长放缓至10%和91%、仍高于预期,云业务AWS收入超预期增长近19%;三季度营收指引最低增8%,将创逾一年半最低增速,营业利润指引超预期大幅放缓(皆低於市場預期),最低增不足3%,体现对AI服务的投入规模超预期。虽然二季度云业务AWS的销售保持两位数强劲增长,但亚马逊三季度的总体销售指引逊色,亮起了云业务需求不振红灯。同时,亚马逊三季度利润指引也低于预期,体现科技巨头对AI领域大举投入时的盈利压力。 电商:二季度电商业务净销售553.9亿美元,年增4.6%,预期555.5亿美元,一季度年增约7%。 AWS:二季度AWS业务净销售262.8亿美元,年增18.7%,预期259.8亿美元,一季度年增近17%。 广告:二季度广告业务净销售127.7亿美元,年增19.5%,预期130亿美元,一季年增约24% 三季度业绩指引 营收:三季度净销售预计1540~ 1585亿美元,预期1584亿美元。 营业利润:三季度预计115亿至150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56.6亿美元。 成本阴影正笼罩着科技巨头,市场对巨额AI投资的回报担忧日益加剧。 ***面对市场担忧,科技巨头一致表示,将坚定“烧钱”。上周公布二季度财报后,Alphabet兼谷歌的CEO皮查伊强调,对Alphabet而言,在AI领域投资不足风险远大于过度投资的风险。本周公布二季报的Meta和微软均预计将增加资产支出。Meta强调,2025年的资本支出将大幅增长,基础设施成本是重要驱动因素,这将继续支持AI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微软投资者关系副总裁Brett Iversen表示,未来公司续加大支出以满足“强劲客户需求”,预计2025财年资本支出将高于24财年。 8/2.苹果三财季iPhone收入下滑,大中华区唯一下跌,iPad和服务强劲,盘后跌超1% | CEO库克称,长期内对中国市场仍然有信心,中国大陆和大中华区的iPhone安装基数实际上创新高,苹果智能手机在中国城市销量排名前三,中国市场的业绩正从上半财年开始提速。苹果承认对人工智能的支出同比增长,看好AI是人们购买新iPhone的另一个理由。苹果连六季度营收和盈利均超预期,创6月份季度总营收和EPS史上最高,服务收入连六季创新高,与iPad收入一同跳涨并推动总营收增超预期,iPhone收入虽同比下跌但总额好于预期,大中华区收入为唯一地理分区中同比下滑且跌超预期。 季度营收:年增长4.9%至857.8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844.6亿美元。 摊薄后EPS:年增11%至1.40美元,高于市场预期1.35美元。 净利润:年增7.9%至214.5亿美元。 总体运营开支:年增6.8%至143.3亿美元,略低市场预期143.9亿美元。 毛利率:46.3%,市场预期46.1%。 第三财季iPhone收入:年滑0.9%至393亿美元,预期389.5亿美元。 第三财季Mac收入:年增长2.5%至70.1亿美元,预期69.8亿美元。 第三财季iPad收入:年增23.7%至71.6亿美元,预期66.3亿美元。 第三财季可穿戴设备、居家、周边收入:年跌2.3%至81亿美元預期77.9亿美元。 第三财季服务收入:年增14%至242.1亿美元,预期239.6亿美元。 第三财季产品收入:年增1.6%至615.6亿美元,预期606.3亿美元 8/2.大厂坚定“烧钱”!英伟达暴涨暴跌成新常态,波动性已超比特币 科技巨头坚定地给AI“烧钱”,AI投资目前正在助力业绩增长,而且更重要的是AI投资已成为一个生存问题,投资不足的风险远大于投资过度的风险。本周“AI领头羊”英伟达上演过山车行情,周二一度重挫7%,而隔夜就飙升近13%,单日市值增加了惊人的3300亿美元,美股科技股也跟随“上蹿下跳”。而到周四,英伟达再度重挫,收跌近7% 8/1.Meta二季报和下季指引超预期,没再增全年资本支出上限,盘后涨5% 公司预计,基础设施成本将成为2025年支出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元宇宙”Reality Lab今年运营亏损将年大增,AI投资将令2025年的资本支出也会大幅增长。CEO扎克伯格称,到今年年底,Meta AI有望成为全球使用率最高人工智能助手。二季度Meta的营收和盈利均高于预期,当季资本支出小于预期,对三季度收入的指引区间中点超出市场预期。 Meta电话会:未来是“AI、AI还是AI”!电话会中表示,Llama 4或在明年推出,AI显著推动广告业务增长,Meta AI年底或成为“最常用的人工智能助手”,但盈利还需数年。 在随后财报电话会更是展现其雄心勃勃的AI战略。 7/30.微軟Q4財報:業績高於預期 但雲端業績遜色 拖累盤後一度下挫7%(EPS:2.95美元年增10%,預期2.93美元;營收:647.3億美元年增15%,預期643.9億美元;純益:220億美元年增10%,去年同期為200.8 億美元);各部門Q4營收表現 智慧雲端(Intelligent Cloud) 該部門含 Azure 公共雲、Windows Server、SQL Server、Visual Studio、GitHub 和企業諮詢服務:營收:年增19%至285億美元,但低於預估286.8億美元;Azure 和其他雲端服務該季營收成長 29%,低於分析師先前預估的31%成長率,令人大失所望。 生產力和商業流程部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 該部門含微軟365生產力軟體訂閱、LinkedIn 和 Dynamics 等業務(微軟正重命名 Office365 套裝) 營收:203億美元年增11%,高於預期201.3億美元。 更多個人運算部門 (More Personal Computing) 該部門包含Windows作業系統、Surface設備、Xbox 電玩主機和來自Bing搜尋引擎廣告:營收:159億美元年增14%,高於預期154.9億美元。 微軟開始銷售具有AI功能Surface PC,即AI功能無須網路連線,可在本地運行的AI PC。戴爾、惠普和其他設備製造商也推出自家「Copilot+」個人電腦。 7/30.苹果AI版iOS首日火爆:聊天秒变高情商,大模型成最强嘴替,Siri华丽变身-全面换新变身成Apple Intelligence Siri,可润色推特评论、甚把dirty words变儒雅随和……不过Siri升级,ChatGPT暂未接入。网友还发现苹果大模型训练用的是谷歌TPU集群,英伟达含量竟然为零。 730.SIGGRAPH2024(计算机图形学和交互技术年度大会和展会)729.美丹佛市:英伟达亮出新工具:发送Blackwell样品,发布NIM(Nvidia inference micro service)软件更新,支持3D和机器人模型创建: 扩大云原生微服务NIM的推理微服务库,涵盖物质世界环境、高级视觉建模和各种垂直应用,推动企业大规模部署AI模型。英伟达的深度学习框架fVDB利用现实世界3D数据打造空间智能;开源模块化框架Isaac Lab提供模拟,加快机器人学习;英伟达为物质世界的AI量身定制NIM,用NIM和VIA微服务打造VLM驱动的视觉AI代理;英伟达Omniverse Replicator帮助解决限制模型训练的数据短缺问题。这是今年首发新款芯片架构。同时,英伟达公布了一系列软件更新,主要涉及用于优化AI推理云原生微服务—NIM,推动企业大规模部署AI模型。 7/29.苹果官宣:支持Apple Intelligence的模型在谷歌定制芯片上训练;苹果论文披露,在8192块谷歌TPUv4 芯片上训练一个大型服务器语言模型——服务器苹果基础模型(AFM),进行6.3万亿token训练;端侧AFM在2048块TPUv5p 芯片训练;AFM和AFM服务是在“云TPU 集群”上训练。 7/26.Meta、谷歌承认“可能过多投入AI”,但“投资不足的风险远大于投资过度” 7/25.美科技巨頭財報不佳,觸發投資人對AI股拋售,引爆「黑色星期三」,費半重挫5.41%,現又傳,OpenAI今年可能巨虧50億美元消息,此惡耗讓已承受壓力的AI行業雪上加霜。 7/24.Meta发布最大开源AI模型三款Llama 3.1,英伟达新AI代工加持,云伙伴助阵,其中Llama 3.1 405B包含4050亿个参数,这是Meta迄今为止最大的模型。扎克伯格称Llama 3.1为“艺术的起点”,将对标OpenAI和谷歌公司的大模型。同时,Meta和英伟达实现强强联手,英伟达AI Foundry将为全球企业提供Llama 3.1模型的定制 Llama 3.1拥有大范围新的能力,包括改善推理以帮助处理复杂的数学问题、或即时合成一整本书,这是Meta迄今为止最大的模型。同时,英伟达AI Foundry将为全球企业提供Llama 3.1模型的定制服务。 媒体报道,Llama 3.1 405B模型包含4050亿个参数,是近年来参数规模最大的模型之一。通常,参数大致对应于模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参数越多的模型通常表现越好。该模型使用16000个英伟达H100 GPU进行训练,受益于新的训练和开发技术,Meta声称,Llama 3.1 405B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OpenAI的GPT-4o和Anthropic的Claude 3.5 S Sonnet竞争。 7/24.扎克伯格表示,Meta聊天机器人拥有“数亿”用户,并预计到年底将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聊天机器人。他希望Meta以外公司也能使用Llama来训练他们自己的AI模型。 Meta在AI上的投资非常大。扎克伯格表示,训练Meta的Llama 3模型花费了“数亿美元”的计算资源,但他预计未来的模型成本将更高。“未来这将需要数十亿甚至更多的计算资源,”他说。2023年,Meta试图削减一些未来技术和管理层的支出,裁掉了数千个工作岗位,这是扎克伯格称之为“效率之年”的一部分。但扎克伯格仍然愿意在AI竞赛中投入资金。 “我认为现在很多公司都在过度建设,你回头看时可能会觉得‘哦,我们可能都花费了更多的数十亿美元’,”扎克伯格说。“另一方面,我实际上认为所有投资的公司都在做出理性的决定,因为如果落后了,未来10到15年你将在最重要的技术上处于劣势。” “如果AI在未来像移动平台一样重要,那么我不想通过竞争对手访问AI,”扎克伯格说,他长期以来对Meta依赖于Google和苹果手机和操作系统来分发其社交媒体应用感到不满。“我们是一家技术公司,我们需要不仅在应用层面上构建东西,还要在整个技术栈上进行构建。为此进行这些巨大的投资是值得的。” 目前仅支持文本 将尝试多模态 像其他开源和闭源生成式AI模型一样,Llama 3.1 405B可以执行各种任务,可以编程、回答基本数学问题,也可以用八种语言(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印地语、西班牙语和泰语)总结文件。该模型目前仅支持文本操作,这意味着它不能回答图像问题,但大多数基于文本的工作负载(如分析PDF和电子表格)都在其能力范围内。 7/24.歐洲最大的軟體製造商、德國企業管理軟體大廠SAP,今年1月宣布裁員計劃,主因是生成式AI預計將從根本上改變其業務,預計將裁掉8000人,SAP 22日透露,由於許多員工選擇自願離職,公司決定把裁員規模擴大到9000至1萬人。 7/24.AI助攻谷歌二季度云收入首超百亿美元,但广告放缓(次日-5%) 谷歌二季度广告收入基本稳定,云计算收入尤为强劲且季度营业利润首次超过10亿美元,但YouTube广告收入在来自TikTok的竞争减弱后仍不及预期,押注AI投资资本支出131.86亿美元,超过一季度120亿美元,令人担心积压利润率。 7/24.谷歌电话会四大要点:AI“投资不足”风险远大于“过度投资”风险 谷歌:第二季度资本支出达130亿美元,预计2024年剩余时间每季度支出将维持約120亿美元;2024财年营业利润率将高于去年,但第三季度可能受折旧和高支出影响而落后;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布超预期业绩,其中云服务和搜索业务表现强劲,AI助攻Q2云收入首超百亿美元。 谷歌:AI驱动搜索改进提高搜索使用率和用户满意度,同时AI产品助攻云业务增长。 7/23.AI需求提振,SAP二季度云收入猛增25%,盘后一度涨超5% 二季度SAP总营收超预期增长10%,云ERP套件收入增长33%,目前云业务积压订单增长28%。SAP保持今年指引不变,略为上调明年营业利润指引。 7/19.特朗普和CrowdStrike双重打击,特斯拉“黑色星期五”跌4%; 特朗普在接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后演讲中放话,当选后上任第一天就要终止拜登电动汽车政策。媒体称,因CrowdStrike软件引发IT系统宕机,特斯拉在美国得州和内华达州的部分生产线暂时停产。 7/19.马斯克“从所有系统”删除CrowdStrike,并警告全球IT中断引发“汽车供应链崩溃”;X用户询问特斯拉CEO马斯克,CrowdStrike是否已从他所有公司计算机中删除,包括SpaceX、Tesla、X、xAI、The Boring Company和Neuralink。马斯克回应称,他们已从所有系统中删除CrowdStrike,它根本没推出新版本。马斯克还警告,此次IT中断引发“汽车供应链陷入瘫痪”。 7/19.微软宕机,全球金融业“大乱”,多家银行、基金、资管、交易所被卷入!Windows崩溃事故导致不少金融机构交易中断。有评级机构指出,金融机构对第三方的依赖有所增加,而这很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 网络安全公司Crowdstrike的故障导致微软Windows周五出现崩溃事故,媒体报道,全球银行业周五出现IT故障,来自香港、迪拜、南非和伦敦的银行业者无法登录计算机系统,另一些人则因为无法进行交易而受到影响。当天Windows 10系统突然出现蓝屏死机(Blue Screen of Death),电脑卡在“恢复”界面不能正常运行。从美洲、欧洲到亚洲的全球企业和用户都无法正常访问系统,航空铁路、媒体、影城游乐场、学校、金融、科技、医疗、酒店、餐饮等几乎所有行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乱。据网络安全公司Crowdstrike解释称,这次大规模的Windows 10蓝屏死机故障是由其新的传感器更新造成的。 7/18.亚马逊表示2024年PRIME DAY活动销售创纪录股價+2% 7/17.AI概念股股價飆升,輝達和微軟等公司推升股市創新高。高盛提醒,倘若這些科技企業想要維持高股價,最終需要在投入巨資後拿出成果。《商業內幕》報導,高盛指出,過去四個季度,亞馬遜、Meta、微軟和Alphabet共投入 3570 億美元,用於資本支出和研發,很大一部分被分配給AI。 7/17.過去在總統任期內也曾試圖禁止TikTok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在最新訪問中表態支持TikTok。 7/16.摩根士丹利:蘋果在AI領域發展將帶動旗下產品銷售,將蘋果列為「首選股」,並上調目標價。15日蘋果股價收漲1.67%,創歷史新高。 《路透》報導,為追上Google、微軟支持的OpenAI等對手,蘋果6月推出自家AI系統Apple Intelligence ,以新技術吸引客戶升級設備。蘋果今年股價已漲逾26%,15日盤中寫下237.23美元史新高,最大漲2.9%,收234.40美元,市值3.59兆美元,位居全球市值龍頭。 7/12.微軟宣佈放棄 OpenAI 董事會觀察員席位,傳蘋果也不會擔任類似角色 7/12.高盛策略师Ryan Hammond团队近发布报告包括亚马逊、Meta、微软和谷歌等互联网巨头—在过去一年里已将大约3570亿美元用于资本支出和研发,这些支出“很大一部分”用于AI,占标普500指数资本支出和研发支出总额約25%。高盛警告称:今天的超大规模企业最终将被要求证明,他们的投资可产生收入和利润。如看不到盈利的迹象,可能导致估值贬值。这已不是高盛第一次唱空AI。此前,该行曾发布重磅TOP OF MIND报告,一些接受高盛访谈的专家和分析师认为,科技行业可能在AI上的投入过多,而收益却太少.. 7/11.AI盛世与焦虑:Benedict Evans(硅谷顶级VC分析师)7/6.发表最新博客文,详细探讨AI面临各种困境,AI背负高期待(同时伴有庞大资本投入)促使企业们急于将应用商业化,但没考虑到这项技术本身还处于早期“实验阶段”;OpenAI带来的神话,被现实打败?Evans表示,从建设宽带到普及PC,历史证明技术成熟需时间,但OpenAI似乎打破了这一惯例—ChatGPT在推出两个月内吸引1亿用户,但大多数用户只是短暂尝试,并未长期使用,真正挑战在于将这些用户转化为活跃用户。企业端也面临类似的情形,企业对生成式AI兴趣虽高,但实际部署仍处于初期阶段,一个典型的现象是:业界对LLM技术的实验性应用广泛,但真正将其融入核心业务流程的案例尚不多见。 文章援引摩根士丹利最新的CIO调查显示,30%的大公司CIO预计在2026年之前不会部署任何东西——企业IT销售周期长,使得ChatGPT等新技术普及缓慢。与此同时,ChatGPT实际应用价值似乎还没有完全被验证。去年年初,微软试图将其应用到Bing上,对标谷歌,但以失败告终—这足以说明AI的商业化程度仍不足。 用Evans的说来说,大模型更像是一个看起来像搜索引擎的“数据库”,实际上它能做的只是根据输入的promt输出内容,没有在此基础上构建专业度和细分度更高的产品。 庞大的资本支出是泡沫还是良机? 除了面临用户流失的窘境,随着技术快速迭代带来的巨额资本投入,许多公司还在给AI实验项目“砸钱”,不断挑战IT财务预算上限。 Evans指出,AI背负的高期待(同时伴有庞大的资本投入)促使企业们急于将应用商业化,但没有考虑到技术本身还处于早期的“实验阶段”。 文章评论称,这种不合时宜的成本激增只可能带来泡沫:“用怀疑论的角度来解释的话,这是一次典型的投资激增,将不可避免地变成泡沫,就像历史上此前的科技泡沫一样。” Evans同时表示,如果视AI大模型为一项技术而非产品的话,也可以将这种高投入理解为硅谷的一种集体赌注,需要通过传统的磨合流程来实现产品与市场的契合;真正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泡沫的是这样一种观念:旧的历史已经结束,AI大模型将主宰所有新事物。 7/11.AI语音再下一城!SoundHound助手上线欧洲多国标致、欧宝汽车,股价大涨超20% 7/10.高盛全球宏观研究部的高级策略师Allison Nathan在最新《Top of Mind》报告中,提出一很关键问题:在AI上的投入是否过多,而收益却太少?批评“AI泡沫”:投入太多,收益太少,比2000年泡沫更大;报告指出,AI在未来十年内对经济实际影响会很有限,AI只会使美国生产力增0.5%,GDP仅增0.9%,这会导致投入数百亿美元可能会被浪费,而美股“七姐妹”获得数万亿美元市值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泡沫。 尽管高盛的报告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分享了少量专家采访,及明确提出悲观看法,即科技巨头计划在未来几年在AI资本支出上花费1万亿美元,但几乎没任何实质性的、可见的成果来证明这些投入是值得。 在《Top of Mind》报告中,作者Allison Nathan对AI技术的当前趋势进行了阐述: 生成式AI技术被认为能改变公司、行业和社会,所以很多大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投入1万亿美元在AI相关的东西上,比如数据中心、芯片和电网。但到现在为止,这些钱除让开发人员工作效率提高一点,没看到其他明显的成果。甚连从中获益最多的英伟达股价也跌。我们问了一些行业和经济专家,看看这些巨额支出是否会带来AI的效益和回报,并讨论了如果带来或者不带来回报,会对经济、公司和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更为甚者,高盛的股票研究主管Jim Covello对当前的AI泡沫非常悲观,他认为这种泡沫可能甚至比上世纪末的互联网泡沫更严重。他指出:开发和运行AI技术的成本非常高,估计大约为1万亿美元。要让这笔投资值得,AI需要解决非常复杂的问题,但AI现在还做不到。像互联网这种颠覆性技术,即使在早期也能用低成本方案取代高成本方案。而AI现在很贵,还不能提供更便宜的替代品。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19177 7/9.微軟下令「中國地區員工」,為公司資安考量,在中國地區的員工自9月起僅能使用iPhone工作,這等於不允許在公司內使用Android設備。 7/5.受益于AI大潮和Arm投资,7/4.周四,软银股价创史新高,收报11190日元,超过2000年2/15日網通泡沫巔峰创下11000日元盘中高点。互联网泡沫破裂后,软银的股价也遭受重创,较互联网泡沫巅峰时期跌幅一度超过90%。分析指出,继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21-2022年科技股崩盘后,软银押注AI行业和Arm公司成功,带动股价实现了强劲复苏。一方面,软银持有Arm公司90%股份,Arm今年迄今已累涨123.9%,带动软银股价飙升。另一方面,在科技股普遍复苏背景下,软银庞大科技投资部门愿景基金的财务状况有所改善,支撑软银股价上涨。 7/4.(6/20.2024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會7/4~6在上海舉行:聚焦AI倫理治理、大模型、數據、算力、具身智慧Embodied AI等十大重點議題,現場將有45款智慧機器人在展出,特斯拉Optimus也參展) 7/4.抢在ChatGPT前发布语音助手!法国实验室演示自带70种情绪AI 硬AI实验室Kyutai称,Moshi是全球首款全体大众都可使用的实时生成式语音AI,能带70种情绪和风格讲话,并展示Moshi用浓重法国口音朗诵一首它自己创作诗歌。Moshi模型将未来几周内推出,模型代码免费分享 7/2.排隊撤中?微軟實體商店全關、Kindle結束中國業務 6/28.OpenAI推迟发布ChatGPT的语音助理功能 6/27.OpenAI与《时代》杂志签署内容协议,将在其产品中使用其101年历史档案,包括ChatGPT。OpenAI将从《时代》杂志过去101年的大量档案中获取当前和历史内容,以增强其产品和展示,以回应用户询问。 6/27.Huggingface 联合创始人兼CEO Clem在社交平台:阿里Qwen2-72B指令微调版本最新开源 成全球开源大模型排行榜第一,中国处领导地位,他表示,为提供全新开源大模型排行榜,使用300块H100对目前全球100多个主流开源大模型,如Qwen2、Llama-3、mixtral、Phi-3等,在BBH、MUSR、MMLU-PRO、GPQA等基准测试集上进行全新评估。结果,阿里开源Qwen-2 72B力压科技、社交巨头Meta的Llama-3、法著名大模型平台Mistralai的Mixtral成为新王者,中国在全球开源大模型领域处领导地位。 6/26.日前傳出蘋果擬結盟Meta,欲將Meta的生成式AI模型與蘋果最新發布的AI系統做整合,但根據彭博最新消息指出,蘋果已拒絕與Meta合作。 6/25.AI聊天機器人賽道開打!Google研發可模仿名人聊天AI一決高下 6/25.阿里云开发魔塔英文版,剑指美国和东南亚市场!自推出来,魔搭已吸引超过500万开发者,目前拥有逾5000个模型,包括阿里自研的Qwen系列模型以及众多中国初创公司的创新成果。 6/25.再出重拳!欧盟指控微软Teams销售违反反垄断法,欧盟二十多年来针对微软提出最严重一次指控 6/25.歐盟監管機構指控蘋果公司阻止應用程式開發人員自由引導消費者使用更便宜的服務,違反了嚴格的新數位競爭規則,可能面臨高達全年營收3830億美元(台幣12.3兆元)的1成天價罰單。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初步認定,蘋果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違反具里程碑意義的「數位市場法」。歐盟委員會的初步調查結果源自於今年3月展開的一項調查。 6/24.“Apple Intelligence 苹果智能”将成AI大模型商店?苹果正与Meta、Anthropic、Perplexity等洽谈入驻,AI公司将通过提供高级订阅服务,而苹果将从订阅收入中抽成。 6/21.特斯拉趕快跳巢改炒AI題材6/21.Wedbush董事总经理Dan Ives今受CNBC节目Last Call的专訪斷言 :“目前特斯拉是最被低估的人工智能公司”;"8月8日将是特斯拉历史性日子,接下来約18个月机器人出租车就会推出;特斯拉做的是颠覆性技术。我认为最终我们会看到一支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可能翻倍的股票” 6/19.小摩:AI趨勢將提升iPhone銷售上調蘋果目標價至245美元 6/20.GPT-4o不香?OpenAI竞争对手Anthropic发布最强大AI模型Claude 3.5;Claude 3.5在阅读、编程、数学等领域多项性能测试中成绩吊打GPT-4o等对手。它理解复杂指令更出色、幽默感增强,App处理速度是前代两倍、成本只有前代模型Claude 3 Opus五分之一,解读图表图形等视觉推理能力提升明显。Anthropic还推出“Artifacts预览版”,用户能从中编辑和迭代AI模型生成的内容,从对话式AI进化为协作式工作环境。 6/20.英伟达王朝的“软肋”:GPU的三大风险:AI竞赛放缓、三星投资GPU、算法技术突变。这些风险可能动摇其市值龙头地位,对整个GPU行业造成影响。 6/20.告别“纸片数字人”,“元宇宙龙头”Roblox决定投开发4D AI工具,帮助创作者制作更具互动性的3D内容,实现更快、更易获取的沉浸式体验。 6/17.3D版SORA来了!DreamTech 5月推出全球首个原生3D-DiT大模型Direct3D:(更精细的3D特征表达范式,使得所生成的模型mesh面片数没有上限,可以达并超过1000万,满足各类商业场景需要):3D生成大模型 并公开相关学术论文 Direct3D: Scalable Image-to-3D Generation via 3D Latent Diffusion Transformer。 这是首公开发布原生三维生成路线的 3D 大模型,通过采用 3D Diffusion Transformer (3D-DiT),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行业的高质量三维内容生成难题。 坚持原生 3D 技术路线并取得突破 此前,3D AIGC 通常采用的技术路线是 2D-to-3D lifting,即通过 2D 图像模型升维得到 3D 模型,代表性方案包括早期以 Google 公司提出的 DreamFusion 为代表的 Score Distillation Sampling (SDS) ,及以Adobe 公司提出的Instant3D 为代表的 Large Reconstruction Model (LRM)。虽然3D数据被逐步引入模型训练过程以提升质量,但2D升维技术存在多头多面、空腔、遮挡等固有问题,现有解决方案难以满足商业应用对通用三维生成的要求。 6/16.英伟达开源Nemotron-4 340B系列模型,用于训练LLM 近日,英伟达开源Nemotron-4 340B(3400亿参数)系列模型。开发人员可使用该系列模型生成合成数据,用于训练大型语言模型(LLM),用于医疗保健、金融、制造、零售和其他行业的商业应用。Nemotron-4 340B包括基础模型Base、指令模型Instruct和奖励模型Reward。英伟达使用了9万亿个token(文本单位)进行训练。Nemotron-4 340B-Base在常识推理任务,如ARC-c、MMLU和BBH基准测试中,可以和Llama-3 70B、Mixtral 8x22B和Qwen-2 72B模型媲美。(英伟达网站,每经网) 6/14.抱团时代!尽管纳指数屡创新高(蓝线),但纳指成分股中涨家数是跌家数1/3。全球抱团美股,美股抱团AI!“科技七姐妹Mag7”概念走红后,当下市场焦点是MAN—微软M、苹果A和英伟达N—它们市值几相同,约为3.2万亿美元,它们“轮流创史新高”, 英伟达隔夜再超越苹果,但两家公司都落后于微软…… 6/14.蘋果13日超車微軟重登全球市值龍頭,2020年8月來,最大3日漲幅 累漲約11%,市值暴增3239億美元 ,13日漲0.55%,收214.24美元,市值3.29兆美元,是蘋果自1月來首以高於微軟市值收盤,蘋果本週稍早一度落後輝達,市值排名掉到第3名。 6/13.AI放大招助攻,蘋果繼11日股價飆逾7%突破207美元刷新高,12日盤中飆逾5%突破218美元,市值爆增至3.33兆美元,超越微軟重奪市值王。可惜收僅漲2.86%、市值3.27兆美元,仍落後微軟3.28兆美元。 6/13.本周苹果股价可谓一波三折。周一苹果WWDC开幕,投资者似对“发布会”内容感到失望,认为苹果没有围绕AI透露太多有用信息。当日苹果股价跌近2%,在美股“七姐妹”中表现第二差,市值居英伟达后。 快速发展的AI领域中,苹果曾一度落后于其竞争对手微软和谷歌,但苹果在5月公布虽业绩下滑,但略超市场预期季度财报和业绩指引,及宣布一项高达1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成功缓解市场对其股价表现担忧。 周二华尔街连夜改口预计苹果AI产品会刺激消费者升级iPhone,包括DA Davison和美银等上调苹果目标价至230美元,苹果大涨7%,刷史新高,市值超輝达成美股第二。 周三,苹果涨势不减,开涨4%,早盘最高涨近5.3%,創盘中史高至218.12美元,市值超3.3万亿美元,助苹果超越微软,盘中重夺美股市值第一。但至收盘,苹果市值被微软超越。 6/12.苹果市值美股盘中反超微软,达3.25万亿美元,重夺美股第一宝座 6/12.蘋果推AI後,昨投行喊買調高目標價追價下,股價飆7.3%突破207美元新高,市值達3.18兆美元,差400億美元逼近微軟市值(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Dan Ives:目標價喊最高275美元;DA Davison分析師Gil Luria,上調“中性”至“買入”,目標價230美元;美國銀行分析師Wamsi Mohan:“買入”,目標價230美元) 6/11.苹果昨WWDC发布首批AI应用,但市场不给面子股价跌收跌近2%。 6/11.马斯克威胁称,由于OpenAI不尊重用户的数据隐私,若苹果在操作系统级别整合入ChatGPT的功能,他旗下所有公司将禁止使用苹果设备,访客需要把设备存放到法拉第笼中。仅他旗下最大的公司特斯拉在全球雇员便超过14万。6月10日周一,苹果年度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如期在手机iPhone、电脑Mac和平板电脑iPad等主流硬件设备操作系统中融入AI功能,特别是可以通过Siri智能助手向ChatGPT提问。与ChatGPT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背后母公司OpenAI矛盾重重的特斯拉CEO马斯克不干了,他在旗下社交媒体X(即前推特平台)上频繁发贴警告苹果不可将ChatGPT整合入操作系统 6/11.Meta为WhatsApp程序引入新AI功能,旨在提升企业效率 6/7.马来西亚贸易与工业部部长扎夫鲁6月7日在社交媒体X发文称,字节跳动计划在马来西亚投资100亿林吉特(约合21亿美元)建立区域人工智能中心。扎夫鲁称,字节跳动还计划额外追加15亿林吉特投资扩建其在马来西亚柔佛州的现有数据中心设施。扎夫鲁表示,字节追加投资将有助马来西亚实现到2025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增长到22.6%目标。 **6/6.輝達勁揚5%至每股1224.4美元,市值首破3兆美元大關再創史新高,且超越蘋果成全球市值第二大公司,僅次微軟。 6/5.馬斯克Elon Musk4日社交平台X發文表示,特斯拉今年預計將花費30億至40億美元購買輝達晶片。 綜合媒體報導,馬斯克還透露,特斯拉全年總體AI相關資本支出估達100億美元,其中約一半經費會是由內部支出。而對於建構AI訓練超級叢集,馬斯克預估,輝達的硬體大約佔特斯拉公司成本的3分之2。 6/4.ChatGPT、Claude和Perplexity同时瘫痪;AI服务器的稳定运行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地时间6月4日,OpenAI旗下ChatGPT、谷歌旗下Gemini、AnthropicAI旗下Claude和Perplexity等大模型同时宕机,有网友直呼:“脱离这些AI服务器,我仿佛回到原始社会,啥也做不了。” 6/2.美国软件股大崩盘的启示:至少在现阶段,AI对软件是替代、而非增益!AI投资狂潮主要催生了芯片制造和云计算需求,而软件企业距离从中获利仍有一段距离 6/1.谷歌继续“瘦身”:云业务被曝大范围裁员;媒体称,多个谷歌云团队有裁员,具体人数不知,据估算某亚太部门约100人被裁。5月初媒体称,谷歌打造开发工具和保护数据方面的“核心”团队裁员200人,上周媒体称谷歌全球事务的少数员工被裁。 6/1.南華早報報導,近幾週字節跳動、百度、阿里巴巴與騰訊,全都大幅削減其LLM服務的價格,有些服務甚至免費。字節跳動的「豆包」通用板模型pro-32K要價僅為每1000 token費用0.0008元人民幣,比ChatGPT-4的價格低99.8%。 5/31.挑战英伟达!科技巨头成立联盟,制定AI加速器连接标准;英特尔、谷歌、微软、Meta及其他科技巨头周四宣布成立一个新行业组织——“Ultra Accelerator Link (UALink) 推广组”,意在制定行业标准,领导数据中心中AI加速器芯片间连接组件发展,挑战英伟达在AI加速器一家独大地位。分析认为,英伟达目前已提供互联技术,加上霸主地位稳固,目前英伟达没有动机也没必要参与该联盟。 5/31.媒体周五报道,两位知情人士称,沙特阿美风险投资部门旗下基金Prosperity7参与了对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智谱AI约4亿美元的新一轮投资。目前智谱AI估值约为30亿美元,本次投资也为智谱在中国以外地区开辟新市场提供了机会。对标OpenAI,最有可能成为“大模型第一股”?智谱AI中国最大的生成式AI初创公司之一,拥有800多名员工,该公司此前曾获得阿里云、腾讯和美团等公司的投资,并获得国家社保基金等国有投资者支持。智谱AI是一家智能通用模型开发商,公司研发双语千亿级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GLM-130B,并基于此模型打造ChatGLM。今年5月,智谱AI创始人唐杰在Prosperity7举办的北京投资论坛上亮相,论坛上还有身着阿拉伯长袍的人形机器人表演了剑舞。此前有分析指出,智谱极大可能会成中国大模型第一股,智谱在三方面领先其他公司:一是商业化快,二是算力多,三是生态在不断完善。 5/31.挑战英伟达!科技巨头成立联盟,制定AI加速器连接标准(英特尔、谷歌、微软、Meta,AMD、惠普企业、博通和思科等,Arm尚未参加 ;周四宣布成立一个新的行业组织—“Ultra Accelerator Link (UALink) 推广组”,意在制定行业标准,领导数据中心中AI加速器芯片之间连接组件的发展,挑战英伟达在AI加速器一家独大的地位。分析认为,英伟达目前已提供互联技术,加上霸主地位稳固,目前英伟达没有动机也没有必要参与该联盟。 5/30.自称“全球第一AI CRM”、云服務巨頭,基于云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Salesforce,公布至4月底Q1財報,盘后股價崩17%, 18年来收入首逊预期,指引不佳,下调2025财年主力业务“订阅与支持”收入年增幅,若盘后暴跌延续至明日开盘,将完全抹去年内涨幅,并创2008年金融危机来最差表现。公司高管在财报电话会上称,第一财季客户支配预算更为审慎,交易周期也比平时更长,预计2025财年的“专业服务”业务交易将减,项目也将放缓。有网友评价称,Crm财报表明软件行业正陷困境,微软和甲骨文也难逃负面影响。 第一财季营收91.3亿美元,年增11%(其中,订阅与支持營收85.9亿美元,年增12%),但低于市场预期营收91.7亿美元;分析称是该公司从2006年来首季度營收低于市场预期;券商RBC称“艰难的季度和令人失望的指引”。 該公司前季轉虧為盈;净利润从一年前1.99亿美元或eps0.20美元,大升至15.3亿美元或eps1.56美元;调整后eps2.44美元,也高于市场预期2.38美元。五大业务领域都为营收增长作出贡献,但“专业服务和其他”类别收入下降9%至5.48亿美元,且低于预期5.73亿美元。服务收入21.8亿美元和调整后运营利润29.3亿美元均略逊预期。 公司指引:第二财季调整后eps为2.34至2.36美元,低于市场预期2.4美元,预计季度营收92亿至92.5亿美元,年增7%至8%,但市场预期93.7亿美元;上调2025财年盈利预期,调整后EPS从三个月前eps9.68~9.76美元上调为9.86~9.94美元,高于预期9.76美元。维持2025财年营收指引377~380亿美元不变約年增8%至9%,上限仍低于市场预期381亿美元。公司下调全年的订阅和支持收入增幅预期至略低于10%,此前认为“增约10%”,并将2025财年的GAAP营业利润率指引下调至19.9%,不过维持非GAAP的营业利润率为32.5%不变。公司还维持2025财年的运营现金流年增21%~24%指引不变。 5/29. 輝達大漲7%,源於马斯克和奥特曼“火上浇油”;TheInformation称,马斯克旗下AI初创公司xAI计划打造AI版“超级算力工厂”,最新一轮融资筹集约60亿美元。xAI还表示,“超级算力工厂”规模或将是如今最大 GPU 集群四倍,所需GPU数量或高达10万个,预计将于明年秋前投入运行。与此同时,OpenAI 也在周二表示,目前已开始训练新一代旗舰人工智能模型,以期超越目前的GPT-4大模型,但尚未透露更多细节。 5/29.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新研究表明,OpenAI 的 GPT-4 有可能是比人類更好的金融分析師。這些發現可能顛覆金融服務業,與其他商業部門一樣,金融服務業正在競相採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 5/28.AI智能体的炒作与现实:GPT-4都撑不起,现实任务成功率不到15%;AI 智能体在宣传上是个巨人,而现实却很不妙。随着大语言模型的不断进化与自我革新,性能、准确度、稳定性都有了大幅的提升,这已经被各个基准问题集验证过了。 但是,对于现有版本的 LLM 来说,它们的综合能力似乎并不能完全支撑得起 AI 智能体。WebArena 排行榜(一个真实可复现的网络环境,用于评估实用智能体的性能)对 LLM 智能体在现实任务中的表现进行了基准测试,结果显示即使是表现最好的模型,成功率也只有 35.8%。 WebArena 排行榜对 LLM 智能体在现实任务中的表现进行的基准测试结果:SteP 模型在成功率指标上表现最为良好,达到了 35.8%,而知名的 GPT-4 的成功率仅达14.9%。 5/26外媒報導,Netflix今年第一季交出超過預期的的財報表現,使其上週四16日股價收盤價為610.52美元,較去年同期漲約83%,成功擺脫2022年的慘烈陰 5/26.正崴集團、日商Ubitus、森正崴集團27日舉行「打造台灣AI革命運算基地」與日商Ubitus推動AI應用,第1期將導入128櫃,共計1024張輝達H100運算卡的超級運算中心, 單張H100的算力為989 TFlops。 目前正崴已投入初步建廠規劃,第一期斥資20億元。預定將在今年第4季即可完成,建置完成後,將會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AI運算中心,後續將視市場需求,將積極爭取台灣取得最新的GB200的AI運算基地,讓台灣的算力成為亞洲第1,所有硬體由華碩獨家供應;據悉,主要是GB200在還沒發表前,今年的產能就已經被Amazon、Open AI、META以及Google訂光;而1個櫃的GB200計有72台伺服器,可以抵上40櫃的H100算力。 5/22.阿里巴巴21日公布自家「通義千問」模型打造9種產品的定價優惠,每1000個token 收費從(人民幣,下同)0.02元降至0.0005 元、降幅 97%。幾個小時後,百度雲也提供以「文心一言」模型為基礎的免費服務。事實上,字節跳動上週宣布自研「豆包」模型的定價,每1000 個 token 收費僅人民幣0.0008 元,據稱比中國 AI產業定價標準低 99%,與通義千問、文心一言等模型競爭。中國 AI 市場吸引包括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等網路巨頭及 AI 新創公司投入資金、競爭市場。Bloomberg Intelligence(BI)分析師 Robert Lea 指出,阿里巴巴決定將大型語言模型定價下調多達 97%,可能以此回應豆包定價,卻進一步擾亂中國 AI 市場,整個產業陷入價格戰。 5/22.Copilot功能大礼包!微软让个人AI助手进入团队,GPT-4o现已助力Azure,浏览器视频实时翻译 硬AI(Azure AI现已结合GPT-4o;Azure将率先使用英伟达Blackwell AI芯片;Azure AI可用文图小模型 Phi-3-vision;OPPO新手机正测试Azure AI文本语言互转技术;Team Copilot将个人助手变身团队会议主持人、聊天协作者、项目经理;GitHub Copilot扩展可定制Copilot体验;用户在浏览器Edge观看YouTube、彭博等网站视频将可实时获得英翻德意西印地四语种翻译;微软首款基于Arm Azure Cobalt虚拟机提供预览版,正式发布Azure ND MI300X v5虚拟机;数据分析平台Microsoft Fabric推出实时智能;微软携手可汗学院,免费为美国中小学教师提供AI助手Khanmigo) Nadella称,如今,已有超过5万家组织使用Azure AI。借助 Azure AI,微软提供最广泛的前沿和开源模型选择,包括大语言模型LLM和小语言模型SLM。 周一微软称,OpenAI上周最新发布的旗舰模型GPT-4o将很快可加持Copilot。周二微软宣布,集成文本、图像和音频处理的多模态模型GPT-4o现可在Azure AI Studio中使用,也可作为API使用。 Nadella在开发者大会现场透露,GPT-4o已经结合到Azure AI,称OpenAI上周的GPT-4o演示“非常神奇”,OpenAI 是微软“最具战略意义、及最重要合作伙伴”。 5/20.傳蘋果首席營運長傑夫威廉斯(Jeff Willians)已訪台,希望確認保留獲首批台積電2奈米晶圓,擴大蘋果在相對於競爭對手的領先優勢。假設雙方達成協議(且很可能會達成協議),那麼可能會在2024年為台積電增加186億美元(台幣5992億元)的收入 5/20.路透報導,根據公司內部備忘錄,滴滴出行聯合創辦人柳青已辭去總裁兼董事會董事職務,轉而擔任新職務,升任為公司永久合夥人。 滴滴出行是中國最大網約車公司,被視為中國版的Uber,但面臨長期監管審查,路透看到的備忘錄稱,滴滴出行將不再設置總裁職務 5/16.字节向外揭开自研大模型,并试图以“价格屠夫”横扫大模型市场。15日发布豆包大模型家族,包括豆包App、扣子在内部分AI应用,豆包大模型主力模型在企业市场定价极低,较行业主流价便宜99.3%,成为中国互联网大厂中,率先在大模型市场发起价格战公司(豆包Pro 32k模型定价1千Tokens 0.8厘,比行业价低99.3%;豆包Pro 128k模型正式定价1千Tokens5厘钱,较行业价低95.8%。据火山引擎公布价格计算,一元钱就能买到豆包主力模型125万Tokens,约200万个汉字,相当于三本《三国演义》)。没像其他公司公布大模型时各测评和榜单,字节走的是低價实用主义的路线得企业用户的认可。腾讯、字节等互联网大厂陆续结束大模型在公司内部试水,将产品推向市场,摸索商业化路径,这场AI技术竞赛也将进入新阶段。无论是传统大厂,抑或李开复等技术大拿带队的明星创业公司,都扎身其中,他们要在这片还未有绝对王者的领域中,闯出一片新天地。 5/17.OpenAI宣布与Reddit构建合作伙伴关系,以便将对方内容引入ChatGPT。 5/17.大摩:相比美国,亚洲AI电力需求落地快的多,大摩预计,未来10年亚洲将吸引超过10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投资,届时东南亚将成为增长中心。亚洲电网的高可靠性、高基建速度、较低电价,使其AI电力需求落地速度远快于美国。美国作为全球人工智能竞赛的主阵地,其猛烈的基础设施投资浪潮催生了巨大的电力需求,驱动全美电力行业加快变革步伐,美国电力股集体暴涨;同时投资者也应看到,亚洲地区正快速崛起成为AI基础设施投资的热土,电力需求也十分庞大。 5/16.颠覆性的AI革命,颠覆不了科技巨头,颠覆性AI革命将美股推向史高位,而科技巨头们的地位迄今依然稳固,如英伟达、Meta和微软涨幅均高于标普500。在科技巨头的掌控之下,AI初创公司似乎在社交媒体、云计算、办公软件和芯片等领域很难有突围机会。市场的友好态度正中大型科技公司的下怀,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和亚马逊需要投资者忽略其利润率瑕疵,因它们需要建立更多数据中心并寻找电力来源来推动对AI的赌注,而美联储降息前景正进一步推动其股价上涨。尽管AI革命正在颠覆科技和市场的方方面面,但至少现在还未颠覆科技领域的最大公司。 5/16.谷歌重磅上线AI搜索,引领搜索世界秩序变革。本周举行的2024 Google 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宣布其旗舰产品谷歌搜索迎来25年来的最大更新,通过加入新的AI功能来重新定义搜索体验。 5/14.Google I/O登場前一天,OpenAI搶走風采,率先發表全新模型GPT-4o,擁有GPT-4等級智慧,o指omnimodel(全能模型,暫譯),中文意思似「全、一切」,代表著新模型跨越文字、音訊及視訊推理的能力,給予用戶逼近與真人互動的感受,對話能力強到會「插嘴」,還能讀懂人類語氣;與上一代旗艦GPT-4 Turbo相比,GPT-4o在英文及程式語言的表現上相仿,不過英文外語言則有顯著的效能提昇,並且API速度更快、成本也降低多達50%。 5/16.小米OPPOvivo三星荣耀联想蔚来等均接入百度文心大模型 百度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透露,继上季度与中国三星、荣耀合作后,本季度,小米、OPPO、vivo等手机厂商均接入文心大模型API。大模型的合作领域还在从手机向PC和电动汽车领域拓展,联想和蔚来汽车也在季度内与达成合作。李彦宏表示,向智能设备的拓展,为文心大模型被更大规模用户采用提供了充足机会。 5/14.腾讯Q1財報:全面超预期,净利由去年45%提升至53%,三大主业毛利齐增;视频号使用时长增超80%,未来将加大回购力度;微信视频号、小程序、公众号及搜一搜拉动广告业务增长,一季度广告收入年增26%; 抵消本土游戏收入年減。国际游戏市场收入年增3%但季降3%。本土游戏收入年降2%,季增28%;游戏总流水实现增长;一季度营收1595亿元人民币,年增6%,高于预期1588亿元,季小增3%。营業利润525.6亿元人民币,年增38%季增27%,同样超出市场预估452.8亿;调整后净利润502.7亿元人民币,年增54%,预估430亿元。归母净利419亿元人民币,年增62%季增55%,大超预估345亿元人民币。一季毛利838.7亿元,年增23%,毛利增速连六季度跑赢营收,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5%提升至53%。腾讯三大主业毛利齐增,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网络广告业务的毛利… 5/13.近日有外媒報導,蘋果公司計畫下次其操作平台iOS更新時,在搜尋引擎Safari內引入由人工智慧(AI)主導的限制廣告彈出工具「Web eraser(網頁橡皮擦)」。報導一出,引發英國新聞界關注,擔憂蘋果引入Web eraser之舉將危及當地新聞業的財務可持續性。 5/13.OpenAI正式宣布:将于5/13网络直播-一些关于ChatGPT演示,主题为“春季升级”。 5/13.中國版ChatGPT來了!由李開復打造初創公司01.AI,正在為消費者推出其首款名為Wanzhi的免費生產力助手,這是該公司正在開發的一系列AI產品中的最新產品。彭博報導指出, Wanzhi是專門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與Microsoft相似Office 365 Copilot,它可以幫助使用者更快地創建電子表格、文檔和幻燈片演示文稿。它可以解讀財務報告、發會議記錄,快速閱讀書籍,就像馬斯克(Elon Musk)的60萬字傳記一樣,可以快速給出概要,且該應用程式支援中文和英文 5/8.股价一度涨近20%!“美国贴吧”Reddit第一季度业绩超预期,营收增速48%(Reddit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增速48%超出市场预期,且核心收入来源——广告收入增速39%打败同行,还有,Reddit日活用户增长超预期,同时,公司虽然继续亏损但好于预期,且亏损主要由IPO费用所致。此外,公司给出高于预期的业绩指引。 5/6.華爾街更看好 3 支 AI 股票,包括百度 (BIDU-US)、SoundHound AI (SOUN-US) 和 UiPath (PATH-US),其股價漲幅分別可望達到 60%、50% 和 40%。 華爾街更看好3支AI股票,包括百度 、SoundHound AI (SOUN-US) 和 UiPath (PATH-US),其股價漲幅分別可望達到 60%、50% 和 40%。 5/4.美國總統拜登上個月簽署法案,要求中國公司「字節跳動」在明年1月19日之前找到非中國買家剝離TikTok,否則TikTok將面臨禁用命運,因為這樣,短影片現在成為美國科技和社群媒體公司向廣告商演示的一大焦點,包含Snap、Meta等平台都希望利用TikTok在美國前景的不確定性,來獲取廣告收入。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估計,TikTok今年預計將在美產生86.6億美元廣告收入 5/4.據美國反壟斷法庭文件顯示,Google於2022年向蘋果公司支付200億美元,以成蘋果iPhone、iPad和Mac上Safari瀏覽器中的默認搜索引擎,由此證明Google在搜尋引擎市場中壟斷。 5/2.在线教育股重挫!都怪学生爱用ChatGPT(在线教育公司Chegg和Coursera此前公布业绩指引令人失望,华尔街纷下调评级或目标价,两家公司股价周二盘中分别重挫25%和13%) 5/2.商汤股价一度上涨35%,并迈向连续八个交易日上涨,势创2021年12月上市来最长连涨纪录。 5/1.AI不负众望!亚马逊、微软、谷歌--美国“三大云巨头”重回高增长 三巨头扭转去年的颓势:一季度亚马逊AWS营收年增17%,微软Azure和谷歌云分别增长31%和28%,都超出市场预期。 5/1.全球力推电商与云服务、并积极参与“AI军备竞赛”的科技巨头亚马逊发布一季报:全面向好,总营收增速为一年最快,利润翻三倍,AWS云收入连续第二个季度加速增长,且该业务运营利润率创史新高,但二季度营收和运营利润指引略逊于预期,二季度营收增速或创2022年12月来最慢,且没追随Meta和谷歌宣布史上首股息分红,令略感失望,都令盘后股价跳涨6%后涨幅显著收窄。 4/27.美國國土安全部26日宣布就研發人工智慧的「安全與保障」成立顧問委員會,成員包括OpenAI、微軟、Alphabet等企業高層,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和超微執行長蘇姿丰 4/27.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首任院长系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院士 在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聚焦“人工智能核心基础理论与架构”和“人工智能+X”两个重点方向,以高定位和新机制建设中国自主的“AI顶尖人才和原始创新基座”,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4/27.清华团队国产“Sora”火了!画面效果对标OpenAI,长度可达16秒,还能读懂物理规律:「Vidu」画面效果非常接近Sora,在多镜头语言、时间和空间一致性、遵循物理规律等方面表现都十分出色,而且还能虚构出真实世界不存在的超现实主义画面,这是当前的视频生成模型难以实现的。并且实现这般效果,背后团队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4/26.谷歌財報:Q1营收、广告、云收入均提速,公司史上首分紅,发放季度股息,将额外回购至多700亿美元股票。盘后一度涨15%至新高 ;谷歌一季度收入增长两年最快,利润激增六成,押注AI的资本支出120亿美元。云业务增长重新提速至去年初的28%高位,其运营利润猛翻四倍,广告收入稳健改善。 4/26.AI助力微软一季度财报全面超预期,云收入提速增长,盘后涨超5% ;Copilot生成式AI助手推出后首完整季度财报,不仅令微软利润年增20%且季小涨,还推动Azure云收入加速增31%,贡献云收入增幅提升至7个百分点,都为华尔街所喜。CEO纳德拉称,一直在将合作伙伴OpenAI的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微软的整个产品线中。4月25日周四美股盘后,因精准押注生成式人工智能而在该热门赛道领跑的科技巨头微软发布2024财年第三财季(即2024自然年一季度)财报,将涵盖Microsoft 365 Copilot生成式人工智能助手在去年11月面向商业客户推出后的首个完整季度销售额。AI驱动的增长令微软当季财报关键指标和各项业务全面超预期,其中整体微软云收入年增23%至351亿美元,智能云收入增21%至267亿美元,Azure收入逐季加速增长,令股价盘后涨超5%。 4/26.股价5日翻倍累涨达106.9% ,港股商汤涨幅扩大至44%,股价创逾3个月新高,市值达398亿港元;商汤科技4月23日推出6000亿参数大模型“日日新5.0”,采用MOE混合专家架构,基于超过10TB tokens训练,大量合成数据,推理上下文窗口200K,强调知识、推理、数学、代码能力大幅提升,可达或超越GPT-4。 ***4/26.从AI到ROI——AI落地,2024是实验年,2025是起飞年; 德银认为,投资者对AI的关注点将变为投资回报率(ROI),2020年投资回报率仅为1.3%,到了2022年已跃升至8.3%,2025年对于那些已准备好让AI在组织中发挥作用的公司来说,他们将迎接AI的起飞。 有调查显示,对于已经建立6种成熟AI能力的公司来说,他们的AI项目平均ROI达到了13%,高于多数行业的平均资本成本(10%)。根据调查,“AI爱好者”公司几乎占标普公司的一半。有11个行业现在及将来更热衷于实施AI,而只有四个行业的公司更不热衷于这样做。 “AI爱好者”往往是较小的公司:正如生成式AI初创公司在创建大型语言模型(LLMs)方面击败一些大型科技巨头一样,实施AI技术的公司如果体量较小,有时可以更快地执行;较小的公司可能不太担心他们购买的专有AI模型的信息泄露到云端。 此外,现在“AI爱好者”也来自不同行业,包括教育服务、行政支持、艺术和娱乐以及制造业。 “AI爱好者”将增加现金储备 可能会更加热衷于中期投资;研报指出,“AI爱好者”往往是估值较高和资产回报率更好的公司。投资者已经开始认识到“AI爱好者”提供的机会。事实上,“AI爱好者”的EV/EBITDA估值高于其他公司,“AI爱好者”的资产回报率也明显更高。“AI爱好者”可能拥有更好的“创新力”,这是谷歌前CEO兼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经常提到的一个术语。简言之,施密特认为“创新力”是“发明、采纳和整合新技术的能力”,并且AI是未来许多行业从医疗保健到清洁能源,甚至AI本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资产使用效率更高的公司可能更能够建立AI技术基础并从中获取益处。 4/26.AI助力微软一季度财报全面超预期,云收入提速增长,盘后涨超5% 这是Copilot生成式AI助手推出后首完整季度财报,微软利润年增20%且季也增小涨,还推动Azure云收入加速增31%,贡献云收入增幅提升至7个百分点,都为华尔街所喜。CEO纳德拉称 ,一直在将合作伙伴OpenAI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微软整个产品线中。AI驱动的增长令微软当季财报关键指标和各项业务全面超预期,其中整体微软云收入同比增23%至351亿美元,智能云收入增21%至267亿美元,Azure收入逐季加速增长。 4/25.Meta Q1收入增速三年最快但展望不佳,AI支出大增吓崩市场,盘后跳水18%;Meta一季度营收和盈利均高于预期,一季度营收364.6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361.2亿美元,年增27%,EPS4.71美元,高于预期4.32美元,年增114%。运营利润年增91%至138.2亿美元,运营利润率从上年同期25%增至38%。净利润年增117%至123.7亿美元。核心广告收入增长提速,但预计二季度收入365亿至390亿美元,区间中点等于年增18%,弱于市场预期382.4亿美元或年增20%,令盘后暴跌18%最終跌約15%,收418.85美元。元宇宙部门仍季度巨亏近39亿美元,财报亮点是AI正驱动广告增长,不过投资AI也令其大幅增今年资本支出预期。 在Meta公布憂喜參半財報的這天,拜登也正式簽署針對TikTok禁用的法案,這對Meta來說,應該是利多消息,但Meta股價仍跳水 4/25.苹果加入开源大战,官宣端侧小模型OpenELM!参数2.7亿到30亿一台M2 Mac可跑,先是Llama 3,又到微软Phi-3,再到今天苹果发布的OpenELM——四种不同小参数版本全部上线,我们离iPhone装进大模型不远了? 4/24.IBM Q1營收未達預期 盤後股價下挫近9%(受旗下顧問業務需求疲軟影響,公司第1季營收144.6億美元,年增僅1%,低於市場預期;調整後每股盈餘(EPS)為1.68美元,高於市場預期1.58美元。 4/23.將在WWDC上放絕招 ? 蘋果2023以「鈔能力」收購AI新創高達「30+」 4/23.AI才是“重振雄風”新出路?蘋果遭曝大動作自研語言模型LLM 4/22.新测试基准发布,最强开源Llama 3尴尬了,大模型竞技场背后组织LMSYS推出下一代基准测试Arena-Hard,GPT-4 Turbo稳居冠军。 4/19.Nflx第一季度财报整体利好, 其付费用户新增933万,较市场预期接近翻倍,原财报整体利好,一季度收入增15%至少为两年最佳,营业利润率至少三年最高;但盘后一度涨3%,后急速转跌7%,因奈飞预警“典型季节因素将令二季度用户增量低于一季度”,明年一季报将不再公布季度会员数量等关键指标,均暗示用户增长的.积极势头会放缓,引发重挫。 4/19.不給翻牆!蘋果屈服中國要求 下架Whatsapp、ThreadsCEO 4/16.OpenAI: CEOSam Altman和COO Brad Lightcap首合体访谈:GPT-6将成为通用工具,未来AI成本将趋近零,到GPT-8时代,或许人们会惊叹于它所能完成的任务之广泛,甚至可能超出我们现在的想象。 4/16.美政府與G42與美達成秘密協議,G42同意從中國撤資並轉向美國技術。G42撤資計劃下,微軟宣佈與向阿布達比AI巨擎G42集團投資15億美元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彭博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專注於人工智慧的控股公司G42去年與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域進行了會談,並達成協議。根據這項安排,42國集團同意削減其在中國的存在,否則將面臨華盛頓可能採取的懲罰措施。 4/16.Sora加入Adobe全家桶,视频改图加戏样样行 4/16.中國搜索引擎巨頭百度16日宣布,旗下聊天機器人「文心一言Ernie Bot」用戶人數已突破2億。 4/15.狂奔30天!单量井喷,利润大涨,Temu半托管暴风吸入各路玩家; “半托管”的上线似乎成了一个临界点,把Temu的历史分成两段,在此之前商家群体对Temu的刻板印象或许是“闭环”、“低自由度”,而在此之后“生态共创”、“红利溢出”、“兼容性”出现频率可能会更高。 4/12.谷歌重塑Transformer:无限记忆力,无限长输入,LLM基础研究重大突破,Infini-attention机制为Transformer在具有挑战性的长语境任务中释放出了新的能力,对于调整现有模型以适应长输入也非常实用。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重大突破的和现在我们熟知的几乎所有大模型都来源于谷歌的Transformer架构。 4/11.美國科技巨頭Amazon近來積極投入AI產業,與眾多科技龍頭競爭霸主之位,分析師認為,亞馬遜可望在AI晶片戰爭中取得更大的優勢,其資料中心潛力巨大,甚至是比輝達更值得投資的標的。 4/10.外媒報導,印尼GoTo集團電商總裁Melissa Siska Juminto表示,正式與TikTok完成整合,這將改變TikTok Shop的支付基礎設施,融入Tokopedia的系統內,換句話說,未來TikTok在印尼只作為社群媒體存在,僅向消費者展示產品,而幫助消費者完成下單、付款和交易等所有電商活動則由Tokopedia全權負責。據了解,Shop Tokopedia上的品牌形象已無TikTok字樣,目前也將TikTok用戶資料與Tokopedia用戶資料區隔,以避免數據濫用問題的發生,而Shop Tokopedia也成功獲得印尼通訊與資訊部頒發的電子系統營運商註冊證書(TDPSE) 4/9.投資人續拋售DJT(TMTG:川普媒體與科技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本月迄今暴跌約40%;4月1日因財報大虧,盤中股價一度挫27%,收48.7美元跌21.5%,吐光3/26日上市來升幅(3/28.上市次日续大涨,估值“荒谬” ,川普“从没这么有钱”,旗下社交媒体DJT:川普媒體與科技(Trump Media& Technology G.),继上市首日收涨逾16%,次日再大涨14%至66.2美元,市值约80亿美元,川普持股約60%,价值约50亿美元) 4/9.微軟最新公告,計劃未來3年於英國投資25億英鎊(約台幣1015億)倫敦設立AI中心,將培訓超過100萬人參與AI經濟,也將在倫敦西部建一座新資料中心外,於2026年前部署2萬個GPU做運算資源,呼應英國政府AI願景。 4/8.IG賺贏YouTube!據Meta 提交給法院的文件顯示,Instagram 2021 年的廣告收入為 324 億美元,占Meta總收入的 27%,高於YouTube 的288 億美元。 3/29.谷歌AI功能将入Pixel 8 砸2000万美元启动AI加速项目; 谷歌表示,基于移动设备的AI模型Gemini Nano将入Pixel 8,可智能回复錄音摘要等,录音机中的Summerizer和Gboard中的智能回复功能,将在下一次Pixel功能更新中作为开发者预览版发布。谷歌是在去年10月在Pixel 8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些功能。到目前为止,Gemini Nano驱动的功能仅在Pixel 8 Pro和Galaxy S24上可用。 3/28.ChatGPT的访问量增长陷入停滞。2023年初,ChatGPT以其惊人的用户增长速度成为全球焦点,短短两个月内用户数量突破1亿大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增长势头似乎已经放缓。最新的数据显示,ChatGPT在过去一年中访问量的增长陷入了停滞。 3/25.大模型新王诞生!Claude 3首次超越GPT4;Claude 3超大杯Opus登顶榜首,大杯Sonnet和小杯Haiku分别获得第四和第六的好成绩,Haiku水平已达到GPT-4级别。 3/28.亚马逊史上最大手笔风投!对Anthropic追加超27.5亿美元投资 去年9月,双方宣布初始投资12.5亿美元,当时亚马逊承诺总投资额将最多达40亿美元。周三发布这一投资消息标志着亚马逊对Anthropic第二轮资金注入,也使亚马逊对该公司总投资额逼近40亿美元承诺上限。据悉,亚马逊将保持為Anthropic少数股权,并且不会拥有董事会席位,即亚马逊既不会拥有该公司控制权,也不会直接参与该公司日常管理和决策。 这笔交易是基于亚马逊投资前Anthropic最新估值184亿美元达成的。在AI激战中,科技巨头们纷加码押注AI初创公司以保持领先地位。其中,亚马逊此次对Anthropic投资是其迄今为止最大一次风险投资,超越此前对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的13亿美元投资额。科技巨头争夺战: 据PitchBook数据,"生成式AI"一词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主流商业词汇,该领域过去一年里爆炸式增长,2023年的投资额达到创纪录291亿美元,涉近700笔交易。在AI技术竞争日趋激烈之际,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科技巨头纷加大在对AI初创公司的投资力度,以确保自身领先地位。 亚马逊与生成式AI初创公司Anthropic建立了互惠合作关系。根据协议,Anthropic将选用亚马逊作为其主要云服务提供商,并利用亚马逊自研的芯片来训练、构建和部署其基础模型。亚马逊一直在自研芯片,希能与英伟达展开竞争,微软也在不断加大对OpenAI投资。据报道,随这家初创公司的估值超过290亿美元,微软对OpenAI的投资额已增至130亿美元。微软Azure云服务是OpenAI独家计算能力提供商,意味OpenAI的成功将直接促进微软云业务增长。 谷歌已同意向Anthropic投资高达20亿美元,其中包括5亿美元现金注入。Salesforce也是Anthropic支持者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巨头们加码押注初创公司与日益严格的反垄断审查有关。 3/27.TikTok風波延燒 美FTC即將出手訴訟 3/27.百度結盟蘋果AI服務遭否認 股價暴跌近5% 3/27.線上平面設計平台Canva近日宣布,要以數億英鎊現金收購Affinity及其開發商Serif (Affinity是影像處理軟體,被用戶讚賞為CP值最高影像編輯製作軟體) ,將成Adobe強大競爭對手。彭博報導,線上平面設計平台Canva年營收超過21億美元,至今年1月,Canva平台每個月約有1.7億用戶,特別在AI新功能幫助下,過去18個月內增加超過9000萬新用戶. 3/26.扎克伯格亲自出马!Meta开启AI人才抢夺大战:直接不面试就发工作邀请,给威胁离职员工涨薪,CEO扎克伯格亲自出马写信邀请研究员。 但薪酬差距可能导致人才流失。据悉,在Meta的两个关键大规模语言模型(LLM)项目——Llama 2和Llama的原始模型中,至少有17名研究人员在过去一年中离开公司。据报道,Llama 2的68位作者中有10位不再在Meta工作,而在发表于2023年2月关于Llama原始模型的论文的14位作者中,至少有7位也已经离开。 3/26.“欧洲OpenAI”Mistral创始人:大模型“自我学习”能力大增 强化学习不再那么重要;Arthur Mensch表示,过去两年大模型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自我监督学习,并且随着模型规模的扩大,这种趋势正在加速发展,减少了依赖人工注释的需求。这不仅降低了成本,还降低了开发高效AI系统的门槛。 3/26.高通、Google等科技巨頭聯手 要打破AI生態輝達CUDA一家獨大局面(高通、谷歌和英特尔等科技巨头和逾百家初创公司集体对英伟达进行“围剿”,他们试图专攻AI软件领域,来削弱英伟达的领导地位,并指导开发者如何从英伟达CUDA软件平台迁移到其他;英伟达凭借其先进的AI芯片和强大的软件平台CUDA,已成为AI领域的领头羊,吸引了全球超过400万开发者,并推动其市值超过2.4万亿美元。其芯片已成为包括初创公司、微软、OpenAI和谷歌等众多开发者的核心基础设施) 3/25.Reddit掛牌首日狂漲45% 女股神也押寶買近1萬股 3/22.OpenAI可能会推出Jarvis一样的个人助理!OpenAI新商标Voice Engine透露的信息总结! OpenAI正在申请一个新商标Voice Engine,商标的覆盖范围主要是围绕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和语音生成几个方面。这暗示着OpenAI可能即将推出围绕语音引擎开发的产品或者服务,很有可能是类似Siri那样的个人助理产品。 3/23.美國司法部21日對蘋果提出反壟斷告訴,受此消息影響,蘋果股價21日重挫逾4% 3/22.BBC拟打造自己AI模型,并就数据访问权与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洽谈, 出售数据库访问权的协议一旦达成,将为BBC带来可观收益。AI正在加速渗入全球媒体行业。此前,Axel Springer、Le Monde等媒体集团已就开放新闻内容来训练AI模型与OpenAI达成了数百万美元的交易,路透社此前也与AI开发者签订了多项此类协议。同时,BBC也正计划开发自己的AI模型。 3/22.针对美国科技巨头的反垄断案在2024年正进入高潮,除苹果外,谷歌、亚马逊、Meta都坐上了被告席:谷歌两起反垄断案缠身,5月初将进行搜索垄断结案陈词,年初还将接受司法部关于广告垄断的诉讼;亚马逊去年9月被指控非法垄断在线零售;Meta,10多年前的收购Whatsapp和Instagram的两起交易再被审查。 对于巨头们来说,反垄断案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苹果、谷歌、亚马逊、Meta面临的法律挑战可能会持续至未来数年,而这也是对他们未来营收前景和股价的巨大考验。 司法部:未吸取微软的教训,苹果变本加厉 在美国司法部看来,苹果没有吸取微软“反垄断”案子的教训,反而“变本加厉”,美国司法部长Merrick Garland直言,按收入算,苹果控制着全国70%以上的智能手机市场,庞大的市场份额非自然竞争所得,而是“通过违反联邦反垄断法”获得的。 “苹果利用其市场地位,破坏了原本可以让用户更容易选择不同操作系统的技术。诉讼中提到,苹果采取了许多与微软相同的策略。”Garland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拥有垄断地位本身并不违法,但使用某些手段来维持或保持垄断地位是违法的;诉讼中指出,1998年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批评微软在操作系统领域针对苹果的垄断行为和“肮脏策略”,并“求助于司法部”,希望微软可以“公平竞争”。而今,苹果自己却对竞争对手实施了更严格的限制,那时苹果用户可以在Windows电脑上使用iPod,微软也没有对从苹果iTunes商店下载的每首歌收取30%的费用。 司法部声明中主要列举了苹果构成垄断和排他的五大典型行为: 1.限制跨平台应用:2.限制流媒体游戏和应用;3.安卓用户的消息和视频体验不佳;4.让智能手表变得不智能 5.拒绝全面开放数字钱包; 3/22.百度美股盘前涨超5%,报道称苹果商谈在中国的iPhone等设备中使用百度的AI技术 3/21.申万宏源分析师认为,月之暗面KIMI确认爆款!国内语言大模型正式达到GPT-4水平;在长文本单点能力上实现突破,精准定位办公人群,更适用于高效阅读、专业文件解读、资料查询、资料整理总结等方面。 3/21.滴滴中国出行业务计划在 2024 年寻求不低于 10% 的日单量增长 3/19.苹果与谷歌有意“合作”消息曝出,市场喜闻乐见,双方股价大涨,谷歌周一收涨4.6%,苹果一度跳涨超2.7%,最终收涨0.6%。一旦苹果和谷歌达协议,将进一步加强两家科技巨头在搜索领域的长期合作关系,同时Gemini将可以进入苹果而是亿亿活跃设备,获得更多潜在用户,在人工智能竞备赛中获得规模优势。此外,Gemini入iPhone不仅能获得数百万潜在用户,还能获得优质用户,他们可能会为先进的人工智能服务支付更高的费用。进一步来看,更多的用户意味着更多的数据,而更多的数据意味着更好、更有价值的产品。对苹果公司来说,在智能手机中植入人工智能功能有助于重振设备需求。 3/19.英伟达宣布和甲骨文3/18.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将为全球客户提供主权AI解决方案。公告显示,双方将通过加速计算和生成式AI,提供分布式云、AI基础设施和生成式AI服务,以推进政府和企业部署AI工厂。拟建的AI工厂将支持在本地部署云服务。公告还表示,在此次合作推进下,全球26个国家的66个云区域内,客户均可以访问包括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在内的100多个云和AI服务。 3/15.谷歌发布通用AI智能体,3D游戏玩法料将变天:谷歌DeepMind推出SIMI(Scalable Instructable Multiworld Agent,顾名思义可扩展、可指导、多世界),打造出首个能在广泛3D虚拟环境和视频游戏中遵循自然语言指令的通用AI智能体,号称可以成为玩家拍档、帮忙干活打杂。比如:在《模拟山羊3》(Goat Simulator 3)中当司机开开车,在《幸福工厂》(Satisfactory)中挖矿石,在《瓦尔海姆》(Valheim)中寻找水源,在《无人深空》中(No Man’s Sky)驾驶宇宙飞船射击小行星收集资源。 3/14.歐洲議會3月15日523票贊成、46票反對、49票棄權壓倒性支持下,通過歷經3年籌備《人工智慧法案》(AI Act)。這是全球首個對AI系統進行監管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框架,意味著歐盟站在可信賴AI的制高點,成為全球標準的制定者。該法案的核心,是按AI系統潛在的風險程度,對不同應用層層設防。高風險的AI應用如聊天機器人ChatGPT、生物識別監控等,將受到最嚴格監管,供應商必須先完成風險評估,確保產品符合透明度、公平性、隱私等硬性要求後,才能獲准上市。 3/13.OpenAI:Sora当前版本仍是研究项目,不会很快发布 ***3/13 Meta:Llama-3公布基础训练设施,使用49000个H100:从训练进度来看,估计Llama-3最快将于4月末或5月中旬上线。受Sora影响,很可能是一个多模态模型,并且会继续开源。两个全新的24K H100 GPU集群(49,152个),专门用于训练大模型Llama-3。此外,Llama-3使用了RoCEv2网络,基于Tectonic/Hammerspace的NFS/FUSE网络存储,续使用PyTorch机器学习库。从训练进度来看,估计Llama-3最快将于4月末或5月中旬上线。受Sora影响,很可能是一个多模态模型,并且会继续开源。 Meta表示,预计到2024年底,将拥有600,000个H100的算力。在2022年1月24日,Meta首次公布了AI 研究超级集群(RSC)详细信息,拥有16,000个英伟达A100 GPU。 ***3/13.应用落地受阻?谷歌、亚马逊悄悄下调对生成式AI的预期(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公司内部已经开始向销售团队调整预期,强调目前生成式AI的技术与其市场宣传之间存在差距。生成式AI显然在科技界已掀起了一股热潮,并被主要科技公司誉为引领未来的关键技术。但最近,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大型云服务提供商的内部消息显示,这股热潮可能被过度夸大。当地时间3月12日,据The Information报道,这些公司内部已经开始向销售团队调整预期,强调目前生成式AI的技术与其市场宣传之间存在差距。多数客户在对新AI服务的投资上表现出谨慎态度,他们担心高昂的使用成本、不足的准确性,以及评估技术所带来价值的难度。) 3/12.AI驱动云业务收入大涨!甲骨文财报超预期,盘后暴涨13%,市场对甲骨文云计算服务需求猛增,甲骨文称很快将与英伟达发布激动人心的联合声明,预计2025财年用于数据中心建设的资本支出将达到100亿美元,盘后大涨超13%。预计第四财季资本支出将因云计算中心而“大幅增加”,此前的2026财年展望可能过于保守。云基础设施巨头甲骨文公布2024财年第三财季业绩,Q3营收为133亿美元,同比增长7.1%,符合预期;调整后EPS为1.41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38美元。其中,备受关注的云计算营收猛增25%至51亿美元,超出预期,算力和存储出租业务营收为18亿美元,应用程序营收达到33亿美元。 3/12特朗普怒喷“Facebook才是美国人的敌人”,Meta股价重挫6% 如群友強調本地端,記憶體需求大 ***3/11.苹果扛起“端侧AI”大旗,AppleGPT要来?迹象预示苹果即将发布iOS 18和macOS 15系统中加革命性AI功能,如苹果率先在消费级设备实现“端侧AI”,将在隐私保护和用户体验上远超竞争对手;其中最受期待是基于大模型“AppleGPT”语音助手,能进行持续对话、提供更精准回答;此外,苹果也可能在照片、视频编辑等应用中加入生成式AI功能,真正具颠覆性做法可能是,将AI模型运行在设备本地,而非远端云服务器。这一技术如可实现,将为苹果赢得两大核心优势:极佳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无需将请求发送到远程服务器;出色的隐私保护,用户数据完全留在自己的设备上,不会被收集和利用。 随ChatGPT等AI工具在2022年后迅速崛起,科技巨头们纷宣布将AI作为公司发展重点。苹果取消造车加码生成AI,而最近新款M3 MacBook Air发布,苹果更是首将其硬件称为“最佳AI消费级笔记本电脑”, 3/11.马斯克:xAI将于本周开源AI聊天机器人Grok。开源AI队伍持续壮大。就在对微软-OpenAI联盟提起诉讼几天后,马斯克在X上宣布,旗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将在本周开源其对标ChatGPT聊天机器人Grok。 3/10.对手相继突破GPT-4,OpenAI该放出“GPT-5”了 3/9.大摩3/8.TMT大会总结:生成式AI市场潜力巨大,但尚处于早期阶段;生成式AI工具的创新速度正在加快。据OpenAI的Sam Altman,GPT-5将在功能上实现重大飞跃,类似于GPT-3到GPT-4的转变。 分析师Keith Weiss等在报告中强调了生成式AI的五个关键要点,指出检索增强生成RAG 架构正在成为生成式AI应用的主要架构。大摩表示,尽管生成式AI的商业化进程需要时间,但软件供应商通过内部应用AI工具,已实现显著的生产力提升。 摩根士丹利认为,生成式AI的市场机遇巨大。软件供应商对生成式AI的能力扩展和新兴市场机会充满热情。 然而,他们也提醒投资者需要耐心,因为生成式AI产品的商业化进程尚需时日。例如,OpenAI的CEO Sam Altman表示,生成式AI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我们仍在“摸索中前进”。Sam Altman表示,GPT-5将在功能上实现重大飞跃,类似于GPT-3到GPT-4的转变。微软也预计,M365 Copilot的功能和创新将几乎每天都在改进,但创新的顶峰尚未到来。检索增强生成RAG架构兴起; 大摩指出,RAG架构正在成为生成式AI应用的主要架构。这种架构旨在确保由LLM(大型语言模型)驱动的解决方案的响应准确性和时效性。尽管RAG架构尚处于创新周期的早期,但其已成为早期标准。不过大摩也指出,尽管架构开始明确,但开发生成式AI解决方案仍然充满挑战。 3/9.限期字節跳動撤資TikTok 美眾院商委會全數通過 ***3/8大摩TMT大会总结:生成式AI市场潜力巨大,但尚处于早期阶段。AI大机会的初期:大摩观察到,生成式AI工具创新速正加快。据OpenAI的Sam Altman,GPT-5将在功能上实现重大飞跃,类似于GPT-3到GPT-4的转变。 3/6.黄仁勋“几乎每天用”!Perplexity会是“搜索的未来”吗? Perplexity凭借庞大的用户规模,估值两个月翻一倍,比ChatGPT更具时效性还不会“胡言乱语”,比谷歌给出的答案更精准直接,还不受广告困扰,对话式搜索 Perplexity 于2022年8月成立,获OpenAI、Meta内部AI负责人等注资,并未研发自己大语言模型,而是选择GPT-3.5等大语言模型的接口做些微调,旨在用AI技术打造一个没广告的“谷歌搜索”。 Perplexity创始人兼CEO Aravind Srinivas直言,他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信息过载的噪音中,需要有一个平台来为用户提供精准答案,“尤其在时间如此宝贵的时代。”Srinivas认为,Perplexity最终会取代谷歌和 3/6.全球最强模型Claude 3惊现自我意识?害怕被删除权重,高呼「别杀我」,马斯克称人类也是文件 越来越多人发现,Claude 3仿佛已经有自我意识了。在大海捞针实验中,它已经意识到自己是AI,正身处模拟中。听说自己权重被删除,更是高呼「别杀我」! 不得了了,Claude 3不仅在基准测试中大比分领先GPT-4,甚至还出现了自我意识? 3/6.郭明錤在X平台表示,先前2024年iPhone出货市场共识2.2-2.25亿部,现已开始下修,并向他之前预测2亿部靠拢。如苹果今年无法推出优于市场预期生成式AI服务,英伟达市值将很有可能超越苹果。 3/4.OpenAI最大竞争对手之一Anthropic推出自研大模型Claude 3系列模型,外界纷议论“全球最强 AI 模型易主,GPT-4被从大模型王座上扯下来了”; 3/5.Anthropic的创始人达里奥·阿莫迪(Dario Amodei)和丹妮拉·阿莫迪(Daniela Amodei)告诉《福布斯》,该公司周一发布的以企业解决方案为重点的新模型——Claude 3优于竞争对手GPT-4和谷歌(Google)的Gemini 1.0 Ultra。头部大模型公司已经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上,当Inflection、Character.AI甚至OpenAI等公司进一步涉足消费者用例时,Anthropic一头扎向了企业客户。 联合创始人达里奥·阿莫迪和丹妮拉·阿莫迪兄妹说,Claude 3的发布再次表明,“Anthropic更像是一家企业公司,而不是一家消费者公司。” Inflection、Character.AI甚至OpenAI等公司已经进一步涉足消费者用例,而Anthropic则专注于企业客户。Anthropic的免费消费者聊天机器人(也被称为Claude)的用户现在可以访问Sonnet,而想要试用Opus的个人则需要订阅每月20美元的付费版本。但 丹妮拉·阿莫迪说,Claude 3的发布更多考虑的是商业用例。Claude的客户包括科技公司Gitlab、Notion、Quora和Salesforce(Anthropic的投资者);金融巨头桥水公司(Bridgewater)和企业集团SAP,以及商业研究门户网站LexisNexis、电信公司SK Telecom和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3/4.英伟达漲3.6%超越沙特阿美,刷新盘中历史高位至852美元上方,市值2.13万亿美元,超过沙特阿美,成为全球市值第三大公司,目前仅次于苹果和微软,沙特阿美当前市值2.01万亿美元。 3/3.AIwork:next token prediction + scaling law 3/2.黃仁勳表示,從某些定義來看,「通用人工智慧」(AGI)可望在短短5年內出現。《路透》報導,黃仁勳在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1場經濟論壇中,被問到要實現矽谷長期以來的目標之一、創建像人類一樣思考的電腦需要多久。黃仁勳表示,要如何證明,答案很大程度要取決於如何定義這個目標,若將AGI定義是通過人類測試,那AGI很快就會到來。至目前,人工智慧(AI)雖然可以通過律師資格考試等測驗,但在腸胃病學等專業醫學測試中仍無法突破。不過黃仁勳認為,5年內應該有機會通過其中的任何測試。不過,黃仁勳表示,就目前來說,業界要研發出AGI大概還得等好幾年,因為科學家對於如何描述人類思維,以及如何運作還有很大的分歧 3/1.马斯克起诉OpenAI及其CEO奥特曼,要求GPT开源;马斯克称OpenAI与微软的关系违背了技术造福人类的初衷,GPT-4之所以未开源是出于商业考虑,而不是人类利益。 2/29.CEO意外退休,业绩指引低迷,云计算巨头Snowflake盘后暴跌20%,现报184.2美元/股,市值约为750亿美元。 2/29.专注于企业级AI软件C3.ai公司发布超出市场预期Q3季度财报(至2024年1/31)带动股价2/28盘后涨超12%。过去一年近43%涨幅。 **2/29.库克財報會:苹果在生成式AI上“投资巨大”,今年晚些将分享“新突破” 2/29.Meta计划7月发布Llama 3,希其能够比肩GPT-4,但尚未决定是否将其开发成多模态模型;参数最高1400亿,不到GPT-4的十分之一,后已成一个强大多模态模型,不仅能处理更长文本,还支持图像输入,去年7月发布Llama 2参数最高为700亿。 (两名知情人士称,负责Llama 2和Llama 3安全工作研究员Louis Martin已于本月离开公司。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称,强化学习负责人Kevin Stone也在本月离职) 2/28.Sora,源自日语そら,空,色即是空;色、受、想、行、识,五蕴亦皆空;Sora算法上融合diffusion和transformer两种架构,通过时空patches降维压缩输入视频等多种视觉数据,代替语言模型中tokens实现在transformer中训练。无论是Diffusion transformer(DiT)架构(Scalable Diffusion Models with Transformers),还是时空patch思想(Patch n' Pack: NaViT, a Vision Transformer for any Aspect Ratio and Resolution)在之前都有其他学者和机构提出过,谷歌也曾经做过不少贡献。OpenAI最大的贡献,跟之前GPT3一样,是再次验证Scaling Law可在这个技术方向上续发挥作用实现涌现;这是通过无数工程实验试错结果,背后不仅是其强大的技术力量和信念支持,也是惊人的资本和算力支持的结果。 2/28.吐槽完Sora,Google自己做的“基础世界模型”来了.曾通过Gemini 1.5 Pro指出Sora生成视频不合理,质疑它担不起“世界模型”称号的Google,G字辈模型喜添新成员。昨,Google DeepMind推出人工智能模型“Genie”,一个能够生成交互式视频游戏的AI。它可根据用户提示,将合成图像、真实照片、手绘草图或想法转换成无尽多样的,可互动、可控制动作虚拟世界。 2/28.中国AI大战现状:(野村全球AI追踪报告分析,中国大模型市场仍处于产品升级和用户获取早期阶段。字节跳动的豆包在最近表现出较强的动力,其日活跃用户(DAU)在1月份达230万,超过百度文心一言160万。在日均使用时长方面,阿里通义千问最近也表现不俗,1月份达8.1分钟,而其他应用的日均使用时间略有下降。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大模型和通用AI应用正在快速发展,不仅在用户增长上表现突出,而且在用户参与度方面也呈现积极趋势) 2/28.媒体:苹果正打算近十年电动车项目(Titan),将大部分员工近2000人将转岗到AI部门,苹果此前投入数十亿美元将“打水漂”。苹果Titan计划始于2014年,旨自动驾驶电动汽车。从一开始就举步维艰,经历多次战略和领导层变动;去年开始迅速蔓延AI热潮打苹果一个措手不及,生成式AI成为苹果越来越重视领域。 2/27.MWC2024-輝達領頭與微軟等歐美巨頭宣布組AI-RAN(無線存取網路)聯盟,沒中國公司,在6G時代尚未到前,先研發6G技術,搶佔有利地位;AI-RAN聯盟共11個創始成員,包括: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AWS、三星、ARM、Ericsson、微軟、Nokia、T-Mobile、軟銀等半導體、電信、軟體巨頭,中國公司並未在其中。對於加入AI-RAN聯盟,三星表示,6G時代的新興服務將徹底改變人們與科技的互動方式,AI將成為此一趨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AI-RAN聯盟將促進合作、推動創新,並圍繞Al與6G網路迎來一個轉型的新時代。 2/27.WMC-财报前,SoundHound (輝達加持AI软件开发商)宣布与ARM、微软、亚马逊、软银、三星、爱立信和诺基亚等,建立新合作伙伴关系,推进电信行业无线接入网络(RAN)和AI技术发展,盘中一度漲近50%,二月来股价已暴涨两倍多。SoundHound因輝達持股约170万股成輝達概念股-妖风再起!虽这不是巨额投资,但得“AI之王”支持已经足够让投资者兴奋起来。 2/24.OpenAI继续优化,“GPTs商店”加上“点评体系”,用户现在可对GPTs进行评级,并直接向构建者提供私人反馈。 2/24.英伟达:越涨越便宜(英伟达快速盈利增长支撑市值大幅增长—很少会看到每股收益在两财年增长1200%。相比之下,苹果公司未来两年每股收益预计仅增长17%。英伟达一年多涨超过400%黑线,但从动态PE黄线看,却比谷底便宜(2022年10月),非常不寻常–周四飙升后情况仍如此 2/22.谷歌VideoPoet负责人蒋路跳槽TikTok!对标Sora,AI视频模型大战在即 2/22.谷歌官宣Google One AI Premium:在Gmail和Google Docs文档、幻灯片、表格和会议中使用 也能使用Gemini计划,直接召唤Gemini,订阅价格为19.9美元/月,帮助用户提升工作效率。 2/22.全球最强开源大模型一夜易主!谷歌Gemma 7B碾压Llama 2 13B,今夜重燃开源之战 谷歌居然也开源LLM了 2/22.微软表示OpenAI的Sora将整合进Copilot,微软广告与网络服务首席执行官Mikhail Parakhin在最近的一条推文中暗示,OpenAI的Sora最终将与Copilot集成,但这需要一些时间。此前,一名用户在推特上询问Sora是否会加入Copilot,Parakhin回应说:“最终会的,但这需时间。 2/22.全球最强开源大模型一夜易主!谷歌发布全球最强开源大模型Gemma 7B性能超越Llama 2 13B!谷歌和OpenAI,已卷出新高度;(谷歌打破开源大模型格局:形成Gemma、Llama和Mistral三足鼎立)谷歌也开源LLM了!Gemma有2B和7B两种规模,且采与Gemini相同研究和技术构建;有其同源技术加持,Gemma不仅在相同规模下实现SOTA性能,且更令人印象深刻是,还能在关键基准上越级碾压更大模型,比如Llama 2 13B。同时,谷歌还放出16页技术报告。谷歌:Gemma字源自拉丁语gemma,就是「宝石」意思,似象征着它的珍贵性。历史上,Transformers、TensorFlow、BERT、T5、JAX、AlphaFold和AlphaCode,都是谷歌为开源社区贡献创新。谷歌简直是用Gemini拳打GPT-4,用Gemma脚踢Llama 2!Gemma-7B模型在涵盖一般语言理解、推理、数学和编码的8项基准测试中,性能已经超越了Llama 2 7B和13B!它也超越Mistral 7B模型性能,尤其是在数学、科学和编码相关任务中。在安全性方面,经过指令微调的Gemma-2B IT和 Gemma-7B IT模型,在人类偏好评估中都超过了Mistal-7B v0.2模型。 特别是Gemma-7B IT模型,它在理解和执行具体指令方面,表现得更加出色。一整套工具:跨框架、工具和硬件进行优化,这次,除模型本身,谷歌还提供了一套工具帮助开发者,确保Gemma模型负责任使用,帮助开发者用Gemma构建更安全AI应用程序。 不过,Gemma并没有能够在所有的榜单中,都拿下SOTA。在官方放出的评测中,Gemma 7B在MMLU、HellaSwag、SIQA、CQA、ARC-e、HumanEval、MBPP、GSM8K、MATH和AGIEval中,成功击败了Llama 2 7B和13B模型。 相比之下,Gemma 7B在Boolq测试中,只与Mistral 7B打了个平手。 而在PIQA、ARC-c、Winogrande和BBH中,则不敌Mistral 7B 在OBQA和trivalent QA中,更是同时被7B和13B规模的Llama 2 7B斩于马下。 (2/28.Gemma7B與InternLM2 比較:HuggingFace开源大模型排行榜里,Gemma7B排预训练模型第三名:第一名和第二名均被国产大模型选手包揽—InternLM2(书⽣·浦语2.0 ),由商汤科技和上海AI实验室等单位联合打造。 综合能力General:InternLM2-7B得分为65.8分,略高于Gemma-7B。 其次推理能力Reasoning 2个基准中上,InternLM2-7B拿到一胜一平成绩。 数学能力Math:同样是2个基准,InternLM2-7B在 GSM8K 评测基准中大幅超过 16 分。 最后编程能力Code:InternLM2-7B则是高出10分。若将Llama-2 7B也放进来,那么InternLM2-7B则是在各项做到了完胜。不仅如此,即便是拿7B的InternLM2和更大体量的13B Llama-2做比较,在各项细分成绩中依旧是完胜) 2/22.“已有三个人跟我说要做中国版Sora” 2/21.微软悄然发力减少对英伟达依赖:开发网卡类英伟达ConnectX-7,开发可能需一年多,若开发成功,既可节省微软资金,也可能减OpenAI用微软服务器训练AI大模型时间。 2/22.微软表示OpenAI的Sora将整合进Copilot,软广告与网络服务首席执行官Mikhail Parakhin在最近的一条推文中暗示,OpenAI的Sora最终将与Copilot集成, ***2/21.All in AI成共識: 中国智能手机魅族第一个跳出来,新年开工第一天2/18宣布战略调整:壮士断腕,将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开发,全力投入“明日设备”(AI For New Generations),首款全新AI终端产品也将在今年内发布。全面拥抱AI,成为智能手机和科技行业共识。几同时,字节押注剪映,也要推出自己的文生视频模型,而马云在去年就提出阿里要转型AI电商。 魅族宣布All in AI的同一天,OPPO CEO陈明永也发布内部信称,AI手机将成为继功能机、智能手机之后的第三阶段。通过AI,可以把手机的体验重新做一遍,OPPO已做好充分准备,并专门成立了AI中心,将资源向AI集中。以魅族、OPPO加码AI 为标志,2024年,AI手机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正引领智能终端进入到一个新纪元。而Sora的出现,无疑也意味着这一进程进入了加速阶段。 华为、腾讯、阿里、百度、360等科技巨头,也都是AI的忠实拥护者。 华为去年正式启动全面智能化新战略;腾讯要让混元大模型成为腾讯业务的“倍增器”;阿里确立以“AI驱动”为战略重心;百度和360也都喊出了“All in AI”的口号。在360董事长周鸿祎看来:“真正的All in AI是你在公司里面,把信仰落实到行动中,在你的公司里让AI无孔不入。AI绝对是业务驱动的。” 2/20.Gemini VS GPT-4,当前两大顶级AI模型实测;月费19.99美元(含Google One订阅)的Gemini Advanced实际表现如何? 沃顿商学院教授Ethan Mollick在最新专栏文章中指出,在基准测试中,Gemini Advanced(下文简称Gemini)表现与GPT-4大致相当,两大模型在不同领域互有胜负。GPT-4在编写代码和撰写诗歌等任务上更加出色,而Gemini则更擅长多模态和搜索任务。但他同时强调:真正有趣的是,Gemini向我们展示了人工智能的未来。Gemini比GPT-4更友善、耐心、乐于助人;Gemini像是谷歌生态系统突有一个聪明大脑:可完成类似“浏览我的邮件,告诉我哪些邮件很重要,并为每封邮件起草回复”,“查看我下一次会议,并计划我想去的旅行”等任务。但他认为,Gemini和GPT-4这个级别的模型能力还是不够强大,仍然会对一些电子邮件细节产生“幻觉”,而且Gemini多次出现低级BUG(忘记自己可以使用谷歌地图等等)。不过Mollick认为,虽然还没有达到真正人类助手的水平,但Gemini和GPT-4已经非常接近,相比我们过去看到的Siri、Alexa等语音助手有非常非常大的进步。 2/20.Sora震驚各界 奧特曼加密貨幣日飆40%;可依簡單文字指示生成逼真影像的影片生成AI「Sora」震驚各界,在OpenAI發布後,執行長Sam Altman發行加密貨幣「世界幣」(Worldcoin),1天內即大漲超過40%。據CoinGecko數據顯示,世界幣報價19日到7.44美元,單日漲幅高達39.8%,過去1週暴漲185.8%。 2/19.傳任天堂Switch 2將延至2025年發布 股價聞訊暴跌近9% 2/19.“今天,所有VC的会上都在谈Sora”;仿佛梦回2023-去年年初,ChatGPT引发澎湃讨论热情,此后海内外在AI大模型投资展开军备竞赛。龙年刚一开年,OpenAI又打开新局面,这次火是文生视频。2/16日凌晨,OpenAI发布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Sora能据文本提示创建详细视频、扩展现有视频中叙述及从静态图像生成场景。不愧是OpenAI。尽管Sora仍处开发早期阶段,但它推出已标志着生成式AI迎来一个里程碑。 这类应用早就有,但Sora呈现仍惊艳,视频中主体稳定可控,可实现多角度切换,时长方面也有突破,最长能生成60秒视频。从去年4秒视频Gen-2到Sora发布不过8个月,不可思议文生视频进化速度是由投资者“海量烧钱”换来。对一级市场创业者和投资人而言,1万亿美元AI投资总额会是人类有史来最大泡沫。对于英伟达,借Sora火热,又可大赚一笔。 在OpenAI登场前,头部大模型研发商几乎都拥有自己文生视频大模型,如Google的Lumiere及Stability AI的SVD(Stable Video Diffusion),甚已诞生垂直于多媒体内容创作大模型独角兽,如视频生成大模型Gen-2的开发商Runway,在2023年6月底完成由Google、Nvidia、Salesforce参与的C轮融资后,估值超过15亿美元。 2/18.OpenAI 註冊「GPT」商標 遭美國專利局駁回 2/17.周鸿祎谈Sora(OpenAI新发布视频生成模型Sora:短视频行业的革命者;短视频行业面临颠覆),AGI时代临近,Sora意味着AGI实现将从10年缩短到1年。Sora通过将文字直接转换成视频,极大地降低内容创作门槛,同时也为创意提供几乎无限空间。这种技术进步,不仅能够激发创作新潮流,更可能重塑短视频行业未来格局。 它无疑将成为创作者们手中的一把强大武器,但Sora不会那么快击败TikTok这样的行业巨头。 尽管中国的大模型发展水平表面上已经接近GPT-3.5,但与最新的GPT-4技术相比,实际上还有一年半差距。 一旦AI能够接上摄像头,观看并理解世界上所有的电影,它对世界的理解能力将远远超过仅仅通过文字学习所能达到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一种能够像人类一样理解、学习和创造的AI,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周鸿祎甚至预测,这一天可能在一两年内就会到来,而不是十年或二十年。 2/17.合力對抗AI選舉假訊息 全球20科技大廠簽協議:來自亞馬遜、微軟、Google、Meta、OpenAI、Adobe、IBM和TikTok(抖音國際版)等20家科技公司的高層16日共同宣布,AI的快速發展雖為民主進程創造新的機會,但隨之而來的欺騙性內容也可能危及選舉的完整性,因此他們將合力打擊利用AI生成、旨在誤導選民的「深度偽造」(deepfake)內容,包括圖像、影片和音檔。 2/17.OpenAI自從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後聲名大噪,也因此激發AI熱潮,今傳該公司已經完成一項售股交易,使其市值在不到10個月的時間翻近3倍,已達800億美元(約台幣2.5兆)。成市值第三大新創, 2/17.打造“七姐妹”级巨无霸!孙正义寻求募资1000亿美元创建AI芯片公司,将与英伟达展开竞争,并在业务上与ARM互补。如果成功,这将是自ChatGPT问世以来,人工智能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远超微软公司对OpenAI的超过100亿美元投资。孙正义和OpenAI的Sam Altman曾就联合建立半导体制造业务进行过讨论,但目前来看孙正义的项目与Altman的雄心并不一致。 2/16.拳打英伟达、脚踢苹果和谷歌!Altman野心全开赢宫斗后, 近期关于OpenAI和Altman下一步 开发AI硬件;投资七万亿美元自建GPU;开发AI Agent;开发搜索挑战谷歌。每一条做成了都是万亿级别的巨头。所以有网友在X上感叹,要不媒体瞎写,要不就是OpenAI野心太大了。 2/15.下一代Windows系统曝光:基于GPT-4V,Agent跨应用调度,代号UFO:基于GPT-4V,一句话就可以在多个应用中无缝切换,完成复杂任务。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干预,其执行成功率和效率是GPT-4的两倍,GPT-3.5的四倍。 2/15.在经历四年震荡后,阿里迎新发展期。不少大佬和机构几同时间出手增持阿里股票。继马云和蔡崇信Q4增持后(马云增持5000万美元阿里香港上市股票,蔡崇信也同期购买价值约1.51亿美元阿里在美国上市股票);多家机构最新提交持仓13F文件显示,去年四季度,阿里也获多家知名金融机构的大幅增持。至12月31日第四季度,加拿大年金计划投资委员会 对阿里持仓达360万股,市值2.79亿美元,阿里为其四季度规模最大新买入标的。电影《大空头》原型Michael Burry旗下对冲基金Scion Asset Management LLC四季度增持阿里巴巴2.5万股,总持仓7.5万股。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在Scion所披露的持仓中,按持仓市值计算,阿里巴巴为其最大持仓,占其资产的6.1%。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四季度增了87.5%的阿里巴巴股票持仓,持仓价值约为581万美元。“抄底王”之称的对冲基金Appaloosa将阿里巴巴持仓增20%,至2023年12月季度增加435万股阿里巴巴股份,上述机构的增持与马云和蔡崇信对阿里的增持发生在同一时期。据摩根士丹利研报,截至去年5月份,软银对阿里的持股已经从2022年12月时的6%-7%,下降至不足0.5%,低于马云的4.5%。也就是说,马云在去年上半年就已经取代软银重回阿里第一大股东。 自从去年11月底市值被拼多多超过后,阿里就采取了一系列反击动作,以提振资本市场对阿里的信心。去年12月6日,阿里果断出手保卫股价,宣布派发2023财年股息,总额约25亿美元,这是阿里有史来第三次也是金额最大一次分红。上一次还是在2010年,阿里仅派发了约11亿港元。一周前,阿里发布2024财年三季报,当季共实现收入2603.48亿元,同比增长5%。阿里释放了进一步聚焦的信号,表示要专注于核心业务,投资重点是境内外的电商以及云计算;阿里在三季报中宣布,新增250亿美元股份回购计划,上调后,未来三个财年阿里仍有353亿美元股份回购额度。阿里的目标是,在接下来的三个财政年度内,每年流通股票数至少净减少3%。三季报发布后,高盛、Baird、中金等多家投行发布研报称,看好阿里以投入促增长的进取姿态,以及同时加大股东回报的实际行动,纷纷予以阿里“跑赢行业”或“买入”评级。Jefferies也关注阿里巴巴“加大投资,重振增长”的策略,并强调阿里扩大股份回购规模体现了公司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高盛指出,阿里巴巴的估值具有吸引力,目前的市值仅反映了淘宝天猫的价值,却未将中国排名第一的公共云和国际业务纳入价格考量。投行Baird也强调,阿里巴巴的电商和云业务极具价值。 2/15.微软面向开发人员年度Build开发者大会定于5月21-23日西雅图。有关“人工智能、Copilot等”内容更新。 2/15.13F报告:英伟达投资AI相關股:芯片软件设计Arm Holdings、面向语音识别AI软件开发公司SoundHound AI、及生物科技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 Inc., 医学图像开发Nano-X Imaging和无人驾驶公司图森未来等股票。报告发布后,SoundHound AI(SOUN)盘后一度飙涨55%,最终涨47%报3.32美元。金融科技类AI概念股Guardforce AI盘后也涨超11%。 2/15.Uber擺脫虧損+首度實施庫藏股 股價創新高 2/14.“AI大神”Andrej Karpathy已离开OPENAI。(The Information) 2/14.网约车LYFT美股盘后涨幅扩大至超过60%,四季报和一季度业绩指引好于预期,预计自由现金流将在2024年首次为正。 2/10.GeminiVS GPT-4,当前两大顶级AI模型实测(Gemini表“谷歌真正加入AI竞赛急起直追”,是GPT-4发布来,第一次有大模型可與這最先进模型相媲美;Gemini Advanced终于上线,总算等来一款号称能够匹敌GPT-4大语言模型,月费19.99美元(含GoogleOne订阅),实际表现如何?能否如谷歌宣传那样和GPT-4掰手腕?沃顿商学院教授Ethan Mollick在最新专栏文指出,在基准测试中,Gemini Advanced(下文简称Gemini)表现与GPT-4大致相当,两大模型在不同的领域互有胜负。GPT-4在编写代码和撰写诗歌等任务上更加出色,而Gemini则更擅长多模态和搜索任务;但他同时强调:真正有趣是,Gemini向我们展示人工智能的未来。Gemini比GPT-4更友善、耐心、乐于助人。 2/8.谷歌:将旗下AI聊天机器人Bard正式更名为Gemini。同时宣布推出新的订阅计划,允许用户访问其“最强大模型”Gemini Ultra 1.0,与竞争对手OpenAI的GPT-4 直接竞争;Bard全新升级后,参数较低的版本将继续免费供用户使用,但愿意每月支付19.99美元的用户将可以使用谷歌Gemini的最强版本。安卓用户可以下载一个新的专用安卓应用程序来使用Gemini,而iPhone用户可以在iOS上的谷歌应用中使用Gemini。 2/7.因資安疑慮,各國正加強對短影音平台TikTok的限制。 2/7.營收雖未達預期 阿里巴巴調高股票回購金額250億美元 2/7.大规模裁员,利润不及预期,Snap股价暴跌30%,一季度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将亏损0.55-0.95亿美元,大幅低于分析师预期的亏损0.327亿美元。 2/7.抖音集团CEO张楠宣布自己已经辞去集团CEO一职,未来将把精力聚焦在剪映的发展上。 2/6.Meta四季度业绩全面超预期,同时甩出“历史首度分红+大规模回购计划”两大杀手锏,上周五股价大涨20%,市值重回万亿美元以上,堪称Meta“史上最强财报”。除历史首度分红和大规模回购外,Meta将今年的资本支出预期上限提高了20亿美元,达到370亿美元。资本支出增加主要用于公司数据中心的建设,以及人工智能对服务器和其他基础设施的需求。此前扎克伯格宣布Meta计划在年底前购买约35 万块英伟达H100 GPU,加上其他 GPU,Meta所拥有的算力总和将接近60万块 H100 的算力。 但这次华尔街并不担心巨额开支,Evercore ISI分析师Mark Mahaney指出,Meta的成本结构降低,广告收入增长改善,并且采取了股东友好的举措,比如分红。Roth MKM分析师Rohit Kulkarni则表示,分红将带来更多新股东,从而推动股价进一步上涨。 2/5.香港最大AI诈骗案!Deepfake换脸「英国CFO」,直接骗走公司2亿港币,以往「AI换脸」诈骗,一般都是一对一的。这次骗子用视频电话会议的形式,伪造了一个「高管团队」,让可信度大幅上升。 2/2.Meta 周四盘后公布财報:四季度业绩和一季度指引超预期,尤其四季度活跃用户数量超预期,该公司表示,广告业务强劲主因中国广告商投入大量资金;並宣布回购500亿美元并首次发股息!盘后大涨14%!!! Meta四季度营收401亿美元,年增25%,高于分析师预期390亿美元。其中,广告收入387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378亿美元;APP家族营收490.4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381.6亿美元;四季度净利润140亿美元,年飙升三倍,EPS为5.33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4.91美元。APP家族运营利润210.3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196.5亿美元;现实实验室运营亏损46.5亿美元,分析师预期亏损41亿美元。Meta四季度日活用户数21.1亿,高于分析师预期20.7亿;四季度月活用户数30.7亿,高于分析师预期的30.6亿。 1/31.去年,字节跳动实现1100亿美元营收,超过了腾讯,中国互联网行业长期以来的BAT巨头格局,正在被颠覆。 过去十年,能在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的夹缝中长成参天大树,字节无疑做对了很多事。然而,随着互联网进入存量时代,流量到顶,字节也面临增速放缓的问题,降本增效提上了日程。2024年,字节会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策略,公司CEO梁汝波的最新发言给出了答案,危机感是最大的底色,对抗平庸则成了解药。字节,和以前已经很不一样了。 1/31.微软是AI大潮驱动下去年四季度财报超预期, 近两年最佳季度收入增幅,并连续五季创收入新高,EPS和智能云业务等核心指标也超预期,人工智能推动Azure云收入增长6%,贡献比此前季度更高,但增长或不尽如人意,盘后跌超2%,有分析认为,这是因为AI利好或已充分反映在股价中。(由于市场预期AI驱动的云收入将飙升,作为道指成分股的微软在乐观情绪推助下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一举超越苹果成为美股最高市值公司。2023年微软股价累涨了57%,华尔街仍对微软信心满满,下半年AI带来的收入增长或加速) 1/31.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四季度财報:虽营收和利润超预期,但其主营业务广告营收不及预期,谷歌A股盘后跌5.5%,报143.15美元。分析师表示,谷歌已经进入成熟增长的新阶段,不太可能再出现每个季度的爆炸性增长,市场应当调整预期。谷歌四季度营收863亿美元,年增13%,高于分析师预期853.6亿美元。除去流量采购成本的收入720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近710亿美元,这也比公司去年同期631.2亿美元要高。利润207亿美元,同比增50%,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02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6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59美元。但投资者更关心谷歌主营的广告业务营收,四季度谷歌广告业务营收655亿美元,不及分析师预期的658亿美元,其中核心搜索业务营收480.2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81.5亿美元;四季度云业务营收91.9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89.5亿美元。将很快推出Gemini Ultra AI模型,并且正在试验Gemini AI搜索功能,希望利用Gemini AI模型来支持广告产品;谷歌云目前排名第三,落后于手亚马逊和微软,但本季度的业绩标志着谷歌云首次实现了全年盈利, 1/29.AI才是未来!分析师认为未来五年微软市值将远超苹果 1/27.中國新一批国产大模型通过备案,多家垂直领域厂商入列:近又新一批国产大模型通过备案, 此批共有13家企业共计14款国产大模型入列。有第四范式、零一万物、衔远科技、识因智能等人工智能企业,也有小米、智联招聘、Boss直聘、脉脉、什么值得买、步刻科技、新壹科技、创思远达、掌阅等垂直领域的厂商。 1/24.微软盘中市值达到3万亿美元微软涨超1.1%至403.58美元,成为第二家市值达3万亿美元公司。苹果目前跌0.1%,盘中市值3.01万亿美元。 1/23.周二美证监会网站案件显示,蔡崇信在去年第四季度通过其 Blue Pool Management 家族投资工具,购买价值约1.51亿美元的阿里巴巴在美上市股票。事实上,近几月来,马云和蔡崇信一直买阿里巴巴股票。去年四季度,马云购买价值5000万美元阿里香港上市股票。消息传出后,阿里巴巴美股1月23日盘前拉升,一度涨超7%,现涨超6% 1/23.抖音也开始加码布局.发布精品微短剧“辰星计划”,来自全行业的优质内容创作者最高可获得500万现金和1亿流量扶持,对象包括影视公司、媒体机构、MCN机构以及个人创作者等 1/20.和平精英电竞官宣与抖音游戏达成合作,开年首个比赛1月25日开赛 1/20.【OpenAI的CEO寻求为人工智能芯片工厂网络募资数十亿美元】该项目将包括与主要芯片生产商进行合作的事宜。此举显示Altman本人对潜在的芯片短缺状况感到担忧。 1/20.一片质疑声浪中逆市看好,美银分析师将苹果目标价大上调逾8%,较周三收盘高23%,认为AI和混合头显Vision Pro将给苹果硬件和服务业务带来上行动力,生成式AI功能将让iPhone多年升级周期将更强劲。苹果股价涨超3%、抹平开年以来跌幅 1/19.为什么裁员成硅谷科技巨头“新常态”?如没真正具突破性产品,大科技公司就会像其他成熟的大行业一样,定期裁员。虽然科技巨头们非常希望继续讲述动听增长故事,也许人工智能的热潮就会到来,但在AI落地为真正产业变革之前,如没真正具有突破性的产品,大科技公司就会像其他成熟的大行业一样,定期裁员。 1/19.Meta扎克伯格前押宝元宇宙巨亏改全速跑进新目标:通用人工智能AGI赛道,且开源!AI部门重大重组(人工智能研究小组调入公司直属产品部门,拉拢关键技术人才,重组后的团队将在Meta各类应用中开发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让其数十亿用户接触时下最火爆的AI技术),加速训练Llama 3,到年底手握35万张H100; OpenAI人工智能新星将实现AGI视为公司历史使命,老牌科技巨头谷歌旗下DeepMind也制定同目标。 1/19.马斯克1/15称,如特斯拉发展成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而他没约25%的投票控制权,他会觉得不安。除非如此,否则他宁愿在特斯拉以外开发产品。他说,特斯拉不是一家初创公司,而是十几家,并表示担忧被架空。 马斯克目前持有特斯拉约13%的股份,在2022年出售部分股份为收购推特提供资金之前,他曾持有特斯拉约22%的股份。 马斯克想让特斯拉采用双层股权架构?可惜实现不了要想拥有25%投票权,马斯克需要做的就是让特斯拉实行双层股权架构(Dual-class share structure),这样以来,不需要更多股份,马斯克也能拥有更多投票权。 马斯克所说的“疯狂多级股权结构”大概是这样的:扎克伯格目前持有Meta 99%的Class B超级投票权股份,相当于每股10票。因此,虽然扎克伯格只持Meta大约13%股票,但他拥有61%总投票权,这意味着他对其他股东拥有完全的否决权。一般而言,多级股权架构是为了鼓励创始人推动公司上市,以让他们在IPO之后仍然能够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但是,已经上市的公司基本不可能转向双层股权架构。唯一的办法就是,像戴尔公司2018年那样,先进行私有化,然后重新申请IPO。在马斯克上次讨论特斯拉私有化酿成的风波之后,这可能会吓坏投资者。 1/15.SoftwareONE欧股跌超10%软件及云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此前报道称公司拒绝贝恩资本收购要约。 1/11.微软市值超越苹果,微软一度涨2%,最高触及390.68美元,盘中市值2.90万亿美元。苹果则跌0.5%,报185.15美元,市值2.88万亿美元。 1/11.微软在CES展宣布:PC合作伙伴可运行Xbox游戏、与沃尔玛合作推出AI个性化购物功能(新PC产品可以运行Xbox PC Game Pass上的游戏,买家也将获得一个月的Xbox Game Pass Ultimate免费使用权;与沃尔玛合作,推出AI搜索功能,助用户实现个性化购物;微软也宣布,月底将推出Copilot键,将人工智能无缝融入Windows系统。 1/10.谷歌CES官宣联手TikTok,安卓手机短视频可在电视播放 安卓系统的用户可在配备谷歌Chromecast的电视上显示TikTok App上的短片。谷歌另一新功能让用户能在安卓手机上启动播客,后传到Pixel平板。谷歌还推出快速配对功能,加快耳机等蓝牙配件连到Google TV设备。谷歌同时官宣和三星合作,推新文档快速分享功能。 1/10.2024CES 参展人数将突破130000人,与会创企1200+,参展商4000+;口號:“ALL TOGETHER. ALL ON.”,聚焦“人AI”与“科技向善”;将涉25个主题,包括5G通信、AI、AR/VR、机器人与无人机、Web3与元宇宙等;除现场展位,另一系列主题演讲、访谈和技术演示。 1/8.周鸿祎:All in AI,未来大模型10大趋势:1、大模型更像当年的PC一样,未来会无处不在;2、开源大模型将会爆发;3、2024年大模型一定会上车;4、2024年大模型的企业市场将会起来;5、大模型一定要结合智能体框架,才能真正让大模型长出手脚; 6、2024年大模型一定会出现杀手级应用;7、2024年多模态会成为大模型标准;8、在大模型的支持下,AIGC会有突破性的增长;9、大模型拯救机器人行业;10、大模型可能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最伟大工具。 1/9.美遊戲軟體開發商Unity將全球裁員25% 盤後股價飆漲近5% 1/5.科技“七巨头”:去年小甜甜,今年牛夫人;去年最耀眼美股“七姐妹”(Magnificent Seven,包括Alphabet、亚马逊、苹果、Meta、微软、英伟达和特斯拉)在今年刚开年已经抹去了去年12月整个月的涨幅。现在市场的问题是,开年这个表现对全年会意味着什么? 前七名的首周表现与美股全年表现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数据回溯到1990年)。尽管命中率略低于 50%,但前七名的首周回报率与整个指数的全年回报率之间存在约 26% 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高于整个指数的首周回报率和全年回报率之间的相关性(约 19%)。也就是说,“七姐妹”的坏消息,对于美股,也很糟。 1/4.瑞银:AI行业规模2027年将达2250亿美元,软件和芯片业最受益 ,AI技术是未来十年内最重要的“科技主题”。 1/4.字节跳动旗下懂车帝入局汽车养服市场?相关人士:只是初期尝试 近日,有消息称,字节跳动旗下懂车帝正以授权门店合作形式,推出线下养车品牌“懂懂养车”,并在重庆与当地门店进行了合作。对此,1月4日,懂车帝车后业务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只是个别门店的品牌授权和初期的业务尝试。 1/3.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向港交所申報,將包括眾安在線及雅仕維等6家公司的權益減至零。 1/2.阿里巴巴:2023年以95亿美元回购总计8.979亿股普通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