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7日 星期日

新創併科IPO黃孫馬科巨主教:AI 量子/軟銀新創-SPAC/獨角獸昂:16~25

併科IPO軟銀電商創投-SPAC/軟銀/阿里 ++++++++++
11/11.重注AI股大赚!软银Q3净利润翻番,愿景基金收益190亿美元,清仓英伟达、追投OpenAI;最新财报显示,软银集团第二财季净利润达到2.5万亿日元(约合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1.9%,连续第三个季度录得盈利,得益于旗下英伟达和英特尔等科技股投资组合价值飙升。软银表示,10月以58.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所持英伟达全部股份。软银与OpenAI签署了修订协议,承诺将追加投资225亿美元。软银清仓英伟达并非首次。旗下愿景基金早在2017年就成为英伟达早期投资者,据报道当时建仓约40亿美元,但在2019年1月就已抛售全部持股。 Q3净利润达2.502万亿日元,其中,愿景基金账面收益190亿美元,对ChatGPT开发商OpenAI的投资在该季度贡献了2.157万亿日元(约140亿美元)的账面收益。这一季度净利润大幅超过三位分析师平均预期的2070亿日元,几乎是市场预期的12倍,也大幅超过去年同期的1.18万亿日元。软银业绩大幅增长恰逢科技股牛市,公司股价此前攀升至历史高位,软银股价在截至9月的三个月内飙升78%,创下自2005年12月以来的最佳季度表现。不过,软银股价在过去一周大幅下挫,市值蒸发近500亿美元,创下自2020年3月以来最差单周表现。全球市场对AI泡沫的担忧是此轮抛售的主要驱动因素。软银股价今年迄今仍累计上涨超过150%。 11/11.JL鬼扯:世界資產管理公司這兩週,進行年度例行資產組合股票:汰弱尋強程序,日前提醒大家注意; 孫正義軟銀動作快,已汰弱輝達了,如下 11/11.日本軟銀SoftBank已全數出售輝達 持股,套現約58億美元。正值創辦人孫正義計畫大舉投資AI建立全球投資影響力之際。 11/5.達發科技現階段已成為聯發科集團中,各事業體跨公司合作的重要節點。本次法說會中,達發詳細闡述與母公司聯發科、新合併的九暘,以及集團內的亞信等公司的合作規劃。其中,達發與聯發科的合作最為密集,主要著重於以自身乙太網和寬頻PON 11/5.紅杉資本近期宣布,掌舵僅3年多的最高負責人Roelof Botha將卸任並轉任顧問角色。接替他掌舵的,是兩位在公司內部地位舉足輕重的資深合夥人:林君睿(Alfred Lin)與Pat Grady。這是紅杉資本近3年來的第二次大變動,先前是2023年紅杉資本拆分了中國、美國與印度/東南亞的業務,引發遐想;這次換血則伴隨著其他人事動盪和公關爭議。 11/1.越涨越卖?英伟达市值冲破5万亿,黄仁勋半年套现10亿美元;黄仁勋的售股计划制定于今年3月,旨在年底前出售至多600万股股票,自6月下旬以来累计套现超过10亿美元。 英伟达本周市值一度突破5万亿美元,而距离其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仅过去四个月,随股价屡创新高,英伟达惊人的增长速度直接推高公司高管持股价值,英伟达及其他受益于人工智能浪潮的公司内部人士正在加速出售股票,这也让英伟达在今年催生了三位新的亿万富翁,进一步巩固其“亿万富翁制造机”的地位。过去半年,在人工智能处理器需求持续高涨的推动下,英伟达股价已飙升超过85%。 11/1.臻鼎-KY(4958)收購華陽科技:鞏固全球PCB領導地位,加速車用電子版圖布局 10/31.供應鏈吃緊!安世晶片危機延燒 聞泰反擊荷蘭停職決定; 根據《彭博》周四 (30 日) 報導,中資半導體企業聞泰科技 (Wingtech Technology) 要求荷蘭政府恢復旗下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的前執行長張學政職務,作為重啟其在中國工廠出口的前提條件,顯示雙方僵局尚難化解。 10/27.瑞士製藥巨頭「諾華(Novartis)」週日(26日)宣布,將以120億美元(約新台幣3690億元)的現金,收購美國生技公司Avidity Biosciences。綜合媒體報導,依照協議內容,Avidity股東將獲得每股72美元(約新台幣2214)的現金,較Avidity 24日收盤價(49.15美元)高出約46%。 10/26.日本科技投資巨頭軟銀集團據報已批准向OpenAI再投入225 億美元,作為其總額 300 億美元投資計畫的第二階段資金。據《The Information》報導,軟銀董事會已批准這筆投資撥款,但前提是 OpenAI 必須完成企業重組,為未來可能的公開上市(IPO)鋪路。這筆巨額投資將補足軟銀於今年四月宣布的總額達 410 億美元融資計畫。軟銀早在四月中旬便同意先行投入 100 億美元,並預計於十二月再追加 300 億美元,條件是 OpenAI 需在年底前完成向營利性結構轉型。然而,軟銀也明確表示,若 OpenAI 的重組未能如期完成,投資金額將縮減至 200 億美元。 10/24.登美股暴跌8成又漲18% 台灣新創奧丁丁是什麼公司?總部位於台北的奧丁丁集團(OwlTing Group)母公司OBOOK Holdings Inc.(Nasdaq:OWLS),16日於那斯達克證券交易所(Nasdaq)掛牌上市,成為少數直接登上美國資本市場的台灣新創公司。這家以區塊鏈為技術核心的科技公司,以每股68元開盤、當天收盤報55.55元,市值一度逼近49億元。不過上市後股價一路走低,跌幅超過八成;24日收盤股價為12.6元,當日上漲約18%。奧丁丁集團2010年創立於台北,主要以區塊鏈(blockchain)的技術從電子書與電商起家。最初經營線上市集,販售台灣特別的在地食材、手工醬油與鮮奶,後來逐步轉型,開發出旅宿管理系統OwlNest,讓飯店與民宿可用一套系統管理房源、訂單與付款,減少人工錯誤。 10/23.OpenAI今宣布收購新創Software Applications,由蘋果前員工創立公司開發出Mac版AI助理Sky。整個約12人團隊將全數加入 OpenAI,財務條款未公開。這是OpenAI今年收購策略一環,該公司先前已分別以11億美元和65 億美元收購兩家新創。 Software A. 成立於2023年,由蘋果前員工創立,部分成員曾參與開發iPhone快捷指令應用程式。該公司於今年5月推出AI助理 Sky,讓 Mac用戶能用自然語言下指令,協助處理寫作、寫程式、規劃等日常工作。Sky能透過應用程式執行任務,並理解螢幕上內容,但目前尚未對外開放。OpenAI ChatGPT 團隊負責人Nick Turley表示,當Software A.執行長 Ari Weinstein 向他展示Sky時感「驚呆了」,因這項功能「能將OpenAI已在思考概念變現實」。 「我們希望超越僅僅回應問題,讓 ChatGPT 真正能為用戶做事,」Turley 表示,「能在本地應用程式上執行操作是關鍵的一環。」OpenAI 計劃將 Sky 技術整合到 ChatGPT 中,藉此加速將 AI 直接帶入人們日常使用工具的願景。 值得注意的是,Software A. 先前獲得65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投資人包括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和Figma執行長Dylan Field。OpenAI 強調,此次收購由 Turley和Simo 主導,並非奧特曼,且已獲董事會獨立交易和審計委員會批准。OpenAI 本月在二級市場估值達 5,000 億美元,今年收購動作頻頻。9月以11億美元收購產品測試公司Statsig,5月則以近 65億美元收購由蘋果前設計總監Jony Ive 共同創立AI設備新創io,兩筆交易均全股票交易。 10/15.贝莱德、英伟达、xAI 和微软组成财团,斥资400亿美元收购数据中心巨头Aligned;Aligned 目前在美洲地区运营或正在开发约50个园区,总计拥有5吉瓦的运营及规划容量,AIP计划在未来几年将其中心园区数量增加一倍以上。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交易之一,预计将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 10/11.美SEC盤後公布最新文健件:AI晶片巨擘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密集減持。 10月8~10日3天內,黃仁勳通過20筆分散交易,售出22.5萬股輝達股票,平均每股成交價約190.2美元,計套現金額約4280萬美元。 10月1~7日,黃仁勳連五交易日每日減持7.5萬股,每股成交均價區間186.8~191.5美元,計套現超過7,024萬美元。 黃仁勳自今年10月來,兩波通過美證交易所減持股票已超30筆,計減持股票60萬股,總套現金額突破1.13億美元。 黃仁勳至10月10日仍持約7,056萬股輝達股票,以當日收盤價183美元計,持股市值近130億美元,依舊是輝達核心持股股東之一。黃仁勳10 月來密集減持,並未對輝達股價形成明顯壓制。 從近期股價表現來看,10月1日黃仁勳開啟當月首輪減持時,輝達股價開盤價為185.3美元,此後黃仁勳續減持,而輝達股價逐步攀升,10月 10日盤中最高觸及195.62美元,創輝達上市以來史新高,顯示資金承接意願強勁。 2025年以來,輝達股價始終保持上行趨勢,累漲超過36%,超過美股標普500指數同期漲幅。 10/10.日本軟銀旗下支付巨頭 PayPay C.宣布,正式收購幣安日本(Binance Japan) 40% 的股權,雙方將展開資本與業務深度聯盟,這被視為日本傳統金融科技與新興 Web3 世界的重要交匯。加速Web3與加密貨幣普及。 10/10.破壞性創新、技術不重要、獨角獸都只是炒作和迷思?這些年我們誤信了什麼創業神話 破壞性創新、技術不重要、獨角獸都只是炒作和迷思?這些年我們誤信了什麼創業神話? 很多新創事業利用大家對新科技的興趣來募資,其中規模最大的,便是眾所周知的「獨角獸」。 但是數據證實,有實力的獨角獸在10年內就該實現獲利:蘋果只花4年;谷歌、網飛(Netflix)為5年;輝達也只花6年。如果一家公司老是用「擴張期」來包裝虧損,靠著一輪又一輪融資生存,這就是泡沫。共享經濟、叫車服務、共享單車、餐飲外送企業,實際上都還在虧損。但在這之中,為什麼Airbnb卻成功了? 我們必須說,「科技的可能」未必等於「市場的需求」,投資什麼樣的獨角獸才會賺到錢?這其實有跡可循。 破壞性技術的迷思 「破壞性技術」(disruptive technology)這個詞,來自克里斯汀生1997年的著作《創新的兩難》(The Innovator's Dilemma),他在書中指出創新者必須面對抉擇:服務新顧客或老顧客?由於新顧客有時候是新推出創新事物的第一批使用者,往往和公司的主要客群不一樣,因此公司必須積極瞄準新的顧客群,以期成為那種創新的領導者。根據克里斯汀生的說法,有時候新顧客對性能的需求會降低,反而要求別的東西,通常是較低的價格。隨著新技術越來越優良,當既有的老顧客認為產品性能夠好時,往往就會跟著採用。 這套理論的問題是克里斯汀生的延伸詮釋,而他的支持者又更過分;他們主張低端創新會自然取代主流產品,因為對這些創新的需求,會導致成本和性能的迅速改良。不論是磁碟機、烤麵包機、挖土機或共乘服務,據稱改良的規律都是一樣的。接下來的10年,《經濟學人》和其他居領導地位的雜誌時常討論克里斯汀生的理論,最終破壞性創新的限制與炒作在2014年被戳破――歷史學家兼新聞記者吉爾.勒波雷(Jill Lepore)在《紐約客》雜誌發表一篇文章(後來《史隆管理評論》[Sloan Management Review]也在2015年刊登一篇)。 說起來,《紐約客》是評鑑管理學理論的奇怪場所,不過也許是唯一能讓批評言論見光的地方。勒波雷不僅描述破壞性創新這項理論的問題,還討論了支持者過度延伸克里斯汀生原始理論的現象。勒波雷強調克里斯汀生不願意批評這些破壞性創新的狂熱分子,為了他們,已經殃及許多位好老師。比較籠統的說,克里斯汀生的理論誇大了需求的重要性,以至於許多創新者相信一旦需求開始上升,改良就會「自動」出現。這一來塑造了先前提過的許多科技的學習曲線和S曲線炒作,也就是前2章討論的那些技術。相信需求增加自然會使這些技術獲得改良的倡導者,以為技術真正的經濟無關緊要,同時忽略並非所有產品的改良都遵循這個道理。有些服務並沒有變得便宜,譬如叫車服務,因為需求並未影響車輛或道路的成本或效能。 10/2.OpenAI完成股份出售,估值达5000亿美元,创纪录新高;OpenAI已完成一项交易,允许现职员工和离职员工以5000亿美元估值出售公司约66亿美元股份。作为交易的一部分,OpenAI的员工向包括Thrive Capital、软银、Dragoneer投资集团、阿布扎比MGX和T. Rowe Price在内投资者出售股份(彭博) 9/27.特朗普女婿参与,游戏巨头EA将“私有化”,500亿美元估值创杠杆收购记录;报道称交易最快下周宣布,并有望创下杠杆收购新纪录。该笔交易由银湖资本、沙特PIF和特朗普女婿Kushner的投资公司组成的买方财团主导收购,摩根大通负责融资安排。受此消息推动,EA股价飙涨近15%至历史新高,推动公司市值升至约480亿美元。游戏巨头EA正就一项可能高达500亿美元的私有化交易进行深入谈判,这笔交易不仅可能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杠杆收购,也预示着全球游戏产业格局或将迎来重大调整。 9/19.命运的转折点,2025年英伟达入股英特尔=1997年微软入股苹果?英伟达对英特尔的50亿美元战略投资,被华尔街比作1997年微软驰援苹果的历史性一幕。当年,微软的1.5亿美元救助为苹果赢得了转机,使其股价在近三十年内实现了约1450倍的惊人增长。如今,英伟达的投资被视为对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的背书,尽管市场存疑,但这一合作被认为是英特尔能否成功复兴的关键一步。伟达对英特尔的一笔高达5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正在华尔街引发一场关于历史重演的激烈讨论。市场观察人士将此举与1997年微软驰援濒临破产的苹果相提并论,认为这可能标志着陷入困境的芯片巨头英特尔迎来命运的转折点。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PC和数据中心领域共同开发芯片,旨在将英伟达领先的图形处理器(GPU)与英特尔的中央处理器(CPU)及封装技术深度结合。对于英伟达而言,这是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而对于正努力重振昔日辉煌的英特尔来说,获得行业新霸主的公开背书,为其一度前景不明的晶圆代工业务注入了急需的信誉与动能。此举被视为可能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关键一步。尽管市场对英特尔能否复制苹果的复兴奇迹仍存分歧,但这一历史性的合作无疑为投资者评估英特尔的未来价值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这家老牌巨头的“第二幕”拉开了序幕。 9/19.英特尔暴涨30%!英伟达斥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联手开发PC与数据中心芯片;英特尔将在新一代PC芯片中引入英伟达的图形处理技术,并为基于英伟达硬件构建的数据中心产品提供处理器支持。至周三收盘,英特尔市值约1160亿美元,此次交易意味着英伟达持股不足5%。英伟达斥资50亿美元入股老对手英特尔,并将与其联合开发面向PC与数据中心的芯片。这一出人意料的合作,不仅为陷入困境的英特尔注入了新资金,也凸显了计算产业格局的剧烈变化。据双方周四披露的协议,英伟达将以每股23.28美元购入英特尔普通股,较前一日收盘价折让约6.5%。至周三收盘,英特尔市值约1160亿美元,此次交易意味着英伟达持股不足5%。相比之下,英伟达的市值已超过4万亿美元,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绝对主导者。 双方合作内容方面,英特尔将在新一代PC芯片中引入英伟达的图形处理技术,并为基于英伟达硬件构建的数据中心产品提供处理器支持。尽管具体产品上市时间尚未确定,两家公司强调此次合作不会改变各自的独立发展战略。 消息公布后,英特尔美股盘前一度暴涨30%,英伟达的另一个竞争对手AMD跳水,跌幅超过4%。 9/18.AI芯片独角兽一年估值翻番!放话“三年超英伟达”,最新融资53亿超预期;Groq近期成功完成一轮7.5亿美元融资,估值高达69亿美元。公司致力于打造能够提供高速、低成本AI推理的LPU(语言处理单元)芯片,以挑战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的垄断地位。Groq CEO表示,新融资将用于扩大数据中心容量,计划在今年内宣布首个亚太地区数据中心选址。谷歌TPU团队原班人马组建,英伟达挑战者、AI芯片初创企业Groq又获融资。超出此前的6亿预期,此次融资高达7.5亿美元,Groq现估值69亿美元;一年的时间,估值就涨了一倍多。 9/9.路透:SpaceX 8日宣布以170億美元買EchoStar持有的AWS-4及AWS H-block頻譜,其中85億美元為現金、85億美元為股票,除能大幅延伸Starlink服務的涵蓋區域,EchoStar的Boost Mobile用戶也能使用Starlink新一代手機直連(Direct to Cell)服務,享有快速且可靠5G體驗。EchoStar(SATS.US)為美國電信公司,利用衛星技術提供行動通信網路服務。9月8日,SpaceX宣布與EchoStar達成頻譜交易協議,可望進一步提升雙方顧客的網路體驗,激勵EchoStar股價大漲近20%。受此消息,9月8日EchoStar股價強漲19.9%收80.63美元;競爭對手AT&T(T)與T-Mobile(TMUS.US)分別挫跌2.33%、3.9%,VZ也走跌2.39% 9/9.新云计算巨头的扩张野心初现,CoreWeave启动AI风投基金 CoreWeave美股盘前上涨7.8%,公司宣布正式启动一支名为“CoreWeave Ventures”的风险投资基金,将为AI创始人提供多样化的资本投资模式、CoreWeave云平台的算力资源,及基于其现有合作伙伴关系的产品和市场推广策略指导。 云计算新贵CoreWeave正将其业务版图从基础设施服务扩展至早期投资领域,旨在巩固其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并捕获前沿创新带来的增长机会。 9/9.近40亿元!寒武纪大动作,证监会同意了! 寒武纪公告称,批复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有效期为12个月。根据预案,寒武纪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资不超过49.8亿元,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9/7.全球AI领航者OpenAI正開啟科技史上资本最密集千億豪赌:未来四年现金消耗激增至1150亿美元,2030年收入剑指2000亿美元;据OpenAI向股东披露最新财务预测,该公司正面临一场空前的资本消耗战。The Information从今年到2029年,OpenAI累计现金消耗预计将高达1150亿美元,这一数字比公司半年前的预期激增约800亿美元。加上过去两年已消耗约20亿美元,其巨大资金需求印证其CEO Sam Altman的判断:OpenAI可能是“有史来资本最密集初创公司”。 另一方面,在ChatGPT强劲增长的驱动下,该公司对自身的商业前景也更为乐观,将2030年收入预测上调约15%,剑指2000亿美元大关。 急剧膨胀的成本:钱将烧向何方?OpenAI最新现金流预测揭示一条极陡峭成本曲线。该公司预计今年将消耗超过80亿美元现金,比年初的预测高出约15亿美元;明年,这一数字将翻倍至170亿美元以上,比原预测高出整整100亿美元。展望未来,2027年和2028年预计消耗额将分别达到约350亿美元和450亿美元—其中2028年新预测是此前110亿美元预测四倍还多。 巨额资金去向主有四方面:1.自建基础设施:为摆脱对云服务商依赖并长期控制成本,OpenAI计划在本年代(this decade)后期投入近1000亿美元,构建由自己控制服务器及相关设施。其CFO Sarah Friar曾暗示,未来OpenAI可能效仿亚马逊AWS,向其他AI开发者提供服务器租赁服务。 2.AI模型训练成本Training Compute:这是成本远超预期关键推手。公司预计今年在此项支出将超过90亿美元,比原预测高出约20亿美元;明年将达到约190亿美元,同样高出20多亿美元。预测显示,训练成本将持续稳定增长至2030年,甚可能在那后续攀升。正如公司在开发GPT-5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所示,AI训练充满不确定性,失败和重试都会直接推高成本。 3.AI模型推理成本Inference Compute:即运行AI模型成本。从2025~2030年,公司预计将在此项花费超过1500亿美元。尽管单次运行成本与预期接近,但微小差异累积效应,将导致到2030年产生超过110亿美元的额外支出。4.人才竞争成本: 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OpenAI预计到2030年,将产生约200亿美元的额外股票薪酬支出,以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 ChatGPT驱动的乐观收入预测:尽管成本压力巨大,但OpenAI的商业化步伐正在加速,其收入前景也随之改善。公司预计今年总收入可达130亿美元,是去年三倍半。而更为关键的2030年收入预测,则被上调至约2000亿美元。驱动这一乐观预期的核心引擎是ChatGPT:付费订阅业务表现强劲:最新预测显示,未来六年里,ChatGPT带来额外收入将比原计划多出近700亿美元。具体来看,今年由数百万个人和数千家企业付费用户贡献的收入预计将近100亿美元(比原预测高20亿),到2030年,该项年收入预计将接近900亿美元,较之前的预测大幅提升约40%。 挖掘免费用户的巨大潜力: OpenAI同时上调对免费用户商业化预期,计划在2026年至2030年间,从这部分庞大的用户群体中创造约1100亿美元的收入。尽管变现模式尚未明确,但可能包括购物相关的联属费用或某种形式的广告。公司曾向投资者透露,此类产品的毛利率有望达到80%至85%,与Meta(Facebook)的水平相当。当然,并非所有业务的预期都在增长。公司对未来五年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业务收入预测下调了50亿美元,同时将“Agents”(能够处理多步任务的AI产品)收入预测减约260亿美元。一种可能解释是,相关技术将被更多地整合进ChatGPT,而非作独立产品提供。无论如何,ChatGPT收入的强劲增长足以抵消这些业务预期的下调。 资本的狂热:5000亿估值与上市之路,惊人的“烧钱”速度并没有吓退资本。包括软银、Thrive Capital和Dragoneer在内的数十家大型投资机构仍在积极买入OpenAI股票,将其最新估值推高至5000亿美元—几乎是六个月前两倍,也相当于去年净利润1000亿美元谷歌市值近五分之一。 许多投资者将OpenAI视为AI技术普及的风向标,笃信其最终能实现巨大的商业回报。为了支撑庞大的数据中心建设计划,公开上市或许是OpenAI的必然选择。成为上市公司将使其能更便捷地通过发债等方式筹集资金,甚仿亚马逊AWS,向其他AI开发者出租服务器。不过,这条路也充满挑战。公司“营利性业务由非营利性母公司控制”独特结构,及与埃隆·马斯克、最大外部股东微软(据协议有权获得OpenAI 20%收入)间复杂法律与合同关系,都可能为未来上市路增添变数。 9/5.英伟达砸下15亿美元,从Lambda租用搭载自家芯片的GPU服务器;英伟达既是Lambda的供应商和投资者,如今也成为其最大客户。分析称,这项交易延续了英伟达扶持“小型云服务商”战略的路线图,类似于此前与CoreWeave达成的交易,意在增强对亚马逊、谷歌等传统云巨头的市场竞争力。媒体报道,正准备上市的人工智能小型云服务提供商Lambda,近日获得其最重要供应商英伟达的大力支持。知情人士对媒体透露,今年夏天,英伟达同意从Lambda租赁1万个装有英伟达自家AI芯片的GPU服务器,为期四年,总价值13亿美元。此外,英伟达还与该公司达成另一笔2亿美元的交易,租赁8000个装有英伟达芯片的服务器,具体时间尚未确定。这些合约使英伟达成为Lambda迄今最大客户,也为该公司即将启动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打下基础。 9/3/.OpenAI史上最大收购之一!11亿美元拿下产品测试初创公司Statsig,作为收购的一部分,Statsig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Vijaye Raji将加入OpenAI,担任应用首席技术官。该交易有待监管部门审批。收购完成后,Statsig员工将成为OpenAI员工,但将继续在西雅图办公室独立运营并为现有客户群提供服务。 9/3.AI明星公司Anthropic新一轮融资超预期;从投资者处筹集了130亿美元,使其估值几乎增加至今年初的三倍,达到1830亿美元。这轮融资是迄今为止AI公司规模最大的一次之一,由投资公司Iconiq Capital领投。 8/22.投资者疯狂追捧,AI初创公司Anthropic 融资目标从50亿翻倍至正接近达成一项高达100亿美元的新融资协议。最新融资由投资公司Iconiq Capital领投,TPG、Lightspeed 、Spark Capital和Menlo Ventures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有意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卡塔尔投资局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等主权基金也在商谈加入。该轮融资谈判仍在进行中,最终金额可能发生变化。 8/16.“英伟达亲儿子”CoreWeave-Crwv解禁内部股东-上市来首售股份!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高盛等投行安排大宗交易逾10亿美元,卖方数量令投行惊讶。售股股东含自2017年起担任Crwv董事Jack Cogen,出售市值近3亿美元。其他卖方身份尚不清楚。Crwv今年3月以每股40美元上市融资15亿美元。上市后股价一度飙升逾300%,6月触及183美元高点。Crwv此次解禁发生在公司Q2财报會两天后。财报显示亏损大于预期,股价在财报发布后48小时内暴跌约35%。至6/14晚,S3 Partners:Crwv可交易股份中约46%为空头仓位,对冲基金押注股价将下跌。这是自3月IPO来,Crwv总股本84%首解禁可交易。摩根士丹利一度尝试出售一笔800万股、价值达7.4亿美元的股份,单笔交易规模高达600万股。(大宗交易:是投银场外私下安排,方便股东在不直接冲击市场价格下大量售股,买方通常能以较公开市场价格折让价购入) Crwv主要向构建AI模型科技公司出租数据中心容量,是过去一年AI基建投资浪潮最大受益者之一。二季度运营支出飙升至12亿美元,几去年同期四倍。分析人士对Crwv高度依赖少数客户、亏损扩大、资本需求高企及需偿高息贷款情况表担忧。Crwv表示,将用IPO募集约10亿美元偿还至2024年底80亿美元债务的一部分。Crwv主要股东包括对冲基金Magnetar Capital和Coatue M.、资管富达、高频交易Jane Street及輝達。Magnetar為最早投资者之一,持股比约30%,按周四收盘价计值约值140亿美元,占其管理资产260億美元一半以上。英達公开持仓将91.36%集中押注Crwv,投资额达39.6亿美元。Crwv另因斥资90亿美元收购另家AI数据中心Core Scientific面临强烈反对,Core Scientific是Crwv最大业主。媒体报道称,同上市Core Scientific重要投资者已威胁,除非价格和条款得改善,否则他们将投票反对这笔交易。 8/15.真亲儿子!輝達Q2持仓曝光:9成押Coreweave-Cwrv;最新13F:至6/30,輝達91.36%公开持仓集中押注AI云计算服务商Crwv,总投资额达39.6亿美元。还多元化布局下游应用企业构建完整AI生态系统,持其他多家AI相关股,包括Arm、Applied Digital、Nebius,还有AI医疗健康公司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Crwv本周財報會股价暴跌近21%,雖第二季度营收12亿美元年增超过三倍,但因營收入累增低于预期,计划第四季度大增资本支出,同时面临上市后首次大规模股票解禁可賣考验。FactSet:约84%A类股将于本周五解禁,这些股票主集中公司内部人士和輝达手中,引发市场波动。 8/13.OpenAI被曝正以5000亿美元的惊人估值进行新一轮融资谈判,直接推动软银股价创下历史新高,今年累计涨约75%。软银已通过其愿景基金2期向OpenAI投资97亿美元,并计划在年底前追加225亿美元,这笔巨额赌注有望抹平基金的大部分巨额亏损。愿景基金2期巨亏220亿美元,但OpenAI估值暴涨却让软银股价创下新高,孙正义再次上演从危机边缘力挽狂澜的戏码。周二,软银集团股价触及14825日元的历史高位,公司市值达到1460亿美元,今年股价已累计上涨约75%。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孙正义在OpenAI上的豪赌。8月12日,据《The Information》报道,OpenAI正与包括Thrive Capital在内的投资者洽谈员工股权出售事宜,公司估值达到5000亿美元——比最近一轮估值翻了一倍。这一估值飞跃让软银此前对OpenAI 97亿美元的账面投资价值几乎翻倍,对于弥补愿景基金2期高达220亿美元的累计投资亏损至关重要。 8/12.:谷歌浏览器Chrome获得345亿美元收购要约,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Perplexity提议,按345亿美元收购谷歌旗下浏览器Chrome。 8/7.孙正义押对英伟达、台积电和甲骨文,二季度狂赚48亿美元,软银盈利大超预期;得益于科技股估值普遍回暖尤其是英伟达股价大涨,愿景基金本季度盈利4514亿日元,推动软银净利润升至4218亿日元,是分析师平均预期的两倍多,同比扭亏为盈。 6/19.黄仁勋狂投AI,一年49笔;全球知名投资追踪机构PitchBook的数据显示,英伟达在2024年加大了风险投资力度,参与了49轮AI相关公司融资,2023年为34轮,2023年之前的四年英伟达共计才参与了38轮。涵盖的领域包括大语言模型、多模态大模型、自动驾驶、机器人、算力、量子技术等。 6/10.Coreweave、Circle引爆美股IPO,接下来还有两只热门股要上市了;接下来一周,两家备受关注的公司金融科技公司Chime Financial和航天防务企业Voyager Technologies即将接受市场的终极考验。分析指出,"那些错过CoreWeave的投资者可能会产生FOMO心理。” 6/8.Meta正在与人工智能初创公司Scale AI就一笔可能超过100亿美元的投资进行谈判。Scale AI为用于训练 AI 模型的数据添加标签,帮助公司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更值得关注的,是Scale和Meta在国防技术领域的共同利益。 6/7.Cursor(“AI编程独角兽”)开发商估值已达99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快达到5亿美元ARR的公司 ARR(Annual Recurring Revenue,年度经常性收入) 是衡量订阅制或 SaaS(软件即服务)公司业务健康度的关键指标,表示在一年内通过客户订阅合同产生的可预测、重复性收入。ARR 是订阅经济的核心指标,帮助企业和投资者评估可持续性收入与长期价值。 6/3.媒報導,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 Musk)旗下腦機介面公司「Neuralink」已成功完成新一輪6.5億美元(約新台幣194.75億元)的融資。綜合媒體報導,Neuralink週一(2日)宣布,公司已成功完成6.5億美元的E輪融資,募得的資金將用於擴大患者服務範圍並開發新裝置,以「深化生物智慧與人工智慧(AI)之間的連結」。 5/26.曾獲微軟與卡達主權基金投資,市值超過10億美元AI新創公司Builder.ai,近宣告破產。金融時報指出,Builder.ai將收入下調至先前預期四分之一,內部調查發現可能存在「虛假銷售」證據後倒閉。Builder.ai成立於2016年,成立初期聲稱每個人都可利用人工智慧建立應用程式或網站,過程「像訂購披薩一樣簡單」。因此,這方案吸引微軟等支持者。該公司營運的8年期間,募資超過4.45億美元,其中包括微軟和卡達投資局的投資者,其市值一度突破 13 億美元大關,2025年5月卻宣告破產 5/23.科威特投资局负责人(科威特主权基金)谢赫·萨巴赫(Sheikh Saoud Al-Sabah)称,私募市场陷入困境,主要源于三大问题:承销质量差、仅依赖单一退出路径如IPO、基金规模盲目扩张。当前全球有价值3万亿美元的私募投资尚未实现退出,投资者开始要求资金返还,一场“完美风暴”已形成。 5/13.AI需求推动,软银Q4净利年增123.9%,四年来首次盈利 ;受益于持续强劲的AI需求提振了初创公司估值和芯片部门销售,软银集团第四季度净利润达5171.8亿日元(约35亿美元)年增123.9%,远超市场预估的亏损1081.1亿日元,实现四年来首次盈利。曾经饱受批评的Vision Fund也转亏为盈,贡献261亿日元利润。至3月2024年度财报:销售净额7.2万亿日元,市场预期7.16万亿日元。净利润达1.15万亿日元,上年同期亏损2276.5亿日元;每股股息维持在44.00日元,市场预估48.55日元。 投资于后期创业公司Vision Fund 1实现9400亿日元投资收益,主要得益于TikTok运营商字节跳动和电子商务平台Coupang等持股公司的公允价值增加。专注于早期创业公司Vision Fund 2:5260亿日元投资亏损。 成熟电信业务:软银的稳定收益来源,软银在T-Mobile US和德国电信等成熟电信公司的持股,近几个季度一直是其投资收益的稳定来源。BrainBees Solutions Ltd.(一家母婴产品零售商)的业绩下滑,以及Swiggy Ltd.(食品配送应用程序)和Ola Electric Mobility Ltd.(电动滑板车制造商)等其他在印度上市的投资组合公司的股价下跌,都对业绩造成了影响 3/4.“英伟达亲儿子”AI云计算公司CoreWeave提交IPO申请,去年收入暴涨8倍,资本支出增长3倍,微软贡献2/3收入;AI云计算公司CoreWeave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申请,预计公司估值将超过350亿美元,计划筹集约40亿美元。目前,投资者正在讨论CoreWeave的增长能持续多久,如果微软和Meta等大客户减少对外部云服务提供商的依赖,可能会对CoreWeave造成打击。2024年,CoreWeave营收达到19亿美元,是前一年的八倍,而同期的资本支出几乎增长三倍,超过85亿美元,净亏损为8.63亿美元,2023年的营收仅为2.29亿美元,净亏损5.94亿美元。此外,在IPO申请文件的风险披露部分,CoreWeave承认其在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方面存在重大缺陷,问题包括IT系统对支持财务报告的应用程序控制不足,以及相关岗位缺乏合格人员。根据文件,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ichael Intrator持有公司2.4%的A类股票和近一半的B类股票,从而拥有38%的投票权,对冲基金Magnetar Capital拥有7.2%的投票权,而英伟达则拥有1.2%的投票权,CoreWeave2024年约77%的收入来自其排名前两位的客户,其中微软贡献了近三分之二的总销售额。对此,投资者正在讨论CoreWeave的增长能持续多久,尤其是如果微软和Meta等大客户减少对外部云服务提供商的依赖,可能会对CoreWeave造成打击。 3/4.特斯拉董事長丹霍姆(Robyn Denholm)再賣自家公司股票,近2個月來賣股累計套現7690萬美元(約新台幣25.3億元)。近日出售11萬2390股、價值約3370萬美元(約新台幣11.1億元)的特斯拉股票。上月也出售了相同數量的特斯拉股票,套現4320萬美元(約新台幣14.2億元),近2個月累計套現逾7690萬美元。 3/2.AI伺服器大廠美超微因深陷財務疑雲,未如出具財報,差點面臨下市危機,最終趕在2月25日壓線前補交財報,解除遭那斯達克摘牌風險。不過,隔天2/26.現任美超微副總裁、創辦人梁見後的妻子劉秋珠(Sara Liu),向美國SEC提交賣股訊息,個人名下持有的 4萬6293 股美超微普通股全數出清,套現約230萬美元,劉在2月26日以每股50.105至50.33美元價格出售持股。除劉秋珠拋售持股外,《Investing》還指出,根據提交給SEC的文件顯示,美超微高級副總裁高智(George Kao)也進行重大股票交易。2月26日,高智以平均每股50.484美元的價格,出售7萬1720股普通股,價值約362萬美元 3/2.台積電傳出正考慮對南韓人工智慧晶片新創公司 「FuriosaAI」進行策略性投資。 FuriosaAI於2017年創立,是一家專注於資料中心伺服器AI推論晶片研發的無晶圓廠(fabless)新創公司,也被視為南韓解決AI晶片設計能力缺陷的希望。近日,FuriosaAI傳出將被Facebook母公司Meta收購,最快可能本月完成交易。 25-3/2.輝達在去年第4季出售兩檔人工智慧股票,削減安謀(Arm Holdings)持股達44%,並退出在SoundHound AI的全數持股。 +++++++
24-11/15.英伟达入股,这只AI股盘后大涨,Applied Digital盘后一度飙涨超4%,文件显示英伟达持有该公司约3%股份。该公司专注于设计和运营数据中心,旨在支持高性能计算和AI应用,第一财季营收年增67%。 11/13.黄仁勋对话孙正义:日本的AI新饼、Arm的AI野心与英伟达的东亚新机会 孙正义透露,Arm 正在向一家以 AI 为中心的芯片公司转型。黄仁勋则宣布了英伟达与软银集团的深度合作,软银计划使用 NVIDIA Grace Blackwell 平台构建其下一台超级计算机。 10/30.孙正义:英伟达被低估了软银创始人孙正义10/30接受CNN记者Richard Quest采访对AI看法,要点:AGI(通用人工智能)定义是和人脑一样,ASI(超级人工智能)定义是比人脑聪明1万倍,将在2035年实现。 ASI需监管,否则将非常危险;ASI和机器人技术结合,将是一伟大产品。 英伟达被低估,英伟达未来会更广阔。 建设ASI将需400GW电力(比美国电力总和还要大),2亿个芯片、9万亿美元资金,或许还低估了。 10/29.中國A股市場三大指數今同步收低,滬指跌破3,300關卡,美國財政部周一表示,限制美國資金投資中國AI等先進科技領域新規定,已準備就緒,預定明年1/2日上路。 10/25.著名企业家、投资人、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说,他着迷于实现“超级人工智能”,认为自己天生注定要实现这个目标。因此,孙正义正在积极投资自动驾驶、数据中心、AI机器人等生成式AI初创公司。 在华尔街的“AI泡沫论”下,彭博社观点专栏作家Parmy Olson认为,孙正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科技公司估值飙升、炒作过热的趋势,使AI市场走向不可持续的增长,尤其是处于早期阶段的生成式AI市场,向其中注入大量资本可能会导致其形成高压环境,企业为了实现指数增长而迅速烧钱。 10/1.AI芯片商初創Cerebras申请美国IPO(代码“CBRS”)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其股票。据介绍,该公司WSE-3芯片的核和记忆多于英伟达流行芯片产品H100,组件的尺寸更大。除销售芯片,该公司还供应基于云的、依赖自家计算集群服务。 9/18.英伟达提议以约1.65亿美元价收购OctoAI,该公司主要销售旨在提高人工智能模型运行效率的软件,英伟达拟通过此次收购增强其软件和云计算服务能力。分析认为,这一报价可能让OctoAI的股东尤其是员工不会获得大量回报。据合并文件,普通股股东每股只能得到两美分,那些在离职时以更高价格行使了已归属期权的前员工可能会遭损失。英伟达近来收购了一系列小型AI和云计算初创公司,包括年初收购两家以色列小型初创公司Run和Deci,目的是让开发者在使用英伟达芯片运行AI模型时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 OctoAI曾从投资者那里筹集1.32亿美元,投资方包括Tiger Global Management、Madrona Venture Group和Amplify Partners,2021年时估值约9亿美元。 8/9.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已经开始对亚马逊和Anthropic之间的投资和合作进行“第一阶段”调查。CMA想要评估的是,这笔交易是否会在英国导致市场竞争问题。亚马逊已经向Anthropic投资了40亿美元,并且合作将Anthropic的AI模型放在亚马逊的Bedrock平台上,供开发生成式AI应用使用。 8/8.ARM持股超过自身市值,软银大规模回购“逻辑自洽”;分析认为,软银实际上是以大幅折扣购买自己资产,如科技估值再次下跌,会有一定缓冲空间。随在芯片制造商ARM持股价值超过自身市值,日本软银集团在8月7日宣布一项高达35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软银本次大规模回购原因,有媒体指出:由于ARM流通股较少,软银很难大规模套现其股份。此外,ARM股价似已相当昂贵,其预期市盈率达73倍,远高于英伟达38倍。 7/23.路透社:取得Wiz備忘錄指出,該公司有意放棄Alphatbet 提出的 230億美元併購交易,並選擇最初計畫,朝IPO邁進;Wiz於以色列成立,目前總部位於紐約,是全球發展最快的軟體新創公司之一,提供以雲端為基礎網路安全解決方案,及支援AI 的即時威脅檢測和回應。該公司與微軟、亞馬遜等多家雲端供應商合作,客戶包括摩根士丹利和 DocuSign 等公司。據Wiz網站資料顯示,2023 年 Wiz經常性收入達3.5億美元;近期在一輪私人融資募得 10 億美元,估值達到 120 億美元。 7/5.100亿美元!孙正义再次对AI下注:聚焦芯片和电力;卖飞英伟达这只大黑马后,孙正义终于加大对AI的布局了。知情人士透露,软银最近与银行商谈,希望融资100亿美元投资能源相关项目,同时探索如何购买大量英伟达的GPU。按照软银的设想,它将首先成立一家特殊目的公司SPV,然后SPV从银行借钱买GPU及投资能源项目,接着反手就把GPU租借给软银,用这样的贷款结构可以确保软银将债务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 这意味着,作为全球最大的科技投资者之一,软银希望增加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投资,并从中分一杯羹。 因AI数据中心的用电需求激增,软银对能源的兴趣与日俱增,包括在太阳能和核能等新能源。孙正义6月份曾表示:"虽然芯片和数据中心的进步加快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但最大的瓶颈之一将是电力。可再生能源和核聚变等领域的创新可以提供新的电力来源。 7/5.受益于AI大潮和Arm投资,7/4.周四,软银股价创史新高,收报11190日元,超过2000年2/15日網通泡沫巔峰创下11000日元盘中高点。互联网泡沫破裂后,软银的股价也遭受重创,较互联网泡沫巅峰时期跌幅一度超过90%。分析指出,继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21-2022年科技股崩盘后,软银押注AI行业和Arm公司成功,带动股价实现了强劲复苏。一方面,软银持有Arm公司90%股份,Arm今年迄今已累涨123.9%,带动软银股价飙升。另一方面,在科技股普遍复苏背景下,软银庞大科技投资部门愿景基金的财务状况有所改善,支撑软银股价上涨。 7/2.亚马逊收购Adept,硅谷AI交易有了“标准模式”:“挖人、授权技术”这一方法似乎正在成为美国科技巨头抢占AI市场、逃避监管的新模式。有了微软吞并InflectionAI的前车之鉴,亚马逊也选择采用这种新模式进军AI领域。 6/22.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創辦人孫正義坦言,旗下投資事業願景基金(Vision Fund)太早出清輝達持股,如今輝達股價不斷上漲,身價早已今非昔比,軟銀錯失超過1500億美元獲利。 (6/21日 孙正义在软银年度股东大会上回顾其投资生涯中的一项重大失误:过早清仓英伟达股票,错失高达1500亿美元潜在收益。据悉,软银在2019年出售其英伟达全部4.9%股份,并获33亿美元投资回报。当时,孙正义认为锁定回报是明智,软银购买英伟达股票成本仅7亿美元。软银持英伟达,其股份今值1600亿美元) 5/17.Snowflake洽谈收购LLM初创公司Reka AI,该公司由谷歌和Meta研究员们创立;据知情人士透露,软件公司Snowflake洽谈以超过10亿美元收购初创公司Reka AI,以期能提供生成式AI服务。 2022年,来自Alphabet旗下谷歌公司和扎克伯格旗下Meta Platforms研究人员们创立Reka AI,其业务包括开发大语言模型(LLM)。在2023年那一轮融资活动中,Reka AI获得大约3亿美元估值,当时Snowflake一个风投部门就参与了投资。 5/14.日本軟銀集團已清零其在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持股,轉向AI投資。軟銀13日證實,公司投資組合已從阿里巴巴轉向英國晶元設計「安謀(Arm)」,並稱阿里巴巴此前佔軟銀資產淨值48%,但現佔比「幾乎為零」。 5/11.孙正义近改变策略,他开始减传统风险投资,并转向对高科技行业如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的战略性投资。 旗下Arm自去年上市来,市值已飙升至约1060亿美元,这使得软银集团持有的Arm的90%的股份的价值超过软银集团自身的整体市值。孙正义现在考虑的一个大胆计划是支持一个1000亿美元芯片企业,以挑战芯片行业巨头英伟达公司,并提供支持人工智能服务发展的半導體。知情人士消息称,孙正义现在正卖掉部分基金资产,为进军AI及相关硬件领域做准备。数据显示,目前愿景基金在美国上市公司投资组合的价值已缩水近290亿美元。具体来看,自2021年底以来,愿景基金逐渐卖掉了一些它持有的美国上市公司股份,比如Coupang、DoorDash和Grab这些公司,以及这些公司股价也有所下跌。 5/10.馬斯克xAI傳將完成60億美元募資 市值達180億美元 5/3.Coreweave宣布完成11亿美元C轮融资!最新估值190亿美元,5个月翻两倍;CoreWeave 的快速增长反映了行业对 AI 云基础设施的蓬勃需求以及当前的 AI 融资狂潮。 CoreWeave 是一家专业的GPU云提供商,旨在通过大规模定制解决方案为最复杂的工作负载提供支持。 4/25.巩固AI“版图”!英伟达收购工作负载管理初创Run:ai 3/27.線上平面設計平台Canva近日宣布,要以數億英鎊現金收購Affinity及其開發商Serif (Affinity是影像處理軟體,被用戶讚賞為CP值最高影像編輯製作軟體) ,將成Adobe強大競爭對手。彭博報導,線上平面設計平台Canva年營收超過21億美元,至今年1月,Canva平台每個月約有1.7億用戶,特別在AI新功能幫助下,過去18個月內增加超過9000萬新用戶. 3/2.美股今年首个科技IPO!“美国贴吧”Reddit拟估值65亿美元.较其2021年100亿美元私募估值大幅下调。Reddit的IPO不仅是对公司未来发展重大押注,也是对当前美国IPO市场渐趋活跃环境的一次考验。 2/29.AMD執行長蘇姿丰向美國SEC提交文件顯示,蘇姿丰透過「10b5-1」計劃,21日以162.06~164.84美元間價格,出售12.5萬股,超過2000萬美元股票,這也是蘇姿丰自2019年來,首拋售非股票選擇權股票。 2/25.美國晶片製造商博通 (AVGO-US) 將以約 40 億美元的價格將旗下終端使用者運算事業 EUC出售給私募基金 KKR,此舉將進一步推動博通執行長陳福陽在收購 VMware 後精簡公司投資組合的努力。 2/19.孫正義推「伊邪那岐計劃」 擬籌資千億美元創AI晶片公司 2/17.打造“七姐妹”级巨无霸!孙正义寻求募资1000亿美元创建AI芯片公司,将与英伟达展开竞争,并在业务上与ARM互补。如果成功,这将是自ChatGPT问世以来,人工智能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远超微软公司对OpenAI的超过100亿美元投资。孙正义和OpenAI的Sam Altman曾就联合建立半导体制造业务进行过讨论,但目前来看孙正义的项目与Altman的雄心并不一致。 2/15.13F报告:英伟达投资AI相關股:芯片软件设计Arm Holdings、面向语音识别AI软件开发公司SoundHound AI、及生物科技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 Inc., 医学图像开发Nano-X Imaging和无人驾驶公司图森未来等股票。报告发布后,SoundHound AI(SOUN)盘后一度飙涨55%,最终涨47%报3.32美元。金融科技类AI概念股Guardforce AI盘后也涨超11%。 2/8.软银集团公布了2023年10月至12月的三季度财报:得益于愿景基金所持股票价值反弹,T-Mobile股价涨带来一笔“横财”,及Arm业绩超预期股价大涨,软银自2022年9月以来首次实现季度盈利,软银去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9500亿日元(64亿美元),扭转上年同期亏损7830亿日元局面,这是软银自2022年9月来首实现季度盈利。同期,软银愿景基金在第三季度实现了4227.4亿日元的利润,而在去年同期亏损了6601.0亿日元。此外,尽管面临市场的波动性,软银维持对全年股息预测,预计为每股44日元,与市场预估持平。 1/29.估值50亿美元!“美股散户大本营”Reddit拟最快3月上市 1/25.Hyperloop One(超級高鐵1號)於2014年成立,致力於實現高速鐵路商業化,吸引外界與投資人的注意,募得逾4.5億美元(約台幣138億元)的資金,杜拜環球港務集團(DPWorld)為Hyperloop One的主要股東,擁有公司多數股權,還有維珍航空(Virgin)也加入投資行列,公司一度改名為Virgin Hyperloop One。經上百次無人測試,Hyperloop One曾於2020年首度挑戰載人成功,然而,公司2022年以安全風險為由,改變發展策略,並表示將專注在載運貨物而非載客,並宣布裁員逾100人,後續又因技術無法突破,加上資金缺口,於2023年底傳出倒閉的消息,公司目前正試圖出售剩餘資產、遣散其餘員工。 1/30.亚马逊收购胎死腹中、大裁员将至,iRobot盘中暴跌近20%至2009年来低谷;iRobot称,亚马逊终止收购源于无法获得欧盟监管批准,同时宣布将裁员31%、公司CEO兼董事长卸任。亚马逊2022年宣布的收购协议对iRobot估值为17亿美元,而在本周一盘中,iRobot的市值不到4亿美元。 1/21.日經亞洲:全球最大雲端運算服務公司「亞馬遜網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AWS)」,將在5年內投資2.3兆日圓,在日本擴建資料中心。AWS在2011年到2022年12年之間,已經投入1.51兆日圓增在日本的雲端服務量能。但隨著生成式AI應用增加,AWS預料需要處理的資料量勢必出現爆炸性成長,因此決定擴大在日本的投資。 24-1/17.外媒報導,EDA 軟體供應商新思科技 (Synopsys) 準備以 350 億美元現金加股票交易收購工程設計軟體公司 Ansys,收購金額創近期併購案新高。收購內容顯示,Ansys 股東將獲每股 197 美元現金和 0.3450 股新思科技普通股。 ++++++++++++++++
23-12/25轟動一時的美國超級高鐵新創公司「Hyperloop One」驚傳即將倒閉。外媒報導,目前Hyperloop One正在出售剩餘資產,裁減剩餘員工,並將於今年年底正式結束營運。曾經是一家備受矚目的新創公司,曾承諾將以航空速度讓人們在幾乎沒有空氣的管道中穿行。Hyperloop One自2014年成立以來,透過創投基金和其他投資,累計籌集了逾4.5億美元(約新台幣139.7億元),但現卻傳出公司倒閉的消息。負責善後的員工也被告知,他們的僱傭關係將於12月31日結束。 12/7.美國藥廠艾伯維(AbbVie)將以8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治療帕金森氏症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藥物開發商Cerevel Therapeutics。 11/7.WeWork破產孫正義慘虧3700億 彭博:對信譽打擊比經濟損失更 11/7.房屋共享公司Airbnb傳涉嫌未繳納部分稅款,被義大利法院扣押 7.79億歐元。《彭博》引述米蘭法庭檢察官週一的聲明,義大利房東需要為其收入繳納21%稅,而Airbnb沒有向義大利支付約37億歐元租金收入。 11/7.WeWork(辦公室共享新創,至6月底,全球777地點提供辦公空間;軟銀有約60%股權,並為其轉虧為盈投資數十億美元)在美聲請破產保護,該公司市值一度超過470億美元,今年股價跌約99%,市值跌至不到4500萬美元。WeWork發言人:該公司約92%的貸款人已同意根據重組支持協議將其擔保債務轉換為股權,從而消除約30億美元的債務。 10/18.芯片业重磅交易遭变,SK海力士反对铠侠与西部数据存储业务合并。 10/13.英國競爭及市場管理局CMA ,13日改變原反對為同意微軟以687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但不包含旗下雲端遊戲權利。先前CMA以「損害英國雲端遊戲競爭」為由,反對微軟收購,後微軟因此理由進行交易重組,出售其雲端遊戲權利給Ubisoft,CMA對於微軟重組交易給予肯定,認為此舉除解決壟斷市場疑慮,消費者也能享受到更好服務。 10/11.追趕輝達 AMD擬收購AI軟體新創公司Nod.ai 10/5.孙正义亏麻了!WeWork市值跌至1亿美元 未能支付债券到期利息 10/5.Doosan Robotics斗山机器人韩国IPO首日开盘涨150%,成韩国2023年迄今最大规模IPO。 9/29.ChatGPT剛重磅升級,開發業者OpenAI也傳正與投資者討論潛在股票出售,這將使這家新創公司的估值達到800億~至900億美元。 9/23.IT巨頭思科Cisco以280億美元收購資安公司Splunk,是公司史上最大的一筆投資,思科希望透過Splunk的AI技術讓資安產品線升級 9/21.美国IPO市场依然寒冷!美版“美团”上市次日破发,Arm连续四天跌超4% 8/22.安謀正式申請預定9月初掛牌上市料成今年規模最大IPO 8/4.獲鴻海加碼投資 耐能將發表KneronGPT;AI晶片新創耐能智慧(Kneron)獲鴻海加碼投資,其表示,近期將發表世界第一顆可離線運作GPT模型的晶片,盼推進智慧駕駛與影像、語音相關的應用。 23--7/2.又一獨角獸宣布倒閉 曾獲軟銀大筆投資的IRL 竟有95%用戶是假 6/6.英特爾拚半導體一哥,賣自駕Mobileye 持股集資 15 億美元 5/28.標普全球以軟銀投資組合中的資產風險上升為由,將其長期信評調降一級至「垃圾級」。軟銀回擊,引來富比士參戰,開噴孫正義的核心圈子與其猛烈反擊,不如考慮照照鏡子。 5/12.軟銀告別阿里巴巴,重點關注AI公司,在將幾乎所有阿里巴巴的股票套現後,軟銀準備再度展開主動投資,關注重點人工智能公司。 3/30.分拆彻底改变估值逻辑?摩根大通甚至喊“阿里翻倍”(分析师纷调整阿里估值方法,由市盈率(P/E)估值法切换至分部加总法(SOTP)。最理想的情况,阿里的预期股价将达到每股210美元,意味着较周三的收盘价上涨约110%) 商業組織跟上現代,管理的政治組織還在遠古獨裁帝制,…… 3/29.阿里组织变革,有估分拆后阿里各別估值合计可达公司目前市值1.5倍(董事會主席與CEO张勇内部信:将成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国际数字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大文娱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与母公司阿里形成1+6+N组织阵型;各分拆集团和业务公司,都将建各董事会與CEO负责制,对各经营结果负责,各业务集团将能更敏捷独立面对市场竞争,也意味保留独立融资和上市可能性) 23-2/25.孙正义已将所持软银股份35%质押给金融机构(质押给金融机构股票数已增至1.7525亿股約持股35%。监管披露文件:至2月13日,65岁亿万富翁质押软银股票相较5月时增约430万股,当前价值约245亿日元(1.83亿美元);软银本月早时公布,至去年12月季度净亏59亿美元,旗下愿景基金因投资初创企估值降而亏损严重。 ------
22-11/16.軟銀近年投資失利,旗下願景基金蒙受血淋淋虧損,上季巨虧1.19兆日圓,創辦人孫正義因此積欠軟銀高達47億美元(約台幣1461億元) 9/30.軟銀願景基金裁員三分之一 重組削減成本 9/2.孫正義說真的 軟銀願景基金將裁員至少20% 8/16.傳對孫正義失去信心 知名對沖基金Elliott出清軟銀股票 8/8.连续巨亏!软银二季度亏损234亿美元,再度刷新纪录 8/4.軟銀被爆通过“远期合约”已提前卖掉約三成阿里持仓,筹集220億美元 7/19.因英国局势动荡 软银停ARM伦敦IPO
7/5.孫正義又中鏢?中企商湯暴跌65% 市值蒸發4500億(商湯已連虧4年,2021年虧損171億人民幣,虧損數字是營收3.6倍;商湯主要股東是軟銀,比14.21%;阿里佔比7.24%。)
5/13.願景基金2021年度財報(至今年3月31日):共虧2.6兆日圓(約6200億元新台幣)虧損創新紀錄,(上年度獲利4兆日圓),願景基金虧損拖累,軟銀2021年度虧損1.71兆日圓(上個年度,軟銀才剛創近5兆日圓獲利),軟銀股價今年來至12日收盤已跌17% 22-4/13.獨角獸泛濫成災 原形畢露?( 節跳動居首位,SpaceX和SHEIN則分居二,三) 4/12.印度今年最大IPO:B2B电商平台OfBusiness考虑上市,融资20亿美元(”Paytm" 印度“支付宝"上月一度暴跌13%,IPO来跌约65%近“膝盖斩”,惨淡收场) 4/11.-25% 4/6..Gogoro出師不利 赴美掛牌首日大跌12%
4/3.那斯達克巨鯨Nasdaq whale 軟銀揮淚拋科技對沖基金部位SB Northstar,慘賠46億美元,操盤手​​前德意志銀行交易員 Akshay Naheta 3/31日離開軟銀 4/2.俄烏戰+通膨嚇趴企業 Q1籌資規模縮水(企業透過股票銷售及債券、貸款市場新借款籌得 2.3 兆美元,1年減9千億美元創6年來最低水位,在美國,新股上市幾乎枯竭,今年迄今為只有不到24家企業IPO,全球範圍內,股票銷售籌集 1310 億美元,只有去年水平一半) 3/8.英特爾自駕Mobileye申請IPO 估值上看500億美元 1/19.IPO才第2天 LG新能源申購額破90兆韓圜 (約1.9兆新台幣),創史新高。 1/18.Gogoro及Poema宣布2家私募增資新夥伴Engine No.1 與Hero MotoCorp(全球最重要摩托車及速克達製造商領導者)超額認購的資金自2.57億美元再提高至2.85億美元
1/3.南韓最大IPO LG新能源籌資108億美元(估值可達到510億至590億美元) -----
21--12/30.科技IPO:2021年創紀錄熱潮,帶動新創如Rivian、Toast餐廳軟體供應商、Robinhood網路券商崛起,2022迅轉冷,CNBC:悲觀預估2023年恐難復甦;2022年值得一提非英特爾旗下自駕車Mobileye,掛牌10/26上市當日每股21美元大漲38%至28.97美,12/29收盤34.51美元;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報告:2022年IPO交易收益總額暴跌94%,從1558億美元降至86億美元,以第4季表現最差,
12/30.全人工智能商汤科技IPO落地(盤中ㄧ度涨22%),分析师称行业或价值重估 12/30.商汤科技IPO 12/22.中國半導體產業受政府政策推動,掀IPO熱,今年至12月15日,共募120億美元年增將近3倍(2022年中國最大晶片IPO:圖形處理器製造商海光 ,8月籌集15億美元;北京燕東微電子-燕東微籌集5.41億美元,將用于建設1條使用國產設備12吋晶圓生產線) 12/15.砸9000萬 魏哲家再買進200張台積電股票(10月自集中交易市場加碼買進200張自家公司股票,11月續再加碼200張,兩個月共買進400張台積電股票,持股增到6279張;除魏哲家買進自家股票外,台積電歐亞業務暨研究發展/技術研究資深副總侯永清、業務開發資深副總經理張曉強、研發副總經理吳顯揚、葉主輝、魯立忠與企業規劃組織副總經理李俊賢等多位主管,11月也加碼買進) 12/12.中國吉利旗下電動車赴美IPO ,計畫融資逾10億美元若成功上市,這成為2021下半年中國加強監管後,首家在美上市的中企。 12/11.微軟收購Lumenisity,稱其創新和行業領先的HCF產品可為全球、企業和大型組織提供快速、可靠和安全網路,收購將進一步優化微軟全球雲基礎設施能力,並為微軟雲平台和服務客戶提供低延遲和安全服務。 12/11.商湯(軟銀持股14.88%),商湯規劃在港IPO因美制裁定價喊卡,軟銀孫正義押注中國狂踩雷 12/16.散戶集散地 Reddit宣佈提交IPO申請 12/10.小金雞綠界申請上櫃 歐買尬股價大漲 12/10.福特與BMW投資的車用電池公司Solid Power借殼上市 首日盤中漲逾10%(後連大跌) 12/7.VinFast越南電動車製造商越快將在美上市納指2023年IPO,代碼「VFS」,3月宣布將在北卡羅萊納州投資20億美元建工廠,11月出貨首批電動車至美,希12月交付給客戶。 12/6.滴滴慘案受害者 軟銀踩雷 股價重摔逾8% 12/6.曾经火爆的SPAC崩了:1小时内110亿美元的交易被取消 12/7.韓國最大IPO 電池廠LGES集資108億美元元月上市(市值將僅次三星電和SK海力士;10月與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 簽協議,將建年產能40GWh電池廠,也降將與GM合資建電池企2023年量產) 12/3.創SPAC上市最大規模後 Grab掛牌首日股價跌逾2成(主要股東:軟銀願景基金,中國叫車業者滴滴,現代車,及日本豐田汽車,東南亞公司在美最大上市交易 ) 11/26.今年全球“最炫”IPO:DCI印尼最大数据中心运营商,上市来股价飙升超100倍 11/26.紅色家族失寵 柳家被盯上 聯想IPO喊卡 滴滴下市(滴滴慘案影響最大的"是持股20%第一大股東軟銀,第二大股東美國優步持股12%,創辦人程維持股7%,總裁柳青持股1.7%) 11/22.投资人都懵了!印度版“支付宝”上市两天,就跌37%(11/18.Paytm顶着“印股最大IPO”的光环 印度“支付宝”刚上市就暴跌25% ) 11/20.Telesat-Tsat加拿大太空衛星 與Loral 合併掛牌上市 光速計畫主打商用客戶網路服務 上市ㄧ度漲15%,收跌 4.9% 11/18.IPO:德電動車商Sono (sev)赴美掛牌首日亮麗 飆漲逾150% 11/16.A股CPU第一股要出现了?(海光信息是由AMD和中科曙光于2014年共同建立的企业) 11/15.海光信息,又一“国产CPU”来!中科曙光持股32.1%,葛卫东也隐身股东 11/12.Rivian(Amzn概念股上市第二天未量產)續漲22%市值1048億美元,狠甩通用,福特, 次特斯拉,成美國汽車股第二大市值股(大股東Amzn20%與福特12%,前者已訂10萬2030年前交貨);Affirm (Amzn分期貸款平台)獲分析師唱旺大漲13% 11/13.被譽"女版賈伯斯",美國最大生技獨角獸Theranos 血液新創公司 創辦人Elizabeth Holmes,被美檢方求處15年監禁,並向被他欺騙的投資者支付8億美元賠償金。 11/12.繼美GE,日東芝宣布分拆後,美醫療保健品製造商嬌生宣布將拆成2家公司,一家專注消費品,另家投入醫療健康品。 10/31.滴滴被K 軟銀願景虧千億 首度轉投日企獨角獸 10/28.希荻微:华为曾为第一大客户,这家公司已站上汽车芯片风口,为何持续亏损? (主产品DC/DC芯片、超级快充芯片、锂电池快充芯片、端口保护和信号切换芯片等)。 10/27.國巨27日宣布:將以現金收購法國Telemecanique Sensors施耐德高階工業感測器事業部,交易金額約6.86億歐元約新台幣214億元, 10/18.500亿缩到160亿!英特尔“自驾明珠”Mobileye估值雪崩 (美股IPO市场正面临着近20年以来最严重的“寒冬”状况;单论芯片算力,Mobileye的EyeQ系列Soc显得有些落伍,性能将被英伟达、AMD、华为、高通、地平线等“后起之秀”甩开 9/23.印度Freshworks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在美上市 500員工成千萬富翁( 2010年在清奈開始營運,一開始員工6人,如今全球聘用約4300人,公司雖已將總部遷至美國加州聖馬提歐郡,但多個產品與工程部門仍留在清奈) 9/16.借殼Poema Global H.(股號GGR)明年Q1那斯達克Spac上市;Gogoro企業價值23.5億美元650.5 億元台幣,預期募資超過5.5億美元(約台幣152.2億,包含約2.5億美元私募增資PIPE及 P.G.持信託資金3.45億美元);新舊投資人:鴻海,國發基金,新加坡淡馬錫,松下電器,日本住友商事集團等其他車輛製造夥伴,法國能源ENGIE集團, Generation I.M.,創始投資人潤泰尹衍樑等 (9/16.Gogoro將赴美spac掛牌(因虧難在台股好價IPO), 鴻海砸5.6億元 參與PIPE 看好Gogoro在中國(大長江和雅迪)及印度(Hero)市場能源網絡發展) 9/17.今年近半破發!分析師警告「小心IPO企業」 9/16.香港第1!初創Prenetics(基因及診斷檢測)透過SPAC赴美上市 9/16.慧榮科技搶先布局AI應用 戰略投資美國新創Deep Vision 9/6.美證交會監管出重手 8月赴美上市中企掛零 9/3.傳字節跳動擬籌資1380億 IPO恐延後 8/23.中介機構遭調查 比亞迪半導體IPO暫緩 8/16.大麻公司PharmaCann正低調準備IPO 8/2.Uber出現新對手! 新創公司Bolt估值1326億 7/30.羅賓漢上市首日就慘摔收跌8.37%女股神仍買進價值4500萬美元股份 7/29.投資滴滴損失40億美元 傳軟銀將出售三分之一Uber股份止血 7/21.Lucid Motors電動車製造商(估值約360億美元;至今仍未賣任何1台汽車,只計劃在今年稍晚開始生產)將在7月底透過SPAC方式上市;沙國主權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持超過60%。 6/27.軟銀今年二度踩雷 投資眼光走下坡? 4/13.wsc.估值骤增至400亿美元! “东南亚滴滴”Grab寻求在美并购SPAC曲线上市 3/31.自.彭博:台灣電池廠輝能科技 考慮今年以SPAC在美上市 3/25.自.曇花一現?華爾街SPAC熱潮降溫? 本週上市交易15家SPAC,14家交易首日收盤價低於每股10美元IPO價;今年至今約294家SPAC募957億美元,另229家SPAC在IPO前募資超過580億美元;SPAC3個月內募資超過去年全年834億 3/25.wsc.16只新股14只破发,美股SPAC热潮破灭 3/25.wsc.美国SEC对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IPO热潮展开调查 3/17.wsc.不到三个月空仓翻两倍!华尔街“当红炸子鸡”SPAC被空头盯上 3/11.自.SPAC投資熱潮 美國SEC示警:貿然跟進風險高 3/1.央.雅虎日本與LINE合併 成日本最大IT企業 2/6.wsc.美股“借壳”狂潮--你必须重视的市场大趋势 借壳上市SPAC在美股越来越热,融资额度直逼甚至超过了传统IPO。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SPAC,理由也很明确:估值更高、条件更宽松。SPAC正在挑战传统的并购和PE。 2/21.一级市场寒冬:美国风投募资额创九年新低 2/11.Meta商務長Marne Levine 於 2/7.賣股套現逾400萬美元 2/10.港交所:2/3,巴菲特旗下波克夏海瑟威以每股均價257.9港元,在場內出售比亞迪H股423.5萬股,套現10.92億港元。2022年8/24日首披露減持比亞迪來,第9次賣股紀錄,累計套現約50.63億港元.
2/8安謀收購案告吹 軟銀Q3利潤暴跌97% 1/11.二極體廠朋程8255,以認購價 99.45元(依杰力今收盤價118.5元算,折價約16.08%),以14.92億元,取得IC設計杰力5299私募普通股1.5 萬仟股,持股比約29.49%,一舉超越原最大股東華碩,雙方合作將著眼未來龐大的車用市場。朋程近動作頻頻,二個月前才自強茂2481手中承接茂矽股權,持股比升至3成。 1/10.塔塔收購緯創印度iPhone廠 盼3月底前完成 1/9.天齐锂业海外布局,6亿購澳洲千万吨级锂矿(交易溢价45%,以控股子公司TELA拟以每股0.5澳元价格收购澳洲上市公司Essential Metals Limited(ESS)发行在外10%股权。该笔交易合计约1.36亿澳元,按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约6.32亿元。去年完成超预期盈利、摆脱高额负债后,向外擴張) 1/8.外媒報導:中國大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網易NetEase」已收購加拿大遊戲工作室「SkyBox Labs」。過去2年,網易積極擴大在遊戲領域的國際擴張力度,以應對中國國內市場因監管打擊而放緩的局面… --------
20-12/29.自.2個月市值蒸發7.9兆 阿里擴大回購護盤金額從60億增至100億美元,從本季開始直到2022年底 12/28.很久前網誌提過,螞蟻根本無法無天無監管,人行終於慢N拍說了. 自.中國人行指螞蟻「藐視監管」 提出5大整改要求 12/27.自.螞蟻帝國有多大?資產管理、支付寶等總值496兆 12/25.自.遭中監管單位反壟斷調查 阿里巴巴ADR重跌13%、創史上最大跌幅 12/24.自.涉壟斷遭中監管單位立案調查 阿里巴巴股價重挫近8% 12/23.自.傳蘋果正開發電動車 ,福斯VW(持股31%)與比爾蓋茲 支持的QuantumScape電池新創公司(11月底透過Kensington Capital以SPAC借殼上市 暴漲 30%,傳鋰金屬固態電池 15 分充飽八成),股價飆,21日漲29%,22日漲38.75% 收131.67美元,累漲近80%,但2025年才量產固態電池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389489 12/10.自.研調預估明年車用半導體晶片產值將年增12.5% 12/10.自.電池技術超車特斯拉 (固態電池可15分鐘內充電到80%容量,約是特斯拉超級充電站Superchargers所需時間一半);QuantumScape兩天暴漲70%(借殼SPAC上市) 11/4.以前寫過,它是全世界最無法無天的非金融機構的金融法規管不到的世界最大巨無霸的金融怪獸啊! 我的說法非常遶口,非常矛盾,但事實如此,它用太子黨,避開所有金融法規監控,從事最大金融事業 11/4.自.螞蟻集團IPO生變!彭博:馬雲帝國正墜入漩渦 11/3.自.螞蟻上市全面暫緩 阿里巴巴開盤暴跌8% 11/2.自.繼中壽、富邦後 國泰人壽砸近30億申購「螞蟻集團」IPO股份 10/28.自.中壽,富邦壽擬參與螞蟻IPO 富邦申購金額上看204億 10/24.螞蟻集團完成定價 馬雲:人類史上最大規模融資,將超越沙烏地阿拉伯油公司在去年12月294億美元,成為史上最大規模IPO。 10/16.中股政策盤,護IPO與政治大拜拜! 10/16.自. 傳螞蟻上調估值12%至2800億美元,(市值將超越美國銀行,也將是花旗銀3倍),350億美元IPO有望超越沙烏地阿拉伯油公司所創280億美元史上最大IPO 紀錄 10/13.自.螞蟻支付寶獨佔基金銷售涉利益衝突 傳遭延遲批准IPO 10/8.自.憂威脅國家安全 傳美國擬對螞蟻、騰訊支付系統(支付寶、微信支付)祭出限制 8/31.自.全球科技IPO狂潮再臨 料創網路泡沫來新高 阿里下支付寶營運商「螞蟻集團」擬香港及上海2第上市,不但可能是史上最大規模IPO,也將讓今年全球科技IPO規模超過570億美元,僅次網路泡沫期1999年620億美元。 8/21.自.螞蟻金服中港兩市300億美元首上市 目標估值為2250億美元,將超過高盛及摩根士丹利市值總合, 低於目前金融市值龍頭Visa(4344億美元);集資若達300億美元,將刷新沙烏地阿美募資256億美元記錄 8/22.自.怕美制裁恐下市 阿里巴巴大股東轉持港股避險 7/18.自.德國家情報:勿用中國行動支付 支付寶、微信支付 有個資外洩風險 德聯邦保護局(BfV)報告指,在德使用中企騰訊微信支付與阿里支付寶行動支付,數據服務位於中國,中國政府得存取利用;BfV去年已建議訪中的德人,最好攜用過即丟的手機與備用筆電,返國即檢除被安裝間諜軟體,或乾脆丟棄不用。 6/25.自.宣佈畢業!孫正義即日起退出阿里巴巴董事會 6/23.自.彌補虧損變現 軟銀出售價值逾6千億T-Mobile持股 5/18.想起郭海公吹牛政見:說如他當選總統,要把台灣退休基金委軟銀操作,天佑台灣,好家在,郭海公沒當選! 5/18.自.投資踩雷又逢武肺疫情 軟銀Q1大虧近4000億元 3/23.自.軟銀宣佈出售逾4.5兆日圓資產回購2兆日圓股票、減債 股價應聲大漲逾18% -----------
2019-12/25.數位.Uber扶不起Wework 成殭屍企業,軟銀孫正義的錯敗,將在2020年吹破科技泡沫? 2019-12/10.自.花旗給予阿里巴巴「買進」評級!目標價看漲44% - 11/27.自.阿里巴巴今香港掛牌漲6.25%!上市儀式馬雲未現身 9/13.看阿里創辦人馬雲被辭職,百度從董事長李彥宏等高管被辭職,傳說都是抗拒習大魔手伸入,... 9/13.自.不只華為!美官員稱阿里巴巴、騰訊恐都是中共工具 9/13.自.擴大制裁? 金融時報:美國防部正編制解放軍相關企業名單 --------- 被下台ㄧ鞠恭, 9/10.鉅.馬雲交棒!一文細數馬雲與阿里的20年奮鬥史: 8/5.用過的人小心個資,北京腦袋跟你不ㄧ樣, 8/5.自.中國官方想併阿里巴巴及騰訊 引發業者恐慌 5/31.kk.百度五高管辭職 5/13.自.美中衝突、Uber上市掉漆夾擊 軟銀市值連兩交易日徵發逾2千億 3/20.wsc.媒体:富士康创投出售220万股阿里股票 价值近4亿美元 3/7.才風光出席兩會,李彥宏突辭百度董事 -----
18--3/20.軟銀孫正義用天價買Arm 企圖,終於露出來了,原來是要突破美國封鎖,轉賣中國獲大利,如Arm還是歐美公司,會像博通被川普強迫放棄收購高通!孫正義可抵擋美國壓力嗎? 3/20.經.傳Arm切割陸業務 恐不利台廠 3/14.鉅.川普祭禁令封殺 博通正式宣布「放棄收購高通」 ------
2017--11/2.蘋.阿里巴巴股價飆新高,Q2營收激增61%股價累漲111.9%,馬雲 蔡崇信大賣股,蔡崇信買了林書豪的籃球隊 阿里巴巴:第2季(7~9月)營收年增61%至551億人民幣(約2554億台幣)「雙11」購物節即將到來,阿里股價開盤急漲2.8%至191.22美元,創2014年9月赴美掛牌上市來新高。今年至本周三為止,阿里股價累漲111.9%。 阿里巴巴:第2季(7~9月)營收年增61%至551億人民幣(約2554億台幣)(分析師估522億元人民幣),增幅創赴美上市來最大;同季純益增132%至177億元人民幣(分析師估增50%)。 主因中國市場電商業務強勁增長及拓展新事業; 核心電子商務(佔阿里營收比超過8成),季營收增63%至464.6億元人民幣;正快速成長雲端事業營收增99%至29.8億元人民幣;新開拓數位媒體與娛樂事業營收也增33%至48億元人民幣。 阿里上調全年財測:年營收將勁增49~53%(原預估增幅45~49%)。 號稱地表最大網購日的「雙11」購物節即將到來,阿里上季財報先報佳音,激勵股價開盤急漲2.8%至191.22美元,創2014年9月赴美掛牌上市來新高。今年至本周三為止,阿里股價累漲111.9%。 9/15.阿里是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的前三大重磅股,今年受惠於ETF泡沫大飆漲,光棍節旺季11/11將近,不趁大旺季大利多,逢高分批大套現,更帶何時??? 聯發科也有持股,也可賣一些作帳!!! 9/14.wsc.馬雲和蔡崇信將出售至多2,150萬股阿里巴巴股份 據公司提交文件顯示,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和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可能出售多達2,150萬股公司股份。以當前價格計,意味著兩人將出售高達40億美元股份,不到兩人各自持股10%,阿里巴巴市值4,430億美元。阿里巴巴股票今年累計上漲超過100%。 ----
2016-6/4.wsc.软银继续抛售阿里 套现额升至100亿美元 外媒称,软银执行一项超额配售权,通过信托出售更多阿里股份,令其再度套现11亿美元,总套现额升至百亿美元。软银频繁动作是为在初创公司寻找更多投资机会并改善目前负债已达11.9万亿日元的资产负债表。